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大家好啊,我是誠信直男張富貴。雙十一期間,我只買了一瓶橙子精油、一個劍橋包、一組洗手液,還有22個汽車模型,可以說是清心寡欲了。不過本周我過得不乏味,因為吃了一個經典款的瓜,並且最近這個論題還在持續更新,只不過水花不如第一天那麼大了。
話不多說,我吃的瓜其實就是發生在本周一的熱議話題,「編劇汪海林怒懟三大流量」,當時在值班的同事(其實是我本人)還發了一條微博。不過,這不是汪海林第一次針砭時弊。
之前他和圈內好友宋方金、史航、李星文在自留地《四味毒叔》里曾有過多次針對影視圈的一些點評,從高片酬到收視率,從數字小姐到小鮮肉,汪海林和他的朋友們掃射範圍本涵蓋了圈里兩大板塊:藝人和市場。
本周一,汪海林在微博上轉PO了一篇文章《吳亦凡刷榜造假:一個面子工程的崛起與崩塌》,同時表示自己不會和類似體質的藝人合作,因為活在流量光環下的他們不需要真正的劇本,只需要假流量、假獎項、假劇本。
很快,這條微博和隨之一起轉PO的文章就發酵了起來,因為提及了幾位當紅流量藝人,評論風向很快分成了兩大派:第一,敢說真話的人不多了,汪海林加油。
第二,汪海林是《一起來看流星雨》的編劇,憑什麼噴流量。
在開聊汪海林為什麼這麼大膽之前,我們不妨先捋一捋這篇文章的核心,也就是上周和吳亦凡有關的一系列疑似刷榜事件」。
11月初,吳亦凡在美國發行了專輯《Antares》,在幾個月前粉絲就有序為其準備海外區的打榜計劃的幫助下,成績看起來是值得驕傲的。隨後,吳亦凡在11月2日的時候,曬出了「成績單」。
但同期發新專的還有Lady Gaga和Ariana·Grande,在吳亦凡力壓國際同行的同時,A妹的經紀人也有點撓頭,可能是把推特發了刪,刪了發。這一舉動直接引發了11月5日的新聞Ariana·Grande的經紀人被指發推特diss吳亦凡。
不過這條推特存活時間很短,很快經紀人Scooter·Braun就發了另外一條推特,澄清自己「並不認識吳亦凡,但是祝他一切順利」。
11月6日,脫口秀藝人池子發了一條微博:希望吳亦凡的粉絲別再刷榜了,不然他永遠沒辦法進步。
11月7日發生了兩件事:1.吳亦凡的新專被傳疑似在美區iTunes下架,同時也是iTunes疑似首次作出這種處理決定。在這個事情之餘,A妹本尊也點讚了相關的推文。
2.A妹和吳亦凡同屬的經紀公司環球音樂發出聲明,辟謠稱吳亦凡的專輯仍可正常購買,並未下架。同時,公司也表示對造謠的人將保留追責的權力。
按照一般的劇本,事件導火索→事件發酵→本尊下場→經紀公司澄清後就該收尾了。但這事還沒完,並且還有越來越多流量圈的藝人卷入其中。不完全統計,在「一次刷榜引發的風波中」,先後有吳亦凡本尊、蔡徐坤、張藝興等一線流量直接或間接地與之產生了關係。
其實是張藝興發了一條微博,看似隔空聲援吳亦凡,但並不是,然後蔡徐坤去評論了一發~就是下面這條評論。
11月10日、11日,吳亦凡用自己的方式回應了「粉絲被懷疑是bot」和「疑似刷榜」的事件。至此,持續了五個工作日的「刷榜與反擊」,也就是汪海林所轉PO的這篇文章的核心,終於到了結局。
不過讓汪海林捉刀上陣的其實不是孤立的娛樂圈偶發事件,它背後的核心正是現在一線藝人團隊非常重視的一項指標:數據。這也是汪海林分享的那篇文章的主旨之一:一線藝人在流量數據方面的註水幾時休?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風向還能不能好了?
老實講,很多人在社交媒體的首頁都不止一次地見到過流量藝人的微博,轉評讚加起來是非常驚人的七位數,甚至更多。對於粉絲自發的行為,我們不予置評。
但有一句話是有點道理的:一條微博理論上可以被用戶轉PO無數次,但點讚只有一次,在普遍數據都被註水的當下,點讚的水分會相對少一些。
我們來說回汪海林最痛恨的那件事:娛樂圈的造假。被他點到名的藝人蔡徐坤,很快就有粉絲前來控評,一部分粉絲表示蔡徐坤一直是歌手。
一部分粉絲表示愛豆出道前傻乎乎地做苦工,拍網劇掙點辛苦錢怎麼了。
與此同時,關於汪海林個人的輿論風向也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能寫出《一起來看流星雨》的編劇是沒資格批評流量的。實則非也,汪海林的代表作還有很多拿得出手的「國劇」。比如《鐵齒銅牙紀曉嵐》、《神醫喜來樂》和《楚漢傳奇》。
關於被指摘最多的《一起來看流星雨》,汪老師也有話說,第一,改編IP和創作瑪麗蘇這事,他都幹過,也很清楚事騙小孩來的。怎麼講,汪老師還是坦蕩,對被詬病最多的一點也沒藏著掖著。
針對網友指出的「偏激」和「逮誰罵誰」的屬性,汪海林也表示自己的專業之一就是戲劇和影視評論,點評行業內熱門話題再合理不過。
另一派支持汪海林的網友也有自己的理由,畢竟在越來越多的藝人成為「不可說」先生和「不可說」小姐的時候,無論是專業評價還是義憤填膺地diss,吃瓜路人真的需要一個敢說真話的人,或者直白一點,大家都等著別人站出來喊一嗓子,汪海林恰恰就是第一個人。
其實汪海林這性格早在2016年9月8日,就第一次正式開噴了,矛頭直指文戲都要用替身的某小鮮肉。
很快,評論區的小機靈鬼就提供了線索,當時疑似大火諜戰劇的男一號可能是當時風頭正勁的《麻雀》男一號,李易峰。
如果你說汪海林只撿軟柿子捏,從來不敢罵市場和資本,那就大錯特錯了。到現在為止,汪海林一共發了34896條微博,最新的構成是回懟粉絲和不情不願地去開《延禧攻略》的專家研討會。細數一下,你就知道汪海林入行到現在的掃射範圍里,不管是藝人還是市場,都無一幸免。
說到被汪海林錘得不能再錘的行業現狀,大家肯定還記得微博上熱議過的著名言論:某編劇表示懷念煤老板做投資人的時候,除了找女演員什麼要求也沒有。這個某編劇就是汪海林,那時候他還說最起碼煤老板投資的部部戲都賺,自己當時沒做過虧本的戲。
以上言論是不是「理中客」我們先不說,汪海林倒是坦率地講這就是「外行不要主管內行」的問題,煤老板本質是商人,劇本質量就給內行來把關。想著賺錢,聽起來赤裸,但卻有一定道理。
有關影視圈這塊肥田的看法,汪海林沒少發,除了煤老板這碴,咱們看看之前被郭靖宇導演發長文diss過的另外一個業內灰色地帶:買收視率。無獨有偶,汪海林也在微博上說過兩句同一個問題。
愛看電視的朋友們肯定心里憋著一口氣,就是以前(特指2010年前)每年至少兩部現象級的電視劇,像《士兵突擊》和《闖關東》還有討論度特高的《媳婦的美好時代》。
等到了資本大量湧入影視行業的時候,錢沒少花但每部劇的成色都急速下降,《孤芳不自賞》和《錦繡未央》這種被花邊新聞撕上熱搜的電視劇,我是實名拒絕的。
而汪海林對於這種現象也有自己的看法:劇好不好沒人關心,數據代表一切,而數據可以花錢買。這一點在無形中又暗合了他最初開懟的那三位藝人:需要假劇本、假導演、假獎項的迪麗熱巴、蔡徐坤。
就拿喜歡用流量藝人來精準點操,然後帶動銷量的品牌們來說,深諳飯圈潛規則的他們早就學會了這樣的話術:「轉PO超過20萬,解鎖神秘代言人的面紗」。
說到底,熱衷數據真的是一件沒辦法的事,因為這恰恰就是影視圈最容易量化的指標。因為一部劇沒辦法準確界定好看與否,一條微博的數據則是肉眼可見的。
這件事聊到這里看似線頭越來越多,但歸根結底只有一個詞,這個詞又是放諸三百六十行都很恰當的,那就是「尊重」。不管是用愛發電的粉絲,還是辛苦耕耘的業內人士,當下所處的環境都不是良性增長的,同時也是得不到尊重的,至於主動權也是約等於nothing的。
這不是給流量洗白,也不是討好市場,而是所有人在資本操作為主的現狀里都沒有主動權。投機者看到了影視圈的商機,藝人們選擇屈從。
在這個狂奔的過程里,所有人喪失的是什麼呢?恰恰是最需要自由空間的良好審美和獨立清醒的判斷。因為不止一次有朋友和我閒聊,說現在不知道聊點什麼,先罵個流量總差不離,都快成一種政治正確了。
可是仔細一想,這些被捧上神壇的藝人或者KOL,包括今天我們談到的編劇汪海林更多時候都是沒有絕對自主和話語權的。誠如把野心寫在臉上,一直快要紅了的辛芷蕾所說,紅了就有主動權,就不會錯過自己心儀的角色。
今天有一個汪海林站出來抨擊流量,但更多的編劇在做什麼呢?大概率是連說話空間都沒有的,反正我當年在六號線盡頭慘兮兮,經常和家里伸手要錢。都說三年不開張,開張了趕緊還花唄,還吃什麼三年呀,我早都轉行了。
這行里要等很久才有一個汪海林,更多的是有苦難言卻用愛發電的從業者和粉絲們,而這些本該有很大自主權和話語權的人,恰恰和藝人一樣,被流量和效益綁架。
今天能說話的是汪海林,能炮轟的是藝人,但下一次要等多久,這期間又出什麼幺蛾子,誰能說清楚呢?看起來,今天的汪海林炮轟藝人是個案,但我想誰都清楚這絕不是個案,也不會是業內人員最後一次發聲,它所反映的正是時下有點跑偏的娛樂圈。
最後,就聊這麼多,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和平探討,還有,不要忘了給我點讚呀。
PS,今天還有兩個補充閱讀,【1.娛樂圈的四大神獸是誰?他們真是「害人不淺」啊……】之前同事寫的一篇有關行業現狀的文章,我超愛。
PPS.鐵零這個可人兒又更新惹,今天寫了梁靜茹。到現在為止,四大天後已經寫完嚕,大家可以去我們的新號散散步,有什麼想寫的就告訴他,反正我大概可能也許下下周寫寫陳佩斯吧。鏈接在這里【梁靜茹:我那好壞參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