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 | Einheriar
女人要麼一直在怦然心動地戀愛著,要麼就結束了,兩者只能取其一。
——野島伸司《柏拉圖式》
在上一篇《dele》的劇評中,我曾提到夏季日劇大致有三部佳作:《戀之月》(或稱《戀之運》)、《透明的搖籃》和《dele》。
一些細心的讀者可能並不讚同我當時的個人觀點,認為《戀之月》並不能達到「佳作」的水平。對於這一點,我是理解的:的確,相比於不動聲色的《dele》和直率動人的《透明的搖籃》這種一目了然的佳作,《戀之月》略微顯得單薄一些。
《戀之月》
它敘事細膩卻顯得過於自我中心和私人化,看上去結構精致卻似乎看不到類似《透明的搖籃》一般紮實的故事內核。
但盡管如此,我依然認為相較於夏季其他日劇,《戀之月》依然明顯強於同季的其他作品。因此這次我從劇名的翻譯出發,來談談這部日劇。
《戀之月》
本劇的日文原名叫做「戀のツキ」。由於「ツキ」使用的是片假名,因此譯法也有幾種選擇。目前通行的譯法主要有兩種:其一是豆瓣資料頁上的譯名,稱之為《戀之運》,即把標題理解為「戀の付き」;還有字幕組的譯法,稱為《戀之月》,即理解為「戀の月」(讀音均相同)。
兩種翻譯雖看似大相徑庭,實際卻側重於不同方面,包含了翻譯者對這部劇的理解。前者側重於主角平和子在面對戀情時的選擇,而後者更強調主人公的戀情如月亮般盈虧反復。
《戀之月》
《戀之月》的整體故事是略顯俗氣的:年過30的平和子雖然以打工為生,卻在一家電影院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雖對同居男友不無微詞卻仍一起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
但某日與一位年輕高中生的相遇卻打亂了和子的生活。高中生伊古夢明同樣熱愛電影,他年輕帥氣,青澀又充滿著活力。年輕的伊古純真而夢幻的,他率直又一心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和子似乎從伊古的身上看到了她身上沒有的、卻夢寐以求的東西,因此和子不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戀之月》
而男友青井楓太是個十足的大男子主義者,他和大多數男生一樣不收拾襪子,也不樂意幹家務,他任性又沉迷遊戲,同時糊塗又鈍感,常常忽略和子的感受。
但他卻深愛又忠誠於和子。
遇到伊古以前,和子本以為現在的生活就是她想要的,自己終有一天也能夠像周圍的女性一般順順利利地走上相夫教子的人生路線,也堅信男友才是自己在無數失敗嘗試後得到的「稀有款」。
但直至遇見高中生伊古,和子才漸漸發現本以為投入愛情的寶貴青春早已超被日復一日的平淡日常給消磨殆盡。眼看男友有意無意間將兩人的婚期一拖再拖,自己又年過30,和子心中早已被焦慮和不安占據。
《戀之月》
而高中生伊古對於和子來說無疑是特別的,伊古的身上有著太多她沒有的東西,他與和子共享興趣,又充滿了年輕人的熱烈和執著。這些都讓和子無可救藥地深陷其中。
正如同她熱衷的扭蛋遊戲一般,經歷了無數徒勞和失敗後,戀愛之神終於將一個看似美好的可能性擺在32歲的和子面前,而她究竟會選擇熟悉卻稍稍有些不合意的安定生活,還是冒險在32歲的年紀做出自己的選擇?
《戀之月》
劇中的和子選擇了後者——看上去閃閃發光的「稀有款」。這便是戀之運。當可能性降臨,和子選擇的是把現實拋在了一邊,小心翼翼地做出了可能是一生中最大膽的抉擇,只為了伸手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命運。
我無意討論誰對誰錯或是道德與否的問題,把虛幻的故事置於現實加以揣測並無意義。在愛情上,和子毫無疑問是一個糟糕的對象,她太懦弱又太貪婪,既缺乏決策的膽量和決心,又太害怕孤獨和執著於理想的幸福。但她又是可憐和可悲的。
和子的悲劇性在於自身的懦弱,她想要抓住閃閃發光的戀情,卻未下定與男友分道揚鑣以及脫離安逸生活的決心。她膽怯、不安,因此她的戀情如月亮圓缺循環一般、搖擺不定。
她躊躇,她猶豫,想要做出選擇卻只能一味地將做出選擇的時間推後,清楚繼續維持現狀只會傷害兩人卻仍然不知所措。
《戀之月》
因此她最終讓所有人痛苦,把自己也逼入絕境。但更諷刺的是,她拋棄所有所作出的決定可能原本就是錯的。
和子與伊古本就來自完全不同的世界,心智上也相差得太遠,即使看上去情投意合,但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卻遠比和子想像中要多得多。不僅是整個社會對適婚女性就業的歧視,周遭的流言和生存壓力也壓得兩人喘不過氣。
愛情的悲劇不在於一方拋棄另一方選擇更為夢幻卻不切實際的選擇,而在於做出原以為正確的選擇後卻再度經歷幻滅。
《戀之月》
原來這般精致細膩的故事所想表達的卻不是愛情天定般宿命氣質的《戀之運》(戀の付き),也絕非形容愛情如月兒盈虧循環般的《戀之月》(戀の月),而是少女般美好純粹的愛情期待遇到不可撼動的現實時的無可奈何。
所謂「戀のツキ」大約是「戀之終點,戀之盡頭」(戀の盡き)吧。
回到作品本身,《戀之月》想表達什麼?我認為故事內核依舊藏在和子的選擇中。
局外人看來,和子是愚蠢的,她本該乾淨利落地處理乾淨與幾個男人的關係,可懦弱又讓這些抉擇一拖再拖,最後被動地遊走在幾個男人之間,釀成最糟糕的結果。
但和子也是聰明的,經歷了這一切後,她比大多數女性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戀之月》
這部通篇愛情的故事可能並非只是想表達愛情,而平和子最後期待的可能既非優渥的生活,甚至也不是那看似閃閃發光的愛情……
辭去工作、拋棄一切,背負著社會的詛咒以及親人朋友的冷眼,和子想要得到的究竟是什麼?
一個令人心安的棲身之處(男友),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伊古),還是衣食優渥的生活(前男友)?
本劇的結局還未有翻譯,因此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在ep11結尾,當和子拒絕前男友的求婚,毫無留戀地走過正在拍攝婚紗照的夫婦時,我相信和子的心中終於有了答案。
而如若在那社會輿論的對面,個人戀情的盡頭,和子給出的答案是超脫社會對於女性規範和束縛的「自由」二字。
那麼單憑立意這一點,《戀之月》便已是佳作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