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我從抖音上知道了恒星衰變」
家里有兩個孩子的翟女士沒有想過,原來中國科學院這樣嚴正的科學機構也是有抖音號的,而且里面並不是截取了某位教授的講座那麼簡單。
打開抖音上@中科院之聲
發布的短視訊《燃燒恒星「卡路里」》,將衰變開釋能量的過程比作「燃脂」,以火箭少女101演唱的歌曲《卡路里》作為配樂,恒星衰變的畫面隨歌曲節奏切換,異常能吸引眼球。盡管仍然出現了豐富的科學名詞,卻不由自主地令人認為,只要換個講述角度,科學也挺皮。在洗腦神曲和魔性剪輯的雙重快樂下,翟女士的兩個孩子跟著視訊蹦躂了一會兒,下午已經可以向別的小朋友復述這個故事,甚至還有一位媽媽在群聊里吐槽:「我女兒在跟我講恒星衰變是什麼,天吶,我都不知道恒星衰變是什麼!」
來源:中科院之聲
因為獲取科學知識的管道發生了變化,近年來,不少父母在育兒群聊時經常顯示出「被超越」的焦慮——什麼時候孩子懂的比我多了?
「學術不枯燥」,一直是近年來科學普及工作和青少年教育的倡導方向。科普的意義並非令人人都精專,而是要最大程度地以一種準確積極的育養引起更多人的愛好。對於一切以好奇心驅使的孩子而言,短視訊無疑具備傳統書本之外的優勢,能夠音畫並茂地讓知識「活」起來,主動將資訊傳達給孩子。而且只需要動動手指、搜尋關頭詞,任何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識樹」,打開更多世界。
譬如時下的網紅問題「黑洞」,在抖音@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上會講解如何給黑洞拍照。少年時代我們喜歡思考「宇宙如何產生」、「地球如何演化」、「人類從哪誕生」這樣的問題,便有@宇宙大爆炸
對一些簡單地問題進行科學普及,偶爾他還會拋出開放性的問題,比如在《人類滅絕後,地球會怎樣?》的視訊中,就一步步暢談了動物界、植物界乃至全部生態圈可能發生的轉變,由此延伸,你可能會對神奇的自然界產生愛好,進而可以選擇關注@知乎觀鳥
和@植物知識分享 。如果你的愛好點轉到五千年的中華歷史,盼望了解當時的城市整體風采或是國民日常生活,@歷史五千年 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想要了解人類聰明的殘暴,故宮文創、國家博物館也在抖音上開通了官方帳號,按期和Fans迷分享文物穿越時空的「戲精生活」,讓博物館成了無數孩子的心之所向。而面向K12教育的@學術派 則走實用路線,總結整理了從語數外到數理化的各學科知識點、學習小竅門,課堂內外的任何事都能成為學習的素材。
來源:抖音@宇宙大爆炸
短視訊無疑正在用這種令人眼前一亮的方法,將「知識」化繁為簡。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讓大量專業、課本外的知識豐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使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搜尋。
據抖音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抖音平台上僅青少年教育類內容短視訊數量就超過547萬,累計點讚量近149億,累計轉發分享量超過8.5億,累計播放量超過4752億,青少年短視訊教育內容已成為抖音內容生態重要組成部分。
基於這一趨勢,為進一步發揮短視訊在青少年教育範疇的積極作用,2019年6月25日上午,抖音青少年網路健康成長研究中心聯合中國教育電視台《教育傳媒研究》雜誌、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啟動了旨在推進短視訊青少年教育的「青椒計劃」,並發布該計劃首份、也是國內首份青少年短視訊教育研究報告《成長的百科全書——短視訊社交與青少年教育研究報告》。
或許我們是時候面對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學習方法了。
短視訊時代的百科全書
互聯網時代以來,人們的諸多生活習慣都在以不同的速度被轉變,正如麥克盧漢所說,廣播是聽覺的延伸,電視是視覺的延伸,互聯網是中樞神經的延伸。而視訊作為一種高度互聯網化的產物,可以說混雜了視覺純文字檔、聽覺純文字檔、甚至觸覺純文字檔,通過簡化、剪切、濃縮、融會等方法,將知識情勢進行轉化,呈現為極具流行性和流傳力的序言產品。
2018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前夕,抖音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館等七家博物館聯合發起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通過骨節動畫的技術以及配音特效等一系列新媒體技術,將抖音上流行的 「拍灰舞」、「98K電眼」、「千人千面」等流行元素與國寶聯合,讓後母戊鼎、唐三彩人物俑、三星堆銅人像以及戰國重金絡壺這樣的國寶動起來,在引人贊嘆「國寶還能這麼玩」的同時,成功收獲了1.18億次的累計播放量,為抖音轉向生產知識內容短視訊打開了突破口,此後各類由淺入深的知識型短視訊逐漸豐富起來。
來源:抖音
短視訊真的會成為下一個時代的學習方法嗎?回答這一問題,更好的答案是:在未來的生活中,互聯網已經不成能退場,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也確保了這一成果。《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態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18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為8.0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互聯網已經深度融入了人們的日常工作、購物、社交、娛樂以及學習生活。據社交媒體管理平台「互隨」(Hootsuite)和由市場研究機構「我們是社交」(We Are
social)聯合發布的《數字2019》顯示,中國網民天天平均上網時間為5小時52分鐘。網路已經在生活中盤踞一席之地,與其擔心互聯網對傳統生活方法造成的衝擊,不如秉持更樂觀的心態思考新門路能為生活帶來的益處。
東西和獲取資訊的管道都可以轉變學習辦法,新的情勢在福利青少年的同時也給予了更多教育者信心。例如抖音網紅楊老師(@諸葛學堂)最早決定將自己的語文課堂搬到抖音上,是因為一方面自己可以通過人們的反饋獲得更多教育理念,從而最佳化自己的教育辦法,同時也能夠影響和開發更多人的可能性。從開通抖音帳號至今,楊老師已經有超過600萬的Fans迷。又如因今年聯考而一舉成名的「網紅老師」王文勇,表面上人們看到了他押中考題的「神」,背後則是他作為一線教師多年執教經驗的總結,而通過短視訊教學,他的學習辦法還將影響更多苦於摸不好康學門道的學生。
來源:抖音@諸葛學堂
更多受短視訊教學影響的教育工作者也認為,跟著時代發展,未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門路只會更便捷、更豐富,而知識也必定更加通俗易懂,讓不同人群都有所得,網路則能夠更直觀、有用地幫助他們做到教學相長。
從這一趨勢入手,本次發布的《成長的百科全書——短視訊社交與青少年教育研究報告》總結出,抖音短視訊由於兼具「短與故事化(short and story-like)」、「豐富與易得性(sufficient and
searchable)」、「分享與社交化(sharing and socializing)」6S特徵,便利了知識的生產與分享,從而得以匯聚大眾知識結晶,某種程度上承擔起了當代新「百科全書」的作用。
中國教育電視台總編纂胡正榮教授也確定道,短視訊與青少年教育有三大聯合點:與教育體系中的課程體系聯合,以短視訊補足紙質教材在易接受性上的不足;與綜合本質教育的聯合,拓展課外德智體美勞教育;與個人專業的聯合,發展個人特長的專業性教育向縱深提升和挖掘。
「後喻時代」,將學習主動權還給青少年
如果說「愛好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如何站在學生本位思考、引發學習的愛好,則是師者需要認真思考的。
知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文化與許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一書中提出三種文化: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後喻文化。如果說前喻文化時代,知識是從學富五車的長者向懵懂無知的青少年流傳,那麼工業文明時代至少帶來了一種並喻文化,青少年和成人、教師和學生、家長和孩子之間慢慢有了平等化和民主化的學習交流方法。然而後喻文化時代,知識傳輸的路徑發生底子性的變革,即長者、老師、家長必須放下身段,向年輕人學習——保證後喻實現的前提,則是知識的普及與常識化,讓更多人成為知識的流傳者。
這也是抖音聯合中國教育電視台《教育傳媒研究》雜誌、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兩大教育機構推出「青椒計劃」的初衷。當今急劇變革的序言學習方法,正在逐步彰顯後喻文化時代的特徵。因此,短視訊作為教育產品,已經自發地向青少年的愛好、體驗、品味、認知結構、交往方法等思考模式挨近,甚至向年輕人取經,並關注到青少年在新序言時代的自主性、先鋒性和引領性,成為課堂外的、滿足學習愛好的有用彌補。
「青椒計劃」將為優質青少年教育的內容創作者開通5分鐘權限,勉勵創作;開啟#青椒計劃挑戰賽#,擴展青少年教育內容生產流傳範圍,催生優質學習內容;同時引入學術領導機構、教育專家,參與抖音青少年短視訊內容發展策略制訂,摸索更科學的教育情勢;同時深化持續開展青少年短視訊教育學術研究,領導更多的青少年走向提升自我,甚至終身學習的人生道路。
變化無處不在,而學習的意義則使人在變化的趨勢中擁有平衡的才能。抖音短視訊知識流傳不僅以其豐富性、多元性、開放性、日常性為青少年帶來了知識量的增加,而且以其故事化、視訊化、動態化、社交化的特點實現了知識學習與流傳的質的突破。抖音之所以能夠吸引萬千知識創作者與學習者投身其中,是因為它牢牢抓住了數字時代青少年教育的規律,或者說知識類短視訊流傳的四大深層機制,即愛好化激發、自主化學習、鏈接化分享以及實踐化導向的內容生產與展示模式。
知識是開啟未來的鑰匙。啟動典禮現場,清華大學新聞與流傳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陳昌鳳教授指出,在當下這個短視訊時代,短視訊平台能夠主動擔當起教育的社會義務,將知識的輸出、思想道德的培育、人格的養成納入到內容生態中,是一件值得歡迎的事情。
(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抖音)
籌謀:三聯.CREATIVE
責編:劉華
作者:王聰
微信編纂/設計排版:王思涵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db: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