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這些低分電影大都打著「紀念我們逝去的青春」這樣的旗號。我不覺得80後的青春已經死了。而90後正青春。 在觀影時,這樣的口號很容易觸發觀眾的逆反心理:誰給了這幾個中年導演給我們的青春下死亡通知書的權力?這種把人騙進放映廳然後給對方開追悼會的行為,天然帶來反感。
他們安排了一群超一流學校都不一定會有的人,幹著混混都不一定乾的事。俊男靚女們一個個成績優異,卻墮胎是標配,撕逼是必備,出軌是共識。抽煙是帥,打架是酷,逃課是常態。 把好好的學校表現的烏煙瘴氣。同學間搞小團體,互相猜忌,好好的班級被演成了宮鬥劇。
導演編劇們關於青春的刻板印象讓人不舒服。這點就連口碑還不錯的青春派都有這樣的問題。青春派里,富二代是無憂無慮只知吃喝玩樂的。學霸是家庭條件不好想通過努力讀書改變命運的。動不動就發泄情緒而且只有大吼大叫的方式。班主任那句台詞「拼爹都拼不過還不拼你自己」,也不能說錯,但作為一個班主任說這話,(我高中班主任常說的是先成人再成才。)太功利了吧。最大的問題是錯把中二當成青春活力。最不能忍的是他們的校服,完全就不是中國特色。所以整部電影看下來比較尷尬。
青春片走的是「保證商業成功」,但觀眾偏向了純粹的「個人故事」。這一點與盛產青春片的時期的創作大環境有關。世界範圍內大部分優秀的青春電影里得到很高的評價並不僅僅是因為里面有你我的青春,而是因為這些電影即便拿掉青春兩個字,還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因為故事是有技法的,音樂是契合主題的、演員是看氣質找來的、它想探討的也絕不是虛無羸弱的成人不堪!
而中國的青春片不僅從電影角度來說是爛片,導演編劇們也根本沒真真了解過大多數觀眾的觀影需求。電影最重要兩大要素是:講了什麼故事,想要說明什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後,再談振聾發聵。這兩者的關係,就跟根和枝椏一樣,故事講好了,道理才能呈現好。觀眾是有腦子的,也不是瞎子,你把故事講好了,道理自然就呈現好了。
導演,編劇和攝制組應該是呈現者,而不是審判者。把你想表現的東西,好好拍好了,讓作品自然地給觀眾帶來感受。國產青春片,故事講得一團糟,還急著用小學生寫作文的方式借主角之口表達一下全篇作品的中心思想,這個行為,叫急功近利。
絕大部分國產電影只是罩著青春的幌子,套上了一坨劇情狗血老套、立意膚淺、表演生硬、絕精老男人裝嫩、MTV式的製作、打著美圖秀秀泛濫的柔光、觀眾定位準確、宣傳無下限的商業垃圾。最明顯的例子是網劇版《匆匆那年》和電影版《匆匆那年》得到的不同評價,相同的故事為什麼還是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
以上種種都導致了國產青春電影的終極硬傷:缺乏共鳴。
我們通常所說的物理學之外的」共鳴「實際上指的就是「思想上或情感上的相互感染而產生的情緒」。這並不難理解,比如,當它作為人與人之間合不來的理由時,它意味著雙方交流有障礙,如同平行線一般很難有交集,這時候,它是一種思想、三觀以及語言方面的不一致,無法相互感染而生出某種和諧的情緒;當它作為情人間分手的借口時,它意味著雙方有很多思想、情感、生活上的分歧,無法形成默契,無法製造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愉悅。
而當共鳴出現在電影世界時,它意味著銀幕上交織的光影世界所講述的故事是足夠令人信服甚至自身經歷過的,所傳遞的情感是足夠令人觸動並可以感同身受的,所營造的氛圍是足夠感染觀眾並激發情緒的——凡此種種,我們稱之為電影所傳遞的共鳴。它可以不必太真實(電影本身就是大多數虛構的造夢),可以不必太煽情,但至少能夠在思想、情感上營造出令人觸動的情緒。
遺憾的是,我們近年在影院或電腦上看到的打著「青春」標籤的國產電影基本上都只有青春的標籤,卻沒有青春的共鳴。你當然可以說《致青春》讓你產生了不少的感動;你當然也可以說《同桌的你》讓你想起了你的學生時代;你甚至可以說《匆匆那年》讓你回想起了自己的愛情…..但為何這些電影都不能成為經典,甚至評分還很低呢?因為,他們大多數時候都只是在「製造青春標籤」,只是在「大喊青春口號」,卻沒有真正的思考青春、反映青春、理解青春以及傳遞青春的那些情感、情緒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