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環保教育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這麼多能力
2月24日,孫儷發布女兒小花的二手衣照片,並發文寫到:「我們妹妹的衣櫃裡又多了很多‘新品’,來自我朋友女兒的二手衣。剛才我和小花坐在地上一件件試過來,開心的不得了,妹妹說,我太開心了,又有那麼多新衣服穿了。稍微大一點的,小花還把它放好,說,明年再穿。這些衣服鞋子小花穿小了,我還會再給另外一些比小花年齡還小的女生穿,這樣,一件衣服,差不多會有3、4個小朋友穿過,是不是很環保、很棒」。
照片中,這種二手衣厚的薄的樣式很多,一件件疊得整整齊齊,雨鞋、人字拖、小皮鞋各種各樣款式都有,看上去還是很新。
孫儷還在二手平臺,賣出自己的閒置用品。據說她的二手物品是明星中最用心的,她會把物品收拾得很乾淨,再以極低的價格賣出,目的只為達到環保,舊物再利用。網民讚揚道:「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都好棒啊」。
盛讚之餘,不禁反思,很多家長也知道,從小就需要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為何做不到呢?
我想,一則,它不能幫孩子提分,對孩子升學,眼前好像也沒用;
二則,很多家長不知道,從小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除了能夠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外,還能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家長們沒有真正意識到環保教育的重要性所在。
環保,能讓孩子更富有同情心
曾經聽到過兩則故事,兩個故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隻蜻蜓飛到了一戶人家裡。這個家裡有一個5歲的小男孩,看到這隻蜻蜓以後,他馬上把窗戶關得嚴嚴實實,揮舞著一根長長的棍子,到處追趕蜻蜓。蜻蜓無路可逃,最後終於落到了地上,被小男孩抓到了手裡。
蜻蜓在小男孩的手中無力地掙紮著。為了防止蜻蜓再次飛起,小男孩拿起了一把剪刀,將蜻蜓的翅膀剪斷,然後,拿著向他的媽媽炫耀。
隻聽這位母親說道:「乖,真聰明,連蜻蜓都可以捉到,拿著出去和小朋友玩吧。」
另有一個4歲的小男孩正在院子裡玩,突然發現草叢中有一隻小鳥,當他走近的時候,他發現小鳥並沒有飛走,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小鳥的腿受傷了,飛不起來了。
小男孩急忙叫來了爸爸。爸爸輕輕地將小鳥捧在了手裡,對小男孩說:「小鳥受傷了,走,我們一起去給它上點藥,然後再包紮起來。」
小男孩順從地跟著爸爸來到屋裡,找出藥水、繃帶,開始給小鳥包紮。
爸爸邊給小鳥包紮,邊向小男孩講一些要愛護小鳥的知識,並且讓小男孩在旁邊幫忙。
包紮好後,爸爸說:「兒子,我們去給它找點水喝,再找點吃的,別讓它餓壞了。」
餘下來的幾天時間裡,照料這隻小鳥的任務就落在了小男孩的頭上。
小鳥的傷好以後,爸爸又和小男孩一起看著小鳥飛上了藍天。
一個孩子,如果連一隻小動物都不忍心傷害,那麼,他又怎麼會忍心傷害別人呢?他又怎麼會沒有同情心呢?反之,如果一個孩子對小動物都很殘忍,他怎麼可能善待他人呢?
還記得我家院子東側曾經是一片楊樹林。在那裡,跟我學習寫作的孩子們擁抱大樹,與大樹對話,享受著它們一年四季帶給我們的種種美好:春日的萌芽、夏日的涼爽、秋日的繽紛、冬日的聖潔。前年春天的一日,再次走進這裡,卻因城市規劃,他們被砍伐了!看著心愛的、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七零八亂地躺在地上,孩子們心疼地哭了。當天,他們在文章中這樣寫道:大樹也是生命啊!
且不去評判砍伐樹林的對錯與否,只想說,看到大樹倒下,孩子們都如此心疼,將來,這些孩子定會善待周圍的一切。
環保,還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環保意識是孩子由關註自我轉向關註生存環境的重要發展,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就是引導孩子理解自身與周圍生活環境的依賴關係,其根本是形成與環境共存的責任意識。
在四野飄香的花叢中,和蝶兒一起嬉戲、歡笑;在鬱鬱蔥蔥的森林裡,與小鳥一起追逐、歌唱;清晨,邁著輕盈的行動去原野上踏青,霧靄繚繞著、白紗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著花草的芳香, 欣享著陽光的沐浴,我們被陶醉在這如癡如醉的夢幻裡;夜晚,瞻仰著璀璨的星空,聆聽著蟬鳴嘹響,蛙聲如潮,仿佛置身於一個童話般的王國。喜歡站在樹下,凝神矚望著那金黃的葉子一片片地落下;更喜歡站在窗前,欣賞著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飛舞。在這如詩如畫的仙境裡,我們的心都醉透了!
我們熱愛地球,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愛她的青山綠水,愛她的碧草藍天……
作文課上,我們與孩子們一起到大自然中,欣賞大自然的如上種種奇跡,孩子們在樹林裡,公園裡、田野裡學習、玩耍,他們知道所見、所聞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同時,也了解到自己有保護大自然的責任。
植樹節,我們帶孩子們去植樹;夏天,一起去拔黃頂菊,保護衡水湖;雪後,去湖畔給越冬的鳥兒投食;還不定期邀請衡水市地球女兒環保義工協會創辦人趙鴻給孩子們講述環保知識,邀請鳥類保護專家講述鳥兒的趣事……
潛移默化中,通過環保,孩子們建立起了責任意識。
環保,可以培養孩子博大的胸懷
世界各大名校也越來越看重學生對全球話題的關註,因為其中展現出來的全球觀以及創新意識,都是未來人才的標準。
2019年,來自挪威的27所高中的學生做了一件改變世界的大事。他們組織了一場減排挑戰,超過6000人在短短三周時間內共同節省了273471千克二氧化碳(約27.3噸),這相當於一個人坐飛機繞地球飛行27圈的碳排放量!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使用網路應用程序記錄自己的日常活動,實時計算真實用戶行為的影響。從他們可以做得簡單的事情開始,減少碳足跡,比如優先選擇走路而不是開車。數據表明,他們一共參與了312175次行動。
據學生們測算,如果所有的挪威人都達到了挑戰賽前二十名的成就,那麼該國將節省40%的年度碳排放總量。試想一下,如果全世界都一起接受這場碳排放挑戰,將會有怎樣的效果?
我們看到,氣候環境問題激發了孩子們的全球意識,而「全球意識」對於今天的孩子們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具備「全球意識」,不僅要求孩子們要思維敏捷、外語流暢,還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理解多元文化差異。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城市有問題時,能借鏡國際的流行做法,努力改變環境……真正具備全球意識的孩子在未來能走得更遠,而擁有全球意識的孩子必將是胸懷寬廣的孩子。
培養孩子環保意識,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家長們也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①選擇綠色出行
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選擇城市公共交通,近距離的話,還可以嘗試騎腳踏車、步行,既環保節能又能發現沿途的風景。等孩子長大了,他一定也會將這種意識延續下去。
②拒絕使用塑膠制品
塑膠袋輕便結實,在方便購物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因為塑膠袋大多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產的,只能挖土填埋或者高溫焚燒。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再生紙,和孩子一起設計一款富有創意的環保袋,或者使用可循環使用的帆布包代替塑膠袋,讓有限的資源延長壽命等等。
③學會生活垃圾分類
每一個垃圾,都有屬於自己的家,不能讓垃圾無「家」可歸。小到各種生活垃圾,大到工廠垃圾,我們每天都不可避免地制造著各種垃圾。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的標識,詳細解釋分類的定義,如什麼是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什麼是廚餘垃圾、有害垃圾等。
如今,雖然孩子們的大多數時間都被學業填滿,但我們還是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與精力,引領他們走向群體,走向社區,比如幫小區居民解決一個問題,推進學校優化政策、設計一個小發明,甚至寫信給城市管理者……
這些看似微小的日常行動,其實都在訓練孩子的責任心與執行力,給孩子的心裡埋下一顆改變世界的種子。當他們以開闊的心胸參與到具體的環保行動上時,他們就已經成為有愛心、有同情心、責任心、具有擔當意識和寬闊胸襟的未來少年。
文/安心惠子
2021年2月25日
>孫儷收了二手衣給小花穿:知道嗎?環保還可以培養孩子這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