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掃毒2天地對決》上映,兩天兩億的票房不僅是一個拿的出手的成就,也讓它蓋過餘溫尚在的《 蜘蛛人:豪傑遠征》,坐上了本周院線票房的第一把交椅。
近年來的香港商業片就是這樣,聲勢遠不如跨洋而來的好萊塢大片,但往往是悶聲發大財,比如之前端午節檔期的《追龍2》就沒比《X戰警:黑鳳凰》的票房差多少。
不過,如果細心察看《掃毒2》的票房分布,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現階段的兩億票房中,二線城市奉獻了近乎一半的七千萬票房,三線城市貢獻了四千三百萬票房,四線城市的票房則是達到了將近五千萬,反倒是被普遍認為花費才能最強的一線城市,票房才剛到四千萬而已。
二線城市>四線城市>三線城市>一線城市,這樣的一個票房分布,在不存在「返鄉潮」平常檔期,其實是有點耐人尋味的。這不禁令人想起了香港導演王晶前段時間在綜藝節目《圓桌派》上的話: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是華語片的最大市場,一二線城市底子不看華語片了。」
我們不知道身為香港人的王晶對大陸的城市級別劃分的概念是否與我們相同,但《掃毒2》的票房分布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契合了王晶話中的趨勢。
為什麼華語商業片的陣營逐漸向三四線城市轉移了呢?我們試著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娛樂性的不變需求。
港片傳統的雙雄模式,劉德華、古天樂兩位香港電影碩果僅存的影帝領銜主演,一大堆「熟臉配角」的添磚加瓦,以及港片必備的槍戰、追車等動作戲份,足以保障《掃毒2》的娛樂性——事實上這幾乎每一部香港商業片都能做到。
在此根基之上,《掃毒2》中的令人眼前一亮的「捷運站大戰」又讓它的特技場面比以往的港片高出一個層位。
當我看到影片中劉德華和古天樂開著車直接往捷運站里沖的時候,當我看到兩輛汽車像兩隻猛虎亮起了獠牙一口咬住捷運站的扶梯往地下洶湧而去的時候,當我看到兩輛汽車在人群密集的捷運站中來回咆哮、橫沖直撞的時候,我心里只有兩個想法:
一,「我靠,這個是真的有點猛!」,二,「這麼大的捷運站,足夠飚車了,八成是中環站。」
事實上,影片主創們是耗巨資,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打造了一個三千平米的攝影棚,1:1還原了香港的中環捷運站,最終能力夠呈現出這樣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
從《掃毒2》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香港電影集數十年之功高度成熟的電影工業,足認為觀眾奉獻最為紮實最為精彩的娛樂性場面。固然在近十年來3D特效日趨成熟的新時代中,香港電影掉了隊,但觀眾們尤其是中青一代觀眾對於港片的印象,始終停留在一個及格線的水準。
這個印象異常關頭,尤其是對於三四線城市的居民來說。
在大數據對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花費習慣的分析中,我們會發現,一線城市的花費行為往往更加傾向於「衝動花費」,即他們願意為未知的商品花費,所以往往能夠在花費中收獲更多樂趣,但也承擔了更多風險,要知道好萊塢爛片也不少的。
但三四線城市居民的花費行為則更加傾向於「不變花費」,即不會把錢花在不了解的商品上。你跟他講「漫威宇宙」,講「星戰系列」,即使這些傳奇故事被你形容得再經典再偉大,也遠遠及不上一部港片帶來的「安全感」,畢竟香港電影在華語世界中至今依然是最大的那一棵樹。
第二,始終堅守的演員群體。
許多人唱衰港片並不是因為港片不不錯看了,而是因為香港已經許多年沒出過著名的新人演員了。現在走進電影院,活潑在港片里的依然還是劉嘉玲、劉德華、梁家輝和古天樂那些人,與二十年前如出一轍。
不過,令人不得不信服的是,這些老一代香港演員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演藝狀況,就好比《掃毒2》中的劉德華,年近花甲的人了,依然是那麼精神矍鑠,一臉銳氣,演商業巨子簡直是光芒萬丈。
演員人才的斷層無疑是香港電影的最大危機之一,但始終堅守的香港面貌,卻也成為了港片如今在市場上最賴以生存的一張名片。
上世紀風雲全部華語世界的香港偶像積聚了巨量的Fans迷資源,更加重要的是,這些Fans迷成長到現在,正好到了花費才能最強的年紀。學生時代的追星族,可能還需要想方設法地從家長那里騙點零花錢協助自己的愛豆,而現在劉德華的Fans迷掏錢買票絕對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於是,許多中青一代的花費人群,在電影院做選擇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因為明星效應直接選擇香港明星,這也是為什麼像《擺渡人》這樣的爛片也有人看的原因,畢竟梁朝偉啊!
而在年輕人大量湧入一線城市的今天,中青代的花費人群,自然是更加集中在三四線城市。
第三,故事的通俗性。
事實上如今好萊塢大片的發展模式,陷入了一種有利也有弊的「閉環模式」,就拿最如日中天的「漫威宇宙」來說吧。
漫威用十年的時間,用二十部電影來「培育Fans迷」,以至於現在Fans迷用一種追劇的心態瘋狂追捧「漫威宇宙」的每一部新片,這無疑是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全球票房能夠位列影史次席,就是最好的證實。
但這種模式在圈粉無數的同時,也將一部分觀影人群拒之門外,因為「漫威宇宙」的世界已經自成體系。當漫威粉在觀影過程中因為各種梗會心一笑的時候,路人觀眾往往會一臉懵逼——Fans迷和路人在這樣的電影眼前,已經被劃分成了無法對等溝通的兩派。
在這種涇渭分明的Fans迷劃分的場面下,故事通俗易懂,敘事流利簡潔的香港商業片反而顯示出了一定的優越性。就拿《掃毒2》來說,實質上不過是一個傳統警匪片,主題在對於抵制毒品的內核之外,是我們最熟悉的兄弟反目標套路。
便於了解,就會容易產生共情,港片故事的通俗性,使得它幾乎不具備觀影門檻,觀眾當然愛看啦!
就像王晶回駁對於自己拍爛片的評論時所說的:
「什麼電影才叫好?是多人喜歡的,還是某些高等的人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