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語
10月16日,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大學視聽傳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幻樂之城》品牌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位業界、學界專家代表和媒體記者就「中國電視新物種」的品牌價值進行了積極探討。
2018年7月20日,由湖南衛視與酷博特文化共同出品、聯合製作的國內首檔音樂創演秀《幻樂之城》橫空出世。在各大網路綜藝的強勢夾擊、電視綜藝遇創新瓶頸的當下,憑借別出心裁的節目模式、一氣呵成實時唱演的表現手法、富有匠心的電影級舞美等高難度製作,《幻樂之城》成為了今年本土綜藝市場中當之無愧的「原創黑馬」和口碑爆款。
本周五晚,節目即將迎來收官之作。回首三個月來,每期4個唱演作品,集音樂、電影、話劇、先鋒藝術於一身的創新品質令《幻樂之城》廣受讚譽,開啟了國產原創音樂綜藝節目的新玩法,也為行業沉淀了跨界整合新思路。《幻樂之城》這種敢於創新、不畏挑戰、追求原創的精神,使其被行業內外高度讚譽為「中國電視新物種」。
「一新二最三精」,奏響電視工業革命最強音
作為國內首檔原創音樂創演秀,《幻樂之城》「音樂+表演+現場」的全新節目形式令人眼前一亮,成為其在一乾音樂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品質,揭開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嶄新篇章。
《幻樂之城》的重要「一新」在於音樂與故事的結合,談及進行這一創新的初衷,著名音樂人、《幻樂之城》聯合出品人、酷博特文化傳播(天津)有限公司CEO梁翹柏表示,在推出了多項成功音樂類綜藝節目後,他開始思考一個新的課題:「如何用不同的呈現形式去表達感情、表達故事?」結合個人少年時學習電影藝術的經驗以及對音樂劇的愛好這兩方面原因,梁翹柏給出答案:創作一個表演,通過電影的語言、電影鏡頭的呈現,採用一氣呵成的拍攝模式,現場配樂、現場實錄,挑戰電視綜藝節目最大難度的承載極限,於是就變成了《幻樂之城》」。
在實際製作過程中,在節目監制洪濤的指導下,《幻樂之城》總導演安德勝也不斷對創意進行升級,力求突出實時唱演的現場感。活動現場,他表達了兩個「最」的創作概念——《幻樂之城》是我做過的節目中體系最大、涵蓋內容最多的極其複雜的一檔電視節目,它的製作可以說是一個從雜到精的過程,代表著電視工業往前推進的過程,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眼界更加開闊了,觀眾也看到了未來的中國影視作品層次可以有更高的水準,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陸紹陽充分肯定了這一製作模式,並對《幻樂之城》堅持「三精」創作標準進行高度讚揚,他提到:「總書記在十九大以後,提倡一個新的文藝價值標準——藝術精湛、思想精深、製作精良。節目組踐行了新時代文藝思想精髓,把藝術精湛、思想精神、製作精良放到首位,並在‘三精統一’的基礎上追求觀賞性,整個創作過程完全回歸到作品本身,這是綜藝節目製作的一個良好導向」。
囊括多元藝術形態,開拓原創綜藝進階新征程
長期以來,國產綜藝節目因起步較晚、經驗不足、人才稀缺等多方原因,飽受形式高度雷同、過度參考海外同類型節目的詬病。《幻樂之城》的出現,打破觀眾對中國電視人不願創新、不敢創新、不能創新的窠臼印象,用作品證明製作團隊在打造原創王牌節目上的信心、決心和用心。
節目播出以來,觀眾與媒體均一致認可《幻樂之城》在探索國產音樂綜藝節目新玩法方面進行的出其不意的嘗試。作為一檔音樂節目,其最大亮點在於做到了電視綜藝的全電影化呈現,收獲「中國電視新物種」的美譽,與會專家更不約而同提及這一形式創新方面取得的「1+1>2」效果。
《人民日報》政文部文教周刊副主編劉陽認為:「它是一個從電視到電影的媒介化跨越,其實從單個節目的情節和情緒的黏稠度來說,電視節目和電影節目是不一樣的,電影節目觀眾對畫面和情節的要求肯定高於電視觀眾。我跟幾位做電影的朋友一起討論這個節目的時候,幾個電影導演朋友都會說,現在就連《幻樂之城》這樣一個電視綜藝節目都能做到這個質感了,我們電影還怎麼拍」?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丁亞平也關注到《幻樂之城》從電視到電影質感層面的跨越,他稱:「看這個節目時,我聚焦的地方是它電影化的呈現,做到了影視創作生產的創新。」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陸地認為,這種跨越使得《幻樂之城》具有綜合化特點,「綜藝就是綜合,多面一體,交叉融合。這檔節目看既像電影又像戲劇,里面又有音樂節目,還有娛樂劇情,多種藝術呈現的作品嘗試真的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院長、教授關玲進一步分析了《幻樂之城》作為「中國電視新物種」的價值,「這種新物種代表的媒體形態和內容一直到門類樣式的融合,是一種新的表達性的出現,因為融合在一起所以互相吸收。電影化的表達帶來了藝術的情境,藝術的情境為我們說的歌曲、音樂的出現帶來了故事化情景呈現的依托。」
以樂釋情,堅實正能量內核 重塑電視文藝美學
每期《幻樂之城》推出四個8分鐘左右的唱演節目,這種精悍的短視頻作品具有易於傳播的特點,令不同年齡段、不同閱歷、不同社會身份的觀眾都有機會從中擷取不同感悟,發揮了其在藝術審美引領層面的積極優勢。
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副研究員冷凇具體指出:「它是用電視文藝美學的觀點在進行內容創作,讓觀眾對作品有一些開放性的解讀。我覺得它不僅僅是新物種,而且是超級物種,是綜藝節目一種殿堂式的升級。」
《獨木橋》《臨時演員》《我想找個地方躲起來》《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追風》《下次再見》等唱演秀,在音樂與故事之外,又聚焦於社會不同階層人士的情感表達,將人生的悲歡喜憂凝聚在8分鐘的短片中,使得節目在擁有話題熱度的同時,做到了情感厚度、現實溫度和內容深度的統一。
「中國電視新物種」這一品牌定位的提出者,湖南衛視總編室副主任、中國新媒體百大人物湯集安,就《幻樂之城》在人文追求層面的創新進行了解釋,他表示:「《幻樂之城》是創造性、藝術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它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和價值引領放在首位,將鏡頭對準‘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每期節目中,唱演嘉賓生動唱演出了深沉大氣的個體夢想和家國情懷。我們堅持‘小大正’的創作理念,讓溫暖、感動、陽光、正氣充盈著電視螢幕,積極激勵廣大電視觀眾向上向善」。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郎勁松指出:「這個節目表現出各個時代小人物的不同情感體驗,喜怒哀樂甚至生老病死,這是人的情感經歷的堆積,體現出來的社會痛點都表現出了節目的厚度,這是現在很多電視節目觸摸不到的。」而中國新聞網副總編輯、中新經緯CEO符永康對此深有同感,他高度肯定了《幻樂之城》在故事選擇上的成功,在觸及了親情、公益等內容的同時,還能打動人心、不失社會正能量,足見製作之用心。
在國產「綜N代」節目普遍陷入發展瓶頸的當下,《幻樂之城》以原創之姿跑出新賽道,對於鼓舞全體電視人深耕原創品牌具有重要意義。盡管這場藝術冒險在項目醞釀階段不可避免遭遇挑戰,然而播出後收獲的來自觀眾、專家和媒體的一致點讚,已經證明:中國觀眾對原創電視節目渴求已久,只有堅持用這種不破不立、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指導節目製作,國產綜藝原創之路才能越走越順,進階升級。
當前,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原創力大幅提升,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幻樂之城》繼承和發揚了湖南衛視在音樂綜藝節目領域引領與變革的因子,是「電視湘軍」勇於創新和挑戰的創新傑作,為中華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生機迸發活力做出了積極貢獻。而湖南衛視一整套完整的創新研發體系,是其之所以能源源不斷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關鍵。以樂之名,築演之城,《幻樂之城》將會引領國內綜藝市場一場怎樣的風潮,讓我們拭目以待。
爭議|周迅的「少女臉」,怎麼不靈了?
觀察類綜藝的春天,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