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導語

由90年代港片系列《古惑仔》原班人馬主演的《黃金兄弟》,在9月21日上映了。

雖然「古惑」不再,五子升級「碟中諜」,但情懷猶在,必將引爆一批票房。

一方面,曾經的IP內知名演員,伴隨著港片老IP回潮,愈戰愈勇。

但同時,這些「老人新作」也不時被輿論與觀眾指責為「賣情懷」的「圈錢」行為。

其實,起用類型演員,出演同類型新作,除了「賣情懷」,也存在更好的做到方式。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記得今年3月22日,王晶在一場論壇上,當場發飆離席。

論壇的主題是「網路發行價值再生,港片IP的破局重組」。

聽完一系列網路大電影「重啟」老港片IP的計劃後,王晶忍不住了。

「你們說的主題是致敬香港電影,在我看來這是網路電影集體盜竊香港IP。」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作為「賭片」開山作《賭神》的導演,王晶從自己的角度,鮮明表態:

「港片IP都是有版權的。像現在網路大電影隨便都可以拍賭片,如果每人給《賭神》創作人一萬塊,我可能我現在有500萬。」

的確,目前的網大創作,對港片老牌IP的「再利用」,基本成了「支柱」之一。

比如2017年網大《賭霸天下》,請來王晶《賭俠》系列里「特異功能賭王」大軍的扮演者程東主演。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影片質量……嗯,網大正常水準。

還有同在去年出品的《友情歲月2之只手遮天》,從片名到「大佬B」吳志雄出演,都在照搬《古惑仔》系列。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至於那部「天安社」出品,請來一票港產黑幫片演員助陣的《兄弟之義字當頭》,差不多也是這個路線。

影片雖因「昆山砍人案」而「聲名大噪」,但至今尚未面世。

港片老IP、類型老演員被一窩蜂「再利用」的亂象,在網大範圍內,顯然更加明顯。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海報與卡司一樣眼熟的喜劇,卻以悲劇形式鬧劇收場

在院線電影範圍,這種「再利用」相對規矩很多,但也在近年呈抬頭趨勢。

去年,香港恐怖片《陰陽路》系列導演邱禮濤、監制南燕、主演古天樂合作了系列新作《常在你左右》。

依舊採用三段式敘事,以都市傳說為基礎,「復刻」的誠意還是有的。

可誠意加持、製作升級,挽救不了影片的無聊。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而前不久,作品質量一向跌宕起伏的導演朱延平,也推出了《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

《新烏龍院》主演吳孟達、郝劭文、葉全真通力合作,創下豆瓣評分3.5的佳績。

「老演員」演老IP的港片新作,由於這種消費情懷的粗制濫造,整體賣相越來越差。

《常在你左右》4684.3萬人民幣的慘淡票房,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的1.3億,也是幾經調檔才終於換來的。

觀眾抱著喝碗老火靚湯的心態進了影院,卻被一碗又一碗冷飯亂炒,搞壞了胃口。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試圖讓老IP重煥青春,滿足觀眾懷舊心理,本身無可厚非。可也不能什麼IP都不放過。

經受得住時間考驗的老片,才值得重新去做;演技高超,藝術生命常青的優秀演員,才值得被邀請重出江湖。

上世紀90年代的老港片,能滿足此類條件的,鳳毛麟角。

比如被邱禮濤「再續前緣」的《陰陽路》系列。

20年前,系列的前幾部雖然稱不上多精良,可還算港產恐怖片的一時之選。

但隨著導演邱禮濤、主演古天樂等人先後「離隊」,系列水平隨著無節制的粗制濫造,一落千丈。

到2003年的《陰陽路18:鬼上身》,終於成功「敗光家產」,偃旗息鼓。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同樣,《古惑仔》系列作為漫改電影,原著是香港漫畫家牛佬的連載作品《Teddy Boy》。

影片的票房成功,很大一部分也是借助漫畫IP的傳播程度(那會兒還不能叫「流量」)。

在製作上,屬於典型的「小成本大IP」,具備天然票房優勢。

一年三部的製作速度,也明顯無暇細細打磨質量了,最終在第六部《勝者為王》之後,「見好就收」。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復制上世紀90年代的港片IP,風險其實遠比想像大。

彼時的香港電影市場正處於泡沫期,同時也是衰退期,大量粗制濫造之作頻頻出現。

創作者隊伍也盲目擴張,導致大量業務水平不足的導演、演員入行。

最終將市場徹底搞亂,系列電影紛紛「自取滅亡」,才導致千禧年後「港片已死」的蕭條局面。

但也因市場的貧乏,導致此類影片票房並不低,同時也趁著盜版VCD市場的興盛,大量流入內地,成功占領80後、90後觀眾的「童年」,最終成為IP。

同時,當年部分演員(主要集中在配角)隨著類型的衰落,少部分轉型成功,大部分或改行,或仍在圈內不溫不火,片酬相對較低。

相比他們身上的「IP價值」,「性價比」可以說很高了。

但由於他們的演藝事業遇阻,業務水平長期沒有機會提升,或已志不在此,所以也並非最佳選擇。

如果只看這些影片、演員曾經的影響力,忽視其本身質量與水平,盲目復制,必然陷入所有影視IP一樣的困境:

因IP的「流量」導致誤判,高估其市場表現,最終導致票房口碑兩頭落空。

被IP的低質量「重創」同時,也把IP本身的價值掏得一乾二淨。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很多港片IP都打這兒形成的

其實,要想讓老港片IP「保值」,也不是沒辦法。

第一種辦法,是像《黃金兄弟》一樣,對原IP內容「大改造」。

《古惑仔》的黑道爭鬥,無論從政策限制,還是市場表現的角度,都不適合如今的市場。

《黃金兄弟》選擇「把內容送走,把情懷留下」,把《古惑仔》原班人馬,放在了奪寶題材的槍戰動作片里。

同時,人物關係、性格設定與《古惑仔》大致相似,「兄弟情義」這一情懷噱頭依然保留。

這樣一來,不僅擺脫了《古惑仔》系列劇情上的程式化,也讓影片在製作層面躍上一個台階,同時還保留了最大的情懷賣點。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第二種方法,是把原IP、原類型從劇情形式,到思想內核全然改觀,拍成「反類型」。

這一類的成功案例,是麥浚龍的《僵屍》。

上世紀80-90年代,因《鬼打鬼》《僵屍先生》而起的神怪僵屍片風潮,在數年之內乍起驟滅,也造就了許多因此成名的演員。

《僵屍》將錢小豪、陳友、鐘發及樓南光一班僵屍片「元老」集齊,拍出的卻全然是部「反僵屍片」:

鄉野怪談與都市景觀都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城市邊緣的破敗「屋村」。

沒有了以往的諧謔癲狂,打僵屍不再是翻跟頭跳大神,而是噙齒戴發,拼死一搏。

慘烈一戰,卻填不平人生黑洞。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這部僵屍片,把僵屍片本身定義成一場瀕死幻覺,表面上是寫過氣演員的淒慘人生,實則在追悼香港經濟騰飛時代,以及恰逢其時的香港電影最後的榮光。

作為中小成本電影,《僵屍》票房成績尚可,但在電影節斬獲頗多,不僅金像金馬各有入帳,在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展映時,也頗受好評。

它在商業上最突出的表現,倒不在影片本身,而是為這部處女作的導演麥浚龍,贏得了更大的機會:

他的第二部作品《風林火山》,據目前流出資訊,應當是一部罕見的大格局港產動作片。

影片投資已從《僵屍》的1500萬港元,飆升至3億人民幣。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由此可見,老港片IP不是萬靈丹,但也不是鶴頂紅。

在重新「回收利用」的過程中,需要「再加工」,分析IP價值真偽,去粗取精,將其最可能變現的部分保存下來,甚至要抱定「不破不立」的決心,才能將其價值在最大程度上發揮。

復刻港片老IP,請來老演員就行瞭?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