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金馬獎頒獎典禮紛擾而引發的「中國,一點也不能少」剛餘波漸消之際,今天「我愛我的祖國」又在微博沸反盈天。

此次肇事者是奢侈品牌Dolce & Gabbana和它的創始人兼設計師Stefano Gabbana。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事關國人榮辱,輿情發酵極快,原定21日晚八點,Dolce & Gabbana要在上海舉行名為「The Great Show」的大秀被迫宣告取消。據說品牌邀請了數十位明星和數百位模特,邀請了千餘嘉賓觀禮,大場面被品牌方自己作沒了。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這事一度在熱搜屠版(唯有孫紅雷強勢插入,哈哈),除了明星、模特、媒體,共青團中央、文旅部等機構也都有發聲,很多自媒體也都迅速推文了,所以具體的事由你搜一搜就知道了,無需贅述。

近段時間,劉強東涉嫌性侵之於京東,俞敏洪言論偏頗之於新東方,都是大佬犯事傷害品牌,時尚界也是辦企業做生意,道理是一樣的。

想當初2011年,法國著名奢侈品牌Christian Dior開除首席設計師英國人John Galliano,在中國是上了新華網和央視的。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Galliano在巴黎的咖啡館醉態畢露地用英語嚴重侮辱和謾罵猶太人。Galliano可是Dior首席女裝設計師啊,十多年里為Dior立下汗馬功勞。

此外,嬌蘭家族第五代傳人Jean Paul Guerlain因為在採訪時用到「黑鬼」(Negro)這個詞,涉嫌侮辱黑人引發公眾抗議,也被家族品牌「遺棄」了。

所以真不是小題不作,品牌痛下殺手,因為種族歧視是大錯啊。

根據《財富》的一份2018年中國奢侈品行業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是全球奢侈品行業的最大客戶之一,2017年一年內貢獻了全球市場近32%的銷售額。德意志銀行與麥肯錫一致預測,到2025年,中國消費者占比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量將達到44%。

除此之外,有調查數據也顯示,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過5000億人民幣。

我等普通百姓自然看看就好,買是買不起了,或者說捨不得買。比如我,更愛的品牌、買得最多的品牌也就是Puma而已。

但現在資訊這麼無孔不入,耳濡目染之下我們一定也多少被普及過些「時尚知識」。

什麼時尚五大刊,Vogue、Bazaar、ELLE、COSMO和嘉人。

什麼四大時裝周,紐約、倫敦、巴黎、米蘭。

什麼六大藍血:Dior、Chanel、Louis Vuitton、Gucci、Prada、Calvin Klein。

什麼八大紅血:Givenchy、Burberry、Giorgio Armani、YSL、Valentino、Versace、Hermes、Lanvin。

相比起1837年的Hermès、1854年的Louis Vuitton、1856年的Burberry、1910年的Chanel、1952年的Givenchy、1947年的Dior、1968年的Calvin Klein——即使只比較同樣來自義大利的品牌,1913年的Prada、1921的Gucci、1960年的Valentino、1975年的Giorgio Armani、1978年的Versace——於1985年才創立的Dolce & Gabbana還是太年輕,精神砥柱不硬、底蘊積淀不夠。

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它的確懂得與時俱進去搞行銷——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例如2010世界盃期間找來五個義大利足球運動員拍內褲大片,很會蹭熱度博眼球;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例如在2017年米蘭男裝周的一場秀搜羅了全球49個網紅來走秀,引來了「是否掉價」的爭議;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例如在大秀之前要在社交網路發短片預熱,短片風格還要追求年輕化、反差趣味、話題性,殊不知搞砸了就引一身騷。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而且明明去年4月就有前車之鑒,當時Dolce&Gabbana在社交媒體發布「DGLovesChina」主題大片,讓模特們來到天安門、南鑼鼓巷等標誌性地點和黃包車司機、胡同大媽等各色路人合影,想要營造出日常卻又反差的效果,但構圖畫面不舒服、意境也有歧義,被指「矮化中國」遭Diss。這麼快就好了傷疤忘了疼,甚至變本加厲了,還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對於高奢品牌來說,銷量當然重要,但絕不是品牌立身的第一位。論銷量,快消時尚品牌可不怕你,資本市場最後認的名牌價值還是你的品牌內涵,那句話怎麼說得來著,時尚易逝,風格永存。

在一眾明星聲援和實際行動中,迪麗熱巴冒出頭來。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21日傍晚17點42分,迪麗熱巴工作室發布聲明終止與Dolce & Gabbana品牌合作。晚間19點40分,王俊凱工作室也發布類似聲明。

事發之前二人均為Dolce & Gabbana亞太地區品牌大使。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此前迪麗熱巴因為在今年的金鷹獎又是當金鷹女神,又力壓演技派前輩榮膺觀眾最喜愛和最具人氣的「雙杯」,引發全網群嘲,而這次「強硬」的率先解約無疑令她路人緣大加分,或許仍然才不配位,但似乎可以說德行配位了。

翻看迪麗熱巴的表演履歷,所有參演作品里在就沒有一部超過豆瓣6.5分的,實在矮子里都拔不出將軍,她的作品主要是電視劇(一番女主的也不多),在電影方面目前可見的就四部,口碑都偏差,但賣得都不錯。

主要的有三部,2017年《解憂雜貨店》5.0分、票房超2.2億,2017年《傲嬌與偏見》4.8分、票房超1.2億,2018年《21克拉》豆瓣4.6分、票房超1.1億。

參演的有一部,2015年《怦然星動》豆瓣4.2、票房1.6億。

對吾等非粉絲的普通觀眾來說,迪麗熱巴最大(或許也是唯一)的特點是有少數民族風味的漂亮,五官很立體。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而她最美的樣子,可能就是她穿Dolce & Gabbana時的樣子了(今年2月官宣當大使)。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迪麗熱巴在米蘭2018春夏時裝周還曾為Dolce & Gabbana登T台走過秀,當時在國內社交網站也濺起了很大水花。

關於迪麗熱巴,我還有一個記憶點就是,此前雷先生總是分不清她和古力娜紮,在電視上或者路上廣告牌里看到其中一位,總是要問我:這是迪麗熱巴,還是古力娜紮?

我每次都回他,但下次他準得還問,三番五次竟然無形中也加深了對迪麗熱巴的印象。

相比起古力娜紮總是被戀情所累產生很多負面新聞,迪麗熱巴黑點不多,也就演技不行這一個大bug,不過這是當下流量小花們的通病,炮火不會由她一人承擔。

女明星嘛,無法靠演技立身,那就得多管道拓展商業價值,時尚資源是兵家必爭的浴血戰場,甭管飛哪里只要現身機場總要來個街拍讓吃瓜群眾議論一下時尚單品,能上「五大刊」封面是身份象徵,當不上奢侈品牌的代言人也好歹得有「大使」頭銜傍身(甭管是全球的還是亞太的,再不濟中國區的也行),四大時裝周擠破頭也得去看個秀、亮個相、拍組街拍、發個通稿,國際電影節的紅毯(中國明星最愛的是戛納)不管有沒有作品參展、入圍都得去走一走,發照片還得爭一下誰艷壓了誰,至於Met Gala的門票更是鍍金佳品啊必須上天入地去搞到。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迪麗熱巴正在上升期,躋身Dolce & Gabbana的亞太品牌大使原本可能是她目前手里最重磅的時尚通行證,現在親手丟掉這張牌,無疑會損傷自己商業利益,但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憑借此舉能收獲的絕不僅僅是一次熱搜首席。

我們不能「誅心論」地去妄意揣測是輿論風向倒逼了迪麗熱巴、王俊凱去和Dolce & Gabbana劃清界限,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管是藝人還是普羅大眾,對「中國人有此覺悟」還是要有信心。

解約後的迪麗熱巴在公開場合應該是不會穿Dolce & Gabbana了。

但我相信,迪麗熱巴不穿Dolce & Gabbana也能很美,相由心生,即使只是裹塊白布的迪麗熱巴也可以很美啊!

迪麗熱巴:曾經穿Dolce & Gabbana的女神

謹以此文獻給迪麗熱巴。​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