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假期總是這麼短暫。
一晃神,又到了慶祝「開工大吉」的日子。
相比於2018年春節檔創造的57億票房紀錄,2019年在春節第六天,就做到了超越。
而其中貢獻最大的票房黑馬,也已經殺出了重圍——
《流浪地球》
截止到2月12日中午12點,上映第8天的《流浪地球》,累計票房已超過24億。
不但成為了中國影史上,第14部票房過20億大關的電影,勢頭更是直逼國語影史票房冠軍《戰狼2》的57億。
無論最終的結局如何,有不少人認為,吳京都是最後的大贏家。
可遺憾的是,不少國人對他卻盡是嘲諷。
不但用各種諷刺的言語,來謾罵這樣一個認真的電影人,甚至還因為他的存在,給影片怒打一星。
吳京,真的那麼不可饒恕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至少在導演郭帆的眼里,沒有他,就沒有如今的《流浪地球》。
影片在拍攝初期,曾給劉培強的扮演者,列了三條要求。
① 要有很高知名度,並且願意以自己的知名度帶動項目;
② 戲份不是絕對男一,還要願意為青年演員開路;
③ 片酬沒法太高,最好不收錢。
看到這三點的第一眼,就連小鴨都覺得,未免太苛刻了——
這跟搶有什麼分別?
可吳京真的來了,不但沒收一分錢,還帶了六千萬的投資。
導演完全就是「空手套戰狼」啊。
吳京說,這是被忽悠的。
可因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即便被忽悠,也在所不惜。
更何況從入如今的票房來看,吳京這次的投資,又是一次正確而又大膽的決定。
除了吳京之外,影片還請到了老戲骨吳孟達。
他在採訪中毫不掩飾地表示——
看到劇本時,根本不相信這是中國人寫的。
眾所周知,達叔近年來的身體沒有那麼硬朗。
以他66歲的年紀,再身穿幾十斤重的外骨骼吊威亞,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有時在片場,帶著頭盔的他,總是拍一段戲就需要出去吸一會兒氧。
有時達叔回到家,還會特別委屈地哭——
我都這個年紀了,為什麼還要受這樣的苦?
甚至在拍完《流浪地球》回到香港後,吳孟達就累倒住院了。
可一想到能夠參演這樣一部,具有跨時代意義的作品,達叔就覺得所有的辛苦都不過兩個字——
值了。
相信,這部讓吳京和達叔,都這麼拼命的電影,不少觀眾已經在大螢幕上看了個究竟。
在超過55萬觀眾的打分下,影片依舊有著7.9的豆瓣評價——
春節檔當之無愧的,票房與口碑雙料冠軍。
原著作者劉慈欣,中國科幻第一人。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嚴鋒,曾這樣評價大劉——
單槍匹馬以一人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就在這個春節檔,劉慈欣有兩部作品被搬上了大螢幕。
一部是《瘋狂的外星人》,寧浩+黃渤+沈騰+徐崢的王炸組合;
另一部就是今天的主角,被預定為爛片,卻做到逆襲的《流浪星球》。
在這部影片之前,中國科幻片一度被評價為三個字——
不可能。
在全球叫得上名字的科幻片中,無一出自中國人之手。
可奇跡的發生,不就是打破既定的偏見嗎?
《流浪星球》上映後,就連外媒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是後來者,在電影業中,中國也是科幻片領域的後來者,不過這種局面就要改變了。中國電影,終於加入了太空競賽。
————《紐約時報》
《流浪地球》的故事中有一個前所未見的元素:地球整個兒被抬走放進另一個太陽系,哇!這部電影看起來相當獨具一格,完全可媲美好萊塢,有些地方甚至超越了好萊塢。
————印度《News18》
中國英雄可以在形勢危急之時打破計劃、雷厲風行做該做的事,而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偉大事業無私奉獻,但在美國英雄這邊,這通常只是他們完成任務的一個副產品,而非主要目的。
電影中體現了中國人不同於西方人的價值觀,這可能是2019年最好的科幻電影。
————《澳大利亞電影網站Flicks》
說了那麼多,《流浪地球》到底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悲壯,是我腦海里第一個蹦出來的形容詞。
故事設定在一個未來的世界。
因為太陽突如其來的老化和膨脹,它即將吞滅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真·世界末日來臨。
為了做到自我拯救,全世界統一了戰線。
他們在地球表面建造了 12000萬台行星發動機,想用發動機巨大的推力,逃離太陽系。
而這就是「流浪地球計劃」的核心,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將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開動行星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調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衛星。
這是第一條關於宏觀的支線,第二條線則聚焦到了一個三代之家。
父親劉培強(吳京 飾),是空間站的太空人。
為了能讓兒子和唯一的監護人姥爺一同進入地下城,他放棄了身患重病的妻子。
姥爺韓子昂(吳孟達 飾),是一個運輸車的專業司機。
他不但撫養著外孫劉啟,還在救援過程中,收養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外孫女韓朵朵。
這個和藹善良的老人,在運送火石的途中,不幸離開了人間。
他坐在椅子上離開的這一幕,也在電影院讓人忍不住淚流滿面。
看完電影後,我始終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
倘若劉啟(屈楚蕭 飾)和韓朵朵(趙今麥 飾)沒有私自離開地下城,那麼故事會不會有另一個結果?
可真要是如此,或許影片中的地球,也早已毀滅了吧!
大家也好,小家也罷。
所有人的共同目標只有一個——
帶著地球逃亡。
不得不說,當影片被設定在了太空,特效就顯得格為重要。
尤其是在如今,五毛錢特效橫行的影視圈——
打造一個如此龐大的背景,實屬費時費力又費錢。
可《流浪地球》做到了,讓每一個畫面都讓人心潮澎湃。
無論哪一個細節,主創團隊都爭取做到精益求精——
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畫稿,100000平米實景搭建……
觀眾在電影院看到的每一幀畫面,都是在他們反復推敲下,才有的精致製作。
尤其是特效,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劉培強和隊友在太空失重,其驚險與刺激令人緊張;
因為木星引力影響,世界天塌地陷;
集體噴射的發動機,無比的壯觀。
作為一個觀眾,我為能有這樣震撼的中國電影,而感到無比的驕傲。
作為記錄木星與地球之間距離的工作者劉培強,他第一個發現了空間站的叛逃。
原來,為了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聯合政府選擇放棄了難以拯救的地球。
該如何做到自救?
影片給我們展現了一場感人至深的——
父子情、戰友情、世界情。
原來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那麼一群勇敢的人,在守護地球。
當世界末日來臨,希望又是什麼?
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方向。
哪怕希望只是一束渺小的光,只要足夠堅強,就能照亮所有黑暗。
當然,《流浪地球》並不完美。
我們承認它的進步與創新,也同樣接受它的瑕疵與缺點。
不得不客觀的說一句,確實還沒到超越美國好萊塢的階段。
但令每一個觀眾欣喜的是——
中國科幻電影在前進。
我們怕的從來不是比較,而是還沒開始比,有些人就認輸了。
承認中國電影的進步,真的那麼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