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上演「濮議之爭」觀眾一味罵齊衡,只想看古偶愛情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1月30日,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播出59、60集。

這兩集的劇情,編劇把歷史上有名的「濮議之爭」借鑒過來,上演了一出《知否》版的「濮議之爭」。然而在這場具有朝堂大格局的戲份里,觀眾卻一味地罵與顧廷燁持反對立場的齊衡,究竟是本劇格局太小不適合朝堂戲,還是觀眾只想看古偶愛情戲?

何謂「濮議之爭」?百科有雲:

濮議,是宋英宗時代對生父尊禮濮安懿王趙允讓的討論,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宋仁宗無嗣,死後以濮安懿王允讓之子趙曙繼位,是為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詔議崇奉生父濮王典禮。侍禦史呂誨、范純仁、呂大防及司馬光、賈黯等力主稱仁宗為皇考,濮王為皇伯,而中書韓琦、歐陽修等則主張稱濮王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園陵,貶呂誨、呂大防、范純仁三人出外。舊史稱之為「濮議」。

《知否》中的新帝入嗣先帝繼承大統後,想尊自己的親生父親舒王為皇考,而引起朝中兩派爭議,以太后為首、齊衡等諫議院禦史大夫為主的百官持反對意見,建議應尊先帝為皇考,先舒王為皇伯。

以韓琦大相公、沈國舅、顧廷燁等禹州一派大臣則擁護皇帝尊先舒王為皇考。

顧廷燁還在朝堂上大呼「什麼都不如親娘好」,正好踩了太后這個「繼母」的痛處,被太后當庭杖責二十。

其實,顧廷燁這里倒更像是有意為之。

被打完回來,明蘭問他就不能不說話嗎?顧廷燁說他襲了爵位,領著陛下的恩賞,又從禹州一路救駕勤王,沒有人會相信他能中立左右不站,即使不想站,太后和陛下也會讓他選邊站。

聰慧如明蘭,她一個內院女流也能分析出,官家過繼給了先帝,承了先帝的江山,現在卻要改尊自己父親為皇考,這件事並不占理,怎麼能辯得贏?顧二這時候挨了一頓板子正好歇在家里,躲過了這場爭論。

顧廷燁這麼老道的官場之人,他又怎麼會想不到這一點呢?或許他心中也是覺得官家這事並不占理,可是他是官家潛邸舊臣勤王有功,不得不站在官家這一邊,正好挨一頓板子埋起頭來看看形勢呢?

顧二避開了這場爭鬥,齊衡卻卷得深入不能脫身。齊衡身為諫院言官,勘正帝王進獻諫言是他的本職。

何為言官?司馬光曾言:「凡擇言官,當以三事為先:第一不愛富貴,次則重惜名節,次則曉知治體。」言官必須正派剛直,介直敢言。因此,古代言官大多有文人鐵骨,冒死上諫、秉直彈劾、血濺當場的震撼舉動歷史上並不少見。

齊衡從小受到的教育,決定了他是一個極為遵循禮法,又忠直耿介的人,這在前期盛家家塾上的「嫡庶論」就能看出來。因此尊官家生父為皇考這件事,齊衡必然持反對意見。

太后正是利用了齊衡的剛直敢言,才會使出假意吃醉了酒蓋了玉章同意皇帝的計策,好讓以齊衡為首的言官們替她上書繼續反對皇帝。這一段也是根據「濮議之爭」中曹太后的事跡改編而來。

精明的太后在人後對齊衡說自己蓋玉章是被騙,也有前面玉璽被騙的前例,單純如齊衡自然就輕易相信了,在朝堂太后卻不正面回應,只說玉章已蓋,就不要再苦苦相逼了。

言官們更加同情太后信以為真,齊衡只得自請革職貶官。

這個情節,無論顧廷燁還是齊衡,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是立場不同而已。

顧二身為潛邸舊臣勤王功臣,理所當然他必須站在皇帝這一邊,借一頓板子躲開這場紛爭其實最聰明不過。

齊衡作為一名言官,遵從禮法進諫更加沒有錯,他拿的是真正的「濮議之爭」中司馬光的劇本。

這一場朝堂戲若演到這里,格局是大的。然而編劇為了突出主線,偏要借郡主之口蓋章齊衡的盡職進諫就是為了和顧廷燁對著幹,一下子就把朝堂權謀戲打回了瑪麗蘇古偶劇,格局瞬間變小!

而那些看完這段戲後大罵齊衡沒腦子不通透太偏執,覺得小公爺很煩,就是有私心老是針對顧廷燁的觀眾,是不是也只想看古偶愛情戲,對朝堂權謀沒興趣,更不願對此多一分思考?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