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你的童年都是怎麼聽音樂的?mp3、隨身聽、磁帶,還是打口碟?《民歌40》裡,來自臺灣的楊嘉和來自大陸的公路,分別講述了屬於她們年輕時候的音樂往事。
我們從書中節錄出兩篇文章,《20世紀70年代的流行音樂:話說當年青春的心!》和《民歌對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 | 大陸篇:他從臺北來,歌從臺北來》相互對照,看看70年代的臺灣和80年代的大陸年輕人,都是聽的什麼歌,又是通過什麼渠道聽歌的。
從中也許可以找到屬於你的青春回憶~
《民歌40》書籍圖片
70年代臺灣:電臺裡的披頭士
文/楊嘉
校園民歌為什麼會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
「唱自己的歌」針對的是什麼?
無論你是否經歷過那個時代,
無論你是否了解那個時代,
它都是改變臺灣流行音樂最重要的歷程,
讓我們一起走入時間的長廊,
回頭看看那段改變歷史的時光!
《民歌40》書籍圖片
🎸五顏六色的十寸西洋唱片
小的時候,家裡有一部和桌子一般高的長方形直立式電唱機,左半邊是收音機,右半邊就是唱盤。
星期天早上是西洋歌曲時間, 通常是十點左右開始;無論爸媽在不在家,樓下的電唱機照樣啟 動,音樂聲總是要喧鬧一早上,而且經常不斷地重復放同一首歌。原來是姐姐拿著小歌本,在對著唱機學歌,那批十寸唱片是她的音樂課本。
你還記得嗎?或者該說,你曾經看過嗎?那種五顏六色的十寸唱片,有金色、紅色,甚至有過青綠色,後來才全部改成十二寸的塑膠唱片?
那是20世紀60年代大部分學生接觸音樂的開始。
記憶中的那堆唱片,除了少數的華語流行歌曲,幾乎全是翻版的西洋排行歌曲。那個年代自誇先進的高中生或大學生,百分之八十都不愛聽華語歌曲。
《苦酒滿杯》《今天不回家》《往事只能回味》這些歌雖然紅遍大街小巷,可是打動不了文藝青年的心,清一色的濃俗曲調,更使這些音樂掛上「靡靡之音」的外號。
五顏六色的十寸彩色唱片(張震洲攝影)
同一個時代,地球的另一端,英美的流行音樂正在進行徹底的改變:
前有貓王,後有披頭士(The Beatles),再加上20世紀70年代具有濃厚個人思想的民謠歌曲,影響了世界上許多年輕人,臺灣的年輕學子也不例外。
那個時候對西洋歌曲的通稱是——「熱門音樂」。那些翻版西洋歌曲的十寸小唱片,就成為大多數人接觸西洋音樂的最佳工具。
在那批十寸小唱片中,有兩種系列最為暢銷。一種是四海唱片公司所出的《音樂風》系列,黑色膠片,配上白色鑲紅邊圓標。另一種是環球唱片公司所出的《美國風靡音樂》系列,金黃色透明膠片,配上銀底黑字圓標。
這些十寸唱片,每一面大約是六首到八首歌,都是當時美國排行榜上流行的歌曲,每個月發行一 張或二張。
中華商場原址位於臺北市中華路一段,一共八棟三層樓的連棟式建築。以「八德」分別命名, 每棟所賣商品各具特色,唱片行集中於第五的「信」棟(臺灣外事部門提供)
《美國風靡音樂》系列出到一百多集,披頭士的《我想握住你的手》(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海灘男孩(The Beach Boys)的 《沖浪美國》(Surfin’ USA)、謝利斯合唱團(The Shirelles)的《大兵哥》( Solider Boy)……數不清的西洋老歌,就這樣在我家那臺直立式的老爺唱機上不停流轉。
有趣的是,四海唱片所出的那批唱片中,還在每首暢銷曲的音樂過場中,找人錄上「四海音樂唱片」這句話,以防別人翻版他們的翻版選輯。
西門町的中華商場,是購買唱片的朝聖之地,「哥倫比亞」 「米高梅」 「環球」 「佳佳」……這些唱片行相隔只有幾步路。
星期六下午,經常可以看見穿著卡其制服,背著書包的學生蹲在地上挑西洋唱片。
中華商場是早期學生們買唱片的必去之地(臺灣外事部門提供)
十寸唱片的風光沒持續多久,到了20世紀70年代,就被十二寸的黑膠唱片取代。
《學生之音》《冠軍歌選》《歡樂歌聲》這些市場上暢銷的盜版西洋歌曲唱片,主宰了另一個西洋音樂的時代,特別是《學生之音》的選集,記得當時出到五十幾集,如果以每月出一張的速度來看,它們稱霸臺灣翻版市場應該至少有四年之久。
而且當時的唱片出版,不但技術和時效性都有進步,還帶來了市場營銷的觀念。
不但找電臺主持人負責挑歌並具名介紹,還會用文字介紹每一首西洋歌曲,歌名翻譯也創意十足,「Shake It Up」可以翻成《攪和》,「Yesterday Once More」可以翻成《春盡翠湖寒》……
學生之音的西洋翻版唱片曾經風靡一時(魯芬收藏)
🎸廣播電臺的西洋歌曲節目:這首歌是「賀翊新」點給「江學珠」……
廣播電臺的西洋音樂節目是另一個泉源,而主持人正是主宰那個時代的英雄:「中廣」的陶曉清、「警廣」的餘光,還有他們的同輩們。
陶曉清的《熱門音樂》節目是當時西洋音樂廣播界的王牌,因為當年的「中廣」是直接從美國進口45轉單曲小唱片來播放的, 所以有的時候播出的速度比翻版還快,對於跟著排行榜聽歌的人來 說很具吸引力。
「警察廣播電臺」(簡稱「警廣」)的餘光是另一個異數,他的聲音有一種冷靜成熟的感覺,而他的英文發音卻常帶來另一種意外的喜感,所以混跡西洋歌曲江湖上的人稱他為「餘缸」。
他後來還創辦了《餘光音樂雜誌》,並引進許多西洋歌手的演唱會,其中包括麥克·傑克遜(Michael Jackson)。
當時電臺的聽眾來信都要造冊編列(楊嘉提供)
當時的廣播電臺幾乎都屬公營,除「中廣」 「警廣」全臺都可以收聽外,還有發射力僅限北部的「空軍電臺」 「幼獅電臺」和 「民防電臺」。
這些電臺也都有西洋歌曲節目,不過他們和「中廣」 「警廣」不同,這些電臺的西洋音樂主持人大部分都是兼職的身份,同時相對於華語歌曲節目的處處受限,西洋歌曲節目則少人管轄。
「空軍電臺」的蕾盈以播放老歌為主,接手的史東具有特殊的男性嗓音,吸引不少女性聽眾。幼獅電臺的韓韓是播放西洋歌曲的大姐頭,後來的孟加主持沒多久就演電影去了。
「幼獅電臺」也是許多學生DJ的大本營,主持人更換的速度極快。
「民防電臺」的地點在圓山,士林官邸就在附近,收聽狀況良好,因此臺內的播音員格外小心,但主持西洋音樂的藍傑和鐘林則是化外之民,節目完全不受限制。
(左)廣播主持人藍傑在唱片行內挑選唱片(楊嘉提供)
(右)廣播主持人韓韓後來致力於環保報導文學(楊嘉提供)
主持人會說:「這首歌是曉明點給婉芳,陳正點給……」而最常出現的是:「賀翊新點給江學珠收聽這首……」賀翊新是當時建中的校長,江學珠是北一女的校長,這點浪漫的玩笑,為當時男女分校的高中增加不少趣味。
還有一個半民營的正聲電臺,和這些公營電臺不盡相同。公營電臺沒有廣告,但是民營電臺廣告不斷。
正聲電臺有一位專門播放西洋音樂的亞琪,基本上是位播音員,所以必須念廣告,因此常常在節目中間會聽到她說:「我們剛聽的是五黑寶合唱團……」接著話鋒突然一轉,「將軍牌電視機,性能強大……」叫人措手不及。
另一個國語、閩南語外加西洋歌曲的廣播節目,得半夜裹在棉被裡收聽——天南廣播電臺由藍青主持的《歡樂今宵》。
他會用閩南語來說西洋歌名,「喀三ㄟ」(Knock Three Times)是他的招牌歌名, 還有他在節目裡常說的廣告:「郎多牌照相機」中「郎」字的卷舌音,也是許多人共同的記憶。
1977年臺灣的美軍電臺節目表(楊嘉提供)
「美軍電臺」當時叫作AFNT,是ICRT的前身,這是當時唯一 全天候播放西洋流行歌曲的頻道。
AFNT有三個節目最有名。一個 是《狼人傑克》(Wolfman Jack)播放的鄉村搖滾樂。一個是Casey Kasem的《排行四十Top Forty》,每個星期在全世界各地播出排行前四十名的歌曲,也是許多人的聽歌寶典。
特別是每年年終排行榜的播出,有人總會守在收音機旁,一邊聽節目,一邊做筆記,這個人後來高中聯考會考得這麼差,不是沒有原因的。
美軍電臺的另一個招牌節目,是晚上播出的「Time Machine」 (時光機),不設主持人,而是以機器人的聲音報出歌曲年代,然後直接播歌,節目緊湊,沒有廢話,是純粹以歌曲為主的節目。
《民歌40》書籍圖片
🎸軍校招生也辦熱門音樂演唱會
買唱片、聽廣播節目外,喜歡聽西洋歌曲的人還有一項消遣,就是聽熱門音樂演唱會。
20世紀60年代因為臺北的美軍俱樂部設在中山北路,因此許多演唱西洋歌曲的酒吧或夜總會也設在那裡,培養出許多演唱西洋流行歌曲的團體。
於是大大小小以西洋音樂為號召的演唱會紛紛出籠,就連當時三軍幼校招生時,都會辦熱門音 樂演唱會,吸引有志青年報考軍校。
那時的熱門音樂團體非常多:「七上」合唱團(Seven Up)的徐慶復擅唱貓王的歌、「石器時代」(Stone Age)的梅汝甲擅唱披頭士的歌;
此外,「電星」(Telstar)、「雷蒙」( Raymond)、「 M.J.D.」、 「陽光」、「雷克斯」(Rex)、「愛克遜」(Action)、「鵝媽媽」這些合唱團當年的靈魂人物,如金祖齡、溫興祖、李勝洋、高宗保、陶天 林、廖小維等,都是演唱會的焦點人物。
而演唱會的地點,不是在中山堂、實踐堂,就是在國際學舍(原址現為大安森林公園)或大專青年活動中心。
當年的國際學舍(現為大安森林公園)是熱門音樂演唱會的熱門地點(「中央日報」提供)
走過西洋熱門音樂盛行的20世紀60年代,進入20世紀70年代初期,美軍撤退,酒吧夜總會的風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西洋民謠開始流行,賣吉他的樂器行盛開,吉他教本紛紛出現。
這個時候臺灣演唱西洋歌曲的鋒頭人物,就成為一些個人或民謠合唱團,而表演的地點也轉成了西餐廳,至於演唱會的地點呢?悄悄地進入了大學的禮堂。
🎸電視上的音樂歌唱節目
早期電視上的西洋熱門音樂節目,就屬臺灣電視公司(簡稱 「臺視」)的《爵士心聲》《星星星》,以及1971年開播、由餘光所主持的《青春旋律》最負盛名。
這些節目介紹了一批在夜總會內演唱西洋歌曲的人物,像是以演唱《不羈的旋律》(Unchained Melody) 風靡一時的羅拔蔡,喜歡唱拉丁歌的黃玉惠,唱抒情歌曲的張健蓉、黃溫良,動感的比莉與妮可、南茜,以及後來的王珍妮與改唱國語歌曲的黃鶯鶯、蘇芮,帶動了另一波西洋熱潮。
當時的熱門音樂演唱會,右二為陶曉清(陶曉清提供)
而在國語歌曲方面,1962年,「臺視」制播的國語歌唱節目《群星會》是當時國語歌曲的旗艦節目,由慎芝和關華石聯合制作。
從 20世紀60年代走到20世紀70年代,這個電視歌唱節目一直是國語流行歌曲的指標,也是傳播國語歌曲的最佳園地。許多歌星如張琪、謝雷、美黛、吳靜嫻、青山、婉曲、趙曉君、閻荷婷、王慧蓮 等,都是在這個節目內崛起、走紅,帶領國語歌曲流行風潮。
而詞曲作者如20世紀60年代的左宏元,20世紀70年代的劉家昌、駱明道,他們所寫的歌曲無論是在《群星會》中獻唱或搭配電影,特別是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都能流傳一時。
然而,無論是《青春旋律》,還是《群星會》,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都已無法滿足那些通過競爭激烈的聯考制度,順利進入大學的年輕學子們。
這批年輕學子不要歌廳式的國語歌,也不要夜總會式的西洋歌, 他們學會吉他,愛唱清新的西洋民謠,更想要「唱自己的歌」!
《民歌40》書籍圖片
80年代大陸:從聽歌者到從業者
文/公路
2015年1月,我在臺北。經過光復南路290巷滾石唱片公司舊址,「每天,我走您走過的腳步」,爾雅出版社在廈門街113巷,餘光中收到隱地寄來的新書,扉頁寫著這句話(餘光中,《思臺北,念臺北》)。
我在夜晚可以看見流星的東北出生,長大。1983年,我十歲。收音機、盒式答錄機、電視、Walkman、錄影機,不過幾年的時間,我們稱之為「歌」的東西完全不一樣了。
1988年,家裡有了第一臺彩色電視機,在電視看見《三十以後才明白》(別名《三十歲以後》),「三十個春天看不到第三十一次花開」,三十歲對我來說還是遙遠蒼涼的事,可是,歌可以這樣寫、 這樣唱。
《民歌40》書籍圖片
💽民歌的聲音,成長的養分
現在回想,第一次聽《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童年》 都是東方歌舞團的歌手唱的;
第一次聽《龍的傳人》 《拜訪春天》是張明敏唱的;
第一次聽《月琴》是費翔唱的;
小學課間操場播放音樂,聽得最多的是《雨中即景》——體育老師跟劉文正學會了唱,音樂老師伴奏,錄成磁帶反覆播放;
「輕輕將年少滴落」,在課堂偷看瓊瑤小說知道《歸人沙城》;
第一次聽齊豫、李泰祥是電影《歡顏》;
《撒哈拉沙漠》《油麻菜籽》《臺北人》《我兒漢生》《看海的日子》《夜行貨車》《七裡香》及餘光中、鄭愁予、 洛夫、周夢蝶、紀弦、瘂弦是我高中時期的養分。
看似沒有關聯的,多年後都連接在一起了。
大陸出版的《臺灣校園歌曲鄉土民謠》,收錄包括《龍的傳人》《少年中國》《美麗島》《牛背上的小孩》《雨夜花》等八十八首歌譜。1982年9月初版39,000冊,1983 年8月加印數量達105,500冊。歌譜定價人民幣0.31元, 折合新臺幣約1.5元(公路提供)
最重要的,還是歌。
臺灣校園歌曲是20世紀80年代尾聲最動人的聲音。
有一種印刷品叫「歌片兒」,像磁帶內頁一樣折疊,印有簡譜、歌詞或不相幹的照片。
在聽不到歌的很多時候,識簡譜是必須掌握的技能,磕磕絆絆跟著「歌片兒」還原一首歌原本的樣子。
盜版磁帶還未成氣候,翻錄是重要傳播手段,空白磁帶比專輯磁帶的時間長,於是從事翻錄職業的人會在磁帶空白的地方錄上自己喜歡的歌,如能附上復寫的歌詞及詞曲作者會被尊為業界良心。
盜版磁帶已是臺灣流行音樂的主場。從1991年開始,我擁有第一盤正版磁帶、第一張黑膠唱片、第一盤引進版磁帶,直到 1995年來北京,動手修復打口磁帶成為新的技能。每個在偏遠城市長大、愛聽歌的孩子經歷都差不太多。
《民歌40》書籍圖片
💽90年代大陸的民歌運動
90年代初,中國大陸也發生幾場民歌運動:
1993年《張廣天現代歌曲集》、1995年黃金剛《吟唱生涯》為標誌的中國大陸現代民歌運動;
1993年,現任「二手玫瑰」樂隊經理人的黃燎原成立第一家個人音樂制作公司並提倡新民謠運動,1994年推出黃群、黃眾的 《江湖行》;
真影響到中國大陸流行音樂的仍是始於1994年的校園民 運動——黃小茂制作《校園民謠》風靡全國,高曉松、沈慶、鬱冬、老狼等校園民謠創作人和歌手成為學生盡知的人物。
90年代初期,中國大陸歌壇風起雲湧。我來北京,就是想看看這個音樂的城市,打算玩一個夏天就回去,今年正好20年。
《民歌40》書籍圖片
來到北京,我和臺灣民歌的緣分才剛開始。
1997年景為音樂記者,小時候跟著簡譜初識的民歌還有民歌的人,我和他們在各種唱片或場合重逢。
1999年,我成為自由職業者,除專欄寫作,還有一份重要的工作是演唱會撰稿和唱片文案。
離開過,再回來,春夏秋冬幾回寒暑,2001年開始動筆,2007年出版《遙遠的鄉愁——臺灣現代民歌三十年》。
這本書更像是匆忙路過,說無知草率也不為過,書中收錄楊弦、陶曉清、李建復、蘇來、張釗維、林一峰的序與跋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也因為這樣無知無畏的勇氣,我開始做音樂。
楊弦2007年北京首唱會演出海報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提供)
💽第一場演出給楊弦
2007年9月29日,我人生做過的第一場演出,給楊弦。
只能擺150張椅子的地方擠進300多人,《鄉愁四韻》《回旋曲》《民歌》 《民歌手》《兩相惜》《渡口》《歲月》,有幸第一次現場聆聽。
楊弦現場彈唱的民謠吉他是蘇來借的,這把吉他陪伴蘇來20多年,從臺北帶到北京。
楊弦2007年9月29日於北京演出(公路提供)
2009年9月,陶曉清邀請我和樂隊參加9·21地震十周年「愛的行動」紀念演唱會。第一次到臺北,想做一點不太一樣的事。
9 月19日,我們在淡水動物園錄音室開始臺灣民歌的錄音,這是我監制的第二張唱片《臺北到淡水》。
那個下午動物園的蟬鳴留在唱片中,我也留在音樂這個行業,像小時候看簡譜一樣磕磕絆絆,摸 著門檻,凝望偉大。
關於那些伴著我們長大的歌,有一個動人的說法——青春版稅。
《民歌40》書籍圖片
2011年5月,李泰祥因帕金森及甲狀腺腫瘤陷入醫療費的窘境。
短短幾天,中國大陸樂迷自發籌集190筆捐款共約62萬新臺幣,捐款名義為「青春版稅」——為我們的青春還給他的版稅。
朋友通過許景淳去李泰祥家裡拜訪,把這份心意帶給他,大家用木板 凳和鍋蓋當樂器,唱他的歌給他聽。
李泰祥開心用筆寫下「親愛的,再抱我一回」,告別的時候還說「有空還要回來看我」。已成永別。
李泰祥於2011年5月25日手寫筆跡(公路提供)
他從臺北來,歌從臺北來。
40年是很長的一段歲月,改變的不只是音樂,李宗盛在《我的三個家》中寫著:「我老愛跟人家說, 吉他如何地改變了我的一生。」
每個不同的人生匯成時代的河流, 往前趟著,往前淌著。腳步是這樣走的,吉他是這樣彈的,歌是這樣唱的,青春是這樣過的。
本文內容均來自《民歌40》
點擊下圖,享受購買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