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還是致鬱?搖擺的《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文 | Turing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後文簡稱「本片」),這個標題骨子里就透著驚悚和獵奇,路人們在聽說這個標題(但沒有看到海報時)的第一反應,多半會以為這是漢尼拔的姊妹篇——比如我前兩天和友人提起的時候,她說「我只看過《我唾棄你的墳墓》….」

事實上,雖然本片的另外兩個中譯名《胰臟物語》(住野夜小說原著譯名)與《念念手紀》(月川翔執導真人電影譯名)聽起來要友好的多,但私以為,結合本片內容,《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反而是最為信達(雅就算了)的翻譯。

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原著小說

本片講述了一位孤僻的高中男生「我」偶然發現總是耀眼的同班女孩櫻良竟身患絕症,然後與她一起保守秘密、走過生命最後時光的故事。標題「我想吃掉你的胰臟」來自於世界各地都有的風俗「吃什麼補什麼」,與日本當地傳說「吃下重要的人的一部分,他的靈魂就會與你共存」。

具有一定閱片量的的觀眾,看到本片中孤僻男x元氣絕症女的設定,應該早已能腦補出那爛熟在心的橋段:無非是患病一方的樂觀與活潑打動了孤僻的一方,讓他走出孤獨;同時孤僻的一方又發現了患病一方的脆弱恐懼,照顧、支撐他;最後用患病一方的離世(有些作品也會用開放式結局收尾)推動孤僻一方的成長,完成情感上的升華。

這個橋段的集大成者,首提由新川直司原作、石黑恭平監督的《四月是你的謊言》。《四月是你的謊言》同樣講述了一個孤僻少年與一個樂觀但身患絕症的少女偶然邂逅、彼此憧憬然後互相改變與成長得故事。這部連載動畫番劇於2014年秋季播出,隨即獲得如潮好評。

當年被稱為11月番霸權的四謊——孤僻的有馬公生與絕症樂觀少女宮園薰

但與本片不同,《四月是你的謊言》作為一部連載了22話的半年番,其容量與周期是遠大於本片的。因此,《四月是你的謊言》具有更多的支線故事與更靈活的節奏選擇,故而能把這個故事講好。

反觀本片,作為一部兩小時不到的動畫電影,其敘事是完全圍繞著男女主人翁展開與推進的——並且除了開頭意料之中的葬禮場景勉強可算倒敘,影片的主體部分幾乎完全是線性敘事。這就要求本片必然有一些橋段之外的亮點,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在佳野夜的原著中,他設計了一個別出心裁的結尾(女主角山內櫻良並非因絕症而死,而是在出院調理、去見男主角的路上被連續殺人狂殺害,盡管此時已確認無法治愈),並借主角之口說了這樣一段話:

世界是一視同仁的。

世界平等地攻擊像我這樣健康的人,跟罹患重病即將死亡的她。

我們錯了。我們太傻了。

但是,有誰能揶揄犯錯的我們呢?

在最後一集結束的戲劇,不到最後一集是不會結束的。

決定腰斬的漫畫,在腰斬之前不會結束。

預告了最終章的電影,在最終章上映前不會結束。

大家一定都是這麼相信的。大家一定都是這麼學習的。

我也這麼以為。

這段情節可以說是本作的精神內核之一。作為對無常命途的慨嘆,筆者在初讀小說時即對這一情節驚為天人,甚至認為它勝過了許多嚴肅傳統文學著作中的情節。

本作對這一命題進行了多次精彩的論述,這是本片中比較直白的一處

但遺憾的是,在本作的動畫版,即本片中,牛島新一郎監督卻並未進行很好的呈現。牛島監督此前曾參與過《全職獵人》、《一拳超人》等多部佳作的製作,在基本技法上確實具有不錯的能力,但本片的日常情感題材卻不同於牛島監督此前具有豐富經驗的動作題材,因此牛島監督在影片中出現了較明顯的敘事節奏的失控。

牛島監督在處理這一核心情節時,有意識地設置了一把「契訶夫之槍」。所謂「契訶夫之槍」來源於著名劇作家契訶夫的名言:「假如不打算開火,就別讓一支上膛的來福槍出現。」意為劇作中的任何一個設置都必須在後續情節中予以呼應,現在引申為伏筆與照應需具有完備性。在影片中,牛島監督的前半部分就提及了相關信息,意圖便是在要讓這一情節的展開不至於突兀。

然而,觀眾對動作題材影片與情感題材影片的記憶重心存在明顯不同;因此,在動作動畫中能夠成立的對伏筆的處理方式,在情感動畫中卻不一定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這也是我在本片中對牛島監督最不滿意的一點。讓我用一個合適的詞來表達我觀影過程中看到這一情節的既視感——叫它「機械降鬼」好了。機械降神是指用完全超出劇作涉及范疇的力量來強行干涉情節,而本作因為這一關鍵情節的伏筆部分過著墨過少,非但沒有呈現出應有的「伏筆-照應」的邏輯關係,反而會讓觀眾覺得不管伏筆還是照應,都是為了這一意外結局刻意添加,錯上加錯。

馬伯庸的「隕石遁」就是機械降鬼最典型的情況。

本片的另一個內核,則是以「羈絆」與「分離」為核心的日式青春敘事。與大陸的「浪漫主義殘酷青春」(例如《致青春》)、「現實主義成長青春」(例如《青春派》)的二元青春敘事不同,日式青春敘事在不同的作品中往往大同小異,但又在內部表現出了它的獨特矛盾美學。

一方面,它在日式的傳統美學指征上存在「物哀」與「意氣」的矛盾。在本片中,女主角的重病、稍縱即逝的煙火、櫻花下的漫步、懸而未決的感情等等,都是在稍縱即逝的事物中,尋找一種克制但極具張力的情感表達;但同時,又有男女主角間極為外顯的情感碰撞橋段,「性」在這里已經跳出了它往常扮演的角色,而化作了一個理所當然又超越常規的表達工具。

這一場景,牛島監督的處理在類似題材中算是比較保守的了

另一方面,它也在更高層次的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上存在矛盾。在本片中,雖然男主角在女主角的影響下不再孤僻、嘗試著與人交際,但男主角原先存在的(不願與人交際的)性格特徵與男主角對其的自述是自恰的,並且確實在日本的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

平成年代的日本,經歷過戰後的大繁榮與經濟危機後的再一次大蕭條,日本的年輕一代普遍存在「我不去煩你,你也別來煩我」的「自閉」思潮,並且很難說它對或者不對。

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在日式青春敘事中廣泛存在,並且湧現出了一大批具有深刻影響力的作品:以這個矛盾為關鍵塑造人物的除了本片,還有《秒速五公分》等佳作;而直接以它為討論核心的,更是有《四畳半神話大系》這種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作品。

「青春為什麼一定要跑步流汗,為什麼不能就在河邊虛度呢?」——影片《瀨戶內海》是日本新舊價值觀矛盾、乃至日式青春敘事的集大成者

在這種種矛盾下,日式青春敘事最終會以「羈絆」與「分離」的形式來集中展現它們。所謂「羈絆」,就是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事之間的情感聯繫——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在日式青春敘事中,所謂羈絆是不同於任何一種一直情感的獨特情感——或者說它本身就是基於這種種矛盾而產生的情感的復合。而分離,不一定是斬斷羈絆,而是以分離的形式進行一種選擇:或許是與羈絆遙遙相望、後會無期,也可能是對周遭外物斷舍離,守護最重要的羈絆之物。

最後,筆者想簡單聊一聊大陸院線的日式動畫院線引進。雖然大陸院線很早就引進了哆啦A夢系列大電影,但真正的「出圈作」,或許還要數新海誠任監督的《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在2016年底上映,2017年初下映,中間票房成績喜人,因此完全可以說,2017年就是大陸院線引進日本動畫電影的元年。在《你的名字》後,大陸院線引進的日本動畫電影可謂是「內外兩開花」,這里的內外是指的ACGN(漫畫,動畫,遊戲,小說)圈子的內外。

在圈外,有足夠吸引路人的新海誠、吉卜力、哆啦A夢系列作品;而在圈內,《刀劍神域》《命運:天之杯》等小眾粉絲向作品仍然在有限的拍片里斬獲了可觀的票房收入;更別提《火影忍者:博人傳》這部里外通吃的巨型IP與《利茲與青鳥》這類廣受好評的現象作了。

《博人傳》熱烈的觀影氛圍,恐怕近些年唯有同是超一流IP的《魔獸》可以比肩

總的來看,自《你的名字》高開高走以來,大陸院線對日式院線動畫的引進態度還是比較明確的:先慎重挑選口碑較好的影片,小批量排片,熱度上來後也會積極追加排片。

譬如本片就是典型的高口碑電影,2018年9月在日本首映時,即在國內掀起了熱議;而最終瑕不掩瑜的成片,也並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

長此以往,我認為這對大陸電影市場的發展與培育是利大於弊的,我們的觀眾可以被優秀的作品培養出審美水平與消費習慣,業界也能夠進一步學習經驗、增進信心、發展業態。

當然,我也希望我們的導演、制片人們能夠在這更好的環境下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走出去的時候不僅要走上各個電影節,更要像現在的日本影院動畫、印度劇情電影一樣,走進世界各地普通觀眾們的院線。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