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印度暴徒》如約上映,上座率還不錯,票房卻不理想,我想責任並不能全怪阿米爾·汗,不是每部作品都必須成為經典,也不是每部電影都會在中國市場賺的盆滿缽滿,市場有它自己的規律,遵從就好。
在觀影前,看到IMBD打出的3.5分超低評價,說實話我真的心都涼了,但是看完之後覺得還不錯,至少應該是六分以上的水平。
要知道,阿米爾·汗上一部作品《摔跤吧爸爸》拍的太好了,以至於讓我們對他產生了一種崇拜,可他畢竟不是神,電影是編劇、導演、演員共同努力的結果,也要看天時、地利、人和。
《摔跤吧爸爸》創造了中國的超高口碑和票房,當時把我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這是因為這個題材新穎、故事編排的非常好,而米叔也貢獻了驚為天人的表演。
而對於《印度暴徒》來說,題材不算新穎,屬於賀歲檔影片,角度也中規中矩,暴徒指的就是那幫子草菅人命、代表了最高權威的英國佬,這與《葉問外傳》中的英國人形象如出一轍。
故事劇情圍繞1795年印度反抗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展開了一段歷史故事,阿米爾·汗飾演一位古靈精怪的印度版「韋小寶」弗蘭吉。
票房不好的一個原因就是壞人標籤太重了,情節過於老套,因為沒有深入挖掘弗蘭吉的內心轉變,導致人物顯得太過於功利,也必然會引起觀眾的反感。
做人應該有底線,不然我們奮鬥的意義在哪里。
弗蘭吉不缺錢,也不缺女人,但是卻無底線地妥協,一副賤兮兮的模樣,我猜測這種形象損害到民族影星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他們想要《巴霍巴利王》這樣的英雄人物,要正直有擔當,不需要「歪門邪道」,這可能也是票房失利的最大原因。
當然,開頭還是非常震撼的,伴隨著飛翔的神雕,一群印度戰士錚錚鐵骨一般毅力在貨船上,進行著驚天動地的打劫。
在中國上映的版本刪減了40分鐘慢鏡頭和印度俚語,我覺得還是成功的,要是再長些時間,恐怕評分還會降低,而且很有可能會看睡著了。
中國觀眾對阿米爾·汗一點都不陌生,而另一位主演這里也要介紹下,就是前一陣熱映的《老爸102歲》的主演,阿米特巴·巴強。
1942年的巴強是寶萊塢最老牌的影星,可以比作美國的史泰龍,中國的成龍,也是阿米爾·汗最崇拜的人,能夠和他合作可以算是圓夢之旅。
巴強的家境不錯,父親詩人,母親留學,大學又主修藝術,他的從影之路並不順利,40多歲才考《鐐銬》漸漸闖出名堂。後又於1983年拍攝動作片受傷,1997年才重回影壇。
今年76歲的他還能活躍在影壇,而且還能拍攝這樣一部動作賀歲電影,可以說非常令人佩服。他飾演的阿紮德反映出反抗者不屈的意志。
法緹瑪·薩那·紗卡也不再是《摔跤吧爸爸》中的大女兒,而成為了父母被英國長官殺害,為父報仇的民族女英雄紮菲拉,使得一手的好弓箭。
卡特莉娜·卡芙飾演的舞者蘇萊雅 楊非常性感妖嬈,表演到位,我認為是電影中很吸引眼球的表演。
這部電影的主要問題在於定位,導演想要的東西太多了。
印度是個多神教的國家,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我們上學時候都學過的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等級森嚴,階層固化,很多人的思想不開放,但是寶萊塢的電影卻成為世界電影史的一朵奇葩。
神話故事的《巴霍巴利王》,搞笑動作《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科幻《我的個神啊》。。。基本上什麼類型的電影都有,而且其中不乏充滿想像力的佳作。
但是《印度暴徒》首先印度人無法接受,因為它既不是根據史詩進行改編,又沒有神話傳說的內核。
如果教育普及率達不到一定程度,是無法理解金庸對於韋小寶的人物設定,我們都是讀過書之後才開始喜歡這個人物形象的,而且電視劇更能表現這個人物古靈精怪的內涵。
所以看兩個小時的電影,阿米爾·汗上來就抖聰明,顯然在印度人民看來這是行不通的。而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一個外國人表演笑話,語境本身就有很大問題,你如果想要出彩,必須笑話符合中國實際,也就是本土化,
如果拍成純搞笑類型的電影,效果應該會好很多,但是顯然導演並不甘心,他想要講述一個宏大的歷史故事,而搞笑只是附屬產品,這就有些無倫不類了。
總體來說,《印度暴徒》票房失利是理所當然,用兩個小時去了解一段並不真實的歷史故事,得不到任何的啟發和娛樂元素,里面沒有突出美女,也沒有突出弗蘭吉和紮菲拉的愛情。
如果印度人民都不能感同身同,怎麼能讓其他國家人民沉浸其中呢?
還有幾個槽點不大理解:印度人民耕地的方法,拖著木頭在土地上轉?最後還長出了葉子?弗蘭吉到底看上美女什麼了?弗蘭吉好色的本質也沒有表現出來。
當然,電影中的特效還是下了功夫的,完全按照印度人民的審美方式展現的。
票房的失利並不能完全怪阿米爾·汗,我認為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還是不錯的,但是在元旦檔期上映,還和葛大爺《斷片》、《雲南蟲谷》、《地球最後的夜晚》競爭,顯然後續乏力,口碑也是有目共睹的,希望阿米爾·汗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