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朗讀者2》的最新一期節目邀請了胡歌作嘉賓,這也是他留學回國後第一次亮相綜藝。
和以往不同,胡歌在節目中坦然提起12年前那場改變他人生軌跡的車禍,以及自己是怎麼從那段灰暗的歲月爬了出來。
這期的主題是「生命」,和胡歌的經歷不謀而合。
他說,一開始他特別不願提及車禍的事,因為這給了他太多不需要的標籤和光環。
但12年過去了,又到本命年的胡歌,漸漸清楚認識到,什麼是生與死。
「人很多時候都是在慣性中生活,車禍把我撞離了原本的軌道,讓我能夠以最真實的狀態去尋找新的動力和方向。」
向死而生後,現在的胡歌,已經能雲淡風輕地說出這段過往。
1
十二年前的至暗時刻
沒想過回來做演員
12年前,胡歌24歲,與死神擦身而過的他,一度絕望又無助。
2005年,因為《仙劍奇俠傳》的「逍遙哥哥」爆紅,胡歌帥氣和深情留在了億萬觀眾心里;
一年後,在拍攝《射雕英雄傳》期間,胡歌不幸遭遇車禍。
車被撞得幾乎報廢,被送去醫院搶救的他,4天內經歷2次全麻手術,全身上下縫了120針。
性命保住了,需要每天生活在鏡頭下的他,卻變得面目全非。
毀容的打擊對於演員來說有多大?
車禍後,胡歌曾在隨筆中表露自己的恐懼和絕望。
「車禍創傷了我的容顏,也衝擊了我的內心。每當我戰戰兢兢拿起鏡子的時候,我都渴望能在鏡子里找到勇氣和力量。」
生活的變故,不只有容顏上的打擊,更摧垮了內心。
「早上醒來問自己:我現在應該做什麼?似乎很多想做的事情我都無能為力。」
他一度認為,《射雕英雄傳》是自己拍的最後一部戲。
「那一刻我已經沒有想過,我還會回來做演員了。」
殺青時,他沿著海灘一直跑,劇組全員都跟在後面追。本來是個很喜感的畫面,但跑著跑著,他就哭了。
「所有的委屈、迷茫、無奈、孤獨,在那一刻就完全釋放出來了。」
在一次採訪中,胡歌談到自己考慮過退出娛樂圈:
“2016年11月11日,胡歌官網成立12周年,我本來是要告訴大家我要退出娛樂圈的。”
可禁不住經紀人的再三勸說,文章最終被修改,用來紀念官網12周年。只在結尾處留有胡歌真正想說的話:”如果我能夠變成我想像著的自己,我願意放下眼前的所有。“
為了想像中的自己,胡歌在努力做著改變。文字、話劇和旅行為他打開了「重生」之門。
「除了我自己,沒人能讓我真正重新站立。如果皮囊難以修復,就用思想去填滿它吧。」
2006年10月到2007年2月這半年里,他在《南都娛樂周刊》上發表了十五篇專欄文章;
圖/野獸派娛樂
他寫下《幸福的拾荒者》,用文字講述了2006年夏天後自己的心路歷程;
也是在同一時期,他愛上讀書。直到現在,胡歌也保持閱讀的習慣,一有時間,就藏在機場、酒店的角落里捧著一本書。
2012年,他參演賴聲川的話劇《如夢之夢》。
他飾演的「五號病人」,和以往影視作品中塑造的角色都大有不同。
黯淡、虛弱、迷茫、無奈、瘋狂……波瀾起伏的情緒和矛盾複雜的心理,一一在他身上展現。
和當紅明星比起來,話劇演員是個出力不賺錢的活兒。
常言說,影視是導演的藝術,話劇是演員的藝術。
影視允許蒙太奇非線性剪輯,導演的各方調度是重頭戲;話劇卻不能錄影,不能剪輯,不能配音,不能重來,對話劇演員的台本功力、表現力等要求極高。
「能夠駕馭舞台的演員,才是真正的演員。」
抱著學習和修行的態度,他空出所有檔期,全身心投入角色;
也是因為這場話劇的因緣巧合,胡歌成了《瑯琊榜》制片人欽定的「梅長蘇」。
內心的迷茫在戲劇中得到了撫慰,他漸漸徹底做好了準備,重新出發。
「八小時的演出,就像是一次心靈的旅行,非常非常有意思。」
從舞台到生活,都是人生的重生。
正如在《朗讀者》里,他讀了哈姆雷特的發問:
「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謔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認識的無涯的苦難,在奮鬥中結束了一切,這兩種行為,那一種更高貴?」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就像《瑯琊榜》里的那句台詞:我既然活了下來,便不會白白地活著……
2
從令狐沖變成郭靖
不負自由與責任
經歷過死亡的人,才更明白生命的可貴,才會明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最重要。
比如胡歌。
其實,他從小就是個內斂的人。
胡歌在文章《我們的故事》里寫,為了鍛煉他的交際能力,父母讓他加入藝術團。
只是,他學會了如何表演得陽光開朗,不讓父母擔心。
後來胡歌高考報志願,最看好中戲的「影視導演」專業。
但為了照顧患乳腺癌的媽媽,不能離家太遠,他還是選擇了上戲的表演系。
車禍發生後,胡歌想的是「終於可以去做幕後了」,這甚至讓他覺得如釋重負。
成為一名演員,和胡歌以前預想的生活並不一樣。
2005年,胡歌曾經暢想未來10年後的生活:「我應該在歐洲某個地方讀書,那個時候和公司的合約應該到了一個階段。我喜歡讀書的生活,應該會去讀語言和心理學。」
向往自由的靈魂,一直在蠢蠢而動。
2009年,胡歌去旅行、攝影,撒歡地找自由。
「我們的每一次旅行,都應該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
自己開著車、帶著相機,去看攝影展、去追尋大自然的山高水長。
2017年3月,因為《偽裝者》、《瑯琊榜》大火的胡歌又突然宣布要去美國進修。
他說,想暫時離開,沉淀自己。去一個陌生的、沒人認識自己的環境,安靜地學習知識。
「我覺得藝術的生命是非常長的,我還會回來的,我會更好地回來。」
然而,去了不久,他就屢次被中國留學生認出,留學計劃不得不草草收場。
2017年8月,為了慶祝35歲生日,胡歌和朋友們相約去色達佛學院,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描述戴著頭盔沒人認出時騎車的感覺,他說,「那個時候,心無旁念,只有自我,是真正的自由。」
在《朗讀者》里,胡歌說:「郭靖是大智若愚,郭靖身上最可貴的,是他的俠,胸懷天下、奉獻自己。
我覺得我現階段,比較像令狐沖。我想要自由,我想要掙脫一種束縛。希望我有這種可能,從令狐沖變成郭靖。」
自由是,可以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但人總是身不由己。
弗洛伊德寫道:「大多數人並不真的想要自由,因為自由包含責任,而大多數人害怕責任。」
胡歌追求自由,卻也不辜負自己的責任。
拍《射雕英雄傳》時全組等他病愈回工,盡管滿心想逃離,他還是去拍完了這部戲;
從2009年開始,胡歌以車禍中去世的助理——張冕的名義在雲南捐贈了30多所希望小學;
2013年,他接受綠色江河環保組織的邀請,去到青海格爾木擔任「斑頭雁守護」的形象代言人;
2016年,胡歌再次到青海,參加「長江源環保公益行」活動,沿著青藏公路兩側撿垃圾;
經歷生死後,胡歌感恩生命的可貴,他也在用實際行動,一點點回饋他人。
胡歌說自己像令狐沖,其實,他早已更像郭靖。
胡歌扮演的郭靖
3
向死而生的歷練
換來「明白自己是誰」
不是所有經歷過災難的人都能浴火重生,也不是所有載譽而歸的人,都能保持清醒。
胡歌懂得,要隨時「跳出來看看,我這一段路走得怎麼樣。」
《仙劍奇俠傳》的爆紅之後,因為《神話》胡歌再次收獲不少人氣,他卻說,發現這幾年間自己的演技似乎沒什麼長進。再這樣陷在古裝劇的圈子里,他的表演,可能也到此為止了。
於是他拒絕了許多劇本邀約——「想要沉淀一下」。2010年《神話》播完,他回到上戲讀書。
之後的幾年,他的重心都在話劇上,片酬、熱度遠不如前。
一個人敢在低谷後的高峰,主動退身,底氣來自他對自己人生時刻的自省。
「我很幸運,我可能比更多的人更早知道,演員應該是怎麼樣的。」
數年沉淀後,2015年,他帶著《瑯琊榜》回歸螢幕,演出不少人心中的梅長蘇;《偽裝者》里,「古靈精怪」的明台他也詮釋得入木三分。
這些帶給他的,是再度爆紅,也讓他再度陷入迷茫。
就像回到車禍受傷時,他甚至會獨自開車,到一間沒什麼座位、只有一把破凳子的酒店里去見好友張黎,問對方「我幹什麼了?我得到這麼多?」
梅長蘇這個人物站起來了,對演員來說,胡歌是成功的。
可他演梅長蘇並不是為了得到這些。
「戲成功了,‘梅長蘇’站起來了,這就是演員的終極目標。我在接廣告的同時又在想,哎,長蘇,梅長蘇,我又消耗你了。」
好在,人生足夠的積淀與歷練讓他能重回清醒。
他說自己很感謝媽媽在當年車禍發生後說的一句話:「以前觀眾更在意的是你的外表,現在上天在你的臉上開了一扇窗,是希望觀眾可以更多地看到你的內在。」
他差不多花了十年時間,把演員的身份重新洗牌。
在各種頒獎晚宴上,他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一一表達感謝。
鄭佩佩的敬業,林依晨將人性和生命融入演戲,李雪健的謙虛和自省……他都一一牢記心里。
於高處而不忘恩,立山巔而不忘本。
不管身上背負的是盛名還是苦難,胡歌都懂得把自己抽離出來,用第三者視角看自己。
《霸王別姬》里,戲院師傅訓斥徒弟時說:「人得自個成全自個。」
「上天賦予每個生命個體的時間非常有限,若我們不為自己的命運疾走,生命的痕跡就顯得太短淺了。」
羅曼·羅蘭說:「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或平庸至極,或刻骨銘心,無論怎樣,是自己的人生,怎樣全力以赴都不為過。
網易新聞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長期招聘正職編輯/坐班實習生/線上作者,單篇稿費300元-1500元。在公眾號後台回復「招聘」即可查看。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查看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