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不是每種成功都能夠仿效,不是每種成功都值得仿效。
——遇言姐
4月3日,號稱國內「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在納斯達克上市,總發行規模為1.25億美元。
▲持股15%的網紅張大奕小姐上市敲鐘,就在10年之前,張大奕還只是拍一只廣告2000元的平面模特
網紅張大奕擔任聯合創始人的如涵控股,已經是第二次衝擊資本市場。
之前,如涵曾在2016年登陸新三板,16個月後宣布終止掛牌。
自國內退市的如涵,卷土重來進軍納斯達克,然而美國之行同樣遇冷。
IPO發行價12.5美元,開盤宣告破發,至當日收盤時市值縮水了37%,可謂難看之極。
寫文時遇言姐看了一下今天的股市,眼下如涵的價錢是8.51,離12.5美元的發行價仍有一大截距離。
▲如涵的創始人馮敏是一位80後,被譽為「網紅電商孵化第一人」
對於網紅第一股遭打臉,網紅王思聰發微點評:
如涵的2大問題在於:
1:企業連年虧損
2:模式不可復制。
▲如涵簽有113位網紅,但除了張大奕外,其餘皆未孵化成功
雖然如涵遇冷,但持股15%的張大奕仍然擁有近6億元的身價。
此外,她還可分得如涵淨利潤的49%。
2009年,作為模特的張大奕在《米娜》、《昕薇》等雜誌的內頁出現。
這個導遊專業畢業,卻沒考到導遊證的姑娘,有著近30萬的微博粉絲,拍一支廣告大約能有2000元的收入。
畢竟,在能力範圍內,沒有哪一項工作可以比模特更容易賺錢。
她說。
2014年,網紅張大奕和電商馮敏,一個想要變現,一個想要流量,兩人一拍即合開了第一家淘寶網紅店——吾歡喜的衣櫥。
馮敏負責供應鏈,張大奕負責行銷。
這個模式被稱為:「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
▲打開網路,幾乎全都是揭發網紅產品質量低劣的爆料。那麼,又是誰在購買呢?高中生嗎
張大奕的微博粉絲和淘寶粉絲均過千萬。
僅僅用了一年,張大奕的網店就創出了單店上億的年銷售額。
2015年雙十一,張大奕的網店躋身淘寶女裝TOP商家;
2016年雙十一,張大奕的網店成為淘寶第一家銷量破億的女裝類店鋪;
2018年雙十一,張大奕的網店銷量破億,只用了28分鐘。
眼下,張大奕已裂變至四家淘寶店,合計將達近10億成交額。
難怪有媒體宣稱,張大奕比一線明星還能賺錢。
▲阿里巴巴2017年發布的《網紅互聯網消費影響力榜單》中,張大奕排名第二,僅次於王思聰的前女友雪梨
親歷網紅張大奕的帶貨能力,馮敏意圖批量復制這一模式。
他將公司從之前的「網紅+供應鏈」轉變為「網紅+網紅孵化+供應鏈」。
然而這一次,成功沒有如期而至。
就在張大奕賺得盆滿缽滿之時,其母公司如涵卻是泥潭深陷。
行銷費用和網紅抽成,讓如涵在盈利這件事上非常吃力。
如涵開始大量孵化網紅的兩年中,不僅持續虧損,並且逐年擴大。
招股書顯示,如涵2017財年的淨虧損4010萬元,2018財年淨虧損9000元,2019財年前三財季的淨虧損5750萬元。
至少從帳面上來看,眼下如涵的盈利還不夠孵化網紅的開銷。
這也是王思聰所質問的:「既然要投入1.5億的行銷費用,那麼網紅KOL的意義又在哪里?」
此外,微博的紅利期已是明日黃花。
抖音等新型社交平台興起,行業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如涵老板馮敏的太太陳思佳也是一名網紅(莉貝琳)
除了母公司如涵的行銷模式難以為繼,張大奕本人也是備受爭議,風評不佳。
網紅店的模式是仿制大牌,廉價販賣。
服裝沒有版權,抄襲不被追究,但「一比一定制」這句術語又是個什麼鬼?
把山寨吹成是定制,還能不能要點臉了?
這樣的公司居然也能上市。
2016年,張大奕號稱自制口紅上市。廣告卻是盜取他人試色Armani的貼圖。
遇言姐說,身為一家擬上市公司,卻連產品照片都要靠盜圖,這樣的企業如何讓人信任?
簡直就是個笑話。
2017年,張大奕被原創者指出設計抄襲時,大言不慚地反擊:
「你申請專利了 ?版權婊又來了!」
流氓作風一瀉千里。
同年,本末測評吐槽張大奕售賣的服裝粗糙廉價,說明不實,只配丟進垃圾桶。
稍後,本末測評的微博被關閉。
事實上,本末測評曝光過的網紅店不止張大奕一家,還包括雪梨、大金 、林珊珊、滕雨佳。
結論是沒有一家的產品是合格的, 是大媽們擺在鋼絲床上賣的貨色。
去年,張大奕稱自己在LVMH化妝品研發中心待了一整天,學習到了許多行業秘密。
轉過頭來人家就開始「打板」(術語叫「概念來源」)雅詩蘭黛的粉底液,「打板」CPB的唇彩,「打板」CPB的洗面奶。
正可謂:萬物皆可打板,史詩級的搞笑。
你說你打板件衣服也就算了,居然還要打板護膚/化妝品,真當人家的研發團隊都是吃幹飯的?
你這麼厲害怎麼不去打板人民幣呢?
被網友diss後,張大奕發文挽尊:「Olay也自稱平價SK-II,我為什麼就不能打版cpb?」
遇言姐說,玉蘭油和SK-II同屬寶潔旗下,技術共享,你的「打板」神技又是從哪來的?
LVMH一日遊時人家教給你的?
如涵融資之時,阿里巴巴和賽富基金各持有約8%的股權。
對此,遇言姐也是不解,為何兩家盛名在外的機構會投資這樣一家很low的公司。
▲張大奕自產自銷的紀錄片《網紅》,為阿里巴巴橙色天空製作
▲馮敏曾稱,如涵的價值觀是「讓有才的人更有財」,招致網友嘲笑:張大奕有什麼才啊?
遇言姐最反感的是網紅行銷的欺騙性。
動輒說自主設計,可事實上,網紅本人肯定沒有服裝設計能力,團隊請不起也無意請專業設計師。
他們不過是店鋪的代言人,背後有一整個團隊在操作。
有知乎用戶爆料,某張姓網紅用Maxmara大衣圖稿訂制山寨,成本450塊的呢大衣賣3499,號稱100%山羊絨。
這是赤果果的欺詐啊。
反過頭來說張大奕。
很多女孩子渴望成為一名像張大奕一樣穿穿新衣、拍拍照片就賺得風生水起的網紅。
然而,張大奕的成功有著極大的偶然性,復制的可能很小。
作為剛好蹲在風口被吹起來的那一只,如涵自己投入重金都造不出來第二個張大奕呢。
網紅的紅利期過去,產品質量、後續服務、品牌價值等等問題暴露出來,如涵的結局不難預料。
可以說,沒有什麼觀察、借鑒的意義。
眼下,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在納斯達克遭遇打臉, 揭示出一個成熟市場對網紅模式的不信任。
雖然在曾經扶搖直上的風口中,網紅和推手大賺四方,但遇言姐要說的是:
不是每種成功都能夠仿效,不是每種成功都值得仿效。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