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這季《鋒味》悄然無聲,是謝霆鋒過氣還是商業訴求太滿?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丨沐漁

「這是《十二道鋒味》第一季第一個鏡頭」,當謝霆鋒再次穿上廚師袍出現在鏡頭前,距離第一次出現這一幕已經過去了5年,節目中謝霆鋒的普通話標準了許多,然而觀眾對這檔再次回歸台播的綜藝卻失去了耐心。

「《鋒味》開播了嗎?」面對即將播出第10期的《鋒味》,仍會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選擇在2018年年末上線,《鋒味》瞄準了這一時間段綜藝市場競爭的相對緩和,然而前期發酵不如人意,後期更是被一眾開年的王牌綜藝淹沒在了身後。

原創
            這季《鋒味》悄然無聲,是謝霆鋒過氣還是商業訴求太滿? 娛樂 第1張

由台轉網,再由網回台,《鋒味》不僅播出平台反反復復,節目內容、口碑、市場反響同樣像在做「伏地挺身」,相比前幾季的或褒或嘆,這一季已接近尾聲的《鋒味》給人感覺始終不溫不火。

鋒味口碑表現呈「伏地挺身」,台網「水土不服」不斷上演

2014年第一季《十二道鋒味》開播,借著《舌尖上的中國》打下的美食江山,加上謝霆鋒個人螢幕形象的新鮮感,這檔美食節目在競爭最為激烈的周六晚間綜藝里撕開了一道口子,躋身當時CSM 50城衛視晚間節目收視排行TOP 3,甚至能與當時如日中天的兩檔王牌綜藝《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一較高下。

原創
            這季《鋒味》悄然無聲,是謝霆鋒過氣還是商業訴求太滿? 娛樂 第2張

第二年,《十二道鋒味2》回歸中華美食,節目中「鋒味家族」成員與飛行嘉賓需要一同完成一系列的遊戲任務。但市場對節目的這一改變卻並不買帳,第二季收視排名時常跌出前五,甚至難保前十,豆瓣評分也成為《十二道鋒味》節目中的一道低谷。

原創
            這季《鋒味》悄然無聲,是謝霆鋒過氣還是商業訴求太滿? 娛樂 第3張

吸取教訓的《十二道鋒味》從第三季開始,恢復了其世界美食的定位,在收視率、播放量、豆瓣評分等各個維度的數據也做到了明顯回升,但「鋒味餐廳」的新版塊設置卻是毀譽參半。2017年,《十二道鋒味》更名《鋒味》轉網播出,並增加了競技挑戰的元素,但節目口碑與播放量卻一落千丈,宣告轉網失敗。

原創
            這季《鋒味》悄然無聲,是謝霆鋒過氣還是商業訴求太滿? 娛樂 第4張

如今,《鋒味》又再次回到了電視台的懷抱,由台轉網,再由網回台,「鋒味」在台網之間搖擺不定,而其口碑與市場表現亦是起伏不定,5季「鋒味」豆瓣評分呈現出了「伏地挺身」式的起落。

近年來,綜藝節目在台網之間的轉換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但由於台網土壤的不同導致部分綜藝在台網轉換中「水土不服」的現象卻時有發生。

相比曾經《爸爸去哪兒》由台到網的一路走高,《鋒味》《2016超級女聲》《2017快樂男聲》等曾經盛極一時的節目,在由台轉網後都紛紛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滑鐵盧。如今「鋒味」IP再戰台綜失利,節目內容亦是幾經變遷,如同「猴子下山」見到一個好東西便立馬丟掉原來的,這能為行業帶來了哪些啟示呢?

內容、受眾多重土壤差異下,仍難敵IP變現的商業需求

隨著網生內容的崛起,台網內容之間的差異化不斷凸顯,台綜由於其所屬平台在產業與意識形態上的雙重屬性,除了考慮市場前景,還要考慮如何更好弘揚主旋律,因此其在內容選擇上更加謹慎;而網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內容製作上更加「純粹」,其商業屬性驅動著平台內容的生產,因此其內容更加大膽,表現上「網感」更為豐富。

許多由台轉網的綜藝,一時無法適應這樣的土壤變遷,或對這種變遷背後的內容調整判斷失誤,因此便出現了一連串的撲街慘案。從「超女快男」這一頂級選秀IP來看,由台轉網後均在原來節目的基礎上進行了諸多適應性改變,加入了節目代言人、音樂召喚師、鮮看團等元素以增強節目的互聯網屬性,但從結果反饋來看,顯然節目對網綜「網感」的把握出現了偏差。

原創
            這季《鋒味》悄然無聲,是謝霆鋒過氣還是商業訴求太滿? 娛樂 第5張

而就《鋒味》而言,謝霆鋒的個人IP色彩十分濃重,「80後的眼中我是歌手,90後眼中我是演員,而00後眼中我是一個廚師」,謝霆鋒在節目中這樣說道。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廚師身份還得依賴從前歌手、演員身份所積累下的路人緣維持。

而在聚集了95後、00後等年輕人群的網路端,對謝霆鋒歌手、演員身份的認知相比電視端的80、90後用戶而言明顯不足。因此,謝霆鋒個人影響力在電視台的用戶群體中尚有一定基礎,而轉網後的年輕觀眾們對這位半路出家的廚師卻並不感冒。從「三小只」、「歸國四子」到NINE PERCENT、火箭少女101,視頻網站的年輕用戶們簇擁的顯然以流量偶像為主,謝霆鋒的個人IP在網路端缺乏身份認同。

原創
            這季《鋒味》悄然無聲,是謝霆鋒過氣還是商業訴求太滿? 娛樂 第6張

對此,謝霆鋒及其團隊自然也是經過充分衡量的,但《鋒味》仍然堅持由台轉網,或與其品牌的商業化布局密不可分,現實生活中謝霆鋒商人的身份屬性遠超歌手、演員、廚師等任何一個標籤。因此,《鋒味》在轉網的同時,也改變了合作播出平台,由原本的浙江衛視、騰訊視頻,變為了與優酷聯合出品,借優酷身後阿里的電商優勢,上線「鋒味旗艦店」,以電商管道做到商業變現。

但出師不利的「鋒味」IP卻險些葬送在了2017年,於是,得到教訓的《鋒味》在2018年年末又選擇了回歸受眾基礎更加有利的電視端,但這一次市場環境卻又已發生了改變。

搖擺不定的不止播出平台,內容隨波逐流才是落敗命門

「鋒味」IP一路走來,除了播出平台一再變遷帶來的不適性,節目自身內容同樣在市場潮流的裹挾下不斷變化,從「鋒味」5年來的發展中,我們可以基本從中看到整個綜藝市場的流行趨勢:

原創
            這季《鋒味》悄然無聲,是謝霆鋒過氣還是商業訴求太滿? 娛樂 第7張

2014年《舌尖上的中國2》掀起美食熱,《十二道鋒味》緊隨其後,切中觀眾對國外美食的好奇心;

2015年《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開播,戶外真人秀霸屏,《十二道鋒味2》回歸中華美食,調整節目拍攝增加遊戲真人秀元素;

2016年「限真令」落地,星素結合成綜藝必備,於是《十二道鋒味3》又一改第二季的真人秀模式,節目前半段回歸第一季的設置,後半段則展開餐廳經營並加入素人幫廚;

2017年《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引爆全網,棚內選秀網綜勢頭強勁,《十二道鋒味》改名《鋒味》轉網播出,設置棚內挑戰環節,增加人氣組合SNH48成員,節目宛如一場廚師選秀;

而在2018年下半年以來,廣電總局出台政策嚴控網綜選秀,重回台播的《鋒味2》,則再次吸取了以往的「經驗教訓」進行改頭換面,邀好友暢遊世界。

原創
            這季《鋒味》悄然無聲,是謝霆鋒過氣還是商業訴求太滿? 娛樂 第8張

對於綜N代而言,如何在市場接受的範圍內進行有價值的創新,是節目能否獲得老用戶肯定並吸引新用戶的關鍵所在,但如《鋒味》一般跟隨市場隨波逐流,將節目模式一而再再而三的改頭換面,每一次都令原本的忠實用戶感到十分陌生,值得內容生產者們反思。

綜藝在立項之初雖都是招商先行,能否落地與商業變現密切相關,但對於《鋒味》而言,除了節目之外的招商,想要進一步借助節目影響力做到IP的商業化,或許還需謹慎考量商業帶貨與走心內容之間的平衡。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