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爆了兩個料,網友:原來你是這樣的成龍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最新一期的《聲臨其境》中,張國立爆了成龍兩個料。

成龍怕打針。

好吧,這和八妹印象中的大哥形象有點不符啊!

張國立說,他和成龍一起去抽血,成龍得三個人同時按住。

但發出的嚎叫聲,依舊把張國立給嚇到了。

隨即,張國立繼續說,有一次拍戲,成龍的腹部受傷嚴重,腸子都快流出來了。

他卻裹住傷口,堅持把剩下的戲份拍完,然後回香港做了手術。

聽到這,八妹默默點頭:嗯,這個真的很 ” 成龍 “。

所以,到底哪個才是我們熟悉的成龍大哥?怕打針的膽小鬼,還是不怕死的鐵血硬漢?

總覺得,自2017 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以來,成龍身上的標籤越來越多。

爛片王、花心大蘿蔔、不稱職的父親、過氣功夫巨星 ……

甚至有網友預言:以後,由吳京來當成龍大哥,原來的成龍大哥另有其用。

聽聽,也是寒心。

但成龍大哥真的過氣了嗎?

或許,近幾年的一些數據,能告訴我們答案。

在剛過去沒多久的賀歲檔中,屬《神探蒲松齡》撲街最厲害。

投資高達 3 億,目前才回本 1.5 億,豆瓣評分區區 4.1。

這慘淡的成績單,簡直讓人不忍直視。

從 2012 年到 2019 年,只有一部《英倫對決》評分最高,7 分。

其他的不是口碑評分沒及格,就是票房收入不理想。

除了 2017 年 4.9 分的《功夫瑜伽》,賺了個盆豐缽滿,可惜口碑又太差。

再加上,前一陣子,因為 2015 年出版的一本自傳,里面的內容被各路媒體口誅筆伐。

在《成龍:還沒長大就老了》里,成龍自認是個 ” 混蛋 “。

甚至親口承認,曾經嫖娼、賭博、酗酒、出軌和家暴。

博眼球嗎?的確有這個嫌疑。

但作為一個出道將近 50 年,紅了 40 多年,獲獎無數、影迷遍布世界各地的巨星來說,的確也沒這個必要。

不知是不是成龍折騰不動了,因為我們開始懷念起了過去的舊時光。

一個屬於演員成龍、功夫成龍的時代。

1.” 李小龍第二”

在憑借《醉拳》C 位出道之前,成龍一直被當作 ” 李小龍第二 ” 來培養。

但耍起雙節棍的成龍,絲毫沒有英武之氣。

怎麼看,怎麼像山寨貨。

除非注入新鮮血液,不然,中國功夫定會後繼無人。

1976 年 《新精武門》

1978 年,正愁著轉型的成龍,遇到了一生的伯樂袁和平。

袁和平,江湖人稱 ” 八爺 “,當年首屈一指的武術指導。

” 八爺 ” 為成龍量身打造了《蛇形刁手》和《醉拳》。

1978 年 《醉拳》

電影大獲成功,成龍變身新一代 ” 功夫小生 “。

在此之前,功夫片的受眾大多是男性,但成龍卻開啟了老少皆宜、男女都愛的新篇章。

而這,都要拜他的喜劇天賦所賜。

打得過打,打不過跑,再加上誇張的表情、滑稽的情節,以及賤兮兮的演技。

功夫片和喜劇片完美融合,” 成龍 ” 二字,開始家喻戶曉。

2. 英雄的誕生

盡管一夜爆紅,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龍依然活在前輩李小龍的 ” 陰影 ” 下。

為了迎合市場,一直扮演小人物,經常以調皮小師弟示人。

1980 年《師弟出馬》

這樣的後果是,觀眾逐漸開始審美疲勞。

再三思考後,成龍決定再次轉型。

拿到《A 計劃》的執導權,將默片時期的肢體喜劇發揚光大。

將原本呆板無趣的武打動作,轉換成靈活有趣的肢體語言。

不再為了打而打,而是為了劇情而打。

於是,我們才有幸看到那場狹窄弄巷里的單車打鬥戲。

整個鏡頭下來,流暢自然,搞笑生動,就像看一場精彩的雜技表演。

除此之外,成龍也開始了個人的 ” 形象轉型 “,從師弟變成了英雄。

隨著年齡和名氣的增長,傻氣笨拙的小師弟,顯然已經不適合他。

他需要更大的角色和舞台。

比如,《警察故事》中勇敢正派的先鋒警察,陳家駒。

再比如,《飛龍猛將》中維護正義的律師,阿龍。

其中,《警察故事》是香港第一部警匪功夫片。

當年票房高達 2662 萬港元,位居香港年度票房第三名。

而這部電影,也被視為成龍的轉型之作。

從此,成龍徹底告別李小龍,小人物變成了大英雄。

3. 勇闖好萊塢

24 年前,也就是 1995 年,港片《紅番區》開啟了內地賀歲檔時代。

電影不僅在大陸反響熱烈,在北美也取得了 3239 美元的票房成績。

而主演成龍,也因此正式打入好萊塢市場。

《尖峰時刻》三部曲、兩部《上海正午》、《燕尾服》、《環遊世界 80 天》、《鄰家特工》共 8 部。

累計票房約 7.24 億美元。

中美合拍片《功夫之王》、《功夫夢》、《英倫對決》3 部。

累計票房約 2.7 億美元。

迄今為止,成龍的 4 部西片,依然是好萊塢動作片史上最賣座的前 4 名。

順序分別是《尖峰時刻 2》、《功夫夢》、《尖峰時刻》和《尖峰時刻 3》。

這樣的票房成績和號召力,讓華人演員在北美市場,被明顯區分為 ” 成龍 ” 跟 ” 其他人 “。

從此,Jackie Chan 的粉絲遍布全球。

直到 2017 年,成龍榮獲第 89 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華人史上第一人。

4. 從英雄到大哥

如今,我們提起成龍,都會在後面加上 ” 大哥 “。

既是尊重,也是敬仰。

原因嘛,有很多,首先肯定是電影這塊。

相信不管過去多久,中國的影史上,永遠都會有獨屬於 ” 成龍 ” 的一章。

李小龍是把功夫帶入西方世界的領路人,而成龍無疑就是前輩最忠實的追隨者。

記得 2009 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他帶著《寶貝計劃》參加主競單元。

走紅毯時,被潮水一般的 “kongfu” 和 “Jackie” 聲淹沒。

不到 300 米的紅毯,成龍走了 23 分鐘。

你看,幾十年的潛移默化,早已讓他成為最具中國代表的第一人。

其次,是他傳遞出來的精神,努力、正義、愛國、團結、善良 ……

喜歡成龍的人有很多,但每個人喜歡的理由,卻不盡相同。

他很努力,拍戲很拼命,幾乎不用替身。

拍戲時,斷胳膊斷腿,骨頭錯位,大小擦傷,種種事故層出不窮。

但他卻拍到了 65 歲,可能還要繼續拍。

因為對他來說,做演員,仿佛已經成了一種使命。

很多記者都反映過,採訪成龍大哥,很頭疼,很有可能就被他的 ” 慷慨陳詞 ” 給攻陷。

看到中國記者穿外國品牌,他會很不滿,並表示:

” 我會一直穿唐裝。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穿自己的衣服,從小事做起,我們就會強大 “。

別看平時 ” 大道理 ” 張口就來,其實成龍並沒讀過太多書。

《畫皮》的導演陳嘉上就說:

” 成龍的電影八十九分鐘在打,最後一分鐘對著鏡頭講大道理。”

道理誰都會講,成龍卻是身體力行地在做。

他深知保護環境的重要,對 ” 地溝油 “” 毒食品 ” 深惡痛絕。

在作品里,也不忘呼籲大家,要保護環境。

” 通常你不懂的事我也不懂,我知道,水跟生命都很重要,不要浪費。”

1991 年 《飛鷹計劃》

” 一定要做正確的事,還有阻止別人做壞事’,父親還告訴我‘要尊重自然’ “

1998 年 《我是誰》

在片場休息間隙,會不聲不響、一個個撿起地上的礦泉水瓶。

他熱愛公益,捐款無數。

抗擊非典,捐了 150 萬元;

汶川地震,捐了 1000 萬元,還特地飛抵四川震區探望災民;

玉樹地震,他捐了 300 萬元 ……

記得大哥說的一段話,現在聽來,仍覺感動:

” 我在三年之內蓋了二十一所學校,六千五百雙跑鞋,五百件羽絨服,很簡單啊!

不簡單的是,把這六千五百雙跑鞋送到各地,貴州要多少雙,延邊要多少雙,判斷多大的尺碼該多少雙,我要一個一個地送到,這才是困難的。”

我想,這也是多年以來,成龍被叫 ” 大哥 ” 的原因吧。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句話:

” 他這麼賣命,還能活到現在,就已經是個奇跡了。”

當然,這個 ” 他 ” 指的就是 ” 成龍 “。

如今,早已年過花甲的成龍,不管以何種方式,依然活躍在大眾面前。

不知為何,八妹突然生出一種幸福感。

這種幸福是,我們都是看著成龍的電影長大的。

這種幸福是,看到成龍的功夫,就會產生一種歸屬感。

而這種幸福,不管過去多久,都不會改變。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