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動態、參與線下活動,
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2(不閒聊)
♪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這等你
文 |伊 姐(周桂伊)葉子姚
阿嬌到底結婚沒,一直是娛樂圈的謎,周末,她結婚證流出,這才算真正官宣了,大家驚訝地發現,原來她和賴弘國是相差八歲的姐弟戀。
最近有一檔新的教育體驗節目《爸媽學前班》,邀請四對夫妻一起奔赴英國參加「父母訓練營」,這是阿嬌和賴弘國婚後第一次合體的綜藝秀。四對夫妻中,唯一沒有孩子的,就是阿嬌夫婦。
能作為「噱頭」,因為關於阿嬌的婚姻話題性很高。
-
結婚前,大家關心她是否能覓得如意郎君;
-
結婚時,大家擔心她遇人不淑,所托非人;
-
結婚後,大家關注她「閃戀閃婚」的幸福到底行不行。
節目播出後,網上很多人開腔對阿嬌老公讚譽有加,暖男、貼心、寵愛、會照顧人,三好男人的標籤瞬間掛在身上。
而阿嬌卻被吐槽「太作」,冷漠、零互動、不愛說話表達。
熱臉貼冷屁股的強烈反差中,總有人說:「阿嬌,遇到這樣的老公你就知足吧,別作了!」
但再回頭看節目,我的疑慮卻是——
一紙婚約,阿嬌真的幸福了嗎?
講真,看過節目,第一感覺就是這倆人相處方式怪怪的,不能用好與壞來形容,但看著就是三個字:不自在。按理結婚才不到半年,婚前戀愛也不到半年,新婚燕爾,相處前前後後加起來也應該尚在「甜蜜期」。可鏡頭前的倆人,甜蜜指數還不及一些「老夫老妻」。
但又完全沒有「老夫老妻「不必客套的那種默契,所以有時候真的顯得很「尬」。
從機場出來,倆人就沒什麼溝通。賴弘國一人推著行李,阿嬌一路雙手抱肩,面無表情。抵達駐地後,發現行李要拿到二樓,阿嬌一臉不可能,賴弘國獨自一人把行李搬上樓,阿嬌什麼都不帶的跟著上樓,之後就在二樓眼看著老公搬上搬下,沒有幫忙。
搬完行李進到房間,又是一次次莫名其妙的沉默。阿嬌不說話,賴弘國就安靜坐在對面。後來賴弘國建議出去「吹吹夏天的風」,鏡頭前才終於出現阿嬌的笑臉。
但賴弘國指著花園里座椅說」坐在那好浪漫」的時候,我聽著還是很尷尬,反正日常沒見過哪對夫妻跟對方說話像博物館解說員一樣試著告訴對方「坐在那好浪漫」。第一天的測試遊戲環節,關於養育孩子和原生家庭的一些問題。
也可能唯獨阿嬌夫婦沒有孩子,多少代入感不強,可以理解。
但相比其他夫妻的互動和一些自然而然的小動作,倆人同框時的cp感確實少了些。
-
比如,劉璇夫婦在教育和家庭上有巨大差異,但倆人互相揶揄開個玩笑,很自然;
-
陳龍和章齡之有兩個孩子,育兒困擾比較多,遇到一些問題,彼此有心照不宣的對視,和很日常的「吐槽」;
-
百克力會做飯,做大盤雞招呼張楊果兒打下手,被吐槽「大廚都不刷碗不切菜」,也特別像平常夫妻倆的日常畫風。
而阿嬌和賴弘國,全程幾乎沒什麼交流。賴弘國的表達聽起來都是解釋和維護。
比如,解釋為什麼拿行李阿嬌不高興,是因為剛拍完戲直接飛英國,很累很辛苦。
比如,盡力表現對阿嬌的日常呵護,在主持人問到「會不會每天誇孩子超過三次」的時候,他會說「我每天誇老婆五次」,一旁的阿嬌呵呵噠。
我不揣測阿嬌老公的殷勤和溫暖究竟誠意多少,因為鏡頭前動作變形、行為濾鏡,都會有,但人的下意識動作和習慣暴露的問題,是真實的。
比如,阿嬌習慣性雙手抱臂。
在心理學上,這是不自信和沒有安全感的下意識動作。阿嬌走出機場的時候,沒拿行李的雙手不是摟著老公,而是雙手抱臂;
阿嬌在房間里沉默不語的時候,也會雙手抱臂;
與「室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打完招呼,還是雙手抱臂,有點不知所措。
測試遊戲環節,也基本上抱臂站在那里。
有網友質疑:跟其他不熟的朋友慢熱很正常,但對已經結婚的老公也不熟嗎?
-
幸福不是一紙婚約的保險,甚至不是愛人單方面付出可以完成的感受,幸福需要自我的認同和成就。
我始終覺得,她內心的「不安全感」從來沒有真正離開過,哪怕身邊多了一個賴弘國。
阿嬌成長於單親家庭,一歲多父親就去世,母親改嫁,為生計奔波,無暇顧她。
從小到大輾轉寄居在不同人家,小學階段就換了六所學校,很難交到朋友,也沒有快樂的童年生活。
長大後為了賺錢養家才當藝人,進入娛樂圈。阿嬌早就說過,很清楚自己不適合這個圈子,入行完全為了家人,希望他們過得更好。
兒時落在心里的自卑,對愛和溫暖的渴望,也一直影響著她的情感走向。和陳冠希在一起的那些年,逆來順受,為愛付出,包括那次事件,之後阿嬌說雖然不是她願意做的事情,但不想愛人不開心。
安全感的缺失,讓她在愛里怕「失去」。之後和韓國藝人談戀愛,也是為愛而生的姿態。為了跑去韓國看男友,放下手邊工作,甘願賠償違約金。分手後,阿嬌上綜藝節目時還恨嫁地表示「想結婚,但根本沒人說要娶我」。
最後遇見賴弘國,男方亂七八糟情史和婚史被扒,阿嬌還站出來力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一場夢寐以求的婚姻,讓人感慨這個想當新娘的姑娘終於如願以償,可我覺得她始終沒有真正從那些陰霾里走出來。一方面是原生家庭成長經歷的撕扯;另一方面是外界環境的「不放過」。阿嬌復工後有一次直播,留言區還是絡繹不絕地冒出陳冠希的字樣,鏡頭前的阿嬌無奈地低頭刷著手機。
《爸媽學前班》里阿嬌和劉璇聊天說,自己家幫忙照顧家務的阿姨都用了二十多年,沒換過人,如果阿姨不做了,也不敢再找其他人。
在節目里,有一個心理測試,先寫下自己最愛的人,然後逐一劃掉,賴弘國留下了阿嬌,而阿嬌留下了表姐——「因為我跟賴弘國只認識了一年…但我從小跟表姐相依為命。」
對於曾經受傷的人,這是一種防禦機制,要贏得她們的信任,需要時間的積累和證明。
這種不安全和不信任感,很難消融。
結果的差別,境遇的不同,與個人家庭、成長環境、個人修行,包括三觀養成,都有很大關係。
當然,還包括選擇的那個男人,在關鍵時刻行不行。
一個無所謂當「天後」,只想做「新娘」的女人,需要的不是殺伐決斷的狠心,而是敢歲月靜好的安心。所以,但願鏡頭後賴弘國的好,不是別人羨慕的那種溫存,而是——
-
真正理解這個女人內心的不安,偶爾的膽怯和自卑,給予她肯定和安穩,給她細水長流的堅定,給她人間煙火的庸俗溫暖。
愛不只是七夕節送到拍攝組超誇張的大束鮮花。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也是賴弘國可以給阿嬌最好的東西。
至於阿嬌,我倒寧願她在感情里能真的學會「作」——因為一定程度的「作」,意味著安全感、自尊感,以及鬆弛和自如,這是健康愛情里應該有的東西。
過往愛情里她只知飛蛾撲火,不懂周旋往來如何正確去愛;當有一天她能放膽自在「作」一「作」的時候,大概她和她的愛情都會真正好起來。
阿嬌,祝福你,經歷萬千後,相信自己配得上,相信自己值得,要幸福啊。
微信訂閱號總是莫名其妙改版
為了避免我們一不小心 錯過彼此
大家記得把「伊姐看電影」設置為星標★關注
只需要五秒鐘哦~~
先點擊任意一篇文章標題下的藍色字「伊姐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