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人們增深感情的重要節日,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傳統佳節。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傳統習俗
▶辦年貨
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祭灶
農歷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民間祭灶,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釋名》:「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
▶掃塵
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
▶貼年紅(揮春)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春聯
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文學作品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貼春聯也叫貼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
窗花與「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歲末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餘)、蠔豉(寓意好市)、發菜(寓意發財)、腐竹(寓意富足)、蓮藕(寓意聰明)、生菜(寓意生財)、生蒜(寓意會計算)、臘腸(寓意長久)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並守「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遍燃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古時北方一些地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壓歲錢
壓歲錢,年俗之一,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派發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在歷史上,壓歲錢是分多種的,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派發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可追溯的最早壓歲錢文字記載在漢代,又叫壓勝錢,並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鑄成錢幣形式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
▶遊神
遊神,是傳統賀歲習俗之一。遊神,又稱聖駕巡遊、遊老爺、營老爺、遊菩薩、遊神賽會、年例、迎神、迎年、遊春、行香、菩薩行鄉、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們在新年期間或其它喜慶節日里,又或諸神聖誕的這一天,到神廟里將行身神像請進神轎里,然後抬出廟宇遊境,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主旨是酬神、消災、祈福等。遊神沿途伴隨有鑼鼓、嗩吶、神偶、舞獅、舞龍、飄色、標旗、遊燈、八音、雜技及樂隊演奏等豐富多彩藝陣表演。是集拜神、祈禱、歡慶、宴客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活動。
遊神在潮汕地區又稱為「遊神賽會」、「營老爺」,是潮汕地區的傳統民間民俗活動;每年春節期間,按時間順序,各村鎮輪流舉行民間遊神活動,場面熱鬧非凡。在粵西地區又稱為「遊老爺」、「遊菩薩」,或稱「年例」;所謂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在北流一帶亦是稱為「年例」。在珠三角地區又稱為「菩薩行鄉」,眾人抬神像巡遊,繞村一周,接受祈福。在福州又稱為「迎神」,農歷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遊神的時間,成為鄉村「做年」的重要活動之一;遊神常以村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百姓夾道觀看、迎接,場面熱烈。
▶拜歲
拜歲,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上古紀元星名。太歲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歲以六十甲子的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兇禍福。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拜歲是歷史最悠久的過年傳統風俗,這古俗如今在廣東,尤其在吳川一帶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這一傳統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
▶廟會
逛廟會是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之一。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閒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派利是
派利是,是流傳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亦有寫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著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紅大紫。「利市」一詞古已有之,早在《易經》中便有記載,帶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諺考》亦提及「為了吉兆,要向主家討個利市」的說法,由此可見,利市亦有好運的意義。根據《易雜註》所載:「營商利市,營達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於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炮仗」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燒炮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炮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爆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民間傳說中的春節
文|車鳳
無論在哪個國家和地區,民間故事和傳說都是流傳最廣泛的一種「文化遺存」,它們負載和傳承著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
在中國,有很多人們耳熟能詳的跟傳統節日相關的民間故事,其中關於春節的故事最多。所謂「四時有明法而不議」,中國古人的節日和節氣,都是基於農耕文明的土地基礎生長出來的,所以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民間傳說的背後就是人的觀念思想的折射。概括說來,春節的民間傳說中主要表現了以下一些文化內涵。
祈求平安,樂生護生
自3000多年以前,中國古人就開始過春節。在先民的思維里,隆冬無疑是一個可怕的時段,天寒地凍,植物無法生長,食物匱乏,而年三十正是「月窮歲盡之日」。古人認為,過了除夕就是「三元之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對人來講,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平安。古代的生產力低下,人們防病治病的能力也比較有限,對於疾病和死亡會有很多神秘主義的猜測和想像。早在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病之鬼,稱為「逐除」,這也就是所謂「除夕」。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的傳說。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文字說明爆竹最早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放爆竹並非一種娛樂活動。據《神異經》記載,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溝火,一為主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深山中有一種動物叫山臊,人跟它接觸後會患上寒熱症,而且它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人們無奈之下就想到用竹子的爆裂聲嚇唬它,果然奏效。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唐代初年時,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後來火藥出現了,人們便將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程串做成「編炮」(鞭炮)。不難看出,不管是哪一種傳說,都體現了人們對於平安和健康的一種心理寄托。
還有一則典型的祈求平安的故事就是守歲和壓歲錢的典故。傳說古時候有個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就叫「祟」,每年年三十夜里出來。祟在小孩的頭上摸三下,孩子就會生病發燒。人們為了避免「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不睡,被稱為「守祟」,後來就被傳為「守歲」了。有一對夫婦老年得子,十分珍愛這個寶貝孩子,在除夕夜為了不讓孩子睡覺就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讓孩子玩兒。可是夜深了,孩子實在太困就睡著了。老夫妻把包好的銅錢放在孩子枕邊,實在熬不住也睡著了,可是剛一睡「祟」就進來了,就在他要摸孩子頭的時候,孩子的枕邊發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後來大家就都效仿開來,用紅紙包上八個銅錢給孩子,以祈求平安。
不難看出,不管是爆竹的傳說還是壓歲錢的典故,這其中都體現了人們對於平安和健康的祈禱。這其中也反映出中國古人的一種生命觀,就是惜生愛生、樂生護生。《周易》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國古人把繁育萬物,使之生生不已看成是天地最高的美德。這是一種樸素的生命觀。相應地,《孝經》中有「天地之性,人為貴」的說法,也體現了對於人生命價值的一種充分肯定。正因為生命是寶貴的,孟夫子也說「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懲惡揚善,愛憎分明
春節的民俗和民間故事中,還有一大類是關於懲惡揚善主題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關於貼門神和倒貼福字的民間傳說。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引《黃帝書》記載:上古的時候,有神荼、鬱壘倆兄弟,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辟邪。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門神」。
到了唐代,門神的形象便被秦瓊和尉遲敬德所取代。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果然就沒有鬼魅騷擾了。太宗體恤兩位將軍長期晝夜守護很辛苦,於是就讓人把二人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其效果如故。後來這一習俗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事實上,門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古人所秉承的「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的一種信念。
此外,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貼福字。有的人家習慣於把「福」字倒過來貼,認為這代表福氣已到。如果說門神的故事體現的是「懲惡」,倒貼福字的習俗,則體現了一種「揚善」。據傳,有一年春節前,明太祖朱元璋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不想見到這樣的事情,就令全城的人連夜全在自家門上貼上一「福」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禦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忙解圍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是‘福到’的意思啊」。如此,一場大禍終於得以免除。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這則故事反映了馬皇后的寬厚、仁愛和聰慧,其實也體現了人們對於「善」的價值一種樸素的褒獎和肯定。
天人合德,仁愛天下
中國古代哲學尤其是儒家思想自古講究天人合德。《周易》有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在春節的習俗故事中,流傳最廣的是灶王爺上天的傳說,它的背後其實也是一種天人合德的觀念。灶神俗稱灶王爺、灶公、司命,是中國民間在年節中特別崇奉的神靈,戰國時已出現,魏晉以後的灶神成為了天神監察下界的耳目。據說他常駐人家,與百姓朝夕相處,默默看著民間的一舉一動。到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灶王爺就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項,類似於給人們做個「年終考評」。由於日常生活中人們難免有私心雜念,難免有做得不光彩之處,因此人們擔心灶神打小報告,於是便跟它套近乎,要給他糖吃,俗稱「媚灶」。
為什麼要媚灶?這背後是人的一種敬畏之心。一年365天,一個人做了很多事,這里邊有沒有不合天道的事?一定是有的。那麼就會擔心受到上天的懲罰。想方設法讓灶王爺替自己說好話,其實是人們對自己的修養表現不放心的結果,根本上說,人們心里還是非常敬畏天道、敬畏神祇的。古人說「君子慎獨」,也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都是在以天人合德在要求自己。道德二字之所以總是合用,本意就是當一個人身上可以體現和踐行天道時,他也就具備了可以「與天地參」的德行。
所謂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道是「無私」的。全國各地有不同版本的「老鼠娶親」的故事,就在體現這一文化內涵。有一些地方,在大年初三的晚上,通常人們都會早早熄燈睡覺,就是因為當天是「老鼠娶親」(亦有說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要創造條件成全老鼠的好事。有些地方還有民諺「老鼠嫁女要分錢」,人們會在屋角撒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這個傳說其實非常有代表性,也頗值得琢磨。老鼠原本是人人喊打的動物,人們在過年期間收起了鼠夾子,換之以善意和美食,這應作何解釋呢?事實上,儒家為代表的古人的仁愛思想不僅推己及人,也常常拓展到動物群體。比如孔夫子強調「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孟夫子說「親親,仁民,愛物」,宋儒張載提出「民胞物與」等,都是在體現「大人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廣博之愛。
春節是喜慶的日子,一到過年,民間習俗中有很多接財神的規定日子,有的地方是在大年初二,有的在初五,還有的是初九、二月初二……不管是在哪天接財神,表面看來這似乎是件功利俗氣的事,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到財神的文化內涵,或許就能有其他的觸動和啟發。中國各地財神的人物原型有很多位,通常來講關羽和趙公明是武財神,范蠡和比幹是文財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孔子是文聖人,關公是武聖人。人們一向將關羽奉為忠義的化身,那麼為什麼人們又要把關公作為財神來供奉呢?一方面,關羽忠誠英勇的形象使得人們願意把他當成財富的保護神,另一方面,關羽被稱為「義帝」,義者,宜也,人們在關羽面前求財的時候,他其實也在提醒每一個想發財的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的財可取,有的財不可得。
再說文財神。從年畫與廟宇泥塑中,我們常能見到文財神的形象,據說是商朝的比幹。比幹是位忠臣,他的心被商紂王所挖,但因吃了薑子牙送他的靈丹妙藥,他又神奇地活在人間。他在為人們廣散財寶,因為沒了心,也就無偏無向。這其實在表明人們在求財路上對於公平正義的呼喚。另一位文財神是范蠡,即陶朱公。范蠡是經商的高手,更重要的是,他不為自己積累財富,不做守財奴,而是三次聚財,又三次散盡家財救濟蒼生。對於錢財,他不僅取之有道,更是用之有道,因此贏得了後世由衷的景仰和崇拜。這些故事其實也體現了中國古人的財富觀和慈善觀。當然,不管是關羽還是比幹、范蠡,中國的本土神明常常是由人而上升到聖和神的,這也告訴人們:聖者,並非遙不可及,只要人以誠摯之心對待人事、對待天地萬物,總有一天可以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
關於春節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實在是數不勝數。每個故事都是前人生活、習俗、價值取向、心理、信仰的遺留。作為一種特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春節的傳說和故事,作為春節文化的載體,理應讓一代代的中國人更久遠廣泛地傳承傳播。
小朋友最盼望的節日就是春節
穿著美美的新衣服
挨家挨戶
甜甜地與長輩們問候打招呼
收到的糖果會忍不住拆開扔進嘴里
收到的紅包會乖乖地放進媽媽包里
在夜晚,哄笑聲中
手持著煙花棒在一片漆黑中
劃出無數絢爛的光影
十指相扣,願望來年
一定都會成為最好的自己
青年人從四面八方趕回家中
帶著平常父母不捨得買的禮
歡笑地坐在一起
侃侃而談著這一年的經歷
有歡笑,有哭泣
但都選擇了藏憂而報喜
聽著熟悉的鄉音
終於安定了一顆遊子的心
老一輩人早早地買好了年貨禮品
等待著兒女歸來的訊息
引擎聲音的漸漸靠近
仿佛是幸福又被重新澆灌萌新
悄悄來臨
那被時光偷走的陪伴
一桌佳肴美饌
就足夠溫暖
彼此的心
汪曾祺先生所形容的春節習俗
是最樸素的「家人閒坐,燈火可親」
讓人覺得莫名的親切
年,意味著團圓
春節,一切又重新開始
只願多喜樂,長安寧
2020
喜氣迎面
好運連連
歷經人間幸福事
祝您
平安喜樂,健康團圓!
>2020 | 賀新春 ,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