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臨近收官,關於向前和尋找的故事仍在繼續。
有人希望兩人復婚,以happy ending收尾,也有人希望兩人保持現狀,各自歡喜。
作為一部以「喪偶式婚姻」為標籤的話題劇,劇中角色的選擇成了觀眾議論的焦點,究竟是劉濤飾演的尋找「no zuo no die」,還是楊爍飾演的向前太大男子主義,眾說紛紜。
像這種男女主都引發兩極化評論的電視劇還真不算多,往近了看就屬那部《都挺好》了。說起來也有趣,名叫《都挺好》,劇里面的角色卻都挺慘,名叫《我們都要好好的》,劇里面的角色卻都不太好,中文里的正話反說之道可謂博大精深。
雖然主角引發了褒貶不一的評論,小編卻認為這正是這部劇接地氣的體現。正如幸福的婚姻沒有統一標準一樣,丈夫或妻子也自然沒有所謂完美的定義。
認為尋找作的人,理由無外乎以下幾點:
★她已經衣食無憂,過上了大部分人向往的生活,老公會賺錢,兒子很懂事,還要怎麼樣呢?
★丈夫在外奔忙,對她卻也不是不關心,她怎麼就不能理解丈夫處於上升期的難處呢?
★口口聲聲為了兒子卻說離婚就離婚,究竟是為兒子好還是自私?
而對尋找抱以充分同情與理解的人,理由也基本上包括:
★尋找嚴重抑鬱丈夫卻只顧工作,賺錢和老婆哪個更重要?
★因患抑鬱症不適合照顧兒子,所以不得不離開,難道不值得同情?
★尋找看重的是精神而非物質,丈夫自以為對她好就是真的好嗎?
誰對誰錯?
雙方都有道理,於是辯論起來格外真情實感,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勢。而現實問題就是這麼難以分說,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歷和立場去給別人提建議,都是肺腑之言,卻不見得適用於對方。
很顯然,《我們都要好好的》並不試圖去塑造一個完美的人,也不試圖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指點江山,它將一個真實而富有爭議的人物形象推至觀眾面前,優點和缺點都十分明顯,然後交由觀眾去評點。這樣一個人物,如果收獲的是一邊倒的讚譽或批評都是失敗的,但如果觀眾為之爭論不休,便是成功了。
劉濤成功了,她成功塑造出一個真實的尋找。
這並不是劉濤第一次飾演妻子,也不是她第一次飾演職場女性,卻是第一次飾演一個由全職太太向職場女強人轉型的女性。這其中人物心態的變化對她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隨手一搜,網友對劉濤的演技都是讚不絕口。
開播第一集,為了演繹好一個抑鬱症患者,劉濤在眼神上刻意製造了失焦感,每一個肢體動作中都伴隨著輕微的顫抖,借以體現女主對自己的身體已經失去控制。
從受傷住院到下定決心走出婚姻的牢籠,尋找經歷了幾次心理崩潰,這幾次崩潰層層遞進,完成了一個全職主婦向職場女性的心理轉變。
第一次是在出院之後,尋找躲進浴室,一邊聽著閨蜜的勸慰,一邊無聲崩潰。
第二次是在得知自己嚴重抑鬱,已經到了不適合照顧兒子的地步之後,當著閨蜜的面崩潰大哭。
第三次是在跟丈夫表示想要離婚之後,尋找躲進廁所,與丈夫僅一門之隔,卻互相聽不進去對方的話,終於忍不住全盤崩潰。每一次哭的情緒都不盡相同,劉濤的細膩處理體現了她對角色的精準把握。
女主名為「尋找」,就注定了她將一直走在尋找的路上,也許是尋找存在的意義,也許是尋找真正的自己。重新步入職場的尋找,免不了要遭遇一番歧視和排擠,而劉濤的演繹也充分展現出一個六年全職太太面對職場的難以融入。
剛入職就錯誤不斷,用20萬的費用請來了一個只值2萬的模特,面對給公司造成的損失,尋找第一反應就是引咎辭職。
卻又輕易地在主編三言兩語的激將法之下,收回了辭職申請,重燃鬥志。遇到問題選擇逃避,又極容易被說服,這一系列反應簡直跟剛畢業的大學生沒什麼兩樣。
在艾麗莎的多番鼓勵下尋找重拾信心,當遇到攝影師不配合時,她首次合理運用自己的權力,不僅hold住了整場拍攝,還當場取消了這位攝影師的後續合作,霸氣全開!
當尋找與向前再次相遇,兩人的境況顛倒過來。已經變成職場女性的尋找開始勇敢向前,而事業受挫的向前卻開始了尋找新的出路。
尋找的成長與蛻變不僅體現在節節攀升的職位上,更體現在造型上。換了職場套裝和 新髮型的尋找少了幾分溫順,多了幾分凌厲,A到小編想跪下叫哥!至此,尋找和劉濤共同完成了這個角色的完全體進化。
追劇到現在,小編大概也明白了劇組為何選擇劉濤來飾演尋找這一角色。回望劉濤的過往,其人生經歷似乎與尋找有著某種奇妙的呼應。
十幾歲加入南京軍區文工團,做過挑水、種菜、養豬的工作。後闖蕩演藝圈,憑借過人的天賦和努力收獲了一系列擁有著高知名度的角色,如《天龍八部》中的阿朱,又如《白蛇傳》中的白素貞。此時,劉濤溫婉知性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
後來的事情眾所周知,她嫁入豪門卻遭遇丈夫破產又身患抑鬱症,令她不得不替夫還債扛起一家重任。經歷人生巨變,從養尊處優到復出拍戲還債,這與尋找的經歷何其相似。
不同的是,劉濤一直是堅韌的,也從未在人前崩潰過。
重新出發的劉濤比之前更加勢不可擋,先後在《瑯琊榜》、《羋月傳》、《歡樂頌》等一系列爆款劇中飾演重要角色,國民度飆升。無論是劉濤還是尋找,都在用實際行動向觀眾呈現一個優秀女性的成長過程。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該劇不曾試圖塑造出一個完美的人設,它也同樣不曾試圖說服觀眾相信,它所展現出的便是唯一正確的人生選擇。尋找通過離婚和重入職場獲得新生,這或許只是尋找的蛻變方式,卻也給了處在相似境遇中的女性們除了全職主婦之外的第二種可能。而這「第二種可能」,恰恰是這部劇的「暖心治愈」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