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值得一提的是,導演還利用交叉剪輯、閃回倒敘,將戴安娜15年後的虛擬人生與現實經歷聯繫起來,強化了她的悔恨情緒。與此同時,戴安娜的眼前迅速浮現出了她與莫琳並肩度過的日子,以及倘若自己幸存下來,將會迎來的種種人生經歷。
今天給大家聊一部「女神雙排+結尾反轉」的懸疑大作——《眼前的生活》。
坦白講,一開始吸引我關注這部電影的,就是兩名顏值爆表的女神主演——
其一,是烏瑪·瑟曼。
作為昆汀的禦用女主,她金髮碧眼、高挑迷人,但動起手來的英姿,也是分分鐘不知帥暈多少人。
在今天這部影片中,她飾演中年時期的女主。
雖然不再舞刀弄槍,但舉手投足間依然美得讓人註目。
另一位,則是最近幾年憑《西部世界》大火的埃文·蕾切爾·伍德。
在片中,她飾演的是青春期的女主。
這回不再演機器人,但命運還是挺苦逼,性格也還是一樣的剛。
故事要從女主戴安娜的高中經歷說起。
和很多美國青少年一樣,17歲的戴安娜年輕貌美、叛逆不羈,把自己活成了一種「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畫風——
在學校里,她不僅成績差,而且還公然在更衣室里吸大麻,為此動輒被請家長;
在校外,她與富二代男友偷嘗禁果,不慎懷孕後選擇墮胎,險些鬧出人命不說,兩人也因此分手。
隨後,這樁醜聞不斷發酵,戴安娜在校園里的名聲盡毀。
女同學們不願和她走太近,男同學則借機各種「蕩婦羞辱」,甚至肆無忌憚地性騷擾。
不過,戴安娜並沒有一直這樣墮落下去。
不久之後,女同學莫琳的到來,改變了她的生活。
由於來自天主教家庭,莫琳思想保守、循規蹈矩,專心學習從不惹事兒。
不過,作為「好學生」,她並沒有對戴安娜避而遠之。
有一次,戴安娜吸大麻眼看就要被捉時,莫琳突然跑來為她通風報信,還假裝不經意地攔住了老師。
這個舉動,讓戴安娜心懷感激。
從此之後,兩人漸漸越走越近,雖然性格迥異,卻成了無話不談的閨中密友。
而自從有了莫琳的陪伴,戴安娜漸漸變得安分起來。
她開始按時完成作業,努力學習,大有一副「改邪歸正」的架勢。
雖然兩人時不時也會拌嘴吵架,但很快又會互相道歉,重歸於好。
眼看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誰也想不到,就在她們即將攜手畢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校園槍擊案,徹底改變了兩個女孩的人生。
一天清晨,同班男生麥克端著沖鋒槍,在校園里展開了一場無差別屠殺。
戴安娜和莫琳躲在一起,卻不幸被麥克給發現了。
他看著兩人,突然來了壞主意,讓她們自己推選出一個出來受死。
即便是再好的閨蜜,真到了這種生死關頭,也很難果斷為了對方犧牲自己吧?
但沒想到,就在戴安娜苦苦求饒之際,莫琳居然鼓起勇氣,主動提出替她赴死。
緊接著,隨著一聲槍響,影片畫面漸漸淡出。
導演沒有直接揭曉這場生死選擇的結局,而是將鏡頭轉向了15年後。
此時,32歲的戴安娜,已經過上了嶄新的人生。
她不僅嫁人生女,還成為了一名藝術專業的高中教師,過著令人艷羨的生活。
在她的身上,早已看不到當初那個叛逆少女的影子。
然而,這些幸福和改變都只是表象。
實際上,她一直活在校園槍擊案的陰影中,不僅飽受煎熬、夜不能寐,就連聽到電視里播放槍戰片的聲音,也會渾身戰栗、驚恐不已。
而如今,臨近槍擊案發生的15周年,母校開始籌備紀念活動。
這讓戴安娜陷入了新一輪的痛苦,每天出門都要特地選擇繞道而行。
但相比起災難留下的精神創傷,閨蜜之死更是讓她永遠都無法擺脫良心的譴責。
可以說,她洗心革面、努力活成如今這個樣子,就是為了報答莫琳以死換來的機會,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
但是,一切卻並沒有她想像的那麼容易。
在工作上,戴安娜努力當個好老師,對叛逆學生循循善誘。
結果人家非但不領情,還怪她多管閒事。
在家里,她以嚴母自居,將孩子送去教會學校,嚴格管教。
結果女兒經常曠課出逃,還頻頻闖禍被請家長,與當年的自己簡直如出一轍。
每當她面對壓力、瀕臨崩潰時,只有丈夫一直溫柔體貼地陪伴身邊。
然而沒過多久,災難接踵而至。
戴安娜先是發現一直被自己當作精神支柱的丈夫人設崩塌,被她在街上親眼看見出軌現場;
緊接著,因為驚慌失措,她被一輛貨車迎面撞倒;
再然後,她又一次接到學校通知,說女兒曠課離校,遲遲未歸,生死未卜。
幾乎是一夜之間,眼見著人生分崩離析,戴安娜終於崩潰爆發,並因此有所頓悟。
為了解決內心的痛苦,她決定直面恐懼,重回母校參加槍擊案紀念日活動,展開一場自我治愈之旅。
看到這里,肯定有小夥伴提出質疑了,說好的懸疑片呢?說好的高能呢?
別急,就在治愈畫風即將開啟時,劇情突然急轉直下,來了個大反轉——鏡頭又跳轉回了15年前。
當兇手聽到莫琳願意赴死時,並沒有立即向她開槍,而是轉向戴安娜,詢問她的選擇。
與此同時,戴安娜的眼前迅速浮現出了她與莫琳並肩度過的日子,以及倘若自己幸存下來,將會迎來的種種人生經歷。
隨後,她做出了與莫琳同樣的選擇,要求麥克殺死自己、放過朋友。
沒錯,戴安娜並不是校園槍擊案的幸存者。
那些15年後成家立業的人生經歷,不過是她在臨死前一段最後的幻想。
了解了這個結局後,如果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中年戴安娜的生活片段,便會發現細節之中,早已「有跡可循」——
比如,中年戴安娜的老公名叫Paul,而她在槍擊案前剛聽了同名教授的演講,並對教授一見傾心;
比如中年戴安娜出車禍時並未受傷,但身上卻出現了與17歲墮胎時,完全一致的血跡;
比如戴安娜的女兒失蹤並生死未卜,這與她曾經墮掉女嬰的經歷,前後呼應。
更明顯的是,當片尾戴安娜走進母校的教室時,她直接將悼念的鮮花,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在影片中,教授Paul在演講中有這麼一句台詞——「你的未來決定於現在」。
這句話其實也已經「劇透」了謎底——人們有能力根據現有經歷和所見,幻想未來人生的潛在模樣。
而戴安娜正是利用這種能力,幫助自己做出了生死抉擇。
與其未來在悔恨之中痛不欲生,不如犧牲自己,拯救最好的朋友莫琳。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還利用交叉剪輯、閃回倒敘,將戴安娜15年後的虛擬人生與現實經歷聯繫起來,強化了她的悔恨情緒。
比如,戴安娜剛回想起莫琳教她開車的場景,就因想得出神,差點釀成車禍;
畫面前一秒還是戴安娜和富二代男友在水中羞羞,下一秒就是15年後的她躺在浴缸里痛不欲生。
回望全片,就「死前走馬燈」這個設定而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部經典的《生死停留》。
但後者是講述男主不想死後留下遺憾,才衍生出了死前的高能幻想;
本片則是女主為了做出正確的生死抉擇,而想像出15年後的人生虛擬景象。
從這個角度來看,影片想要表達的東西也就清晰起來——
與其活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不如關注眼前的生活,珍惜身邊的朋友;只有腳踏實地把握今天,遵從內心做出選擇,才能盡量減少人生中的悔恨與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