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用《怪美的》,回擊惡評也重塑了自信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蔡依林新專輯《Ugly Beauty》第一波主打單曲《怪美的》出街之後,不出意外又是好評與惡評各占半壁江山。

不難理解原因所在——《怪美的》聽起來,過於「不舒服」了。

就連《Muse》和《呸 Play》這種擺脫以往風格而稍顯尖銳的唱片,第一波主打曲的《大藝術家》和《Play 我呸》,也要順耳得多。簡單來說,《大藝術家》和《Play 我呸》的副歌,如果給你只聽前半句,你也會大差不差地猜到後半句是什麼。

但《怪美的》卻未曾給到這種感覺,整首歌都太碎了。

首先你很難去定義這首歌的風格,節奏明明是Trap Beat,人聲卻依舊是曾經的Pop Vocal,編曲的電子風隔絕了並不喜歡這種風格的普通路人聽眾,但後面一段Rap又讓你覺得它依舊不是EDM,仍是流行曲的邏輯。

如果說《大藝術家》和《Play 我呸》挑戰了曾經《日不落》那樣抒情芭樂的風格,那麼《怪美的》則是對前兩張專輯主打曲的又一次挑戰。如果你對華語歌手的預期仍是單調的成人抒情+可以預料到接下來這首歌會發生什麼的舞曲,那麼《怪美的》給你的初印象,極有可能是「有點難聽」。

豆瓣上對這首歌的一星評價,都在說《怪美的》是奶茶店和平價服裝品牌店的BGM,實際上他們沒說到點子上——《怪美的》之所以有些不討人喜歡,很大原因便在於它不那麼適合作為這些店家的背景音樂。

以上把缺點攤開以及對惡評的復述,都是為了接下來的鋪墊:筆者本人,對這首《怪美的》喜愛有加。

蔡依林《Ugly Beauty》專輯封面。圖片來自網路

《Ugly Beauty》這張專輯的封面上,蔡依林的嘴上戴了一個巨大的唇部模型,直到《怪美的》正式發表,我們才知道,原來那個巨大的嘴,是對在她身上持續了十年有餘的網路暴力的回擊。

蔡依林把這首歌的作詞工作交給了吳青峰,而她做的是把專輯的基調與自己的故事分享給他。

於是,我們看到了在《怪美的》中,有了直白的「看不見我的美是你瞎了眼」,「愛恨隨你各自喜好,拒絕你的偽善擁抱」。

《怪美的》一開始就用了嘴唇摩擦的音效,全曲中的人聲,也集中在了彈舌、親吻的點綴上。MV里,蔡依林更是用深色的唇部造型和封面上那個巨大的嘴部模型,用先鋒的藝術形象把惡搞PS圖中的樣子表現了出來。

這首歌,是有蔡依林本人的作者表達的。

「怪美的」,既是她回擊惡評和偽善的堅決,也是重塑自我認知後的自信,蔡依林在訪談中說,某段時間要時常去求助心理治療,可見網路暴力對她造成的影響。

圖片來自蔡依林工作室微博

《怪美的》這首歌很怪,它用碎片式的直白表達一掃流暢的EDM風格,也用並不那麼具備傳唱度的旋律和R&B與Hip-Hop兼具的風格,像是刻意為歌曲本身的大紅大紫設置了障礙。

然而《怪美的》也很美,我看到的是,蔡依林並沒有隔靴搔癢地自嘲槽點、避而不談真正的痛處,她親手撕掉了那些似乎已經和她成為一體的標籤,凌厲而果決地繼續探索華語流行音樂更多的可能性。

□褚漢辰(樂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郭利琴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