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小白語錄:
講一個好故事,或講好一個故事,就能稱為好劇。每看一遍都可以找到新的興奮點,就能稱為神劇。再看一遍仍舊仿佛看了一部新劇,我們稱為經典。《延禧攻略》講好了一個好故事,還預留了許多隱藏劇情,如果不是這6集搗糨糊,完全可以躋身準神劇行列,因為有了這6集,它就只能降格為準好劇了。編劇啊,一念之差,後悔不?不管你後不後悔,你都得承認這6集糟透了,請躺平任嘲。
其實我也能理解這種貪心,這麼具有傳奇色彩的香妃橋段不用實在可惜。但真的放到劇里又發現充滿了違和感,處處透著做作別扭。為什麼呢?因為你讓一個異域女子扭扭捏捏學走路,學繡花,唧唧歪歪四處挑撥;因為你讓一個前50集都在運籌帷幄高屋建瓴的皇帝忽然陷進小情小愛里,整天琢磨後宮們的心思而無法自拔;因為你讓一個冷靜冷酷的皇后張皇失措,進退失據。
樓主閱劇無數,看的多了,就發現了一些訣竅,在這里分享一個。講述大事件,可以使用小場景。比如陰謀毀滅地球,就可以在一間小小的辦公室里,在汽車里,或者那個關鍵的按鈕就在一個密碼箱里——這種強烈的反差會產生巨大的張力,讓人覺得格外緊張和刺激。反之,小事件要拍的賞心悅目,最好使用大場景。比如我們常在電影里看到失戀的人喜歡去山頂吆喝幾聲或去海邊溜達一圈,讓人頓覺心境開闊,就是這個道理。
本劇準備在這幾集玩小情致,不管是不是因為某些不可抗力進行了剪輯,都有辦法可以挽回。58集之前已經鋪墊了平準和霍蘭部,那順著霍蘭部繼續往下編不就行了麼?霍蘭部首領潰敗求和,進貢絕色美女一名,皇帝要借她測試瓔珞心意,說白了就是讓瓔珞吃醋。那簡單啊,於媽咬咬牙跺跺腳狠狠心去壩上之類的地方拍一場木蘭秋狝不就行了。
這里天高雲淡,水草豐美。小四和順嬪策馬賓士,狩獵打圍,這些運動項目不是瓔珞的長項,卻剛好是順嬪的本色,因此而吃醋比去麗景軒吃早飯、賞賜衣服首飾大氣些吧?再說了,人美景美外加我耳馬術精湛,悅目是一定的,正好還可以補上皇家每年的例行活動。本著節約資金的初衷,拉隊伍拍一周外景,凡營地內的戲份照樣可以在棚里搭景拍攝。
至於這個順嬪,身份可以設置的複雜一點。她所在的部落被剿滅,她的家人孩子在戰役中喪生,她本人又被選為貢女進獻給皇帝。她忍辱負重,潛伏宮中,就是為了給家人和部落中死於戰亂的同族報仇。她的報復對象包括皇帝、傅恒以及霍蘭部大小首領,報復手段就是通過設計瓔珞引導傅恒犯錯(注意是犯錯,絕對不是私奔!!!),讓皇帝誅殺愛將和心愛滴女人,最後通過行刺皇帝使大小首領獲罪。結局嘛,當然是瓔珞、傅恒、皇帝分別識破了她的計謀,各為對方著想,利落重歸於好。至於這個妃嬪的結局,皇帝念其事出有因,無辜受害,兼顧全大局,故而並不深究,善待之。
這樣的劇情我不相信審核會有什麼問題,更不會因為剪刀手導致劇情斷裂,細節缺失。可編劇偏偏想不開,去搞活見鬼的聖(公)女(ji)這種令人不適的情節。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這6集前言不搭後語,看的人一頭霧水。更不能忍的是,為了配合情節,很多重要人物的人設崩塌,並且嚴重拉低了整部劇的格調。需要聲明的是,這6集樓主只通看過一遍,看的十分粗糙,原本打算徹底放棄的,但問題是,由於編劇事先設定的大方向、大框架沒有隨著稀爛的劇情而發生逆轉,如果徹底放棄,就會影響64集以後的分析。樓主開此貼,不打算深扒細節,只為梳理大的走向和脈絡。
從58集開始,樓主的理解能力一定出了問題。當瓔珞把袁春望當一份厚禮送給繼後時,袁春望的內心是很複雜的,驚訝、憤怒又失落。相比斬草除根,我想他更希望她能親眼看到他的無限潛力,讓她為自己愚蠢的選擇追悔莫及。再加遺書曝光,如果袁春望的目標僅僅鎖定瓔珞而不是皇帝,我可就要脫粉了。結果袁總管不光攛掇繼後加油針對瓔珞,還添了受虐的毛病,哎~沒眼看。
幸虧繼後還殘存了一點理智,當然,很快繼後就要懷孕生子。聽說孕婦界流傳著一孕傻三年的俗語,再過不久繼後也開始掉智商了。
我能挑刺瓔珞寫的家書都非常不合格嗎——道具差評!第一封:看最後3個字「給太喝」,顯然掉了一個「後」字,一個月一封的家書,這麼不走心啊。潤顏可以解釋為滋潤容顏,但這並不是常用詞,正常應該說養顏潤肺。第二封:劈頭直接寫繼後!!!這是瘋了嗎?第三封:好吧,之前做個假祥瑞還引得眾人議論紛紛,這會兒都不用萬壽之日,也不用放生做功德,鳳凰就自己巴巴的飛來了,而且這個鳳凰還會開屏……你確定它不是化妝成鳳凰的孔雀?第四封:當初第一封家書寫到「興之所至,去後湖看宮女們放河燈」便戛然而止,畫面上的這封竟然還是「興之所至,去……河燈」,不過因為後面還有草叢里的蟋蟀叫聲,可以肯定這是另一個夏日了。信中透露出一種「實在跟你沒什麼可說的,只好把去年說過的再念叨一遍」的無奈感。不知道各位看了這樣的家書要怎麼回復,就好像我冷不丁跟你說「今天天氣很好,我去上班,我家距離車站356米。」一樣,我只是簡單陳述了一個事實。瓔珞所有的家書都使用這種陳述句,我看不出任何想跟收信人交流的語氣。皇帝不厭其煩回了這麼多「知道了」也算好脾氣了,換我回個閱字都嫌累。
傅恒這一通神吹,莫不是打仗傷到頭部了?當然要硬說是激將法也行吧,海蘭察口中「做事很有章法」的令妃就這樣被嚇回了宮,編劇你贏了。
這是魏貴人回宮時收拾延禧宮的畫面,直接拿來用了。海蘭察明明去圓明園送的端午節的禮物,這里插的卻是菊花。還能更敷衍一點嗎?也許你會說宮里就是這麼厲害,就是有反時令花卉,編劇你又贏了。
繼後吹噓順嬪出身那段看看就好,對這一段改動稍後耳聞的同學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瓔珞剛一回宮,繼後就迫不及待要聯手,人設崩塌成這樣,編劇你的良心呢?當初嫻妃兩手攥空拳,一人單挑下至嘉嬪,上至皇后,而且置身事外,默默布局。現在地位兒子都有了,反而成了她自己鄙視過的「猴急的上躥下跳」的眼皮子淺的女人。只有兩種可能:1、生娃生傻了。2、利用並坑害瓔珞。我姑且相信她智商還在及格線以上,但純貴妃前車之鑒,利用瓔珞除掉純之後,從風箏線到袁春望到避子湯,她拋棄利用對象的手法都被瓔珞揭了底,這會兒想玩情景再現?
收集整理——《清會典》和《皇朝禮器圖式》中所記錄且有圖可查的清代鳥槍共有四十九種之多,除去國產槍,還有從英國、荷蘭、俄羅斯等國獲得少量進口槍。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平準後,清軍將其繳獲的讚巴拉特火槍攜回京師,這種火槍射程遠且精度高,深受乾隆帝青睞,他下旨讓武備院和造辦處仿制批量生產,庫存量保持在萬支左右。我沒查到乾隆時期的這類火槍的總配備量,不過可以參照雍正五年上諭中的規定:「鳥槍一項……腹內省份每兵千名設鳥槍三百桿;沿邊沿海省份每兵千名設鳥槍四百桿。」再據乾隆四十五年統計,八旗兵共二十六萬餘人,綠營兵共六十六萬餘人,共計約近百萬兵力,也就是配備總量約30萬枝。
劇中台詞說這種火槍射程遠,精度高,已命武備院和造辦處仿制,除了時間上有出入,其他基本符合史實。這里承接前面劇情,暗示傅恒鼎力支持皇帝平準,也就是暗示順嬪的來歷。
我不擅長應付這種場景,而且我對半夜跑到偏殿爬龍床又受孕的情節有爾晴綜合症,最不能忍的是瓔珞睡皇帝全靠賣慘,說實話我個人對這個情節感到非常不適和反感,另外我覺得小四猛然驚醒可能跟我的反應差不多:噩夢啊!
只有最後畫輪廓好評。不過我倒挺好奇,萬一這次沒中標,打算怎麼再把皇帝誑來睡服他呢?
繼後瘋了,公然開起動員大會了,座中還有著名的牆頭草納蘭。後來納蘭果然提著禮物跑去討好順嬪。
瘋狂吐槽,女生,我覺得你可以考慮跟皇帝要個橄欖球頭盔,看你這大身板壯的,當得分手沒問題啊。真的同學們,我都沒想過有生之年能看到一個女的穿旗裝穿出橄欖球跑鋒架式來。
本來看到這我還在心里說,袁春望嘴上對瓔珞兇,其實對她還不錯。畢竟相識十餘年,他已經習慣做她的保護神了吧。你看,他還為瓔珞著想,怕她被禦史為難。不過繼後一來我就明白了,原來喇嘛是得道高僧,自然難以勸服他們去動手腳,薩滿太太就容易的多了。這是為了阻止瓔珞請喇嘛,而改請薩滿的說辭。
搬運一點資料:滿族在入關前信奉薩滿教,跟其他宗教差不多,他們也把宇宙分為神、人、鬼三界,所謂「薩滿者,女巫也」,她們是人與神、鬼交往的中間人,為三界傳遞信息。身份是不是有點像《孤單又燦爛的神》里面的陰間使者?因為薩滿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宗教,滿族入關後對薩滿的信仰已經很淡薄,只是一種舊日的遺俗。乾隆頒布《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目的是通過祭天、祭神起到一定的凝聚作用,欽定的祭祀活動也只是宮中傳統的禮儀而已。薩滿太太每天子時、午時乘坐驢車進宮兩次,由蒼震門進入內宮,在宮門當值的太監立刻迎呼道:「太太上來啦!」因其代表皇后執行祭天的「神務」,所以護軍、太監都要以主子視之,不可怠慢。
【劇中對於薩滿太太入宮的描寫倒是十分還原的】
其實我還是有點不明白,祭祀和安已經持續了近30年,要怎麼辦應該早已形成定例。瓔珞入宮14年,在圓明園貼身侍奉3年,沒主辦過也一定參加過,吩咐內務府循著舊例辦不就得了。繼後出了小佛花的主意,她就已知要動手,卻仍要等到祭祀當場紮倆眼兒。我母親大人經常訓斥我臨時抱佛腳,說的就是:臨上轎現紮耳朵眼兒。太后是有多瞎才能看不出來那是個新鮮出爐的記號啊?
雖然我不想惡意揣測太后,但她總是幹一些讓我疑神疑鬼的事,那就對不起啦。很多人覺得太后對瓔珞真是不錯,3年前帶她去圓明園調教,2年後又催她回宮,免得被皇帝遺忘。但我前面分析過了,老太太太帶走瓔珞,一是她知道的太多,不宜留在紫禁城;二是要讓瓔珞作為自己跟皇帝的緩沖帶以及促使母子和解的中間人。這一點在避子湯事發,瓔珞失寵而受到老太太太的關照時就明確提示過我們了。劉姑姑問:為什麼要抬舉令妃?老太太太答:如果沒有令妃,這紫禁城就真的是皇后一個人的天下了。可見那時,瓔珞就是作為一股平衡力量被扶持著,她能成為這種力量的根本原因,來自於皇帝對她的感情——皇帝對瓔珞的感情從未熄滅,這一點太后看的很清楚,因此對老太太太而言,瓔珞的利用價值主要是對抗繼後。當遺書曝光,繼後打了一場漂亮的狙擊戰,太后倉皇離宮。緊接著皇帝發出和解的信號,追趕太后,跪求回宮,又去了幾次圓明園接人,大家都明白,去翻殺母奪子舊案,鬧大了對誰都沒有好處,不如維持現狀。老太太太當然不能馬上顛顛的跟著回去,姿態還是要做足,靠著瓔珞每月一封家書維持著跟皇帝的聯繫,同時維護著太后的尊嚴。2年過去了,遺書事件已經可以確定成為了過去式,太后便起了回宮的念頭。千萬別問我老太太太在圓明園住的好好的,為什麼要回宮呢?你以為她吃了敗仗,就算了不成?她怎麼可能一直躲在圓明園看繼後在紫禁城呼風喚雨,蟄伏2年已經緩過來了,到了回宮去幹一架的時候了。當然她仍舊不便於自己主動張羅回宮,所以老太太太催瓔珞回去。只要瓔珞回去了,老太太太隨意找個借口就能跟著回去,而且一點不掉份,就像這次吩咐瓔珞準備和安的祭奠一樣。結果卻出了兩點岔子,一是瓔珞立志3年不間斷抄寫血經(分析過,不贅述),二是出現了順嬪這個變量。好,到這我們知道了老太太太是怎麼走的,又是怎麼回來的,她回來的主要目標是誰。如此我們就能非常清晰的看明白這幾個女人各自的目的和動機。繼後:希望復制消滅純貴妃案例,挑動瓔珞和順嬪互鬥,讓她們兩敗俱傷。順嬪:利用繼後或太后,通過陷害瓔珞來報復傅恒和皇帝,太后:最初想利用瓔珞制衡繼後,回宮後發現了順嬪這個更合適的人選,瓔珞便成了棄子。至於太后為何放棄瓔珞,還是那個老問題:瓔珞知道的太多了。看明白了嗎?在這場多方混戰中,瓔珞是所有人的清除目標,而她現在還失去了皇帝的保護。對了,憋著勁要坑害瓔珞的還有一個袁春望。一句話,瓔珞這次回宮看似平靜,實則四面楚歌。在沒見到順嬪的時候,老太太太是很煩舒妃和嘉妃描述的這個禍水的。因為原計劃是讓瓔珞回來重新爭寵,禍水很礙事。不過這次老太太太堅決不打算惹怒皇帝了,這事她不能經手,於是責備繼後挑她出頭。
繼後趕緊說哎呀人家膽小怕事的很,可不敢惹皇帝生氣。哪有您厲害啊,都殺母奪子了,還能毫發無傷,要不您試試?
老太太太說你年輕力壯的,你動手吧,我給你壓陣,嘿嘿~這個做法不是陰謀,算陽謀吧,以皇后職責擠兌繼後,不管是禍水被修理了,還是繼後被皇帝記恨了,都是樂見其成的好事。
繼後說太后一定會管的底氣來自她的策略。她已經收買了薩滿,在小佛花上做了機關。瓔珞籌備的祭典,導致順嬪得罪了太后而出了事的話,皇帝並不會把順嬪怎麼樣,卻一定會厭惡瓔珞因妒生事或太后招惹他心愛的美人兒。一旦她們惹惱了皇帝,避子湯和殺母奪子的舊恨就會被勾起來。所以繼後這一輪的目標根本不是順嬪,而是瓔珞或太后。
所以結論就出來了,繼後要跟瓔珞聯手也好,搞壞女人的聚會也罷,全都是假象。為的就是刻意暴露嫉妒心,讓所有人以為她要對付的是順嬪,從而掩蓋她真正的目標:瓔珞。為什麼要解決瓔珞呢?因為瓔珞對繼後的事知道的太多太多了!!!繼後利用了純貴妃之死,利用了爾晴之死,暴露了避子湯和瓔珞回宮報仇,本以為這麼一連串的操作至少能把瓔珞打去冷宮吧,結果竟然連位份都沒降!瓔珞的性格她很清楚,既然回來了,就不會無所作為。因此必須在她還沒有重新獲得皇帝寵愛的時候就一棒子打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目前手頭能利用的只有順嬪,一時半會也來不及做更大的布局,只能將就著演妒婦了。以瓔珞的段位,繼後的伎倆她能很快看穿,目前救順嬪等於自救。再說瓔珞也不怕跟繼後翻臉,她倆早就翻過了,惹急了還有袁春望這張暗牌呢。但太后和順嬪的化學反應並不在預計範圍內,接下來局面本應更加混亂複雜。
好了,我所能進行的分析只能到這兒為止了。
接下來的劇情實在太瞎了……又是不祥之物,又是轉世說,我醞釀了幾天,用盡了洪荒之力也無法挽救這瞎掰的劇情。所有的角色從這兒開始完全不受控,不顧前面的鋪墊,都跟人格分裂外加缺心眼似的。比如順嬪的生日全憑自己一張嘴?比如太后就假裝相信了2個假眼兒和一個假生日,把禍水當成了轉世的女兒。
皇帝補完刀之後,正式踏入二逼青年行列,到63集為止,重新過了一回青春期。反正我第一遍看到這的時候做好了棄劇的打算。
爛成這樣的台詞從繼後嘴里說出來,編劇應該感到羞恥。
在傳統的宮鬥劇中,這種台詞一般都出自胸大無腦,靠本能活著的反派女配之口。
顧不上轉場是否生硬了,只要知道太后準備棄瓔珞捧順嬪就對了。
另外我真的很想吐槽那個所謂的學規矩,明明在室外能健步如飛,在室內走兩步就摔跟頭到底是什麼毛病?
後面的劇情更加瞎到沒眼看,我功力太淺,做不到屎上雕花,投降放棄。放棄之前正經的發一段牢騷:瓔珞對皇帝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寵妃,關於這一點我前面做過大量的分析,這里不再重復。她喝避子湯傷了皇帝的心,我也表示十分理解。但是寫這一段劇情的主筆,我不知道是太過年輕,感情經歷不夠豐富;還是要討觀眾歡心,刻意安排了幼稚的小言套路;亦或黔驢技窮,實在翻不出新鮮花樣,只得碰瓷傅恒,回到皇帝因傅恒而吃醋的老路上去。只要對前面的那些著名橋段還有印象,就應該知道,皇帝、瓔珞、傅恒三人的感情糾葛早就翻篇。標誌性事件便是瓔珞可以坦然跟皇帝推薦傅恒——這個坎經過三人一起努力已經邁過去了。傅瓔也正式互相認證對方為知己,互相扶持幫助,完成對方的心願。尤其是這些年來,他們彼此看著對方成長:瓔珞完成了從少女到少婦的蛻變,傅恒從一個理想派成長為股肱之臣,皇帝從一個年輕的新手皇帝成長為成熟的君王,他們人生最重要的成長階段彼此都見證了,實在不該走回頭路又拿傅恒出來說事,還搞出私奔這麼low穿地心的設計,簡直讓我忍無可忍。正確的打開方式當然應該是兩個人的問題,兩個人解決。此時皇帝45歲,瓔珞29歲。無論如何他們都應該以符合年紀的穩重而慎重的方式確認對方的心意。當然我不反對他們進行一些有情趣的互動,但情趣不等於智商欠費。不管這幾集的編劇是否換人,也不必甩鍋剪輯,沒寫好就是沒寫好。***************************************************************一部70集的長劇,迄今為止已經耗費了我近3個月的時間和精力。
我的動機很簡單,作為一名光榮的細節黨,扒劇本身就是樂趣。
編劇真誠用心寫出來的精彩劇情我很樂意去認真研究,仔細考據。
我的初衷是深度扒細節和隱藏劇情,並不是當無腦吹,對於如這幾集般敷衍拼湊,缺乏誠意的劇情我有權說NO。
後面剩餘的七集我會認真扒完,現在實在很抱歉,我盡力了,但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