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前些天,一段西安校園暴力視頻在網路上熱傳。視頻中,多名學生用腳踹、木棍、皮帶對一名男生進行毆打,其間甚至多次打斷木棍。
事發後,有媒體記者向當地公安局詢問得知,該事件發生在今年1月份,由於涉事學生都是未成年人,所以處理方法只能以批評教育為主。
不難想像,此事一出,網上再度掀起校園暴力話題的探討。
有不少網友質疑,《未成年人保護法》讓「未成年人渣」的犯罪成本大大降低;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網友提出,校園暴力日益嚴重和兇殘的趨勢,更值得我們警惕和擔憂。
所以今天要聊的這部韓國電影,就圍繞一起令人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事件展開——《蚯蚓》。
片中的受害者,女主李子若是個苦命孩子,幼年喪母不說,父親還患有腦癱。
但幸運的是,父女倆雖然經濟拮據、相依為命,卻從不自怨自艾——
父親李元術每天擺攤賣衣服,為女兒賺足學費、生活費;
子若人美歌甜還爭氣,從小鎮唱詩班考進了首爾藝高。
為了方便女兒升學讀書,李元術也搬到首爾生活,暢想著美好生活就此展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兩個月後,噩夢搶先而至——
一向乖巧懂事的女兒,竟然從高層公寓一躍而亡,留下父親白髮人送黑發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故事還得從兩個月前,女主入學首爾藝高時說起。
由於子若從小在唱詩班長大,練就一副音域寬廣的好嗓音,在學校里嶄露頭角的同時,也招來了不少同學的嫉恨。
尤其是爭強好勝、恃寵而驕的班長惠善。
惠善仗著出身優越、有話語權,拉攏同學一起排擠子若,還叫她跟班上的「受氣包」敏京坐同桌。
但沒成想,這一下反倒讓她倆熟絡起來,很快成了一對無話不說、形影不離的好姐妹。
惠善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故意在學校合唱部搞團建時,逼女主當眾講出家庭出身。
生性要強的子若,一時謊稱父親在商場搞服裝事業。
結果她不僅順利化解危機,還贏得學長金佑正的好感。
而偏偏這個金正佑,既是學校的風雲學長、又是大財團的繼承人,還是惠善的心儀對象。
第二天一早,金正佑尾隨女主來到小河邊,來了場猝不及防的告白。
女主頓感受寵若驚,根本不知道該作何回應。
而金佑正見對方沒有抗拒,便壯起膽子強吻上去,並與之發生了不可描述。
萬萬沒想到,一個女同學恰好經過,悄悄將這幕18禁拍下來,交給了班長惠善。
可想而知,惠善惱羞成怒,決定向女主展開報復。
她先是從受氣包敏京口中,逼問出了女主的真實出身,然後又將這些轉告給了金佑正。
金佑正是個嫌貧愛富的渣男,一聽說女主靠腦癱的老爸擺攤養大,直接找上門羞辱了一番,還用煙頭在她身上燙下傷疤。
不堪暴力對待的女主,找到罪魁禍首惠善對質,在爭執中兩人大打出手。
然而惠善的父母有權有勢。在得知此事後,他們一邊叫來同學串供作偽證,一邊利用社會地位向校長施壓。
最終,反倒是女主被誣陷成施暴者,並被趕出了校門。
不過,這番遭遇也並未擊垮女主。
她隨後向教育局發起請願,希望徹查藝高的校園暴力。
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校方的名譽受損,家長和學生也受到波及,尤其是剛被伯克利音樂學院錄取的金佑正。
於是他趁女主父親外出擺攤,帶領一幫同學闖入她的家中,讓三個男生對她實施輪奸,還把整個過程錄了下來。
事後,他們以視頻相威脅,終於逼女主撤回了請願書。
然而事情發展到這里,這幫邪惡的學生仍然沒有停手。
男生們仗著自己未成年,父母又身份顯赫,便隔三差五拿女主來發泄;
沒過多久,惠善等女生也來騷擾女主,並拿出視頻相威脅,強迫她去做援交。
在這些折磨和羞辱下,女主每天都活得痛苦不堪,卻又不忍心告訴父親,讓他也跟著受傷害。
直到兩個月後,女主實在無法忍受,最終選擇了跳樓自殺。
整體來講,這部《蚯蚓》藉由一起惡性校園暴力事件,折射出了諸如官商相護、執法機關不作為、教育部門貪腐、貧富懸殊帶來的階級對立等社會問題。
事實上,在擅長披露社會陰暗的韓國電影中,講述校園暴力的作品並不少見。
比如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韓公主》、《媽媽別哭》等等。
《韓公主》
這類影片雖然大多訴諸情感,常常通過片中人物悲慘的境遇與聲淚俱下的控訴來引起共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確實將血淋淋的社會現實,帶到了我們眼前。
拿這部《蚯蚓》來說,它不僅展示了校園暴力,更揭示了暴力愈演愈烈的原因——
家長方面,一旦發現自己孩子「犯了事兒」,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弄清事實也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如何掩人耳目、推脫責任;
學校方面,本該一碗水端平的老師,卻對學生們的家世門兒清,還各種「因財施教」;
執法部門呢?理應維護法治和正義的他們,一聽說女主生前做過援交,還曾(被誣陷)施暴,直接對她的自殺報以輕視,甚至放棄立案調查。
在整個過程中,沒有人在乎真相到底如何。施暴的學生不僅有家長老師的庇護、執法部門的放縱,還有《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即使為非作歹,也能輕鬆逃過懲罰。
那麼可想而知,有了這樣的「經驗」,他們自然更加肆無忌憚地知法犯法。
而另一方面,這部影片也揭示了當法律無法維護正義之時,以暴制暴就會成為受害者的無奈之選。
片中女主父親得知女兒的死因後,曾嘗試向學校、警方求助,但最終因為社會地位低下,沒有得到回應。
因此,他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懲治犯罪者——
先是利用敏京,將惠善等女同學騙到學校天台,將一瓶硫酸潑向了她們;
接著又將金佑正和三個強姦犯,綁架到荒無人煙的湖邊,逐一擊殺並穿上魚鉤、沉入湖底。
然而,復仇的快感並不能掩蓋失去女兒的痛苦。
在影片的最後,父親選擇了投湖自盡。
而現實中的校園暴力,很多時候,就和片中的故事一樣無奈。
一方面,像微博這樣的社交平台雖然能夠曝光不少事件,並利用輿論引起執法部門的重視,但輿論力量總歸有它的局限性,「微博報案」也只能是無奈之舉,而非常態。
另一方面,即便事件得以曝光,由於施暴者大多未成年,那麼執法部門的處理結果,目前也只能是批評教育+道歉和解而已。
說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2015年發生在美國的一起校園暴力案——
當時,年僅18歲的三名中國留學生翟蕓瑤、章鑫磊、楊雨涵因感情問題,對同學劉怡然(化名)進行綁架、非法拘禁和毆打凌辱。
在檢方提起訴訟後,法院判決主犯翟蕓瑤13年監禁,楊雨涵10年監禁,章鑫磊6年監禁。
法院判決主犯翟蕓瑤13年監禁
這個結果在許多人看來不可思議,因為毆打、凌辱同學的行為在校園里見怪不怪,在國內頂多批評教育或送進收容所,甚至可以用金錢私下和解。
然而這三個霸凌者之所以受到了制裁,是因為截止2015年3月,全美50個州全部有了反霸凌立法。
法律明確規定,一旦學校發現霸凌事件,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對嚴重的行為,可以直接開除學生;涉及刑事犯罪的,司法部門應及時介入;如果案情嚴重,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可以按成年人判刑。
盡管法律不能絕對禁止犯罪行為,但對於校園暴力來說,只有從法律層面為其定性,才能讓執法部門有法可依、讓施暴者真正明白事情的嚴重。
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上,就已經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調整《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議案,比如調整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年齡、建立長期追蹤和監管機制等等。雖然說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會完成,但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推動,法律會逐漸完善,將未成年人的保護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