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輟學打工,28歲紅遍全網:李子柒的桃花源記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4歲輟學打工,28歲紅遍全網:李子柒的桃花源記 娛樂 第1張

      按約,和大家聊聊李子柒。
      對她,大家並不陌生:微博粉絲2000多萬,抖音粉絲2300多萬,B站粉絲200多萬,油管粉絲700多萬……
      鏡頭里的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簞食瓢飲。
      三月桃花熟了,采來釀桃花酒;
      四月枇杷熟了,開始釀枇杷酒;
      五月櫻桃成熟,釀櫻桃酒、煨櫻桃醬、烘櫻桃幹、調制櫻桃青檸飲。

      除了按照時令,靈活安排農作物的耕種、采摘外,李子柒還親自製作筆墨紙硯、染布織衣。

      一個有趣又懂生活的人,總有辦法把一成不變的生活過成詩。
      故宮翻牌、海外爆紅、火遍全網,惹得央視新聞都盛讚李子柒:

      李子柒的視頻里,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這是文化輸出嗎?當然。
      但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種文化接軌。
      01
      中國文化,缺少「退出機制」
      被儒家文化浸潤幾千年的中國人,潛意識里,沒有給自己設定「退出機制「。
      漢唐以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理念,幾乎成為全社會的成功標準。
      就說隱居山林卻通曉天下的諸葛亮,他算「出世」嗎?非也。
      從「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到「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只有一念之差。
      可見,諸葛亮並無出世之心,他一直在等待明主,等待自己的大時代。
      可以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念,根植在每個中國人的心底。
      14歲輟學打工,28歲紅遍全網:李子柒的桃花源記 娛樂 第2張
      那麼,有人「出世」嗎?有。
      但嚴格來說,我們只有兩種「退出模式」:
      一種是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比如漢高祖劉邦,「威加海內歸故鄉」;
      一種是功敗垂成,生死難料,比如楚霸王項羽,「虞姬虞姬奈若何」。
      第一種模式踐行得比較少,畢竟一朝得志,他鄉也能變故土;
      第二種就很普遍,屈原、蘇軾、李白、杜甫……皆以此被「出世」,壯志難酬,鬱鬱寡歡。
      出世,就意味著失意。
      這種思維,經由文人之口,傳遞千年;以至我們提起鄉土,想到的全是不堪。
      田園也有美好?自欺欺人罷了。
      02
      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理想
      「入世」思維在今天的體現,就是大量人口湧入一線城市。
      經濟、科技、文化、教育、醫療最發達的城市,孕育著整個民族的未來,這是所有人的共識;而落後的地區,則是底層互害,人人爭相逃離。
      城市越來越大,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我們被迫接受996/251的毒害,失眠、焦慮、恐慌、抑鬱、無望,將我們包圍。
      每年年底,都有人叫囂著逃離北上廣深,回到三四線城市安穩;但對「低配」生活的不適應,又迫使他們迅速逃回北上廣深。
      城鄉之間必然二元對立嗎?只能城市向下兼容鄉村嗎?
      這個看似無解的難題,終於有人做出了不是非此即彼的回答。
      14歲輟學打工,28歲紅遍全網:李子柒的桃花源記 娛樂 第3張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簞食瓢飲,就是李子柒的常態。平淡無奇的日子,她卻能過成一首詩、一幅畫。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我們為什麼喜歡李子柒?
      因為她喚起了無數國人心中那份被壓抑和埋沒上千年、卻又深入骨髓的田園情感。
      深陷城市囹圄的我們,在李子柒的視頻中, 看著她種地、砍柴、喂馬、采花、做飯,仿佛在平行時空里,有另一個自己在過著理想的生活,想想就覺得暖心美好。
      這種虛無縹緲的幻想,得到了暫時的落地。
      03
      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
      李子柒走紅後,很多人拿她跟陶淵明比較,稱她是「當代田園詩人」。
      但在我看來,前者對田園的回歸,比後者更難能可貴。
      陶淵明的回歸,帶有不甘和憤懣,摻雜著知識分子特有的矯情和賣弄;與其說是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不如說是對被迫耕作的怨懟。
      而李子柒對田園的回歸,幾乎接近本心。
      從小隨爺爺奶奶生活的她,在鄉里幫廚,耳濡目染學會了很多廚藝。
      14歲爺爺去世,為了貼補家用,她輟學打工,一走就是八年。
      她端過盤子,睡過公園,也連續啃過兩個月饅頭,甚至去酒吧當過DJ。
      直到奶奶生病,她才決定離開都市,回到鄉下的奶奶身邊。
      這樣坎坷而勵志故事,選秀綜藝一抓一大把;
      抽中爛牌的人那麼多,憑什麼玩出王炸的是你?
      一個人能反復、全身心、沉浸式地投入一件不知道是否、何時有回報的事情,除了「熱愛」,我想不出第二個理由。
      14歲輟學打工,28歲紅遍全網:李子柒的桃花源記 娛樂 第4張
      因為熱愛,她能忍受鄉野的孤寂,她能費時一年完成蜀繡,她能冬去春來只為打一瓶醬油。
      有人說,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李子柒式田園生活注定要被淘汰,它太失真,太低效,可操作性太低。
      但李子柒偏偏成功了。
      讓現代生活「出世」,讓傳統文化「入世」,不是兩相對立,是完美融合,這是時代的選擇。
      04
      最高明的「文化接軌」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如何評價李子柒?
      其中最高讚回答是:
      李子柒的海外文化影響力,可以抵得上1,000個CGTN(中國國際電視台)。
      這也是近來李子柒最受爭議的一個點,她究竟算不算文化輸出?
      油管上很多外國網友,對李子柒評價很高,認為她的視頻溫暖、治愈,讓很多此前從沒了解過中國的人愛上中國。
      她把正在消亡的傳統通過最直觀的方式展現給全世界,這當然算是文化輸出。

      14歲輟學打工,28歲紅遍全網:李子柒的桃花源記 娛樂 第5張

      今天,全世界都在向東看。向全世界輸出什麼樣的文化,是我們需要考量的。
      曾幾何時,人們默認了東西方是不兼容的——
      東方含蓄,西方開放;東方封閉,西方包容……
      但在李子柒這里,東西方之間那堵看似堅不可摧的牆已經瓦解。
      向高福利、高保障的西方社會,傳遞田園牧歌的「出世」價值,這本身就是一種很高明的接軌。
      有了這個突破口,再向外「輸出」更多文化和價值,不會更容易嗎?
       
      05
      怎樣文化,才能自信
      最後,講講文化自信。
      太多爆文,單說中國5G多快,綜合國力多強,軍事實力多牛……
      硬實力剛上來,就想把自己的一套傾軋給別人,這跟當年「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野蠻,有什麼區別。
      文化是無國界的。人們喜歡李子柒,真的只是喜歡這種生活,和她是什麼種族沒有關係。
      就好比這樣問你:作為中國人,你會關心李子柒來自哪個省份嗎?
      14歲輟學打工,28歲紅遍全網:李子柒的桃花源記 娛樂 第6張
      所以,國人也大可不必急著質疑李子柒憑什麼能代表中國。
      在這個全民皆有話語權的時代,不想被代表?自己努力去當先鋒吧。
      可以預見到的是,會有越來越多外國人來了解中國;我們要做的,不是貓著腰兜售自己的文化,而是張開雙臂,擁抱別人對自己文化的讚賞。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需要「輸出」,不需要爭搶,更不需要非黑即白、你高我低。
      也許,未來世界的劇場是西方的,舞台是西方的,燈光也是西方的;但沒關係,只要講好了東方的故事就行。
      只是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個中國人的日常,就能帶給所有人感動,這才是最高級的文化自信。
      全文完,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在看
      作者:黃魯植,高冷摩羯座,規則衛道士,北上廣佛系青年,熱衷研究心理學、經濟學和淘寶美學。關注易簡讀書(ID:yijiandushu),用閱讀對抗無趣。

>14歲輟學打工,28歲紅遍全網:李子柒的桃花源記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