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們期望在國產劇裡,看到怎樣的女性故事?

很少有一部劇,是因為「劇名太土」而被關註到的。

作為一部女性群像輕喜劇,《愛很美味》的喜劇色彩一直蔓延到戲外。更新過半時,有觀眾發微博稱,這是一部「被傻名字耽誤的傻喜劇」。隨後,導演陳正道出現在轉發區回應道:「片名是在下取的,以後不會再取了。」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1張

卡在年末的節點上,《愛很美味》從激烈的劇集市場中「突圍」,貢獻了又一個「小而美」的案例。開播後,這部劇的豆瓣評分出現了難得的增長曲線,從8.0一路漲到8.4,評分人數也在不斷上漲。

以女性們為主角的故事,這些年頻頻出現在大螢幕上,女性群像劇的創作公式也在隨時代進行著更迭,觀眾到底期望在國產劇裡,看到怎樣的女性故事?對這個問題,《愛很美味》交出了一份不算完美、但足夠動人的答卷。

以下是毒眸(ID:DomoreDumou)與《愛很美味》編劇沈洋、易帥婕的對話實錄:

「情感」和「欲望」

毒眸:創作《愛很美味》這個劇本的靈感來源是什麼?

沈洋:最早大概是2018年底,《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開播後,我們剛好有個空檔期。陳導(陳正道)就想再做一個項目。

我不是科班出身的編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是我寫的第一部作品。因為我一直都很喜歡《欲望都市》,經常和他念叨,我們能不能做一個類似這樣的東西。估計陳導覺得讓我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失敗的概率可能沒那麼高,他就說那不如我們來做一個吧,就這麼開始了。當時我特別興奮,就找到小易(易帥婕),我們三個一起開始寫,大概寫了七集左右。

毒眸:您剛才有提到《欲望都市》,這部劇在結構方面參照的比較多是嗎?比如每兩集或者每三集會有一個小標題。

沈洋:有一點。因為我們三個都很喜歡《欲望都市》,受它的影響很深,在創作時也會下意識地去借鏡一些優點。我以前看《欲望都市》的時候,就很喜歡它講故事的方式。就是四個女生聚在一起聊天時,往往會聊到最近發生的事情,帶出一個話題,整集就圍繞這個話題來講。它雖然也有主線故事,但沒有側重在推進,而是比較專註地做一個主題,為這個主題可能會插入一個配角,講一點點故事,這個故事可能兩三集就結束了。

展開全文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2張《欲望都市》劇照

這種模式其實很生活化,因為我們的生活差不多也是這樣,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發生各種各樣的事,並不是所有人和事都跟我們人生的「主線」有關,但它會讓我們成長。

毒眸:雖然結構上有一些相似,但是內容表達其實是完全不同的。

沈洋:對,畢竟我們的文化、愛情觀、社會環境都和《欲望都市》不一樣,我們也是想站在一個比較適合的角度,更細致地去講中國女性的情感和欲望。在風格上,我們希望用一種輕松愉快的、詼諧的氛圍,在探討一些偏嚴肅的話題的時候,不要讓觀眾看得那麼累。

毒眸:為什麼會想到使用「美食」這個概念來貫穿全劇?

沈洋:因為我們想講述的是有關女性情感和欲望的故事,食欲和男女之欲是人最基本的兩個欲望,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想把這兩點結合起來。

每個人喜歡吃的東西,對口味的選擇和挑剔,跟我們對伴侶、對感情的選擇有很多相似性。人的口味是很難用理性去解釋的,你喜歡吃一道菜,或者不喜歡,都沒有理由,感情也是一樣,人在面臨感情的抉擇的時候,最終還是會遵從本心,而不是所謂的外在條件。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3張

現在有很多人在吐槽劇名比較土,也是因為當時陳導覺得這部劇的主題既有愛情又有美食,所以《愛很美味》是很切題的,如果大家看懂了這部劇,應該會明白我們為什麼會用這麼土的名字。

毒眸:陳導要起這個名字的時候,你們沒有反駁他嗎?

沈洋:這個名字三年前就有了,當時真沒覺得特別土。去年這個項目重啟之後,大家都叫順口了,也沒人往更名的方向去想。這個項目兜兜轉轉地被好多公司接過又放棄過,擔心有版權問題,就準備了一個備選名字,叫《美味羅曼史》,不過最後也沒用上。

後來我們發現,這三年間很多劇確實都開始用一些網感比較強的名字,導演最後也意識到了,可能確實是個教訓,以後我們在起名字的時候,要更慎重一點。

毒眸:劇裡三位女主角的人設和很多情節,其實是比較貼合當下女性價值觀的,這些都是三年前就創作完成的嗎?

沈洋:主線故事、三個女主的和一些配角的人設是在三年前就完全確定的。「劉淨」有一些調整,讓她更怪、更作了一點,有幾位男生的角色也做了微調,但大方向是沒變的。特別是三個女主角的性格定位,在還沒有劇本的時候就很明確了。「夏夢」甚至是還沒寫劇本的時候,就想到了要讓王菊來演,因為那個時候《創造101》剛結束,我們都覺得她的形象和我們想像中的「夏夢」非常符合。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4張

毒眸:這三位女主角有原型參考嗎?好像也並不「欲望都市」,是女性劇裡面出現的三個還比較新鮮的角色。

沈洋:陳導給我們的要求就是讓三個女生的人設盡量有差異。所以我和小易都把身邊的人的各種性格都羅列了出來,陳導也列了很多身邊的朋友,把這些人物的性格綜合起來,組成了這三個女生,所以其實每個女生都算有原型,而且有的原型不止一個。

另外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各自也都有一定的自我投射。後來我們見到王菊,發現她在工作中的那股勁兒也確實很像「夏夢」,「方欣」很多內心活動,特別是情感的部分,小易投射了很多,「劉淨」可能是我投射得偏多,她的性格比較怪,有點像我,是個很糾結的人。

「真實」和「drama」

毒眸:很多觀眾喜歡第七、八集夜店那場群像戲,可以分享下創作過程嗎?

沈洋:因為我和陳導看美劇看得比較多,美劇有「黃金第四集」的說法,就是在第四集的時候安排一場重頭戲,讓這部劇徹底抓住觀眾。按照我們這部劇的節奏,也就是在七八集的位置。最初我們就是想在夜店這個場景下完成,把所有前期矛盾都在這一場戲裡爆發,同時去創造和推進新的矛盾。

所以我們在前面會盡量埋一些線,真正寫到那兒的時候,其實是很順暢的。唯一比較糾結的是結尾,當時只是想好了應該有人打架,導致這個活動出現了意外狀況,「方欣」因此被公司刁難。但我們確定不下來應該「誰打誰」,花了很多時間,改了好幾個版本,讓幾個男生「打來打去」,最後覺得「張挺」打「宋超」是最合理的。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5張

毒眸:很多觀眾也提到了,感覺這部劇整體會有點drama,但同時又有很真實的表達。怎麼去平衡真實性和戲劇性呢?

沈洋:沒有很刻意去平衡。因為讓所有的角色盡量真實,是我們在創作時遵循的基本準則。我們想讓觀眾覺得他們看到的這些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優點,也有缺點,有一些小心思、小自私和小情緒,這些東西要盡可能地貼近真實,這樣觀眾才能代入進去。

在代入角色之後,我們用了「輕喜劇」的表達方式,去制造一些戲劇沖突,一些陰差陽錯的情節,讓每個人的處境一步步被推到那個很drama的環境裡,所以可能大家會覺得「既drama又合理」。因為我們確實花了很多功夫在「讓角色真實」這件事上,如果你相信了這個角色,感覺她好像是你身邊的人,那麼如果她發生了一些很奇妙的事情,你會覺得自己像在吃身邊朋友的瓜一樣。

毒眸:這部劇的每個人,包括三位女主角,都有一些「小缺點」,這種處理也是為了讓角色更加真實嗎?

沈洋:對,我們覺得真實很重要,這也是我們三個都比較喜歡的一種人物描寫的方式,我們都不太願意用一個標簽去解釋和定義人物。現在大家好像都很喜歡用一個詞去概括一個人,比如「傻白甜」「女強人」「霸道總裁」之類的,但其實人本來就是龐雜的,每個人都很龐雜,也都不一樣,我們還是比較喜歡去展現人物性格的多樣性。

毒眸:在播出過程中,很多人在「猜CP」,你們有預料到這個走向嗎?

沈洋:我們基本給每個女生都配了兩三個男生,甚至還有一些最終沒有呈現在劇裡的,比如「老高」和「方欣」,開始也想過,後面覺得不太合適,就沒有繼續往下寫了。在感情線上,「劉淨」的故事可能稍微有一點懸浮,這是我當時最擔心的地方,兩個男生都不錯,而且同時愛上她,這個稍微有一點夢幻。我們想表達的其實是女生在每一段感情或者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會面臨一些選擇。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6張

毒眸:在男性角色的塑造上,有什麼標準或尺度嗎?

沈洋:還是想盡量讓每個男生都可愛一點。因為他可愛,所以你覺得有意思,才會想要「吃他的瓜」。這部劇裡其實單純的「惡人」是很少的,大部分人的天性都是純良的,他可能有一些小心眼和小心思,但是本性都很善良。因為這畢竟還是一部喜劇,想讓觀眾看起來比較輕松,在結尾能感覺到溫暖。

毒眸:男性角色也都有原型嗎?

沈洋:對,幾乎都是有原型的,有些人物我們做了戲劇化的處理,比如「宋超」純情的部分稍微極致了一點,但他確實是我們身邊的一個朋友,我們還用了他的名字「超超」,他是個富二代,家裡超級有錢,人特別好,不是很會說話,但很善良。像劇裡「宋超」要穿的一些符合他人設的、比較貴的衣服,都是跟超超借的。

「薑山木」也有原型,他在劇裡給演員講戲的時候,我看彈幕有人提到,演員副導不用做這個,其實這是我們陳導劇組比較特殊的情況,他常年合作的演員副導是會幫演員說戲的。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7張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8張

毒眸:雖然男性角色的著墨不多,但能感受到在處理上盡量飽滿了一點,比如對「張挺」原生家庭的一些描述。

沈洋:「張挺」在定位上是個「暖男」,但他又和一般意義上的暖男不一樣,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因為他小的時候家裡過得雞飛狗跳,所以他很渴望一段平穩的生活,這會導致他的愛情觀有點現實,他太追求結果了,而且會有點自卑。「方欣」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也讓他有所成長。

「視角」與「觀念」

毒眸:很多女性觀眾喜歡這部劇的原因,是因為它天然帶有「女性視角」,作為男性創作者,在創作劇本的時候,需要調整視角嗎?

沈洋:因為編劇團隊有小易在,所以一些存在於女性心裡的、比較微妙的心理活動,小易會幫我們把關。有時候我和陳導可能想讓某個情節更好笑,或者更有戲劇性一點,小易就會覺得站在女性的角度,其實需要稍微收一點,不要太誇張。這可能是到目前為止,這部劇在細節上沒有讓女性觀眾覺得被反感或者被冒犯的原因之一。

而且女性題材和青春題材在某種程度上有共通點,就是比較細膩的情感,在這方面我們也有一些經驗,所以呈現出來的效果還不錯。

易帥婕:雖然陳導和沈洋老師都是男性,但是他們確實很願意拋下自己原本的立場,來接受女性的觀點,即使有時候他們可能也不太理解,但他們會願意站在女性的視角去觀察和思考,多聽取女性的意見,所以這部劇才能讓女性觀眾很容易接受,視角上會有親切感。

沈洋:像上周末的有一場戲,是「方欣」在喝完酒之後跟張挺表白,這個橋段是當時小易很堅持的,她說女生一定要在喝醉了的情況下,才會去做這種可能她一輩子都沒做過的事情。我們當時其實只是想盡量表現「方欣」下定了決心,很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但是小易說,女生在這種時候,可能需要一點酒。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9張

毒眸:在職場戲的部分,有一段「方欣」處理職場性騷擾部分,她其實是獨立完成的,沒有所謂的「天降總裁」,這段戲當時是怎麼創作?

沈洋:我們在前期做採訪的過程中了解到,很多女生在生活中都會受到各種騷擾,有時候可能不是那麼明顯的。如果她很嚴肅地跟他說「不要開玩笑」,對方就會說「你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因為這種情況真的很普遍,我們就想把類似的內容加到劇情裡。

之所以把這些內容放在「方欣」這條線上,也是想要講述她的成長故事。從結婚到做全職太太,她其實做了選擇,過度依賴她的丈夫。離婚後,她開始踏上了獨立成長的路,所有事情都是靠自己去解決的,包括在職場上、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易帥婕:需要補充的是,雖然我們取材於生活,但說實話,現實生活中很多女生不管遇到性騷擾還是其他問題,有時候很難像「方欣」一樣找到很好的方法去解決。但我們也不希望出現一個更厲害的男生幫她解決,還是希望能把主動權交還給女生。這裡其實帶有一點點期許,希望大家在遇到這類情況的時候,能勇敢一點,互相幫助,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畢竟霸道總裁在生活中並不常見。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10張

毒眸:在「夏夢」這條線裡,涉及到了一些事業比較成功的女性在感情中會面臨的問題,為什麼想要探討這個方面?

沈洋:這也是身邊很多朋友遇到的情況,而且現在越來越多了。相親大會那段劇情,是小易的真實經歷,她在相親大會上,就看到了那種明明很厲害的女生,因為社會地位太高或是年紀偏大,男生在看完資料之後轉身就走了。

《愛很美味》為什麼既真實又drama | 對話編劇 娛樂 第11張

毒眸:之所以採用這種輕喜劇的方式,是有考慮到劇中可能會涉及一些相對來說比較沉重的現實議題嗎?

沈洋:不是,輕喜劇的基調是先確定的,我們當然願意在劇裡去探討這些社會議題,但這些內容並不是刻意添加進去的,而更像是劇裡的人物所面臨的真實處境,我們的重點還是想講述三個女生的成長。如果社會議題我們討論得太沉重,反而會破壞這部劇的基調。

比如疫情可能會讓人失業,出軌會因為流調而被曝光,漂亮的女生在職場裡更容易遇到性騷擾,「女強男弱」會對感情造成影響……人設確定下來後,我們想去講她們的故事,發現這些事情的確會出現在她們的生活中。

毒眸:如果真的有第二季,你希望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

沈洋:劇本方面,我還是希望能多講一點現代女性的新觀念,一些和傳統國產劇不一樣的、比較新鮮的劇情和價值觀。

文|張嘉琦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