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飛狐外傳》後不再拍金庸劇,不想相信他去世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張紀中:《飛狐外傳》後不再拍金庸劇,不想相信他去世

張紀中追念金庸

(來源:新京報)

10月30日,筆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身在美國的導演張紀中,對於金庸的死訊他至今難以相信,整個採訪過程中情緒都很激動,甚至一度哽咽落淚,「到現在我依舊不能相信金庸先生去世了,人們常說音容笑貌,我腦子里全是他那雙笑瞇瞇的眼睛,慢慢地說著話。一想到我還沒來得及跟他分享《飛狐外傳》的拍攝計劃,也還沒來得及去看望他,實在痛不能當!先生不會走遠,武俠永存世間!」

最後一吻竟是永別

張紀中稱,幾天前他就從查太太處得知金庸病情惡化的消息,「我當時想去香港看他,但第二天查太太告訴我情況穩定下來了,讓我按原計劃去美國出差,有消息再告訴我。沒想到這麼突然,我知道人老了……但我真的非常非常難過。」

採訪中,張紀中一度哽咽,回憶最後一次見到金庸,是對方過93歲生日那天,「我推著輪椅把他送到車前,抱著他、親了他一下。查太太還說,我是金庸先生一生當中唯一親過他的男人,今天回想起來,真的覺得是世事難料啊。」

跟金庸接觸近二十年,張紀中說,「金庸表面儒雅,但是內心卻有著強烈的俠義之情。為人做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我覺得這一點是很值得學習的,或者說是感染我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他是喬峰、楊過等所有大俠的合體。從他對待事物的看法,就能看到他的武俠精神。」

他希望我把金庸劇拍成系列

1999年,張紀中代表中央電視台向金庸購買《笑傲江湖》的版權,當時金庸以一元的價格將自己的武俠小說改編權轉授給了央視。「金庸先生說,如果你們按照拍《三國》《水滸》那麼拍我的戲,我就一塊錢給你吧?」張紀中回憶,當時特意找了一枚尾號很吉利的硬幣,用有機玻璃鑲好贈給金庸先生。兩人在杭州見的第一次面,就相見恨晚,。

張紀中和他的團隊將金庸的傑作之一《笑傲江湖》列為第一部改編劇目,後又改編了《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等,「他曾說希望我把他的作品拍成一個系列,我帶著他的期許和自我超越的期望前行,一部部拍到了今天。此刻,我深深體會到了畢生之痛。」

回憶逝去親人他曾老淚縱橫

金庸曾說他和張紀中很對脾氣,在張紀中看來,對脾氣的原因就是他們可以爭吵,「我願意把我的觀點擺給他,當然他也會反對我的觀點。」拍《笑傲江湖》和《射雕英雄傳》時,二人就因劇情改動的見解不同而大聲爭執,「金庸的嗓門比我還高,聲音比我還大。」但在爭執之後,兩人還會一起開心地吃飯,「對藝術的不同見解從不會影響我們的感情。」

張紀中形容他和金庸就像把酒論俠義,各抒己見,最後皆大歡喜。有一次,兩人爭吵後,查太太讓金庸給張紀中道歉,張紀中說金庸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很低聲地道了個歉,「我們在性情上是很相投的,敢愛敢恨,敢說敢言,他和我聊起父親去世和兒子去世的往事時,老淚縱橫,讓我非常難過。我覺得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錚錚鐵骨,也可以看到俠骨柔情。」

而生活中的金庸非常慷慨,「我和他一起出去時他每次都對服務人員很慷慨。我們去吃飯,他給服務生的小費很多,每人都給五百、一千港幣,我覺得他真的是有大俠之風。」

別人亂拍金庸劇他會很生氣

張紀中曾多次公開表示:「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他回憶,當年拍攝金庸劇後,全國各地刮起「金庸」風,從大學生到記者,幾乎人手一本金庸小說,而小說中博大精深的教義,給學生們很多正面影響。近幾年,國內翻拍的金庸劇很多,口碑也良莠不齊。張紀中直言,看到亂拍,金庸也會生氣,「但沒辦法,因為版權交給你了,你可以拿去改編,之後他也不再發表這些看法了。」

金庸走了,張紀中談及之後對其作品的改編稱,「現在金庸所剩的小說不多了,像《雪山飛狐》很適合拍成電影,但版權被人買走了。《白馬嘯西風》這些又不適合拍電視劇,因為篇幅太短,我曾考慮拍一個拼盤式電視劇,但這些都是後話。」他稱,原本想將《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合在一起拍,但前者版權已被別人購買,所以只能拍《飛狐外傳》,而這也將是張紀中金庸劇的收官之作。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