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原標題:我採訪了蔡徐坤、吳亦凡、楊超越的粉絲,並聊了聊他們的idol 偶像,與偶像粉絲,是什麼樣的群
原標題:我採訪了蔡徐坤、吳亦凡、楊超越的粉絲,並聊了聊他們的idol
偶像,與偶像粉絲,是什麼樣的群體?
2018年8月2日,當紅偶像蔡徐坤在微博上發布了他的歌曲《Pull up》的MV。這條微博的轉PO量,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一億。
這相當於13億中國人中,每十三個人就有一個轉PO了這條微博,近3.4億微博用戶中,每3個人就有一個人轉PO了這條微博。
從蔡徐坤的這條微博可以看出,以他為代表的當紅偶像們,擁有的粉絲數量是多麼「恐怖」。
曾經,面對浩渺無垠的銀河,物理學家費米提出了著名的「費米悖論」—宇宙中有那麼多的星球,其他的生命和文明究竟存不存在呢?我們為什麼還沒發現它們呢?
此刻的我,也冒出了與費米類似的疑問:當紅偶像的粉絲們有那麼多,我為什麼從來沒有當面見到過呢?
現如今,在一個偶像不容易,拋卻粉絲們的讚美與喜愛,餘下的聲音都是諷刺與抨擊。
而當一個偶像的粉絲,也同樣艱難——畢竟,在不少人提起偶像粉絲時,都習慣在「粉」前面,加上「腦殘」二字。
那麼,真實的偶像粉絲們,是什麼樣子?他們眼中的偶像,究竟為何讓他們崇拜?
最近,我通過朋友圈以及他人的介紹,分別認識了三位當紅偶像吳亦凡、楊超越、蔡徐坤的粉絲,聊了聊他們的偶像,說了說他們緣何喜歡上了他們的偶像,並以粉絲的視角直面了他們偶像身上的爭議。
註:內容涉及很多爭議成分,如是以上三者的狂熱粉絲請謹慎閱讀,保持理性。
昵稱:小飛性別:男年齡22歲職業:在校學生偶像:吳亦凡粉齡:1年
一名叫小飛的在校大學生讓我最有了解的欲望。因為,他是吳亦凡粉絲群體里難得一見的直男。
從嚴格意義上說,小飛是在去年的《中國有嘻哈》第一季播出後,才被吳亦凡「圈粉」的:
「一開始我對他(吳亦凡)有一些偏見。後來《中國有嘻哈》播出,大家都在瘋狂的刷‘freestyle’這個梗,我也跟著‘嘲諷’幾次。後來,看了幾期節目,說實話我對他(吳亦凡)的印象徹底改變了。無論你同意還是不同意他的說法,他起碼是帶著認真的態度來參加這個節目的,而且他從小生活在北美,對嘻哈文化也是真的熱愛和了解。」
「本來我也算不上他粉絲,可是後來我看跟風無腦黑他的人實在太多,心中為他不平,在網上和人吵了幾次後,就對自己一直維護的他有感情了哈哈哈。」
在採訪他之前,我和他明確表示過,會問到一些比較尖銳甚至有爭議性的問題,小飛並不介意。我問他的第一個爭議性問題就是:「你如何評價吳亦凡的freestyle水平?」
小飛給出的答案讓我感到有些意外,他說:
「就我自己而言,我和不少人一樣,也覺得他的freestyle水平一般般,網上有那麼多視頻,就算他是我的偶像,我也不能無腦吹他,對不對?不只他的freestyle水平,還有他的演技也有待提高。不過,有什麼關係?誰還沒個成長的過程呢?freestyle水平高、演技好也不是我喜歡他的理由?」
「其實,很多粉絲都是比較理智的。身為藝人,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的不足我們也都能看得到,但是我們不會像別人一樣去嘲笑他攻擊他,我們希望他在未來可以做得更好,大家為什麼不給他一點時間呢?」
11月初,吳亦凡發布的最新專輯在美國itunes排行榜上力壓一眾歐美巨星,排行前十的歌曲里,一度占到了7個。而隨著itune改變了計算排行的算法,其排名下降了100多位。此事引起了廣泛的爭議。
我問小飛對此怎麼看,小飛說:
「itunes上的榜單排名靠前,都是真金白銀買出來的,並不是某些媒體所說的‘機器人刷出來’的,粉絲花錢支持自己的偶像,本來沒什麼錯不是嗎?」
「可是,我個人也不是不太讚同瘋狂刷榜這種行為的,作為音樂人的吳亦凡是有實力的。而要證明他的實力,真的不能純靠我們粉絲捧,還需要‘圈外人’的認可。支持是支持,真的支持他,就不要捧殺他!」
「還有太多的人,沒有聽過他的作品就跟風黑,這種人我一般不去和他爭論。有時間,你可以去聽聽看他的新專輯《Antares》,真的很不錯的!」
2.
昵稱:木子性別女年齡:24職業:新媒體經營偶像:楊超越粉齡:半年
上半年,《創造101》火爆了起來,其中最具爭議的選手莫過於1998年出生,來自江蘇鹽城的姑娘楊超越了。
對楊超越的評價是兩極化的,不喜歡她的人認為她演藝實力稀爛,配不上她的名氣,她走紅純靠投機取巧。喜歡她的人,對她的忠誠度又奇高無比。
大多數人粉上楊超越,是從《創造101》開始的,木子也不例外:
「第一期節目的時候,羅志祥問她‘你來這里的機遇’是什麼,她結結巴巴地說:‘就是、那個、有個通告,還有2000塊錢,然後還管飯吃,我就去了’。當時可把我給笑慘了,這姑娘可真有意思。」木子說。
然而,在被問到「如何評價楊超越的唱跳水平時」,來自東北的木子用家鄉話回了我一句:
「不怎麼地。」
「那麼,你為什麼成為她的粉絲呢」,我問。
「可能是從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吧」,木子說。「她本來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姑娘,打過工,進過廠,機緣巧合才進的演藝圈。就拿在《創造101》上來說,很多人不喜歡她,因為她實力不行,動不動還哭鼻子。其實她也不是不努力,可是天賦和別的選手比起來真的是差了一些啊。」
「不過,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在那個女孩哭得手足無措、恐懼崩潰的時候,我看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個剛剛離開家鄉到上海工作,被主管罵哭過、加班到凌晨的自己,那個很努力卻總是看不到回報的自己。給楊超越一個閃閃發光的自己,也是我想給平凡的自己一個閃閃發光的機會。」
「別的選手,比如孟美岐、吳宣儀實力真的很強,我也很喜歡她們,不過她們離我太遠了。而楊超越,更像我鄰居家的小妹妹,從小玩到大的朋友,甚至我自己。」
3.
昵稱:Carol性別女年齡:25歲職業:教育機構老師偶像:蔡徐坤粉齡一年
2018年的另一檔偶像養成類節目,是《偶像練習生》。節目中,C位出道的蔡徐坤無益是今年最受關注的明星之一。
在我和聊天時,25歲的Carol自嘲到:「在ikun(蔡徐坤粉絲群體的統稱)中,我算是個老阿姨了吧哈哈哈。」
而談到是如何被蔡徐坤圈粉的,她也相當坦誠:「哈哈哈,主要還是因為帥!怎麼,老阿姨喜歡小鮮肉,天經地義呀?我粉他還是從《偶像練習生》開始的,他在舞台上的狀態,呈現出氣場都和其他選手不一樣,我能感覺到他是真的在享受舞台,自帶偶像光環那種。」
如今,蔡徐坤在新浪微博上坐擁1917萬粉絲。一舉一動都能引起不小的波瀾,他的本人的他的粉絲都經常成為輿論風暴的中心。
其中,影響最為廣泛的一次,是在4月份,蔡徐坤在微博上說,「染個黑發」作為自己微博粉絲數突破700萬後給粉絲們的福利。
消息一經發出,得到了粉絲們的支持,卻有一位網友開啟了嘲諷模式:
可想而知,這位網友遭到了蔡徐坤粉絲們的強烈攻擊,其所在的學校都被扒了出來:
而一些表示支持這位網友認為其不需要道歉的人,也收到了粉絲們的攻擊,甚至有「瘋狂」的粉絲將他們的照片P成了遺像:
不少大V也因為沒有站蔡徐坤,被粉絲們攻擊、辱罵:
這次「染髮事件」之前,蔡徐坤並沒有為廣大非飯圈群眾所熟知,而經此一役,蔡徐坤的粉絲們用一種極端的方式,讓偶像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我問了問Carol對整件事兒的看法,她說:
「首先說說福利吧,染頭髮算福利嗎?對我們粉絲來說當然算!這是一種寵粉絲的行為好嗎?這時候,一個外人莫名其妙的過來diss他,作為粉絲我們維護偶像,是很正常的吧?”
“不過,我也不同意人肉搜尋、P遺像、甚至跑到人家學校微博下面鬧的行為,確實有些過分了。但是,相信我,大多數粉絲還是相當理智的。」
「而且,蔡徐坤本人也經常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我們粉絲也不例外。網上有各種各樣攻擊他的笑話,有些甚至和家人有關。而我們粉絲,也總是被說成是腦殘粉。和我聊了這麼多,你覺得我腦殘嘛?哈哈。總之,我反對任何形式的網路暴力。」
我問Carol她會不會給身邊的人安利她的偶像,她說:
「一般不會,粉他的人自然會粉他。我也希望他的影響力,早一點跳出粉絲圈,讓更多的人喜歡他支持他。可是,他還很年輕,也需要成長的空間。在外人眼里,他還是一位‘流量明星’,我相信他早晚會從偶像派變成實力派。」
「他很踏實,不少偶像出道後,經紀公司和偶像想著的都是怎麼多跑通告多跨界,趁著火著幾年多撈錢。可是,從C位出道到現在,蔡徐坤也只演了一部偶像劇,通告也並不多。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自己的音樂上,不止做歌手,還做起了DJ,自己打碟,學電子音樂製作。我真的很看好他,他和別的偶像不一樣!」
既然Carol提到了蔡徐坤學習電音的事情,我問了一個她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
「有不少人聲稱,他(蔡徐坤)在自己的生日會上,表演打碟其實是在假打,請問你是怎麼看的呢?」
Carol對此的態度倒是蠻輕鬆,她說:
「真打還是假打,我不專業我看不出來。但是這是他和粉絲的生日會嘛,粉絲和他開心就好呀!似乎很多人因為這件事兒都對蔡徐坤有非議,有誤解,認為他是在作秀。但是,他是真心把當DJ、學習電音當成事業來做的,他有在為此付出努力!我想看到他成為全球百大DJ的那一天!」
蔡徐坤在電子音樂方面有野心也在不斷努力,自帶巨大流量的他,對自己的定位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偶像。他希望靠實力與努力,在音樂上創造更大的成就,獲得更多人的認可,也活出身為年輕人百無禁忌的一面。
而著名時裝品牌Levi’s®的品牌精神,正與蔡徐坤身上體現出的百無禁忌的精神相契合。蔡徐坤作為該品牌的2019年度無禁代言人,在為品牌拍攝的宣傳視頻中,展現了自己從從當紅偶像,到DJ,再力求突破自我、百無禁忌的當代青年的種種身份,講述了他的心路歷程:
我承認,在過去。我也經常對偶像明星以及其粉絲帶有一定程度的偏見。
但是,在和以上三位聊過之後。我發現,偶像明星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與評價標準。偶像明星的粉絲,也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只不過是用心支持著自己熱愛的人和事兒罷了。誤解與偏見,往往來自於溝通的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