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是不是又歌荒了?想聽見不一樣的東西,這個歌單送給你,我的寶貝。
感謝你又陪好民謠走過了一段時光。
一切都在音樂中。
劉堃《祁連山脈》
劉堃是私房歌單里很多作品都被我珍藏的一個音樂人,他的作品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立場,歌詞極具批判性。作為低苦艾的主唱,他為這支樂隊帶來了不一樣的藝術創作形式。
劉堃也做話劇、電影配樂等,作品總是多少帶著一點實驗性。
順便提一嘴,李志和劉堃認識得特別早,《定西》這首歌里,李志就曾寫下 「我也不會給你劉堃的電話號碼」 這句歌詞,劉堃的電話號碼也成為了大家一直心心念念的存在。
結果這句歌詞在剛一次音樂節上被改成了 「我也不會給你趙雷的電話號碼」,而把自己的哥們劉堃給「背叛」了,結果劉堃直接在微博上點名控訴。
他一邊吐槽B哥的 新髮型,一邊又為B哥有了新歡這件事做最後的抗爭,醋意十足。結果B哥用兩個字回他:「愛過。」
張楚《記憶池塘》
(沒有記憶池塘的音頻,用張楚另一首歌替代)
列這個歌單的時候,我在想,是選張楚早期的作品,還是選後期的。因為之前已經寫過他的專題,並且詳細講了他巔峰時期那些經典之作,《一顆不肯媚俗的心》和《造飛機的工廠》中值得反復聆聽思索的歌都很多。這次就選這兩年發的作品好了。
很喜歡《記憶池塘》的詞和那種娓娓道來的感覺。
雖然是那麼平和,沒有反抗或者執拗的姿態,但張楚依然在歌詞里清晰表達了自己的世界觀:
花園這里沒有圍牆
音樂和畫筆也並不抽象
只要你的耳朵和別人一樣
漣漪就回蕩
——真的,年輕的時候,我們以為世界就是牢籠和圈套,逃無可逃,覺得每件事都在束縛和拘囿著自己,後來你發現,只是自己把自己畫了框,圈死了。
蔣明《遮浪鎮紀事》
我記得97年
一場短暫的旅行
我記得穿過公路 離開海浪
整個夏天 你變成一只飛鳥
一只飛鳥沒有痕跡
我記得人群中
開始加速的客車
我記得 東山下 唱起的夜歌
沒有痕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遮浪鎮這個地方,遮浪鎮其實是汕尾市城區的一個地方,是一個三面臨海的半島小鎮,南面臨波瀾壯闊的南海。遮浪鎮的名字由來跟遮浪島有關。而遮浪島是因為西面如蓋遮,東面浪潮湧,故稱遮浪。
圖:遮浪鎮
蔣明之所以會寫這個跟他的故鄉和他生活的城市完全無關的地方,他的經紀人告訴我是因為有次旅行去到了這里。大概是這個美麗的海島引發了他創作的靈感。
《遮浪鎮紀事》是一首畫面感十足、故事情節很強的歌,很適合旅行途中聽。
小河、冬子、劉東明、鐘立風、好妹妹、蔣明《啊朋友 再見》
這個應該有很多人聽過,但不一定是這個版本,這首歌收錄在蔣明的專輯《罔極寺》里面,對於這群玩音樂的志同道合的老友來說,真的是十足美好難忘的回憶了。
原本是義大利遊擊隊歌曲,後來被前南斯拉夫電影《橋》用作主題曲,老一輩的人對這部電影和這首主題曲恐怕再熟悉不過了,也充溢著滿滿的回憶吧。
大家也可以去聽聽原唱,原唱是YvesMontand的《BellaCiao》。
很感謝蔣明,錄了這樣一首歌,把我喜歡的很多音樂人都攢到了一起,包括小河、冬子。
我想有天,當我們都老去的時候,時隔經年,再來一次大合唱,一定會哭出來。
冬子《耕種》
冬子從來都沒什麼名氣,但他的作品勝於那些大多數出名的民謠歌手。
這首《耕種》從來沒分享過,一直是自己心頭所愛。
他的作品,充滿濃濃的西北民歌那種樸素動人的調調。作為一個湖北人,之所以能寫出這樣的歌,和他之前探訪中國民間音樂的足跡的經歷是緊密相連的。他曾踏著西北民歌的地圖,一站一站的去行走、尋找、並從中汲取創作靈感。
所以,他的作品也是從土地里生長出來的,這首《耕種》尤其是其中的經典。
劉東明《泥娃娃》
這首歌是十一年前,劉冬明發表的專輯《北京的雨季》中的一首。在那張作品里,還有很多經典作品《西北偏北》、《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獨白》等。
為什麼選這首改編翻唱的《泥娃娃》呢?這首歌讓人想起了2008年也就是劉東明唱這首歌的那一年,汶川地震。所以,在歌的一開始,劉冬明說中國人都很健忘,過去發生的事情, 很快就被淡忘了。
包美聖《小茉莉》
聽包美聖真的是很多很多年前的歌了,後來《路邊野餐》讓很多沒聽過包美聖的人,都聽到了這首旋律瑯瑯上口的《小茉莉》。
明明是一首節奏歡快的兒歌式的歌曲,不知怎的,卻總聽出一種淡淡的悲愁來。
內地知道包美聖的人很少,但在台灣,她擁有盛名,是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手之一,聲音辨識度極高,也是台灣第一屆金韻獎的優勝歌手。
金韻獎是台灣民歌運動時期非常重要的賽事,報名者有70%是大學生,大家很熟悉的一些重量級歌手齊豫、李建復、陳明韶、李宗盛等,都是從這個比賽里脫穎而出的。
其實早在我上初一的時候,就聽過包美聖的歌,《捉泥鰍》,當時根本不知道是她唱的,而知曉這首歌是我的偶像李建復創作的——這件事,更是十幾年後才知道。
胡德夫《不不歌》
每次提到胡德夫,大家就是講美麗島,太平洋的風,牛背上的小孩。我覺得,聽一個音樂人,最好去聽他全部的作品,才會對這個人的創作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過程中,也會像發掘到寶貝一樣,找到很多驚喜。
這首《不不歌》就是屬於那種海邊拾貝,突然望到珍珠的驚喜。
幾年前,在北京看了一場胡德夫的降噪音樂會,全場座無虛席。好友跟我一起去的,她靠在我肩膀上,後來,我們都濕了眼眶,全場觀眾也為之動容。
看著那個白髮蒼蒼在舞台上頻頻提起自己兒時童年和那些親切的人們的胡德夫,那個邊彈鋼琴邊唱動人的歌的胡德夫,實在無法不讓人感動。
五條人《鮮花在岸上開》
一首「不那麼五條人」的歌,只有很簡單的幾句歌詞,旋律也特別簡單。卻是我很喜歡的一首。關於五條人,想分享給大家的歌還蠻多的,不如大家去聽聽他們2012年發表的一張專輯《一些風景》吧,那是和《縣城記》不一樣的存在。
筠子《青春》
今年九月十日,是筠子去世11周年的日子,如果她還活著,就46歲了。可是,她跟這個世界告別的太早了。
汪峰曾經寫給筠子一首歌,叫《窗台》,那首歌也很好聽。
圖:筠子和高曉松
斯人已逝,徒留思念和破碎的回憶。
當你從這離開的那一天,我才知道你就是春天。
此刻,春天已悄悄地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