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 馬向陽
來源| 影視Mirror
最近,一則宮鬥劇「禁播」的熱搜,在網上引起不小反響。
造成這輪觀眾熱議的源頭,是北京日報客戶端微博於25日發布的一條長文:「宮鬥劇霸屏,五大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一石激起千層浪。自微博發布當日起,一時傳言四起,或曰衛視已全面下架宮鬥劇,或言今年古裝劇配額再度壓縮,百般言論層出不窮。
與嬉笑怒罵的網友不同,經歷過多次古裝劇「限令」假新聞的影視行業人群,心里雖也猛然一顫,但看到其中模棱兩可的片語只言,多數人並沒有太過當真。
不過,事態的變化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這一次的輿論風波,並未如往常一般迅速平息;相反,新的風暴愈演愈烈。經過周末兩天的發酵,周一多家衛視緊急調整編排——全國所有時段停播宮鬥劇。
原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如懿傳》時段改為綜藝節目重播;原浙江衛視《延禧攻略》時段改為《奔跑吧兄弟》,山東衛視《延禧攻略》時段改為《雪豹》。
這一次,宮鬥劇似乎真的要被衛視「冷藏」了。
「限古令」不斷緊縮
宮鬥劇從此「再見」?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但沒有人料到,這一天真的會來。
對於觀眾來說,宮鬥劇之所以受歡迎,在於一個「爽」字。這些所謂的「爽」劇,將觀眾代入象徵「正義」的主角命運中,看著她們或逆襲、或反叛、或詭譎、或狠戾,將人與人之間的簡單交際,變成爾虞我詐的非黑即白。
其實,禁播宮鬥劇,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之舉。宮苑紅牆中的勾心鬥角,將「人性之惡」描摹得淋漓盡致。後宮妃嬪們爭寵的背後,是明爭暗鬥的無聲廝殺。
這種不斷強化「人性之惡」的價值導向偏差,引發的便是相關政策的不斷緊縮。
自2012年廣電總局禁止衛視黃金時段播出宮鬥劇以來,一系列宮廷題材作品,紛紛「改名」傳奇劇卷土重來,這也招致了廣電總局翌年「限古令」的推行。
2013年,廣電總局出台《衛視綜合頻道電視劇播出調控管理辦法》,從宏觀調控方面,對衛視黃金時段播出古裝劇進行限定:「衛視黃金時段每月/年播出的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年黃金時段所有劇目總集數的15%,原則上不得接檔、連續排播兩部古裝劇。」
次年,古裝傳奇大劇《武媚娘傳奇》遭遇停播,除了尺度問題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在於湖南衛視古裝限額將滿,不得不匆匆「下架」縮減集數。不過,隨著市場的需求和政策的逐漸軟化,2015年,又一波古裝劇熱潮來襲。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限古令」政策的又一波高潮。值此影響,《花千骨》《雲中歌》《班淑傳奇》等古裝大劇,或落戶衛視周播、或轉為平台網劇,真正能在衛視黃金時段播出的古裝劇寥寥無幾。
不止如此。
2017年底,一則所謂的「最嚴限古令」截圖四處傳播,其中便有一條「嚴禁戲說胡編亂造的古裝劇、宮鬥劇在一線衛視播出」。先不談消息真假,但從去年衛視播出的古裝劇目來看,宮鬥劇已然離衛視越來越遠。
黃金時段「上星」難,先走網播「二輪」反哺衛視其他時段,也不失為一條良策。但隨著最近《延禧攻略》《如懿傳》的停播,這條路徑也被堵死。可以確定的是,此次全面禁播宮鬥劇,更像是一種訊號——今年的國產古裝劇可能將迎來一次大調整。
2019年
古裝劇前景未卜
2019年,是古裝劇的關鍵一年。
一方面,衛視黃金時段古裝劇的配額繼續被擠壓,從五大衛視流出的招商片單來看,每家衛視今年播出的古裝劇數量稀少;另一方面,是觀眾娛樂需求的不斷增加,這使得古裝劇進一步向平台轉化,從三大平台發布的片單來看,雖然今年古裝劇目總量下降,但頭部內容占比不降反增。
簡而言之,即便2018年的古裝劇市場略有萎靡,多家製作公司仍對今年的古裝劇市場抱有很大的期望。
不過,最近的傳聞對古裝劇環境並不友好。有更多的業內人士透露,此番受影響的或許不止是宮鬥劇,可能會涉及所有以宮廷為背景的古裝劇。
倘若這一消息為真,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招商片單中提前定好古裝劇的電視台們。
2019年五大衛視的片單中,北京衛視獨播《大宋宮詞》,浙江衛視獨播《江山故人》《九州縹緲錄》,東方、浙江衛視拼播《慶餘年》,湖南衛視獨播《大明皇妃》《大宋少年志》《絕代雙驕》;這七部古裝作品中,《大宋宮詞》《江山故人》《大明皇妃》皆是宮廷題材——假若傳言為真,這三部宮廷劇或許近期「上星」無望。
當然,在衛視禁播的情況下,古裝劇轉向平台播出已經不再新鮮。
在2019年平台待播劇集里,不僅有《江山故人》《朝歌》《九州·斛珠夫人》《熹妃傳》《燕雲台》等女性宮廷大戲,更有著以《孤城閉》《雪中悍刀行》《劍來》《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代表的男性權謀大劇。
當衛視禁播宮鬥劇的「浪潮」進一步激化,網播也許會成為未來宮廷劇的「新常態」;在此基礎上,將觀眾的視角從宮廷移向宅院,可能也將成為古裝劇的一種新思路。
網播
宮廷劇唯一出路?
不過,即便有視頻網站來「兜底」,對於宮廷劇來說,今年的市場仍不「保險」。製作公司的心頭上,還壓著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網台標準統一化。
這條從去年底就傳得沸沸揚揚的消息,成為了懸在無數業內人士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廣電總局頒布新的條例之前,所有人都在靜心等待,等待著塵埃落定的那一天。
但在結果落地之前,我們必須想得更遠一些。
如果以樂觀的心態來看,其實宮廷劇轉網播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消費時代,來得快比玩得歡更能讓人滿意。過去螢幕前守候一晚,只為見證男女主角「拉拉小手」的觀眾不斷減少,熬個通宵刷完全集才是「時興」。
這一現象,也反向推動了宮廷劇不斷「加速」。如今年的《延禧攻略》,「黑蓮花」女主魏瓔珞,貫徹著傳統「爽」文中的「打怪升級」套路,幾乎「一集弄死一個」。雖然故事跟歷史相去甚遠,邏輯也不見得通順,但憑借讓人目不暇接的快,著實攬收了一波熱度。
從受眾的角度來說,「自來水」式安利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快」。彈幕互動要快,要形成有效的交流;微博熱搜要快,要讓不看劇的人應接不暇;網路傳播要快,好劇必須立刻打破「圈層」。如此「快」的宮廷劇集,搭配網路環境才能如魚得水。
但,在這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的霜刃下,一味求「快」的宮廷劇,須將走了偏鋒的劍「正」過來。
先不談「戲說歷史事件、扭曲英雄人物、美化反面角色、肆意宣傳皇權、台詞過度浮誇」這一系列老生常談的話題,宮廷劇如何避免對「人性極惡」的刻意表現,才是當下亟需解決的問題。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