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康熙來了》停播3年了,我還是習慣吃飯時一遍遍重溫,沒有綜藝比它更適合拌飯了。
從2004年播到2016年,它在更新換代中堅挺了12年。
《康熙》的靈魂在於蔡康永和小S(徐熙娣)同臺主持,一個溫文爾雅,一個搞笑犀利。
這對搭檔產生的化學反應,也增添了很多看點。乃至於很多觀眾都認為:他們在,《康熙》便在。
最近,一檔號稱是「內地版康熙」的綜藝上線,蔡康永和小S再度同臺主持。
《花花萬物 第二季》
一般情況,綜藝續作都會不盡人意。
但《花花萬物第二季》的豆瓣評分明顯好於第一季。
這主要得益於主創團隊對內容的調整。
第一季邀請明星公開消費帳單,借此契機討論不同的消費觀念。出發點不錯,但最終淪為全程尷尬的電視購物。
第二季則潛入明星住所,把他們的閒置用品帶到節目中。探究這些物品的故事後,嘉賓和主持人需要對其做出取舍。
看完第二季後,不少觀眾表示:在節目中找到了《康熙》的影子。
從本質上來講,它依舊是一檔談話類綜藝,以嘉賓和主持人的問答為主。探討的主體內容,都是觀眾感興趣的點。
費玉清曾一語中的,點明《康熙》的話題度:「他們用一種流行的態度代替觀眾沖破偶像的包裝,窺視到鎂光燈背後的真實。」
蔡康永和小S和觀眾站在同一戰線,觀眾想知道什麼,他們就問嘉賓什麼。他們選擇的話題,兼顧了受眾心理和話題度。
艷照門後,陳冠希參加《康熙》,小S一直揪住「那件事」不放,企圖打聽到更多一手資料。李晨和范冰冰公布戀愛後上節目,也被不斷追問戀情細節。一定程度上,《康熙》的問答內容滿足了觀眾的窺私欲。
雖然《花花萬物第二季》在尺度上有所顧忌,但還是盡可能地拋出了觀眾感興趣的點。
例如追問鄭爽的胖瘦觀、男朋友及熱搜體質,詢問喬欣 「富二代」、「微整形」、「神秘男友」等緋聞,質疑郭麒麟「繼承德雲社」等等。
(開門見山的標題,激發觀眾的好奇心)
在主持人的搭配分工上,《花花萬物第二季》也復制了《康熙》的組合。
小S唱黑臉,負責辛辣而不失趣味的追問,言行舉止豪放直率。
面對鄭爽、喬欣等女藝人,她總是不甘示弱地battle美貌和身材。在小S的引導下,嘉賓們開始了刺激——反應模式,開始了不同的回應。
一旦遇到重點問題時,小S總是窮追不舍,全然不顧嘉賓的心理陰影面積。而消解這種尷尬的方式,是她恰當好處的自嘲。
蔡康永唱白臉,負責把控談話全局內容,適時地給嘉賓臺階下。
當發覺到嘉賓的難言之隱時,蔡康永總能及時化解劍拔弩張的氣氛,用調侃的話一筆帶過這個話題。
(喬欣眼神求助經紀人時,蔡康永的應對)
偶爾碰上小S八卦之魂熊熊燃燒之時,蔡康永也能順勢把話題收回來,讓重心回歸到本期嘉賓身上。
《花花萬物第二季》也沿用了《康熙》中助理主持的人設,請來了一些跑腿打雜的娛樂圈新人。素人團的設定,也和《康熙》如出一轍。
但歸根結底,《花花萬物第二季》形似而神散,沒法達到《康熙》的高度。
最大問題出在哪兒呢?
嘉賓。
碰上郭麒麟和楊迪這樣放得開的嘉賓,節目效果就很好。在喜劇界摸爬滾打多年,他們對於拋梗接梗輕車熟路,喜劇效果更上一層樓。
(甚至連迪媽也很有梗,喜劇天分也許可以遺傳)
而鄭爽和喬欣,不太能跟上蔡康永和小S的節奏,有時也不能融入他倆的互懟,比較像是在場的局外人。
面對某些敏感問題,藝人們躲躲閃閃的態度,也讓聊天氛圍迅速down下來。
嘉賓有所顧忌,小S也不能由著性子發揮,不得不顧忌提問內容是否和藝人團隊運營的人設有所沖突。因此,總體觀感不像《康熙》那麼real。
另一個問題是:其他配置均降維。
《花花萬物第二季》的嘉賓偶爾不給力,但助理主持和素人團是期期不給力。
作為不太出名的新人,助理主持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信奉「與其不出彩,不如不出錯」的原則;素人團則毫無表現欲望,徹底淪為陪襯。
僅憑蔡康永和小S,是否能再現輝煌?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當我們懷念《康熙》的時候,我們到底在懷念什麼?
懷念它接地氣的訪談方式?懷念它營造的喜劇效果?還是懷念那一段看《康熙》的舊時光?
《康熙》火爆之時,大陸市場正好缺乏此類狂歡化綜藝,觀眾自然覺得新鮮。
看《康熙》久了,心中難免會加上情懷分,把它視為生活的一部分。
但2010s以後,大陸綜藝開始沖擊臺灣市場,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
不少臺灣藝人來到內地發展,當地人才大量流失。
早在停播之前,《康熙》已顯頹勢,它於2016年及時選擇了止損。
曾經的歡樂,留存在我們心中,這未嘗不是最好的結局。
正如蔡康永所說:「十二年來,有笑淚,有陰晴,相伴一場,人來人往,只是日常。這段奇妙旅程,我會永記於心。」
(優酷視訊可看)
[db:标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