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毒品,讓「最美」凋零——當11月28日「平安北京」轉PO「平安石景山」通報陳姓歌手吸毒的微博並做出上述評論時,已經基本蓋棺定論,陳某就是陳羽凡。
陳羽凡雖是被石景山公安分局抓獲,但是抓獲地點並非在石景山區,而是疑似在陳羽凡位於朝陽公園南側的某高端住宅小區。
「是棕櫚泉小區。」關注明星新聞且熟悉朝陽公園板塊樓市的業內人士說。昨天,記者走訪發現,作為豪宅代表之一的棕櫚泉小區,二手房成交價在10萬元左右。附近中介表示,最近這里的房價跟隨北京房價又現松動的大勢,略有降價,近期成交了3套。
北京的「中央公園豪宅」,明星紮堆置業、居住
作為富人群體代表,明星各個時期紮堆購買抑或居住的地方,一度演繹了北京高端居住區的變遷,從方莊、亞運村到朝陽公園、中央別墅區,也見證了北京房價從千到萬再到豪宅10萬+的演變。
在朝陽公園高端居住區板塊,棕櫚泉、泛海國際、麗海嘉園、公園大道、觀湖國際等豪宅項目,是明星經常出沒之處。綜合此前媒體報導的信息顯示,趙文卓、佟大為、李小璐、李湘等明星,張一白、張嘉佳等導演,都選擇在此置業、居住。
談朝陽公園高端住宅區,一定繞不過棕櫚泉項目,因為它開啟了北京中央公園豪宅的時代。
棕櫚泉位於東三環與東四環之間,北臨北京最大的城市公園——朝陽公園,附近還有郡王府公園、紅領巾公園,公園資源、生態環境優勢明顯。
2001年,棕櫚泉國際公寓首次面世。在當年的朝陽公園板塊里,是「孤獨」而又獨特的存在。在此之前,獨門獨院是人們對豪宅的統一標準。然而時間成本讓那些隱居在郊區的高端人士產生了回歸城市中心的向往之心。
事實上,這些高端居住需求的變化與其相對應的豪宅變遷,在國外,早已發生並成為主流,在紐約、倫敦,圍繞著中央公園、海德公園,孵化出了大片的豪宅區和富人區。
而位居四環內的朝陽公園板塊,滿足了以名人尤其是明星為代表的富人群體在此置業居住的所有條件,周邊分布了燕莎商圈、藍色港灣商圈、使館區和CBD商圈,生活便利;交通發達,尤其是距離機場高速四元橋入口只有4公里左右,對於經常要出入機場的明星們來說,極為便利;公園環繞,環境優美,私密性較好。
棕櫚泉,第一次讓首都的人們認識並認可了「中央公園豪宅」這一概念。眾多社會名流、財富人士紛紛置業於此,朝陽公園區域的高端住宅市場大幕開啟。此後,北京GOLF公寓、天安豪園、皇石國際公寓、九號公寓、維多利亞花園等十多個高檔項目相繼入市,帶動了周邊房價成倍增長。
16年前單價9000多元開盤,如今超10萬
棕櫚泉在2002年開盤時,銷售價格在9000元/平方米左右。隨著區域內項目增多,名人效應增強,2006年,朝陽公園板塊平均房價突破2萬元/平方米。經過十多年的變遷,如今,這個片區的房價已經突破了10萬元/平方米。
「豪宅」究竟「豪」在何處?最直接的體現莫過於價格。位於棕櫚泉項目附近的房產中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棕櫚泉一居室總價在800萬元左右,二居室在1300萬到1500萬元左右。三居室房源相對較多,根據朝向、采光、房型等因素,房價不等,平均在1800萬到2000萬元左右,折合單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該工作人員表示:「這里的房子不愁賣不出去,加上房價有所回落,最近已經成交3套了。」
另據記者了解,棕櫚泉附近的麗海嘉園項目,平均售價也都在10萬元/平方米左右,南北通透的房源比較搶手,價格也相對較高。
記者隨後在相關二手房網站上了解到,目前棕櫚泉的二手房成交參考均價是95100元/平方米,平均租金在3萬元/月/套左右。網上已經成交的房屋價格顯示,一套東南朝向、137.61平方米的兩居室,總成交價為1379萬元,折合單價100211元/平方米;另一套東南西三面通透、316.12平方米的三居室,總成交價是3681.2萬元,折合116540元/平方米。
上述中介工作人員還向記者介紹了附近的泛海國際居住區,「泛海與棕櫚泉的風格類似,價格也差不多,都是主打高端的住宅社區。」
設計、配套開豪宅「標配」先河,安保嚴格
「豪宅」究竟「豪」在何處?除了價格高得令人怎麼舌外,其居住品質也為人稱嘆。
如今,奢華會所、高層超大戶型、異國風情景觀設計等已成為高端產品標配。十幾年前,棕櫚泉國際公寓卻是首個將這些標配引入京城的樓盤。
棕櫚泉國際公寓擁有多個第一:首個大規模高端私人會所、首個下沉式中庭會所、首個陽光底下車庫設計、首次將棕櫚和流泉的概念引入會所。其中,總面積達13000平方米的棕櫚泉國際俱樂部,堪稱當時北京CBD最大的私人會所。
記者在探訪中發現,棕櫚泉的安保措施較為嚴格,其規定每天中午12:30至下午13:30之間不可以看房。
房產中介工作人員表示,從戶型、采光等「硬性指標」來說,棕櫚泉可能不是最優,但其勝在物業管理水平、小區居住人群、周圍交通以及配套設施。「不管您平時生活遇到什麼問題,只要打電話給前台,24小時內任何一個時間點都有人接聽您的電話。」
新京報見習記者 趙昱 編輯 段文平 攝影 趙昱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