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1張

(來源:羊城晚報)

「十八年後,我還是一名電影人,各位好友,再見。」1月22日,趙軍之子趙之凡用父親的帳號,為他發了最後一條朋友圈。當日16時31分,趙軍在北京逝世,享年63歲。

1月24日上午,趙軍的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其生前擔任副會長的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在訃告中寫道:「他的去世,是中國電影界的重大損失。」當天,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於冬、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等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八寶山送別。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2張趙軍告別儀式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3張多位中國電影人前往送別

展開全文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4張現場花圈

趙軍生前曾任廣東省電影公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廣東珠江電影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廣東省電影行業協會榮譽會長等職。在業內,這位廣東著名電影人與原北京新影聯院線總經理高軍、原上海聯和電影院線副總經理吳鶴滬一道,被稱為「中國電影發行三劍客」。

在趙軍之子趙之凡看來,父親的一生「跟電影有著不解之緣」。在趙軍的同行好友們眼中,趙軍熱情俠義,「兩袖清風」。趙軍的生前「戰友」——曾與他一起創造過多個國產電影發行奇跡的祁海評價,趙軍是中國電影發行放映體制改革的開路先鋒,「廣東這麼多年來屢登全國票房冠軍之位,背後也有他奠定的一份基礎」。

兒子趙之凡說——

如果有機會告別,爸爸一定還是那麼瀟灑

趙軍之子趙之凡1月23日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透露,那條震動了全國電影界的朋友圈,是他在父親去世當天以父親的語氣發出的,目的是為了代父親跟大家說一聲再見。「爸爸走得很突然,沒機會跟大家道別。但我想,如果有這個機會,他也一定不會表現出傷感。他可能會笑著跟大家揮手,說:‘十八年後,江湖再見,到時候我們再一起喝茶聊電影。’因為他從來就是這麼一個豁達的人。其實,他在我心中豈止豁達,簡直瀟灑!」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5張趙軍一生瀟灑豁達

趙之凡透露,父親多年前就因心臟問題做過兩次手術。「他心臟裝的是人工金屬瓣膜,以前大家還曾笑稱他是‘鋼鐵人’。手術之後,他會定期體檢,注意飲食,按時吃藥,唯一戒不掉的可能就是為工作熬夜。」在趙之凡眼中,父親是一個「把工作當娛樂」的人,而且天生熱心腸,「圈內朋友但凡有困難求助,他從不推辭,總是第一時間沖上去幫忙」。

在趙之凡看來,父親這一生算是跟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奶奶是電影放映員,所以爸爸常說他是‘出生在電影放映機旁’的孩子」。受父親的影響,趙之凡畢業後也選擇了在電影行業工作。他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今後,我會繼承爸爸對電影的愛。」

親密「戰友」說——

發行改革和影院改革,他都曾立下過大功

在祁海看來,趙軍是個「幹起電影來就不要命」的人,「不隻敬業,他更樂業」。祁海評價,趙軍對廣東乃至中國的電影市場發展都有貢獻:「一在發行改革領域,二在影院改革領域,他都立下了大功。」

祁海和趙軍的戰友情始自1995年。當時,時任廣東省電影公司宣傳科副科長的趙軍、時任珠江電影制片公司總編室中級編輯的祁海、剛退休的原廣州市電影公司宣傳科科長周俊傑,聯手組成民間宣發組織「廣州三劍電影學社」。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6張「廣州三劍電影學社」成員,(左起)趙軍、祁海、周俊傑

祁海向羊城晚報記者回憶:「當時的中國電影都由國營公司發行,許多宣發人員思想僵化保守,對影片市場預測不準,營銷手段陳舊死板,導致不少電影缺乏入市機會。我們三個不忍心看著好電影就此被埋沒,決心聯手幫它們一把。」「三劍」參與發行的影片,由「三劍」負責選片、排片和影片的包裝宣傳,國營電影公司則負責複製收發和票房結算。這種「公私合作」的發行模式,非但沒搶國營電影公司的生意,反而做大了整個市場的「蛋糕」,因此受到各方歡迎。

「我們三個人裡,我擅長文字宣傳,周俊傑擅長美術,趙軍則因為工作原因跟片方接觸最多,因此主要負責挖掘那些有潛力的電影。一旦發現有被市場埋沒的好片,我們三個就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救活’它。」《紅櫻桃》《較量》《一個獨生女的故事》……一部部原本被認為「賣不出去」的電影被「三劍」接連做成市場「爆款」。其中,《紅櫻桃》的票房戰勝了從1995年到1997年延續三年所有的美國大片,「三劍」的成功轟動全國影壇。

祁海介紹,除了發行改革,趙軍在中國影院改革方面亦有不俗建樹,其一手創辦並親自擔任董事長的廣州青宮電影城曾三次獲得全國影院上座率冠軍,憑借靈活的放映模式先後「救活」了23部不被看好的國產「小片」。譬如,1999年就拍攝完畢的《大進軍:大戰寧滬杭》出廠7年沒有電影院願意放映,青宮電影城接手後重新包裝,做出的票房超過了同年的四部美國大片。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7張

趙軍經營的青宮電影城為何如此厲害?祁海透露其中一個「秘密」:趙軍從善如流,採納了他當時的建議,在用人方面廢除了年齡、相貌、學歷這「老三條」規矩,轉而要求員工有三個「天生」:第一,天生熱情;第二,天生細心;第三,天生善解人意。「只要這三條都具備,那就是‘天生’的優秀店員。」祁海說,青宮電影城在疫情期間照樣經營狀況良好,「就是源於隊伍好,這背後也有趙軍當年的功勞」。

1月22日,得知趙軍去世後,祁海在朋友圈發文痛悼摯友,他寫道:「趙總是中國電影發行放映體制改革的開路先鋒,大智大勇,屢創奇跡,勛勞卓著,令我敬佩!幾十年來和趙總和衷共濟的許多往事歷歷在目,終生難忘!」

多年同事說——

別人都說做不了,他卻總能找出電影的好

現任珠江電影集團影視規劃部負責人邱晴,曾經是趙軍在廣東電影界超過二十年的下屬、同事和搭檔:「那些年,我跟著趙總做了很多別人沒做過的事,也長了很多見識。他還主動認我當了徒弟,這一直是我人生特別驕傲的一件事。」

趙軍的告別儀式1月24日在北京舉行,因為疫情防控原因,其在廣東的業內好友多數不能親自送行,邱晴主動擔任起治喪委員會的廣東聯絡人,為人們傳遞哀思。她還透露,黃百鳴等多位香港電影人雖無法到場,「但都托我給趙總送花圈」。

邱晴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在電影系統,但轉做電影宣發,卻是她向趙軍毛遂自薦的。當時趙軍還在廣東省電影公司宣傳科當科長,邱晴跑到他面前劈頭就問:「你需不需要人才?」趙軍愣了一下,問她:「你能做什麼?」邱晴驕傲地回答:「我覺得我挺能寫,應該適合做電影宣發!」趙軍當時並沒有表態。幾年後他才告訴邱晴,當時他特地留了一個心眼,跑去問邱晴當時的領導:「這個小姑娘怎麼樣?」前領導如實回答:「她各方面都挺好,就是社會活動多了點兒!」趙軍聽完卻樂了:「這就對了!我就是要一個熱愛社會活動的!」轉頭就把邱晴招至麾下。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8張邱晴與師父趙軍在上世紀末的合影

「趙總是個很肯‘放權’的人,當時各種天南地北的看片會、在北京舉行的研討會,總之電影系統裡各種重要的活動他都會帶我去,很多時候甚至讓我自己去。那時候出差,坐在我旁邊開會的基本都是其他地區白髮蒼蒼的老前輩,全場就我一個小姑娘。」邱晴回憶,在趙軍手下做事「很鍛煉人,成長得特別快」:「趙總對所有員工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後來廣東電影發行系統裡的很多重要人員都是他培養出來的。」

邱晴說:「我從師父身上領悟到最深刻的一點是,能做好電影的人,一定是愛電影的人,他自己就是。那種愛不是職業上的愛,而是一種骨子裡的愛。有的電影可能大家都說不行,做不了,他卻總是能找出作品的好,因為他總覺得每部電影都是很艱難才能出生,我們能幫就要盡量幫,就算不能改變作品的命運,至少也不能讓一個團隊辛苦做出來的東西沒人看到——這個道理,我只要在電影行業一天就絕不敢忘記。」

業內同行:

感謝他的幫助,想做「趙軍監制」專場放映

在廣東省電影家協會的會員群中,電影人們延續幾日都沉浸在對趙軍的不舍中。

導演張全欣說:「與趙軍兄認識超二十年,他一直保持著他那平易近人、逢人都幫的俠客之心,這也是他身上最讓人佩服和喜愛的品格。多少人得到過他的幫助,卻又不會有高山仰止的距離感。他是我們親近熟悉的大哥,誰也不會想到會如此突然失去他,咬牙切齒!」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9張趙軍舊照

導演韓海英回憶:「每次見趙總,我都笑他‘兩袖清風’。因為他永遠都是素色的‘外貿加大版’襯衫,甩著兩個大袖子風風火火。」

編劇杜勁松悲嘆:「趙軍老師影視理論了得,古文功底了得,他的文章有深邃的見解和思想性。悲哉,再也看不到趙老師高人妙文。」

廣東導演彭成彪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趙軍是很多同行的電影領路人。「我的第一部作品《走出深林》,當時他就給了很多關於市場定位方面的建議和幫助。」彭成彪說,「他就是為電影而生的人。可能有的人會說他老了,想法過時了,但我覺得不是,他的市場觸覺一直隨著時代在與時俱進。」他表示,像他這樣受過趙軍無私幫助的業內同行有很多,「我們商量著,日後做一次‘趙軍監制’的電影專場放映,用這種方式來緬懷他」。

廣東導演周勇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原本他跟趙軍約好,今年過年前一起在廣州看導演李藝文新作《鄉見未晚》的剪輯片,「沒想到竟沒能等到他回來」。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10張周勇(左)與趙軍合影

「我們相識超過20年,我的電影《孝女彩金》就是請他當的總監制。當時也是他提議,要先讓電影在梅州打響,然後廣州、全省、全國……走長線放映的口碑路線。」最近,周勇的最新導演作品《我的體育老師》正在上映,趙軍也說要好好寫一篇影評來推薦。周勇說:「他對電影同行總是極熱心,不管作品大小,他都願意出手相幫。」

周勇說,趙軍是「廣東電影界一支筆」,「他的著作和影評,我幾乎每一篇都看,後來他出了一套文集叫《唯有道者》,我還買了好幾套收藏」。他佩服趙軍的學習精神,「一年到頭看很多書,特別願意學習新知識」。在周勇看來,趙軍在物質上最沒追求,「永遠背著布包,衣服也都是那幾套來回換,他對生活的熱情都放在電影上了」。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11張周勇收藏的趙軍文集

這兩年,趙軍開了視訊號,專門跟年輕人講電影那些事。在2020年11月的開播第一期裡,他自我介紹:「我沒有讀過正規大學,不是科班出身,從一個底層的專業人員成長起來。但我參與了很多優秀國產片的重啟、推廣和營銷。」在這個視訊號裡,他既做過「王家衛為什麼總是戴墨鏡」「李安的電影被誰動過剪刀」這樣的業界小八卦,也探討過「中國電影在全球的影響力如何」「IP電影會繼續火下去嗎」這樣的深度話題。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12張趙軍曾用短視訊跟年輕人互動

「我曾建議他,別工作了,就拍拍視訊,給年輕人講講課,但他就是歇不下來。」周勇說,這幾天他重溫趙軍的視訊號,看到其中一段忍不住淚流滿面,「就是他開號的第一期,他引用了導演北野武的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對電影的態度:雖然辛苦,但我還是願意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趙軍與電影的小故事]

攜手《羊城晚報》打響《蔣築英》

1992年上映的《蔣築英》,講述的是為光學事業獻身的長春光機所副研究員蔣築英的人生故事。這部主旋律影片沒什麼商業元素,當時不被市場看好,但趙軍覺得電影質量不錯,可以試試口碑營銷。一次廣東省委組織召開廣東農村工作會議,會上播放了這部影片。不出所料,《蔣築英》打動了很多觀眾。當時在場的羊城晚報記者龔丹楓當即採訪了多位觀眾,次日在《羊城晚報》頭版刊登報導《廣東觀眾含淚看〈蔣築英〉》,迅速引發社會關註和熱議。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13張《蔣築英》

巧合的是,來廣東開會的蔣築英夫人路長琴也看到了這篇報導。深受感動的她主動打電話到報社要求見記者。於是次日《羊城晚報》又一篇頭版報導《蔣築英夫人路長琴感謝廣東人民》出爐。三天內兩次上頭版,電影《蔣築英》在廣東大火,繼而這把火又燒到了全國。

在第二天要拆的影院做首映式

講述中俄人民友誼的《狂吻俄羅斯》是「廣州三劍電影學社」成立後打響的第一炮。這是部沒有明星的小制作電影,同樣不被市場看好。「三劍」湊錢買下複製,在一個「特殊」的電影院進行了一次特殊的首映式——位於廣州市中山五路的新華電影院因為修地鐵,第二天將被拆除。新華電影院是廣州第一家、中國第二家寬銀幕電影院,廣州市民對它很有感情,紛紛趕來支持它最後一天的放映活動。老字號電影院告別觀眾,《狂吻俄羅斯》趁勢又成為新聞裡的另一個主角。

趙軍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多位資深電影人前往送別 娛樂 第14張《狂吻俄羅斯》

第二天,新華電影院落幕了,但《狂吻俄羅斯》的口碑卻打響了。當時趙軍對這個營銷策劃的形容是:「我們用一個老電影院的‘死’,換來了一部國產片的‘生’。」

一場跟美國大片的市場《較量》

1996年,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紀錄片《較量》上映了。祁海回憶:「紀錄片,沒有明星,大家對票房都不是很看好。但我們覺得,這個以弱勝強的故事,正契合廣東人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而且我們發現,紀實文學在廣東從來都最好賣,因為廣東人都‘信真不信假’。」在摸準受眾心理之後,「三劍」將《較量》的第一個陣地放在廣州沿江路某電影院的一個小廳,口碑打響之後,再轉到大廳放映。很快,廣州其他電影院也紛紛要求放映《較量》,之後口碑又傳播到廣東乃至全國……

這一年,《較量》在電影市場上和美國大片也展開了激烈的較量。最終,《較量》創下紀錄片票房奇跡,超過同期美國大片《恐怖地帶》,成為這場「中美較量」的贏家。

親自動手把《大轉折》「二合一」

曾經,國內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電影都分上下集,但「三劍」的介入徹底改變了這個制作慣例。1996年,電影《大轉折》上映,影片分為上集《酣戰魯西南》和下集《挺進大別山》,總時長3小時40分。篇幅太長令不少觀眾昏昏欲睡或提前退場,電影院也無法多安排場次。在征得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同意之後,「三劍」自己動手把《大轉折》上下集剪輯成兩小時的單集電影。新版《大轉折》深受電影院和觀眾的歡迎,在1997年廣州上映的賣座國產片中排名第四,輕松收回票房45萬元。

由發行人員對已出廠的電影複製作大幅度刪改並獲得成功,這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尚屬首創。一時間,全國各省的電影發行放映部門都爭相邀請「三劍」前去傳授經驗。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