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我們對於龍有著深厚的感情。《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據說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地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具體是哪些動物尚有爭議,其中一種較為常見的龍的形象特點為「九似」——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到後來,這些怪異獸象在龍形象發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一種特徵,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
老大囚牛
是龍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在藝術上頗有造詣。它的耳朵靈敏,可以聽到萬物的聲音,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頗具音樂天賦的囚牛就被人雕刻在琴頭上,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老二睚眥
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等兵器上起威懾之用。也大量地用在儀仗和宮殿守衛者武器上,顯得威嚴莊重。
老三嘲風
樣子像狗,平生好險又好望,宮殿飛簷上的走獸是它的形象,也有人認為它是有著龍脈的鳳。嘲風挺立在垂脊的前端,不僅象徵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
四子蒲牢
形狀像龍但比龍小,似盤曲的龍,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它就嚇得大聲吼叫。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聲大而亮。
五子狻猊
狻猊(suān ní)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似獅子,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常倚立於香爐足上。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在佛座上,它是文殊菩薩的座騎。
六子霸下
又名贔屃(bì xì),形似龜,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據說上古時它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幫著大禹推山挖溝、疏遍河道。洪水治好後,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了霸下治水的功跡,叫它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大陸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七子狴犴
狴犴(bì àn) 又名憲章,形似虎,它平生好訟,能仗義執言、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所以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都有其像,官衙上的虎頭鍘也是它的化身。每天虎視眈眈地環顧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八子負屃
負屃(fù 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或兩側。負屃十分愛好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老九螭吻
螭吻(chī wěn),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龍形的吞脊獸,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就是它的形象。螭吻屬水性,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其實所謂龍生九子,並非恰好生九子,「九」可以用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九子的形象也印證了龍的形象中包含著多種動物元素,傳統文化也很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