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這就是中國》在解讀理論的同時,更注重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這種「近」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空間上,二是心理上。
粉紫色燈光下,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在舞台正中娓娓道來。三五米處,觀眾們或靠著椅子、或席地而坐,認真傾聽。
演講結束,一位觀眾拿過話筒:「從工業角度看,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粉碎機’,您覺得中國高端產業要繼續發展,是否競爭大於合作?」
張維為答道:「‘粉碎機’指的是國外許多高端產品,中國一開始製造就會變成‘白菜價’,首先需要肯定這種現象,這對世界上多數人有利,正因為降價,非洲人民也開始有了彩色電視和手機。」
以上對話並非來自高校的公開課現場,而是電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中的場景。從時下熱點、難點問題切入,節目嘗試用現場演講和辯論的形式,展現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的優勢。
從「線上」到現場
政論節目在國內電視螢幕已發展多年,主要秉持客觀立場,通過評述、辯論等形式傳達觀點。《這就是中國》在這些基礎設置外,還將年輕觀眾納入到節目辯論環節,讓他們有機會面對面將理論「辯」得更清楚。
正如節目中答疑的一方張維為所說,「什麼問題都可以提,沒有任何禁區,問題越尖銳越好,我們一起來探討。」
寬鬆的尺度為話題的研討提供了更多空間。節目觀眾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各自帶著問題,自發來到錄制現場,向張維為提出疑問,並收獲答案。
現場,一位觀眾提問,「美國真的比中國優越很多嗎?」張維為便從人均壽命、社會治安上、發展認同感等幾個維度進行橫向比較,否定了這一論述;談到中國在發展中借鑒西方的問題,張維為回應,「中國在發展中是有選擇的借鑒,例如資本市場便是根據國情適當放開,這是中國模式成功的關鍵。」
一位現場觀眾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他最初關注到這檔節目,是被節目官方微博引流,隨後被模式與話題吸引,於是決定去到現場。「我本身是帶著質疑來的,但錄制中真的被張維為說服了。說到底誰不愛國呢?來參與錄制也是想提出自己的思考,讓我們國家變得更美好。」
離觀眾更近一點
除了環節設置上力圖讓觀眾更有參與感,《這就是中國》還在舞美設置與傳播層面,充分考量與大眾的互動。
據主創介紹,節目組在策劃初期研究了大量國外脫口秀節目的現場布置,發現舞台多數以聚攏型為主。因此,為了消解理論節目與觀眾的距離感,團隊在舞台布置上錨定了一個方向——離觀眾近一點。
這種「近」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空間上,二是心理上。
空間層面主要是舞台與觀眾的物理距離。「嘉賓與觀眾的距離很大程度決定了對話的效果,當距離近了,就會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因而在《這就是中國》舞台上,主講人撤掉了講台,與觀眾的距離不到五米,節目策劃人跟觀眾坐在一起,「有時候根本分不清他們」。
心理層面主要呈現為舞台燈光。一般新聞政論節目大多以藍色為背景,《這就是中國》採用了紫色、粉色等暖色調。「這種設置可以產生心理作用,暖色調會讓觀眾在現場感到溫暖。」
跳出內容,《這就是中國》在傳播管道上也與用戶進行著深度互動。
據介紹,在節目的用戶畫像中,18歲到36歲的年輕高知群體是主要受眾。為了更廣泛觸達受眾,節目組還在電視播出後積極進行二次傳播,在觀察者網、B站、今日頭條、騰訊視頻等分發短視頻,收獲了良好的反饋。節目內容登陸B站後,首期收到7000餘條留言,第三期則突破8000條,影響力還在持續擴散。
讓理論「落地」
政論節目,某種程度上即是「論政」。而「論政」本身是一件「高難度」工作,對創作者的政治、業務素養要求甚高,節目話語的靈活性創新難度更大。
《這就是中國》由東方衛視攜手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觀視頻工作室、觀察者網一同打造。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為節目創新話語表達創造了更多可能。
據主創介紹,這次節目的實踐是一次互聯網思維與傳統廣電話語的碰撞,導向正確、表達鮮活是節目組的訴求。
這一要求也貫穿到了節目圓桌討論、演講、問答三個環節當中:討論環節用「真人秀」形式展現,記錄策劃組在搜集問題、選擇話題、確定話題等全過程,讓現場感更強;演講環節張維為結合自己的經歷、經驗和理論成果,故事化闡述觀點;問答環節,一對一交流,尖銳直接。
選題上,節目更多聚集群眾最關切的問題。例如有「一出國就愛國現象」「如何建構中國話語體系「「社會主義民主跟西方民主的區別」等政經、社會議題,也能夠看到環境保護、脫貧、基層治理等民生難題的討論。
將熱點問題結合靈動的模式,《這就是中國》讓理論解讀成為了實用有趣的知識對談。
編輯:王海婷 侯雯慧
【版權聲明】標註「原創」的文章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廣電時評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企鵝號、鳳凰號、搜狐號、百家號、網易號、北京時間等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