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洞察|見解
每晚十點,1000萬人陪你讀洞見。
作者:雪糕
來源:看書有道(ID: iikanshu)
每個人都有自由發聲的權利,但你必須對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負責任。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春宴朗讀音頻
01 昨天刷微博,看到一條讓人很無語的消息: 演員王茂蕾的微博被群情激憤的網友攻擊,不堪承受的他宣布關閉微博評論。 而這一切只是因為,他演的壞人太成功了。 圖片來源:微博 @穿幫君 王茂蕾因飾演《延禧攻略》中的袁春望大受網友關注,他將一個皇子太監那種扭曲陰暗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人恨得咬牙切齒。 精湛的演技本該得到觀眾的認可和掌聲,然而,入戲太深的網友卻將對角色袁春望的怒氣都撒在演員王茂蕾身上,紛紛跑到他的微博底下罵他。 圖片來源:微博 @Joey女友 就在王茂蕾關閉微博評論的第二天,演員周海媚也宣布退出微博。 網路時代,理解情緒大於客觀的輿論生態,身為藝人,把自己的一切交付到顯微鏡下被凝視也是職業宿命,但當思考被情緒裹挾變成潮水方向,我選擇激流勇退。 圖片來源:微博 @穿幫君 周海媚在近期熱播的《香蜜沉沉燼如霜》中飾演心機深重、不擇手段的天後,被網友瘋狂吐槽。 很多人在她的微博底下評論,說她只會幹瞪眼露牙,一口齙牙很出戲,還攻擊她長得太醜了,怎麼會找你演天後等等。 拜托,這都2018年了,怎麼還有人戲里戲外分不清,錯把角色當現實? 最誇張的是,這些人還用惡毒的言語去辱罵演員本人。 用心詮釋好每個角色,是一個演員的責任,更是對演技的考驗。 反派角色其實很難塑造,當它深入人心時,恰恰證明了演員的演技,對角色性格的把握和形象的塑造都很成功。 但網友們表現出了激憤的反應,也暴露了他們黑暗鄙陋的心靈和人性深處的邪惡。
02 王茂蕾和周海媚被罵,並不是個例。 相反,很多演員都曾挑戰自我詮釋反派角色,可是角色成功反而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陶昕然自從飾演了《甄嬛傳》安陵容一角以後,就長期受到網友攻擊。 她和相戀多年的男友結婚,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卻被詛咒「女兒不會有好下場」。 圖片來源:微博 @穿幫君 復出後的俞灝明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挑戰大反派杜明禮,表面上是個謙謙君子,背地里心狠手辣使陰招。 俞灝明眉梢眼角全是戲,把這個兩面三刀的反派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 可自從這部劇播出之後,無論是俞灝明的微博留言還是影片彈幕,全是罵他的惡毒評論,不堪入目。 圖片來源:微博 @穿幫君 深受輿論傷害的明星,還有袁姍姍。 2013年,她在一部熱播劇中飾演女主角,從此便深陷網路暴力的噩夢,一年 365 天,天天被陌生人罵,網路上甚至掀起了袁姍姍滾出娛樂圈的熱潮。 兩年後,袁姍姍在 TED 發表了《在網路暴力中捍衛自己》的演講,坦然向觀眾講述自己被輿論攻擊的心路歷程。 舞台上她不卑不亢、從容自信,人們驚訝地發現,曾經的黑姑娘變了,突然有了深度。 但我相信,那種長期被全民敵視、被惡意辱罵的感覺到底有多痛,只有她知道,如今的釋懷不能掩蓋當時的網路暴力給她帶來的傷害。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真是既憤怒又心酸。 當不再以演技作為評價演員的主要標準,新生代小花憑借顏值、炒作、摳圖就能收割大票流量時,這是影視行業的不幸。 當人們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便利,躲在別人看不見的角落,用惡毒的言語隨意攻擊他人,還自鳴得意時,這是整個時代的不幸。 可悲又可嘆。
03 前幾天,一則新聞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德陽一名35歲醫生安女士不堪忍受輿論壓力,自殺身亡。 事情的起因是,幾天前,安醫生在遊泳池里被兩個13歲的男孩碰到或者摸了臀部,安醫生要求兩個男孩道歉,誰知他們不僅不道歉,還朝她吐口水、做鬼臉,動作間極具侮辱性。 安醫生的老公非常生氣,將男孩的頭按進水里,還扇了耳光。 男孩的父母趕到後,雙方又起了新的衝突,他們將安醫生堵在洗手間打了一頓,第二天又帶人殺到安醫生任職的醫院,要求主管開除安醫生。 事情發展到這里,稍微有理智的人都清楚,這場衝突的雙方都有責任、有過失,只要彼此冷靜下來調解,也就過去了。 但是這件事被男孩父母曝光到網上,卻變成了成年男子毆打孩子、公職人員欺壓弱勢群體,誰是惡人誰是受害者,似乎一目了然。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網友一下被激怒了,他們迅速武裝起來,痛罵這對夫妻,言詞之惡毒,讓人怵然。 一時間輿論一邊倒,安醫生有口難辯,最後,她選擇服藥自殺,以這種慘烈的方式控訴吃人的網路暴力。 這樣的悲劇令人心痛,它本不會發生,安醫生本不用死。 但因為男孩父母歪曲事實,網友不明真相就迫不及待地惡意攻擊,導致了悲劇的發生,直接毀掉了一個如花的生命、一個幸福的家庭。 這些網友自以為是伸張正義的使者,要為世間一切不平之事發聲。 然而,他們發出的不是公正理性之聲,而是不堪入耳的人身攻擊。 這些言論就像一把把鋒利的匕首,一刀刀刺進安醫生的心。 安醫生是治病救人的醫生,但她救不了被戾氣包裹、被邪惡侵蝕的人心,也挽救不了自己被輿論旋渦吞噬的命運。
04 電影《搜尋》曾試圖引起人們對於網路暴力危害的反思。 知性美麗的女秘書葉藍秋得知自己罹患癌症,沉浸在驚愕與恐懼中。 公車上,她拒絕給一位老大爺讓座,車上乘客紛紛指責她。 這段影片傳到新聞主編陳若兮手中,為了吸引流量,她將這個新聞惡意放大,立即引起了公眾對葉藍秋的人肉搜尋和道德抨擊。 葉藍秋在一天之內遭逢病魔降臨和公眾指責,後來又莫名背上了小三的罵名,她知道自己無力申辯,最後選擇了自殺。 是媒體的刻意引導,更是無數雙躲在網路暴力背後的黑手,將葉藍秋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就像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有責任一樣,因為輿論壓力而自殺的悲劇發生時,也不會有人認為是自己的言論直接逼死了別人。 但眾口鑠金,當言論攻擊的雪球越滾越大時,它所帶來的殺傷力也就越大。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千萬不要小看言語的力量,一句溫暖人心的話可能會挽回一條想要自殺的生命,同樣,一段粗俗惡毒的評論也可能把一個正常的人一步步逼向絕望。
05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甚至不用坐在電腦前,直接在手機的app上動動手指,就能讓自己的話被看見、被傳播,隔著螢幕,誰也不認識誰。 有了帳號 ID作為隱身衣,人們便可以有恃無恐。 可是,有時候隨意敲下的幾句輕飄飄的話,或者出於一時泄憤脫口而出的話,卻可能成為傷人的武器,在他人看不見的地方,給人致命一擊。 王茂蕾關了評論,周海媚退出微博; 電影里葉藍秋死了,現實里安醫生自殺了; 但是網路暴力從來沒有真正停止,依然還有很多人躲在螢幕前,打著要為這個社會伸張正義的幌子,任性地審判他人、辱罵他人,來滿足自己自私陰暗的心理。 每個人都有自由發聲的權利,但你必須對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負責任; 在法律制約不了的地方,還有道德的譴責、靈魂的拷問。 願我們珍惜自由的權利,敬畏語言的力量。 不惡意揣測,不妄下論斷,更不隨意進行言語攻擊,是我們身處這個自由開放的互聯網時代所能做到的,最基本的善良。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