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文 | 耿凌波
昨晚,《如懿傳》迎來大結局。一句「蘭因絮果」,既道盡了世間男女姻緣,又讓觀眾為周迅的表演再次驚艷。自《甄嬛傳》開啟國產清宮劇新篇章之後,全方位升級的「姊妹篇」《如懿傳》更被外界寄予殷切的希望,甚至僅僅對外公布了一份演員名單,就被提前預定為下一個「劇王」。
然而,承載著這份高調的期許,《如懿傳》卻格外地命運多舛。從「不斷調檔誘發觀眾抵觸情緒」到「饑餓行銷碩果被《延禧攻略》截胡」,如今臨近收官又撞上趙麗穎、馮紹峰宣布婚訊。可以說,《如懿傳》在作品聲量和影響力層面,一直與「劇王」的標準擦肩而過。
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發稿,《如懿傳》播放量已經達到了145.4億。粗略估算,當前已躋身年度影視劇流量前三名。這樣的背景下,《如懿傳》又為何從「預定劇王」走上了一條「平凡之路」?娛樂獨角獸對該劇播出至今的一系列關鍵詞進行了梳理,以期在當中發現蛛絲馬跡。
檔期決定一部劇的「命數」?
在電影行業,曾經有人用「一部電影的命數」來形容「檔期」,以強調後者的重要性。其實,這樣的說法不僅僅適用於電影,對於電視劇而言亦是如此。無論上線的時間節點還是平台的排播方式,對於大眾觀劇過程中的情緒牽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今年暑期檔以前,國產電視劇市場整體冷淡。受「限古令」、「限薪令」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收緊的影響,上半年以現代題材居多,小體量類型劇搶占風頭。據悉,2018年收視排名第一的電視劇為都市情感劇《戀愛先生》,而《鎮魂》、《結愛》等圈層爆款,在話題度上更有碾壓頭部大劇的勢頭。
遺憾的是,「小而美」的精品網劇雖然頻頻屠榜微博熱搜,但終究是粉絲圈層內部一場「孤獨的狂歡」,影響範圍相當受限,播放量天花板較低。因此,很難誕生一部能夠引發全民追劇熱潮的「現象級」作品,備受壓抑的市場需求亟需一部古裝大劇提振。
此時,《延禧攻略》瞄準風口,先《如懿傳》一步上線,不僅占盡饑餓行銷的先機,更憑借強情節一路開掛,最終在影響力和播放量上獨占鰲頭。而《如懿傳》開播之際,恰逢《延禧攻略》進入高潮,劇集本身將遭遇對比審視的同時,也面臨傳統影視作品與網路時代審美的較量。
有「弧度」的人物才能吸引觀眾?
要知道,《如懿傳》最初的定位是「台網聯播」的大劇,也因此在審美和節奏上需要兼顧兩個平台。但隨著騰訊宣布獨播、上星衛視夭折,《如懿傳》搖身一變成了一部「純網劇」,不僅僅少了一個發行平台,更少了來自電視觀眾群體更多層次解讀的可能。
而網路觀眾每天面對著信息的「爆炸式」供應,對於內容的品鑒相對缺乏耐心,也因此對劇集「爽」、「燃」等層面的要求更加苛刻。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燒腦的宮鬥劇和無腦的仙俠劇備受追捧。據雲合數據統計,2017年全網連續劇累計彈幕前三名中,古裝劇占據了兩個席位。其中,楊冪、趙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799萬位列第一;而趙麗穎、林更新主演的《楚喬傳》則32萬之差位列第二。
但就《如懿傳》而言,主角「成長線」缺失,角色設定更像配角,全程一副「看客臉」,則恰恰丟失了宮鬥劇吸粉的亮點。該劇開播之前,就有不少劇迷直言,「沒人願意看一個失敗者的故事」。雖然言辭偏激,但卻不得不讓人反思,究竟是「失敗」不值得看,還是「一成不變」更讓人疲倦?
在知名編劇老高(化名)看來,「一成不變可以是人物的某一部分,性格、信仰甚至是癖好,但不能是全部,畢竟戲劇創作當中,有弧度的人物才能夠吸引觀眾。」而《如懿傳》雖然本意是想要表達主角對初心的堅守,「但面對危機存亡一直無動於衷,反而讓人覺得人物冷漠甚至不接地氣」。
《如懿傳》跌落神壇背後:一場聯合「捧殺」
在《如懿傳》中,霍建華飾演的乾隆皇帝弘歷,被網友們戲稱為「捧殺帝」。原因在於,劇中的乾隆深諳「捧殺」的威力,為了讓賣主求榮的婢女阿箬說出真相,表面上對其恩賞有加,實際上,則利用後宮嬪妃的嫉妒,讓後者淪為「眾矢之的」。
如今看來,《如懿傳》跌落神壇,也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捧殺」。
前面提到,《如懿傳》自公布演員名單時,便被外界提前預定為「劇王」,盡管官方並沒有以「劇王」自居,但其《甄嬛傳》「姊妹篇」的身份便足以拔高觀眾期待,再加上一些行銷大號和演員粉絲的造勢,便很容易在路人觀眾的心里提前植入既定標準和印象,也因此會讓《如懿傳》背負上更加沉重的壓力。
俗話說,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這樣的氛圍下,即便《如懿傳》的整體呈現不失水準,也很難真正吻合觀眾的心理預期。這也就是為什麼,《如懿傳》開播當天從「服化道」到「演技」,甚至連同主演周迅的聲音、長相、年紀都能被批評得一無是處。
如今,雖然兩大競爭對手《延禧攻略》和《香蜜沉沉燼如霜》相繼收官,但《如懿傳》的熱搜體質卻依然很容易被其他熱點取代,可見劇集的聲量是綜合作用的結果,無論是檔期選擇、劇情設計,還是行銷手法,都有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