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綜合自:金錯刀、河豚影視檔案
沒想到!
這個春節檔最大的話題電影不是寧浩黃渤、不是韓寒沈騰、甚至不是星爺寶強,而是科幻片《流浪地球》!
截止發稿前,《流浪地球》票房已突破17億!一躍成為春節檔的最大「黑馬」!
相比去年的《紅海行動》在春節檔過半才沖到單日票房第二位、最後時刻才上演反超,《流浪地球》從首映第四名到單日票房登頂,僅用了2天!
目前豆瓣最新評分為8.0。
網友驚呼:中國終於拍出了優質的科幻片,我們等這一天,已經十年了。
網友甚至把《流浪地球》評為「國產科幻里程碑」、「中國科幻拓荒之作」、「中國科幻元年」、「流浪地球一小步,中國科幻一大步」等。
現在全網都要爆吹《流浪地球》。
隨著口碑的發酵,預測票房甚至達到了 50.99 億!
壹
春節檔黑馬差點就涼了,被吳京救活!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說,影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發現太陽內核在急速老化,持續膨脹、地球將被吞沒,35億人類唯一的生路就是逃離太陽系,但是這可比逃離北上廣難多了。
不過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沒有選擇坐飛船逃離,去開墾去殖民新的星球,而是決定帶上地球一起流浪,在外太空重新找一顆恒星當「爸爸」。
這就是所謂的「流浪地球」計劃。
故事主要聚焦在一個三代之家。
已過花甲之年的吳孟達,飾演和藹的姥爺韓子昂,在地下城照顧外孫和孫女;
吳京飾演的父親劉培強,是一個空間站領航員的身份;
青春朝氣的屈楚蕭和趙今麥,飾演哥哥劉啟和妹妹韓朵朵,對地面上的世界充滿好奇。
作為一部國產片中少有的科幻電影,從上映前就備受關注,被各路大V發博推薦。
徐崢誇其是里程碑式電影;
姚晨稱其為中國硬核科幻電影;
被譽為當代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作家韓松撰文:「好多人都看哭了」;
就連著名導演卡梅隆都表示祝賀:
Good luck with your space journey of the Wandering Earth. Good luck with the voyage of Chinese sci-fi films.
祝你在漫遊地球的太空之旅中好運。 更祝福中國科幻電影發展順利。
《南華早報》的評語為這部片子定了調:史詩級科幻電影!
然而,這部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的誕生,並非一番風順,甚至可以說是歷盡艱辛。
從2014年至今的四年多時間里,《流浪地球》項目經歷了撤資、停拍、補拍等各種困難,劇組一度窮到問寧浩導演的《瘋狂的外星人》團隊借服裝。
這當中還有一個插曲,吳京本來只是客串,後來導演告訴由於投資方撤資了,電影拍不下去,結果吳京二話不說自己掏了6000萬投資,最終影片才得以面世。
事後,吳京曾向媒體透露:
「這次我仿佛在他(郭帆)身上看到我當年的影子。
執著、瘋狂地投入到自己喜歡的行業中的一個人,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自己還在那邊瘋狂的崩潰的默默支撐著。我被這種情懷感動。」
從停拍到被全網熱捧,除了吳京這個大功臣外,《流浪地球》何以如此硬核?
貳
8000張分鏡頭,10000件道具!
每個人都為《流浪地球》拼命
劉慈欣的小說向來是以硬核、科幻聞名,其中龐大的設定、恢弘的世界觀以及大量晦澀難懂的理論設定,改編劇本的難度非常之大,拍成電影被大眾接受更是難上加難!
慶幸的是,電影版《流浪地球》將小說中天馬行空的設定,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影像。
1.特效堪比好萊塢大片
電影開頭有一個長鏡頭,從地面的運載車一直拉到空間站,這個鏡頭讓我誤以為自己在看好萊塢大片。
感受下12000座行星發動機全功率啟動的畫面:
就是這個行星發動機!來回畫了3000張概念圖,最後才定了這一版。
為了拍電影,編劇跟導演寫了100萬字的劇本!
這還不算,他們嚴謹到什麼程度呢?郭帆說,編劇們編了100年的「編年史」,把從今天到100年之後的世界都描繪一遍。
光這套世界觀,就寫了8個月!
包括生物群落、大氣現象、世界人口、行政版圖、行星發動機、地下城、運載車、補給站、空間站等一大堆背景。
不僅如此,為了展現一個逼真的未來世界,團隊畫了8000張分鏡頭畫稿;
完成了10000件道具製作,拿李光潔穿的外骨骼防護服舉例,成本超過45萬,第一次做好之後,重量超過100斤,由於穿著太痛苦,改良之後重量任高達80斤,需要四到六個人穿一個半小時。
同時團隊還完成了100000延展平米的實景搭建。
這些畫面的宏偉程度使得《流浪地球》走出了「五毛特效」的怪圈,邁出了中國科幻的第一步。讓很多驚嘆:原來國產電影的特效也可以做到這種水平。
2.科幻片的清流:「帶球跑」
中國的科幻,一直都有著有別於歐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內核。
我們看慣了「一人開掛,拯救人類」的歐美好萊塢科幻片,在《流浪地球》里為我們呈現的是:全人類團結在一起「集中力量辦大事「。
《流浪地球》還帶來了一股「帶球跑」的清流。
當有人問導演「為什麼地球出現危機時,你們中國人跑路還要帶著地球?」
導演開玩笑回答:「因為買了房子,房價太貴啊!」
實則《流浪地球》背後是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家園、土地情結,是專屬於東方文化的一種深深紮根靈魂里的執念。安土重遷的中國人,怎麼能捨得丟下一起生活了這麼久的地球母親?
配合上影片中末世還要舞龍舞獅過春節;即便多少年後依然不會改變的藍白校服…這一系列中國符號,講述著《流浪地球》由內而外的中國血肉。
所以說,這部電影的靈魂,是對於家庭,對於故土的情感,這種特別中式的思想傳遞,為冰冷科幻片融入人文情懷。
叁
背後的故事
「做電影」而不是「拍電影」,這是郭帆和很多國內導演不同的地方。很早以前,他曾和幾名國內導演討論過這個問題,堅持把所有創作放在前端,只在拍攝現場施工的他受到了很多批評。按照這種工作方式,現場突然迸發靈感怎麼辦?
只能槍斃靈感。對很多習慣了現場發揮的導演來說,這是難以想像的。但要拍這類重視效電影,這是必須要邁出的一步。郭帆的工作方式非常理性,但有時也有感性的一面。給《流浪地球》配樂的作曲家阿鯤告訴小娛,和他討論配樂風格時,郭帆總是強調中國人對家的眷戀,這種飽含深情的講述觸發了他的作曲靈感。
2016年1月,郭帆和龔格爾拿出了劇本大綱。光大綱就有2.5萬字,而正常一部電影的劇本一般只有三四萬字。整個籌備期,龔格爾和郭帆一共寫了大概100萬字的劇本,第一稿劇本大約7萬字,每個人都起碼寫了十遍以上。
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飯。四年來,郭帆工作室的燈幾乎每天是園區最後一個滅的。這是個遍布導演工作室的園區,隔壁是黃渤,樓下是路陽。郭帆一般一周只回一次家,後期階段基本住在辦公室。工作人員經常在凌晨三四點收到郭帆發的消息,什麼世界觀文件、概念設計圖,微信「嘀嘀嘀」地響個不停。
在這種既沒有合同也沒有酬金的情況下,兩人投入全部精力幹了大半年。據騰訊貴圈報導,整個籌備期,郭帆墊資一百多萬,龔格爾墊了幾十萬。《流浪地球》在2016年7月才正式立項,在此之前,可能稍有差池,這個項目就換人了,甚至難產。
對於青年導演,先幹活再拿錢的現象在業內並不少見。沒成果就沒信任,沒信任就沒合約,沒合約就沒戲拍。所以只能在前期先盡量做,拿出的成果越多,就越能打動資方。在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all in,與其說這是一種賭博,不如說是因為熱愛。
投資方選擇郭帆和龔格爾也是一場賭博。項目開始籌備時,《三體》電影版剛折,整個行業都對科幻片持懷疑態度。這類重視效電影的投資必然不低,把寶全押在兩個沒相關經驗的新人身上,風險很大。
盡管片方已經盡可能把風險降低了。比如,一開始定的方向就是帶科幻元素的冒險類型片,不搞鴻篇巨制,不做大場面災難片。龔格爾寫的第零稿劇本,就是個聚焦在一個地點、一件事的小範圍劇本。要做世界觀宏大的視效大片,沒有足夠的成本支撐,沒有完善的制片流程支持,沒有全體人員拼盡全力的投入,誰敢保證?提前規劃,有如癡人說夢。
為了進一步降低風險,中影決定再找一家有分量的制片方,與創作團隊制衡。一個項目要開拍,至少得有兩家或者兩家以上具備專業性和實力的公司加入。因為一家公司可能是偏執,兩家公司才能互相印證。如果沒有這樣一家公司出現,項目可能就此停擺。
關鍵時刻,北京文化出現了。用郭帆的話來說,北京文化的董事長宋歌只用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決定堅挺《流浪地球》的誕生。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賭局,包括演員。
因為前景不明,《流浪地球》在籌備時很難找演員,吳孟達拿到劇本時,還以為是從好萊塢買的。李光潔和屈楚蕭接到邀約時,起初也心懷疑慮,直到看到郭帆那一屋子的設計圖,才決定加入。萬事俱備,只欠開機。
2017年5月26日,青島,晴。《流浪地球》正式踏上冒險之旅。
「XXX在不在?」「大力膠在哪兒?」拍完《流浪地球》已經一兩周了,第一副導演周易還是經常夢到片場。大部分導演組成員拍完後都有這種類似PTSD的症狀,直到一兩個月後才緩解。開拍前,大家自以為做了萬全的準備,沒想到「施工」時還是一片兵荒馬亂。
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意外發生。有時是道具運過來,鏡頭推上去發現假得不行,沒法拍;有時是眼看著要拍了,景還沒布置好,大家都進進出出亂作一團。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全組撲上去一起改。組里甚至流傳著一句話,全員美術組。
為了提高效率,避免出現因為一個人耽誤全組的情況,郭帆習慣拿著對講機喊人:「周易,你還需要多長時間?」「五分鐘。」「好,周易還有五分鐘。」過了一會兒,又一聲從廣播里傳來,「周易還有三分鐘。」眼看著要超時了,郭帆開始全組「掛人」,「周易現在還有30秒,29,28……」
巨大的聲音在棚里回響。每到此時,全組人都能看到一個人從遠處飛奔而來,上氣不接下氣。時間長了,大家都記住了言出必行,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一個人拖了全組後腿。
盡管如此,時間還是不夠用。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常態,劇組成員分組休息,導演幾乎不休息,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演員Mike隋殺青的時候,電影人關雅荻發了條動態:我負責任說,只要科學訓練,郭帆導演應該是個不錯的超馬越野跑選手,因為他們在高強度運動下,也經常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
最難熬的一次,劇組連拍了37個小時。每要求再來一條,就意味著全組又要多拍兩個小時。外骨骼重達八十斤,演員穿在身上一做動作渾身都疼。飾演錘子的演員有次拍著拍著就累吐了,抱著桶吐了兩回。制片主任李寶泉為了減輕演員的負擔,發明了龍門架,演員休息的時候可以掛在上面,把衣服吊起來。雖然只能板板正正地坐著,但起碼重量不在肩上。
(劇組連拍37個小時後龔格爾拍的現場照片。李光潔癱倒在地,郭帆坐在一旁看回放)
除了主創成員,幾乎每個組手下的人都換了三撥。每天都有人辭職,有說家里有事的,有說生病的,還有人說自己信佛了,佛不讓他拍這部戲。一些群演來做了半天,吃了午飯後就溜了,連工錢都不要。
為什麼要這樣超負荷工作?自然是為了省錢。預算很緊,大家也沒有太多經驗,很怕一不小心就超支。盡管美術指導郜昂是從《三體》劇組過來的,龔格爾也在進組前向《三體》的制片主任請教了很多,但大家還是很忐忑。更重要的是,國內的劇組還不夠工業化,很多時候都要靠人工補足,為了保證拍攝質量,只能加班加點拼命。
「背叛革命」的人占大多數,懷疑的聲音也不時湧現,所幸主創們都沒有動搖。一個燈光組的老師傅,有次抱怨自己老了,不像這幫年輕人能熬夜,提出辭職。沒想到走了才兩天,就又返回劇組,「不行,這事兒還得我來幹。」
拍戲太苦,大家都學會了苦中作樂。在棚里忙進忙出的小夥子們,有次夜深了坐一起相互擠兌,「你是不是想讓我陪你睡?」「我陪你睡,我陪你睡。」這時周易就坐在門口找助理要藥。「這藥可不能多吃啊!」助理說著,從包里掏出20粒速效救心丸。副導演一口灌下。
終於迎來了殺青之日。每個演員殺青時,大家都先是笑,說我們終於解放了,然後是失聲痛哭,「經歷了我們這劇組,還有什麼過不去的?」
但對於導演來說,長跑仍在繼續。開始做後期時,最讓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預算不夠了!因為拍攝素材的精度太高,要想完美呈現每個細節,原定的特效預算肯定不夠。
主創面臨「二次創業」的艱難抉擇。要不要追加制片成本?如果此時「斷糧」,《流浪地球》就很可能變成下一個《三體》電影版。
開弓沒有回頭箭。項目跑到這個階段,已經停不下來了。資方重回牌桌,開始了漫長的談判。這期間有人拍桌子有人吵架,幾方博弈下來大家都精疲力盡。最後,北京文化追加了制片成本。最終的成本,比當初的預算翻了一番。
危機仍未度過。投資款到帳需要時間,在等錢途中,劇組一度揭不開鍋。為了不耽誤電影進度,龔格爾賣了自己的車。其他人知道後,都急了,「這仨瓜倆棗的夠幹嘛?」
在各種場合,郭帆都多次感謝吳京,說沒有他就沒有《流浪地球》。
確實如此。早在2016年10月,郭帆就曾邀請吳京飾演太空人劉培強,但當時吳京並沒有立即答應。因為這個角色一直找不到合適演員,和其他角色互動也不多,這條線就一直空著沒拍。第二年暑期檔,吳京因為《戰狼2》的票房記錄迅速崛起,聲望達到頂點。這時《流浪地球》即將迎來階段性殺青,預算也開始捉襟見肘。
還是敲不到合適演員,怎麼辦?為了這個角色,主創找過劉德華、梁朝偉等一線演員,但最終都沒談成。就在郭帆發愁的時候,吳京突然聯繫了他。
酒桌上,兩人邊喝邊聊,把臉喝得紅撲撲的,喝高了就開始說胡話,一本正經地聊起「純粹」。一個說「不踏出第一步就永遠沒人做這件事」,一個說「看到你就想到了當初的我,牛逼!」吳京激動地手舞足蹈,郭帆感動地熱淚盈眶,兩人抱在一起,喝了一瓶又一瓶。考慮到當時劇組的情況,吳京決定出演這個角色,並投資本片。
在今年1月28日《流浪地球》的首映禮上,吳京說起這段往事,也直呼是郭帆一頓酒把自己騙進組的,「當時郭帆邀請我客串,串著串著超支了,於是說那我就投資吧。拍著拍著發現不對啊,怎麼客串串了31天,再拍又超支了。」
再次超支,沒辦法,郭帆厚著臉皮去問吳京,「京哥你能不能不收片酬?」當時本來合同都擬好了,就因為這次超支,吳京最終零片酬出演。
有了吳京的投資,被粉絲稱為「小破球」的《流浪地球》終於能加一些大場面了,宣傳上也有了噱頭。事實上,很多人知道這部電影,就是因為那版「吳京版」片花。
2018年5月4日,又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全組殺青。拍完最後一場戲,郭帆在通告單的空白處寫了幾行字,「如果你要擁有你從未有過的東西,那麼你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
長跑進入最後沖刺階段。能不能啃下特效這塊硬骨頭?拿到第一次粗剪後的版本,後期制片孫敏驚呆了,全片有四千多個特效鏡頭,還都是A級以上的高難度鏡頭。砍,必須砍。最終成片里,特效鏡頭砍了一半,很多一看就很貴的鏡頭,如果不是對敘事特別有幫助,只能忍痛割愛。
留下來的特效鏡頭,每個都改了很多遍。最多的一次,一個鏡頭改了兩百多遍。特效人員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證質量,不得不長期加班。用MORE VFX(參與後期特效製作的中國公司之一)創始人徐建的話來說,這次「同事們基本已經把睡覺當成了愛好,把回家當成了夢想」。
制片人龔格爾也常在網上調侃,「後期人員窮到沒有秋褲穿」。有一次,特效公司的同事們為了讓電影中一名角色在太空中漂浮得更優美,自發增加了工作量,用CG替身為他完成了很多近乎完美的動作。當他們把完成素材拿給龔格爾看時,龔格爾的第一反應是「沒錢了」。大家哈哈大笑,「這次就算送的啦!」
《流浪地球》的參與人員有7000多人,光特效人員就有近三千人。從進組到現在近四年時間,美術指導郜昂完成了從戀愛、結婚到生子的全過程。《流浪地球》伴隨他度過了人生最重要的階段。
這段七千人接力的長跑即將走向終點,故事卻仍在繼續。1月28日,深夜,北京英皇電影城。B組導演鬱剛看完《流浪地球》的點映,亮燈後一看,這一場的觀眾幾乎都是劇組的小夥伴們。主演屈楚蕭叫住他,他站起來,挺直了腰桿大喊,「拍了咱們這個電影,我能吹一輩子牛逼!」
張寧
半度先生創始人CEO
POA思維原創者
湖畔大學一期學員
3分鐘說服馬雲破格入選湖畔大學
朋友圈7個小時眾籌學費28萬
在一群超級精英中被推選為班委
課堂筆記成為湖畔師生最受歡迎的收藏
報名咨詢,請加志願者Mayo的微信,備註驗證:POA
延伸閱讀&報名,請點擊:
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一定要來上POA雙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