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導讀
先天不足的二三線衛視,既受到一線衛視與多管道娛樂社交平台的擠壓,又難以像地面頻道那樣真正下沉滲透,積重難返,生存更加艱難。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遲遲
近兩年關於電視台的話題,談得最多的是衰落和兩極分化,從電視劇收視率榜單上便可見一斑,一方面,現象級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收官收視率剛剛破2,可想而知整體的收視情況;另一方面,榜單基本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首播劇的戰場,被一線衛視和二線衛視中的頭部把控,後半部分則是二三線衛視的舞台,要麼是重播劇(二輪劇、經典老劇、網劇),要麼是先地面後上星的抗戰、傳奇劇,收視率慘淡。
以4月18日(周四)1930-2400時段衛視電視劇55城收視率為例,湖南衛視《封神演義》收視率最高為1.097,其次是湖南衛視《如果可以這樣愛》,浙江衛視、江蘇衛視聯播的《推手》,東方衛視《趁我們還年輕》,北京衛視《因法之名》,浙江衛視《重耳傳奇》上部,全部為一線衛視首播,其中不乏多部被吐槽的「積壓劇」,但收視率仍然占據絕對優勢。再看後半部分,大多是收視率不過0.5,社交平台幾乎零討論量的二三線衛視劇,具體表現為兩種情況:
首輪劇「重播化」
據CSM媒介研究統計,2018年晚間黃金檔,146部首輪劇中超過總量1/3(46部)在當年二輪播出,有23部在兩個及以上衛視重播,其中社會倫理劇《養母的花樣年華》在山東、天津衛視首播後,陸續在其他4家衛視重播。
目前正在二三線衛視播出的電視劇中,廣東衛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緊接著湖南衛視開播,天津衛視、山東衛視聯播的《燕陽春》提前一周已在四川影視文藝頻道播出,重慶衛視則重播了央視綜合頻道的大劇《黃土高天》;安徽衛視《猴票》、四川衛視《左輪手槍》等劇早在幾年前已於地面頻道播出;陜西衛視則重播了頻道2013年已播出過的電視劇《神秘人質》。
安徽衛視《猴票》
根據電視劇首播頻道可以分為兩類:
-
首輪上星劇,二三線衛視更傾向於間隔時間較短地快速接檔播出,在播劇中間隔最多的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2月13日在湖南衛視收官,3月29日即在廣東衛視二輪播出,間隔時間最長的劇《維和步兵營》也是江蘇衛視2017年10月播出。
-
先地面後頻道劇相較而言播出時間間隔更長,如江西衛視《搭錯車》、遼寧衛視《女兒當官2》都是2015年首播,黑龍江衛視《使命》更是2005年播出的老劇。
其中上星二輪劇多在二線衛視播出,無論是明星陣容、內容熱度還是頻道影響力都相對較好,在「衛視資源速遞」統計的一季度二輪劇收視率榜單上,深圳衛視、廣東衛視、天津衛視等二線衛視表現突出,比如深圳衛視重播的《橙紅年代》(東方&浙江衛視首播)收視率高達0.423,《一千零一夜》(湖南衛視首播)收視率高達0.377。
苦情劇、抗戰傳奇劇「地面化」
地面頻道憑借地緣優勢,不僅可以針對區域觀眾的喜好標準選擇電視劇,還可以成立聯盟組織,聯合共享優質劇目資源。因此,地面頻道成了一些好劇的試金石。
反觀二三線衛視,覆蓋氛圍更廣,承擔的責任更大,但在電視劇播出方面,常吃地面頻道「剩下」的,題材類型也越來越「地面化」,14部劇中,在播劇中除了都市題材《猴票》《月嫂先生》、軍旅題材《維和步兵營》、古代題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刑偵題材《使命》外,其他9部均為苦情、抗戰、農村、諜戰、近代傳奇等題材。
這些多是經過試驗的「熱播劇」,低成本、強劇情,也不可避免地讓二三線衛視與地面頻道越來越相似,而且在都市、情感、古代等熱門題材的對抗中,地面頻道風格的劇並不占優勢,甚至可以說只是用來填補時間段的素材,於觀眾並無太多吸引力。
這種「地面化」的選擇,既是一種打好本地牌、差異化的措施,但也拉開了二三線衛視與一線衛視間的差距。可以說在全國市場的競爭中,二三線衛視不是輸給了一線衛視、新媒體,而是輸給了自己,相似重復的苦情、抗戰傳奇題材,加速了頻道受眾分流,頻道價值也受到影響。
江西衛視《搭錯車》
二三線衛視還有機會嗎?
有一種掉隊叫「自然淘汰」,在電視劇市場進入緊縮時代,傳統衛視頻道迎接著來自產業變革、新媒體壯大、觀眾流失等變動的挑戰,尤其先天不足的二三線衛視,既受到一線衛視與多管道娛樂社交平台的擠壓,又難以像地面頻道那樣真正下沉滲透,積重難返,生存更加艱難。
回想十年前衛視格局,安徽衛視、江西衛視、重慶衛視一度位居前五,東方衛視在十名左右位置徘徊,浙江衛視一年一跨步邁進前三,自身變革與綜藝洗牌造就了新時勢。
在當下一線衛視把持大製作綜藝壟斷收視率市場,破釜沉舟的變革大概已經很難做到的背景下,不妨礙甩掉包袱輕裝上場。首先要跳脫出苦情、抗戰傳奇劇的圈子,可以跟播熱門劇或重播經典老劇,但要甩掉土、俗、雷的標籤;下一步,視頻網站與一線衛視爭奪賽進入緩和期,二三線衛視不妨做網劇的固定首播上星平台,多引進品質網劇,甚至可以參與到網劇製作中;最後一定要掌握內容的主動權,可以先嘗試「小而美」思路首播精品輕體量劇,進而根據平台新受眾審美喜好以及平台方向,有針對性地制劇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