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01
上周,明星們紮堆出事,雙宋離婚、范冰冰李晨分手、杜江出軌,挨個輪番占領熱搜。
而這中間,一條微博熱搜突然出現在排行榜第一。
這不是王寶強主動發的聲明,而是網友爆料。
這是一條視頻,喪葬現場的視頻!
是王寶強媽媽出殯當天,當地網友上傳的。
視頻的配字極盡的渲染王寶強的傷心欲絕,並用人山人海形容現場情況,扯倒了馬蓉,還順便八卦了新戀情。
網友們的注意力,紛紛轉到對王寶強新晉女友的關注上。
一場嚴肅、悲痛的時間,瞬間又被打上娛樂的烙印。
有人還聯繫了當地的村支書,求證哭的那個人到底是不是王寶強。村支書只回了一句:「他肯定難過啊,去世的是他親媽啊!」
說實話,我是震驚的。
以往,明星親人離世的消息出現,往往是當事人親自發文緬懷,比如李詠,比如譚松韻媽媽,這樣的情況,微博里的網友們往往也表達悲傷、安慰當事人。
可這一次呢?
直播喪葬現場?!披麻戴孝的照片就這樣流落到網站上,人盡皆知!
中國自古死者為大,對逝世者的尊敬由來已久,為什麼會有人拍下這些,只為博一個眼球,賺一點流量?!
當我看到王寶強工作室發出的聲明,那句「希望可以安靜處理家事」讓人惋惜又心疼。
誰願意自己傷口翻出來被指指點點,何況是在親人去世這件事上,我不知道王寶強當時是什麼心情,但我知道當時的他一定對這個現實的世界充滿了失望和無奈。
在許多網友的想法里:
「誰管你難不難受呢?誰管你親人離開呢?你是明星,你是流量,你就是被用來娛樂的……」
這,說到底是個娛樂至死的年代……
02
記得之前19歲少女遭性侵跳樓,我寫道:
一個19歲的姑娘跳樓死了,是誰,害死了她?
當時的她在百貨大廈6樓的窗沿上,因為被性侵尋求公正無果,意圖自殺。
樓下看熱鬧的人群們,有人喊著她快跳、有人拍下視頻傳上快手、有人在她跳下後拍手鼓掌。
這些人在幹嘛?
他們在看戲,像看所有電視劇那樣等待著高潮劇情的爆發。
她跳了,戲到了高潮,那些看戲的人們便心滿意足,茶餘飯後的談資又多了一條。
人命?不過是他們眼里的一場娛樂。
所以即便當時消防員拉住了姑娘的手,她還是選擇了鬆開,說了那句讓人揪心的:「哥,謝謝你,我走了。」
我記得當時有個粉絲給我留言:
我看那姑娘當時在看手機,也許她看見有人把她的視頻傳上了網路。
也許她想要一點溫暖,可最後卻冰冷包圍,覺得發現沒有人關心她、沒有人需要她。
終究,還是選擇了放棄。
那些圍觀叫好、看熱鬧的人們也許從來沒想過,自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原來看熱鬧,真的會害死人。
03
尼爾波茲曼曾在1985年出版的《娛樂至死》中,寫下這樣一句話:
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在這本書的封面上,赫然畫著一家四口圍坐在電視前,沒有腦袋。
我們喜歡看什麼,各種網路、平台就按照算法,給我們投放什麼,一條接著一條。
我們看的津津有味、刷的停不下來,不用去想、去思考,只是享受即時的快感,在我們熱愛的東西面前,絕大多數人沒有抵抗力,只能任由其擺布。
所以當我們看到大尺度的直播,嘖嘖稱奇;看到視頻里顛覆三觀的神操作,刷刷點讚時。
卻沒發現我們的底線,在這些大量博眼球、刺激爆炸的信息背後,一點點被刷新了下限。
越來越多孩子把當網紅作為未來的理想職業;
越來越多直播者為求上熱門無所不用其極;
越來越多刷娛樂、直播的觀眾,分不清是非對錯;
所以當王寶強媽媽去世時,有人舉起了手機,為了流量、為了蹭熱度,拍下出殯路上家屬們悲痛的表情,全然忘了這是什麼場合,沒了底線、失了做人的良心。
圍觀者們呢,討論的更多不是王寶強失去至親的悲痛,而是他有了新女友,馬蓉怎麼怎麼樣……
就像《娛樂至死》的封面表達的那樣,可我們何止是「沒了腦袋」,甚至快被腐蝕了心。
04
當微博的熱搜榜上,除了被強制置頂的消息外,明星娛樂牢牢占據榜單的時候。
當大衣哥朱之文在自己院子里,被一群人齊刷刷舉著手機包圍時候。
當娛樂平台里,為了博眼球,網紅們花樣百出、各顯本事的時候。
流量至上的年代,一切都讓人啼笑皆非。
娛樂原本沒什麼錯,它豐富了大眾的閒餘時光,可當有一天,我們方方面面被娛樂包圍,我們的生活里只有娛樂的時候呢?
當娛樂為博別人一樂,開始充滿性暗示、刷新下限、無所不用其極的時候呢?
這是娛樂圈的悲哀,更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當然,也是每一個沉迷其中的人們的悲哀。
是我們選擇了它們,然後又被潮水般湧來的它們吞沒,拉入海底。
05
忽的又想起那句:
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當你從手機里抬起頭,發現你的生活還是亂麻一般成團;
當你在網上無所顧忌的當鍵盤俠攻擊挖苦,卻學不會與真實世界的人們和平相處;
當你沉迷於娛樂帶來的即時快感,疏離了與身邊親近之人的關係。
你要知道,你過度把娛樂當消遣,它其實也在不斷消耗著你。
麻木了你的知覺,蠶食著你的精神,傷害著你的身體……
正如那句: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01
上周,明星們紮堆出事,雙宋離婚、范冰冰李晨分手、杜江出軌,挨個輪番占領熱搜。
而這中間,一條微博熱搜突然出現在排行榜第一。
這不是王寶強主動發的聲明,而是網友爆料。
這是一條視頻,喪葬現場的視頻!
是王寶強媽媽出殯當天,當地網友上傳的。
視頻的配字極盡的渲染王寶強的傷心欲絕,並用人山人海形容現場情況,扯倒了馬蓉,還順便八卦了新戀情。
網友們的注意力,紛紛轉到對王寶強新晉女友的關注上。
一場嚴肅、悲痛的時間,瞬間又被打上娛樂的烙印。
有人還聯繫了當地的村支書,求證哭的那個人到底是不是王寶強。村支書只回了一句:「他肯定難過啊,去世的是他親媽啊!」
說實話,我是震驚的。
以往,明星親人離世的消息出現,往往是當事人親自發文緬懷,比如李詠,比如譚松韻媽媽,這樣的情況,微博里的網友們往往也表達悲傷、安慰當事人。
可這一次呢?
直播喪葬現場?!披麻戴孝的照片就這樣流落到網站上,人盡皆知!
中國自古死者為大,對逝世者的尊敬由來已久,為什麼會有人拍下這些,只為博一個眼球,賺一點流量?!
當我看到王寶強工作室發出的聲明,那句「希望可以安靜處理家事」讓人惋惜又心疼。
誰願意自己傷口翻出來被指指點點,何況是在親人去世這件事上,我不知道王寶強當時是什麼心情,但我知道當時的他一定對這個現實的世界充滿了失望和無奈。
在許多網友的想法里:
「誰管你難不難受呢?誰管你親人離開呢?你是明星,你是流量,你就是被用來娛樂的……」
這,說到底是個娛樂至死的年代……
02
記得之前19歲少女遭性侵跳樓,我寫道:
一個19歲的姑娘跳樓死了,是誰,害死了她?
當時的她在百貨大廈6樓的窗沿上,因為被性侵尋求公正無果,意圖自殺。
樓下看熱鬧的人群們,有人喊著她快跳、有人拍下視頻傳上快手、有人在她跳下後拍手鼓掌。
這些人在幹嘛?
他們在看戲,像看所有電視劇那樣等待著高潮劇情的爆發。
她跳了,戲到了高潮,那些看戲的人們便心滿意足,茶餘飯後的談資又多了一條。
人命?不過是他們眼里的一場娛樂。
所以即便當時消防員拉住了姑娘的手,她還是選擇了鬆開,說了那句讓人揪心的:「哥,謝謝你,我走了。」
我記得當時有個粉絲給我留言:
我看那姑娘當時在看手機,也許她看見有人把她的視頻傳上了網路。
也許她想要一點溫暖,可最後卻冰冷包圍,覺得發現沒有人關心她、沒有人需要她。
終究,還是選擇了放棄。
那些圍觀叫好、看熱鬧的人們也許從來沒想過,自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原來看熱鬧,真的會害死人。
03
尼爾波茲曼曾在1985年出版的《娛樂至死》中,寫下這樣一句話:
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在這本書的封面上,赫然畫著一家四口圍坐在電視前,沒有腦袋。
我們喜歡看什麼,各種網路、平台就按照算法,給我們投放什麼,一條接著一條。
我們看的津津有味、刷的停不下來,不用去想、去思考,只是享受即時的快感,在我們熱愛的東西面前,絕大多數人沒有抵抗力,只能任由其擺布。
所以當我們看到大尺度的直播,嘖嘖稱奇;看到視頻里顛覆三觀的神操作,刷刷點讚時。
卻沒發現我們的底線,在這些大量博眼球、刺激爆炸的信息背後,一點點被刷新了下限。
越來越多孩子把當網紅作為未來的理想職業;
越來越多直播者為求上熱門無所不用其極;
越來越多刷娛樂、直播的觀眾,分不清是非對錯;
所以當王寶強媽媽去世時,有人舉起了手機,為了流量、為了蹭熱度,拍下出殯路上家屬們悲痛的表情,全然忘了這是什麼場合,沒了底線、失了做人的良心。
圍觀者們呢,討論的更多不是王寶強失去至親的悲痛,而是他有了新女友,馬蓉怎麼怎麼樣……
就像《娛樂至死》的封面表達的那樣,可我們何止是「沒了腦袋」,甚至快被腐蝕了心。
04
當微博的熱搜榜上,除了被強制置頂的消息外,明星娛樂牢牢占據榜單的時候。
當大衣哥朱之文在自己院子里,被一群人齊刷刷舉著手機包圍時候。
當娛樂平台里,為了博眼球,網紅們花樣百出、各顯本事的時候。
流量至上的年代,一切都讓人啼笑皆非。
娛樂原本沒什麼錯,它豐富了大眾的閒餘時光,可當有一天,我們方方面面被娛樂包圍,我們的生活里只有娛樂的時候呢?
當娛樂為博別人一樂,開始充滿性暗示、刷新下限、無所不用其極的時候呢?
這是娛樂圈的悲哀,更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當然,也是每一個沉迷其中的人們的悲哀。
是我們選擇了它們,然後又被潮水般湧來的它們吞沒,拉入海底。
05
忽的又想起那句:
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當你從手機里抬起頭,發現你的生活還是亂麻一般成團;
當你在網上無所顧忌的當鍵盤俠攻擊挖苦,卻學不會與真實世界的人們和平相處;
當你沉迷於娛樂帶來的即時快感,疏離了與身邊親近之人的關係。
你要知道,你過度把娛樂當消遣,它其實也在不斷消耗著你。
麻木了你的知覺,蠶食著你的精神,傷害著你的身體……
正如那句: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 END –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