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1張

作者:左衛門

來源:娛樂硬糖

雖然多數選秀綜藝的海選階段都具有搞笑節目的潛質,但像《下一站傳奇》這樣可以承包筆者一整天笑點的還是過於根骨清奇。

專門的喜劇選秀都沒有做到的,它輕易做到了。同為東方衛視出品的《笑傲江湖》,你不感到羞愧嗎?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2張

作為一檔一線衛視的重磅選秀綜藝,《下一站傳奇》0.377%的首播收視略顯慘淡。但在今年仆街常態化的綜藝圈,倒也不算特別難堪。再說了,《偶像練習生》最初也被群眾嘲笑只看到「高光和眼線」嘛,《創造101》還前幾期都反響平平呢。

真正應該令製作方尷尬和反思的是,分明有心做一檔偶像選秀,卻被觀眾當成了喜劇專場。看《下一站傳奇》的人們,不為追星,單純是想找樂子,節目眼看就要成剪輯土味視頻的新寶藏。

不過,我們倒也不用急著嘲笑《下一站傳奇》。從目前已經曝光的選手看,《偶像練習生2》那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3張

資質上佳的練習生是沒看到幾個,抖音網紅陣營則早已提前開跑。筆者必須為一位網友的評論點讚:「既不偶像,也不練習生,選手們開的淘寶店都能湊一條蘑菇街了」。

《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爆紅,全面激活了國內的偶像選秀市場,締造新流量成為平台、製作方和經紀公司的共同野望——尤其是,已經成功者似乎也沒什麼十分過人之處?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4張

但所謂機會窗口,就是這樣稍縱即逝。前人一旦成功卡位,後來者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撼動。

練習生的韭菜還沒長好,急著割就只能雜草韭菜一起薅;而更嚴峻的問題是,粉絲的韭菜也沒長好呢!以前的粉絲經濟是割韭菜,現在索性改了榨汁機。但就這麼一群追星女孩,你還能榨出多少?

當從業者自以為掌握了批量生產偶像的方法,方法可能真的沒有錯,但市場卻並非無限擴容。

供應過剩,自然是偶像貶值。最近都在說以蔡徐坤為代表的新流量,取代鹿晗這一代舊流量。但新流量達到舊流量的市場價值了嗎?而到了蔡徐坤2.0,偶像又會是個什麼價兒?

下一站,獵奇?

《下一站傳奇》的陣容和野心都足夠大。人家是選個男團或選個女團,它則是男女混搭,一鍋燴了。

東方衛視+慈文傳媒+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組合也足夠亮眼,電視平台、視頻平台、音樂平台、製作方的優化組合,偶像選秀需要的資源都齊了。陳偉霆、鄧紫棋、胡海泉、周筆暢、宋茜和吳亦凡的導師陣容也相當豪華。順便說,陳偉霆帥出新高度。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5張

和土偶土創一樣,《下一站傳奇》也是有名有姓的韓國舶來模式,不是自己瞎鼓搗的。韓版原名《MIXNINE》,意在挑選唱跳俱佳的全能新人,做到能團戰、可solo。不過,該節目在韓國推出後反響平平,出道計劃最終告吹。

而其中國版實踐再度證明:這種亂燉模式,可能還真有點問題。《下一站傳奇》首播收視率0.377%,騰訊視頻獨播網路播放量僅3200萬,官博互動數量寥寥無幾,名副其實的糊穿地心。

這樣的慘淡開局,倒也怪不到節目宣發不行。《下一站傳奇》的節目內容、比賽機制都存在明顯硬傷。

一開場,主題舞就成功勸退吃瓜觀眾。繁瑣且毫無美感的編舞,勵志但土味滿滿的歌曲,再配上練習生們僵硬雜亂的演繹,在社區廣場舞大賽中恐怕都難以拔得頭籌。但若圍觀個人直拍,學員們豐富的肢體動作和失控的表情包,倒是很能博君一笑。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6張

而在節目流程設置上,由於成員訓練、交流環節的缺失,未能呈現其豐富人設,便已迅速進入比賽環節。觀眾還沒有來點粉絲濾鏡,就被投入一場場尬歌尬舞。

賽制上,男女分隊、三人共演、導師留燈的模式尤為不知所雲。本以為是一出「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的戲碼,怎料男女兩隊劇本平行、毫無聯繫。而每組三位選手同時表演的方式,更使得場面雜亂,無法給觀眾形成記憶點。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7張

當然,為培養粉絲的養成感和代入感,東方衛視也採用了互聯網投票模式。在鵝廠新推的yoo視頻上,為選手設立了「傳奇男孩賽道」、「傳奇女孩賽道」,以pick方式打榜排名,粉絲可借助投票復活被淘汰的學員,也能觀看更多直拍視頻和節目花絮。

恕筆者直言,這條路可能走錯了。以目前選手的表現,走鬼畜宣傳去B站投放,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整場下來,選手亮點不多,倒是導師們一言難盡的表情成了觀眾的快樂源泉。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8張

從目前曝光的情況看,《下一站傳奇》的選手質量參差,不少都是前面幾檔熱門節目被篩下來的「選秀回鍋肉」。再不然就是網紅主播,少有受過充分專業訓練的新鮮面孔練習生。

雖然節目本身設置也存在各種問題,但選手圈的人才枯竭,恐怕才是選秀難以為繼的最大痛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不獨《下一站傳奇》,《偶像練習生2》《以團之名》等選秀綜藝目前流出的選手陣容,也讓網友頗為失望。

進擊的網紅

視頻網站全面搶灘,衛視平台紛紛入局,選秀綜藝風頭正盛。可經紀公司培養練習生總需要時間周期,土創土偶剛收割過一碴,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此前就有業內人士指出,《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兩檔節目幾乎消耗了市場上儲備3-5年的練習生。如果視頻網站三巨頭、五大衛視都爭搶選秀綜藝市場,選手供應短缺將成為重點難題。

從《下一站傳奇》選手的經紀公司來看,新面孔頗多。筆者在圍觀一些經紀公司的簡介、招聘信息時也發現,素人只要捨得花錢,就能加入練習生隊伍。而「提供參加選秀綜藝的機會」,也難免成為一些公司借機斂財的幌子。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9張

既然現有練習生體量難以滿足龐大的選秀需求,片方只能將觸手伸向網紅主播、「回鍋」選手。

《下一站傳奇》目前比較有存在感的選手,也正是這兩類。不少來自《明日之子》、《創造101》、《偶像練習生》的「選秀老將」自帶原始粉絲和討論度,甚至還有人已有粉絲團。但久經沙場也未能出道,可見其本身存在短板。

小伍、吳哈哈等則是直播、短視頻網紅的代表。但少了app的無敵濾鏡,網紅似乎和偶像還是有一定差距。

尤其是小伍試圖復制楊超越「全村的希望」人設,站在舞台上深情表白「我是我們家的希望」,再配上「綠手指+櫻花草」的呆(土)萌(味)表演,卻沒能獲得楊超越的同等效果。圍觀群眾面對雷同人設早已免疫,沒有人會需要兩款相同的產品。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10張

隨著《偶像練習生》第二季成員名單陸續流出,網紅小哥哥在里面也格外活躍,其中不少人還開有淘寶店。網友紛紛調侃,粉絲再也不用費力投錢送小哥哥出道,買東西就是愛的供養,能跟愛豆保持純粹的金錢關係了。

對於這部分網紅選手,參加節目倒是穩賺不賠。即便出道機會渺茫,圈粉一波回來賣貨才是正道。被封殺的pgone,如今不就做起了服裝電商生意嗎?通過《中國有嘻哈》聚集的粉絲,讓其賺得盆滿缽滿。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11張

但當「偶像符號」與「消費符號」糾葛難分,大眾也開始對這種變相要錢的偶像模式有所不滿,唱衰聲此起彼伏。

「建議偶練二參加條件增加一條:清空淘寶店。堅決抵制‘我粉,打錢’的不良之風!」有網友如是評論。

網紅全面進擊選秀綜藝,是互聯網娛樂產品和網紅的勝利,但也暴露了國內偶像產業的困局:互聯網無疑加快了偶像的迭代,但偶像真能快到一年一碴的量產嗎?粉絲又消費得掉批量生產的偶像嗎?

造星的時間基本法

「小鮮肉」的概念,在2014年出現,2015年走紅,2016年開始出現負面,2017年被大範圍質疑,2018年進入迭代周期。鹿晗、吳亦凡、李易峰、楊洋,都是初代「小鮮肉」的代表人物。

2014年,隨著吳亦凡、鹿晗、張藝興和黃子韜從韓國陸續回國發展,江湖人稱「歸國四子」,小鮮肉、頂級流量的概念也應運而生。四人至今地位穩固,在不同領域各有斬獲,既是當時國內確實存在「偶像空白」,也要歸功於韓國造星工業的成熟打造。雖說演技可能一般,但唱歌、跳舞、綜藝感等偶像技能,四人絕對可圈可點。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12張

幾乎與此同時,李易峰、楊洋、陳偉霆等人也都通過熱門劇集嶄露頭角,成為流量擔當。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在初代小鮮肉占據大眾視野之前,我們都在看什麼?黃曉明、鄧超、陳坤、馮紹峰、劉燁、佟大為……這一波明明還是75後的男藝人,長期把持一線位置,來來回回都是這些熟面孔,直到初代小鮮肉仿佛一夜間攻城略池。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13張

新一輪「造星窗口」的出現,有兩個必要條件:

一是用戶迭代,新的年輕人需要新的偶像;

二是產品迭代,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對傳播模式的改造,是初代小鮮肉崛起的技術準備。

社交媒體的自我賦權、自下而上式造星,帶來了「初代小鮮肉」的粉絲狂歡。而在同等傳播機制和市場環境下,一個認知一旦被寫入大眾的意識,就很難有他人的立足之地。後來者即便擁有同樣資質,但時機已經不再。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初代小鮮肉地位穩固後,同樣通過熱門劇集、「韓國歸國」等方式進入大眾視野的新人如任嘉倫、盛一倫、王嘉爾、張彬彬、胡一天等,雖然都有一時風光,但終究難以進入「頂流」序列。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14張

如果我們以2015年為「初代小鮮肉」的極盛,那麼直到3年後,新模式才徹底打開了新窗口——這就是以全面崛起的視頻網站為原動力的網綜造星。

2018年,《偶像練習生》成功推出了新生代爆款偶像團體Nine Percent(簡稱NPC)。其中蔡徐坤的話題討論度、各類指數一度趕超歸國四字,熱度至今未熄。

視頻網站作為國內娛樂資源的新一代整合者,用網綜激活了造星產能,隨之而來的是偶像迭代。NPC、火箭少女都可以視為「二代流量」。其產生方式不再像「初代流量」,有很大的民間自發性,是粉絲通過互聯網造星。「二代流量」是互聯網公司通過對流量模式的精心設計,吸引粉絲參與造星。

而在相同模式和如此密集的時間周期下,粉絲真的需要一波同質化「新品」嗎?

結果好像不如人意。@愛奇藝偶像練習生微博剛發布了第二季的宣傳片,評論區就遭到了首季粉絲強烈抵制。從服裝到配曲,從人設到名號,她們都拒絕接受復制。更多網友則表示自己心累了,追不動了,畢竟送第一批小哥哥、小姐姐們出道,已經投註了太多金錢和情感。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15張

江湖上素來有「三年一代溝」的說法,或許,咱們可以相約2021?但那時製造新偶像的,恐怕也不再是什麼爆款網綜,而是現在都料想不到的新玩家了。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16張

選秀過剩,偶像告急 娛樂 第17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