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

Christine

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 Chaleur Humaine (Deluxe Edition)

歐美流行樂壇的換代頻次非常快,新人不斷湧現。來自法國的獨立音樂人Héloïse Letissier就以中性優雅的姿態登上歐美流行音樂排行榜。

說起Héloïse Letissier,聽眾可能更熟悉的是她的藝名——Christine and the Queens。大部分人認識她都是從她的同名專歌曲《Christine》開始的,她獨特的唱腔和迷人的嗓音,實在令人難以抗拒。相比於法語版的《Christine》,可能英文版《Tilted》傳唱度更高。

2016年,Christine and the Queens坐擁當年銷量最高的處女專輯,將泛性別主義帶入主流流行文化的視野,獲得了來自Madonna和Elton John的歡呼與掌聲。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2018年,這位法國之星以全新的身份——Chris回歸,暌違四年帶來全新第二張專輯《Chris》,英法雙語形式深入築造中性雅致渲染魅力,打造出更加乾脆利落的聲音,席卷全球。

出生於1988年的Héloïse來自法國東部的旅遊城市Nantes,畢業於法國著名學府里昂高師。2010年,她搬到巴黎,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創作,期間在倫敦學習了一段時間音樂。

2011年起,她陸續開始發行EP和專輯。2015年首張正規專輯正式發行,迅速在法語區甚至在整個歐洲受到強烈追捧,她也因此成為當下法國首屈一指的新人女歌手。在2016年,她入選了BBC 100 WOMEN榜單

在音樂以外,她中性的時尚打扮,音樂中充斥著的法式情調讓她成為了法語音樂的時尚代言人,她身上令人難以抵擋的獨特氣質,以及她天賦異稟的音樂才華,讓她迅速吸收了各個層次的粉絲。

行舟樂評:Christine and the Queens這位來自法國的獨立個性女歌手,在出道首專時期由本土逐漸紅向歐洲多國,其特立獨行的巧妙氣質路線也給人一種文藝舒適的感覺。別致迷人的法式腔調,在詮釋各類不同情感范疇的歌曲時同樣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中性外在形象和內在人格也就順其自然映入聽眾的腦海。

Christine & the Queens音樂旅程

Christine & The Queens,本名Héloïse Letissier(艾洛伊斯·萊提斯耶),出生於1988年6月1日。

父母皆為教職人員,從小在雙親引薦下,閱讀大量當代文學小說,奠定了其筆下的藝術風采。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幼時Christine & The Queens

2010年飛到英國倫敦求學,受到Soho區著名同志夜店Madame Jojo`s的變裝皇后啟發,Christine & The Queens的藝名就此誕生。

2011年,經過多張EP的獨立發行,加上替Lykke Li、The Dø、Woodkid等藝人擔任演唱會嘉賓的曝光,才華逐漸受到各界注意。

2012年,Letissier簽約獨立唱片公司Because Music。

2014年於法國推出首張處女秀「Chaleur humaine",搶下法國榜亞軍位置,熱賣達到鑽石唱片認證,抱走等同於格萊美獎的法國Victoires de la Musique音樂獎『最佳女歌手』和『最佳音樂錄影帶』加冕

2015年,推出Chaleur humaine英文版本,進軍國際樂壇,盤旋全英金榜Top10長達10周之久,並霸占英國iTunes和Amazon Music冠軍,一枚金唱片入袋。被《衛報》、《the Independent》、《Mojo》和《NME》評為年度最佳專輯之一。

2016年,Letissier入選了BBC 100 WOMEN榜單

2017年,榮獲全英音樂獎『最佳新人』、『最佳國際女歌手』、『最佳單曲』、『最佳現場樂團』4項大獎入圍。

2018年9月21日正式發行第二張專輯《Chris》。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行舟樂評:揉合法式的浪漫情懷、復古電音的悅耳順暢,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的歌聲中有著法國女人獨特的性感魅惑,卻承載著更多有態度的內容和情緒,如今已經在歐洲成為現象級音樂人的她不僅僅是一個只會唱歌的歌者。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Christine & the Queens舞動的音樂特色

自從一種迪斯科電音以4/4拍和強勁的樂感摘下族群、身份、地位的人格面具後,電子音樂文化也演變為完全放縱身體和感官的全球性語言。

想像一下,不同膚色、不同人生軌跡的人在球形燈和電子音樂下一起醉舞,消彌一切政治和社會立場,這個時候跳舞是唯一重要的事。

在不斷晃動的身體和遊走的節奏之間,是專屬於個體的宣泄。而如何以舞台展現個體的獨特存在,是Christine and the Queens一直以來身體力行的個人探討

這位起著奇怪藝名的法國女人,也是視覺藝術家和真正的舞者。

她身邊往往環繞著男性黑人舞者,一起在霓虹色的打光下跳出關於身份、力量和個體表達的舞姿。

Christine自己負責舞蹈編排,那是一種融合流行、hip-hop、現代舞的先鋒舞蹈。四肢時而延展,時而扭曲,甚至帶著淡淡的畸形感,但是她的姿態優雅且酷勁十足。

Christine的舞蹈中可以找出Michael Jackson, Willi Ninja(美國著名舞者)和Bob Fosse的諸多影響她的編排無論從中性服裝、簡約的動作還是對個體的表達來看都完全屬於後現代主義

她的每一次表演,每一支MV都如同一件行為藝術品。她經常自己一人包辦了音樂創作、導演和舞蹈編排。

2017 NME大獎上,她贏得了最佳國際女歌手與最佳歌曲(《Tilted》),Christine穿著標誌性的Balenciaga西服套裝接過獎杯,並向全場大喊:「一直怪下去!」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行舟樂評:Christine and the Queens的怪有很多種,在她的MV或者Live中,那魔性的尬舞,超級bizzare,完全後現代主義的怪。當然還有濃厚的法式口語,你似乎也聽不懂她唱的什麼英文,真是把英文歌也完全唱成濃鬱的法式小調,這或許正是她最性感之處吧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執著於中性之美

要說Christine and the Queens最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她的中性之美莫屬了。

Christine的中性啟蒙於她的父母,由於父母在當地中學教法語和拉丁語,雖然都跟音樂不沾邊,但Christine從小就在耳濡目染下滋生出藝術和文學細胞。

在10歲出頭時,Christine就在父親的推薦下接觸到了女性主義哲學家Judith Butler的作品。Butler曾在《性別麻煩》里傳達:性別只是一種即興的表演,而這些塑造出Christine對性別這一終身議題的最初感知。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如果沒有成為一名舞者和音樂人,Christine也許會去做戲劇導演,但導演的理想卻止步於「女性」詞條。

Christine並沒有像大多數法國小孩一樣去上大學,而是選擇兩年制的專業教育,學習戲劇。但在換了兩所學校後,Christine發現只有男生才可以當導演。憤怒的Christine偷偷排練了一個話劇並違規登台表演,最終被學校開除。

對現實的恍惚與絕望之中,她在2010年來到倫敦,很快被倫敦斑斕的地下生活晃得眼花繚亂。而正是在這里,她才為內心深處不斷滋生成長的自我意識找到一種表達方式——中性,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她稱自己為Pansexuality,也就是超越異性戀、同性戀的性取向。只在乎是否喜歡,而非性別。她一直壓抑而無法表達的世界觀,通過Christine and the Queens這個載體而自由的展現在音樂中。

Christine在2016同名專輯時用了Christine這個偏女性的名字,搭配她那個時期略微中性的調調。

而到了2018年這張《Chris》專輯,她直接把名字改為Chris, 剪短頭髮,用更徹底的中性形象示人。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行舟樂評:音樂一直是Christine and the Queens思想的載體,她的作品關注欲望、焦慮、夢想、不妥協這些主題,在作品中聽眾可以聽出她對「天下所有女人都要用一個模樣的美麗」的質問,她將台風打造的中性與優雅,以實際行動證明中性的女人也能迎合男性的審美。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Christine音樂特色

2012年,Christine簽約了獨立廠牌Because Music,2016年發行的首張國際專輯《Christine and the Queens》在業界造成不小轟動。整張專輯有著synth-pop和groove-heavy的風格,適時的鋼琴和弦樂營造出簡單、舒服的聽感。甚至是在唱英文歌時那遮不掉的法式口音也帶著股酷勁兒。

很多人說Christine沒有天使般的容貌,但絕對毫無爭議的是新時代法式情調的最佳代表。有人說她的歌屬於電音,其實嚴格來說,聽友們更願意歸類為:Synthpop,當然也是電音的一種。但是她的音樂融入本人性格,天生具有的鬼馬和精靈氣質,非常迷人。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每次當Christine開始唱歌,合成器的韻律都如電流般從她體內穿透,她的肢體如此自然地呈現出各種抽動,似乎她並非是在因音樂而舞蹈,她和她的身體就是音樂本身。《5 dollars》MV中,她以一頭短髮形象示人,在白色調幕布和舞台上舞蹈,不斷更換試衣間的鞋子和配飾,最後以男性西裝形象畫上句號。如下圖: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現代舞傳奇人物Pina Bausch教會了Christine如何舞動手部。如微風中的樹葉般,輕柔但有力量地墜落。不論是現場表演還是MV拍攝,Christine都堅持一邊唱歌一邊跳舞,bizarre感的舞蹈是她音樂概念的一部分,「我唱歌時總會舞動我的手,這就像是寫作時的標點符號。」

在Christine的另一首《Saint Claude》MV中,Christine完全孤獨地矗立在紅色幕前,抽動身體像是在某個抽象空間作出最後的吶喊。

對於激發她創作《Saint Claude》的靈感,Chiristine這麼解釋:「我是在目睹了暴力的一幕後寫下這首歌的。當時在公車上,一個少年被一車的陌生人嘲笑了。因為他有點古怪,在那里自言自語,然後大家就一齊笑了,笑聲甚至越來越大。我沒有站出來保護那個男孩,相反,我跑了,跑得很快,我感到從沒有過的那種孤獨。」

Chiristine在舞蹈中表達了那個孩子的格格不入而被嘲笑的內心,同時融入了自己的性格:永遠穿著西裝和那雙鞋,渴望塑造自己獨特的風格,而在蛻變過程中又不斷撕扯自我。

這首MV為她斬獲年度女藝術家的稱號和法國「音樂之光音樂獎」的年度最佳MV的榮譽,並創下一千五百萬次觀看量的記錄

行舟樂評:80後法國獨立女歌手Christine and the Queens

行舟樂評:Christine在專輯中以無懈可擊的氣勢中流露出性感與令人興奮的欲望。她的作品善於挖掘和探索新的自己。與之前相比,她的歌聲磨礪地更加鮮明,一切都充滿自信,情感也得到更直接的抒發。精良的製作直接地展現了流行元素。這依舊是 Christine and the Queens,但遠不止於此。

版權聲明:以上文章部分信息來自網路公開信息,如涉版權請聯繫行舟樂評。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