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韓雪的敬業、專業的人設翻車了。
在音樂劇《白夜行》巡演寧波站,非專業音樂劇演員韓雪,成為了全球音樂劇假唱的開山鼻祖。雖然事後韓雪發了道歉聲明,但大眾對其不敬業的質疑,仍未消解,而韓雪自《演員的誕生》、《聲臨其境》所積攢的好感度,所塑造的敬業、專業人設也隨此一事,大打折扣。
人設翻車早已屢見不鮮,再往前一點,張丹峰的寵妻人設更是崩得渣都不剩。五年前,張丹峰在博客里寫下「此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愛的這個女人也正好愛我」。
如果當初沒有把寵妻人設立得深入人心,現在何至於此?人設問題似乎已經成為這個行業常聊常新的話題。一方面,人設鮮明能迅速獲得關注,收獲更多的影視綜藝邀約。但另一方面,人設崩塌帶來的後果,也會讓之前的積累化為烏有。在知乎上關於綜藝人設的討論,有一條獲得高讚評論:說白了就是讓明星露臉,讓編劇誘導,讓剪輯操刀,人設重置結束。
於3月中旬開播的首檔聚焦藝人經紀公司的職場真人秀節目——《我和我的經紀人》,也提及了娛樂圈的人設問題。苦於人設混亂,朱亞文的困境或許足以管窺這個行業對於「樹立人設」的孜孜以求。
實力撐不起曝光度
代表作品聊勝於無
在互聯網時代,明星形象與廣告代言密切關聯。在《第一財經周刊》公布的2018最具商業價值明星榜中,擁有最多人設也是最早開辟人設路線的楊冪被排在了首位,曾經走高冷禁欲系的吳亦凡緊隨其後。
榜單前八位的藝人中,每個人幾乎都擁有精準而極具辨識度的人設。但同時,這些人的另一個共同點是沒有口碑出眾的代表作品。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作品眾多。但對於路人來說,要第一時間說出代表作品卻並非易事。細細看來,作品的豆瓣評分往往也是慘不忍睹。極少出圈的影視作品相比,各大代言、綜藝似乎才是他們的主場。與粉絲的熱情相對的,或許是普通觀眾的一臉懵:這人挺眼熟,就是不記得演過什麼了。
當塑造人設成為娛樂圈的潮流,經紀人們心知肚明地將其作為策略。這種對人設的推崇,是市場邏輯主導下的眼球經濟的產物。在浩如煙海的互聯網碎片中,演員們要讓公眾注意到自己,不能僅僅依靠出演的作品,還需要邏輯簡單明確的一個人物形象,一個精心維護的臉譜,這個臉譜要貫穿於熱搜之中,乃至他的作品和新聞,只有這樣,才能力往一處使,形成長效的眼球效應,讓路人一提起這個人,就自動聯想起那個臉譜對應的標籤。比如吳秀波此前的魅力儒雅大叔人設、翟天臨的學霸人設、薛之謙的深情創作歌手人設等。
依托鮮明人設,打入觀眾內心的明星不在少數。吃貨、老幹部、寵妻人設……這些一本萬利、自帶flag加成的設定,的確曾經讓他們在茫茫娛樂圈中脫穎而出。可是這些苦心經營的人設,往往抗壓力極弱,根基薄弱,再加上,這些人設往往沒有作品加持,傾塌之後,往往只剩一地雞毛。
曝光的玄學
德國經濟學家戈森曾提出一個有關享樂的法則:同一享樂不斷重復,則其帶來的享受逐漸遞減。由此演變出來經濟學上的邊際效應遞減理論,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產值後,所提供的產品的增量就會下降,即可變要素邊際產量會遞減。
因此,當初不斷刷好感的人設、不斷強化觀眾的認知,如若遇到人設崩塌,帶來的結果,不僅是人設稀碎,更加會增強反噬。
特別是這些人設是基於經營的前提。雖然韓雪拿下了《演員的誕生》的冠軍,但你若是要問韓雪有多少廣為人知的作品,實在是乏善可陳。演技不用作品證明?難道一個冠軍就夠了嗎?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張丹峰身上,稍微有點知名度的角色東方彧卿,也已經有四五年之久。
這些脫離作品的人設是不牢固的,很容易受變量的衝擊。可能政策上的調整、一條不輕不重的新聞,甚至只是當事人一條微博,當初設立人設的時候有多輝煌,最後崩盤得就有多徹底。
反觀那些已經在行業內取得地位的老演員,他們就沒這擔憂,因為他們的片約是建立在作品、資歷和人脈上的。就比如王慶祥、倪大紅、王勁松這些演員,不僅已經有了《大明王朝1566》《北平無戰事》這樣的代表作,還是是張黎、孔笙、李雪等知名導演的心頭好。即便不經營人設,他們也有穩定的機會和曝光度。
而對人設的執著似乎更加集中在中青年演員里,尤其是個人特色不甚鮮明,缺乏代表作、嚴重依靠話題度的演員。一旦流量失靈,他們的機會就會大幅度流失。這是個惡性循環。賣弄人設的演員圈住話語權,通過曝光度和關係獲取角色,就會擠占其他演員的空間。
很多團隊用青年演員,都偏向找一個熟面孔或者流量包,這時候肯定是頻頻在熱搜出現的青年演員更吃香,很多演員進組已經不靠演技,而是靠話題度。從業多年,最得意的作品或許只是他的人設。
數據管理與人設養成的將來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代言數量、粉絲年齡段、收視率、曝光量等等,不同平台有著不同的核算標準,人設的評價標準也被數據固化。從《我和我的經紀人》當中不難觀察到,明星一年接了多少部戲、上了多少熱搜、有多少代言等都有數據化的評判標準。
唯數據論能否客觀評估演員一年的得失?能否作為工作發展的指向標?是否有其他的內容在這一框架下被忽視了?對此,朱亞文在採訪中表示:「一個演員,怎麼能決定喜歡自己的人呢?」
當我們批評炒作人設成為已成習慣的手段時,不妨進一步追問——為什麼明星不得不塑造人設?
六十多年前,戈夫曼的擬劇論揭示——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員,要努力展示自己,以各種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社交網路的出現,以及傳統媒體走向自媒體的演化,讓網路熱度成了明星們爭奪的焦點。流量成為關鍵指標,一個演員能夠上多少次熱搜、為影視劇帶來多少流量,成為資方選擇演員的重要考量。在演藝市場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演員為了獲得優質片約、保住投資者和制片人、導演的青睞,就要讓自己在互聯網上保持長期的話題度。連趙寶剛導演拍攝《青春鬥》時,也不免受到投資方對流量的要求和壓力,而這一耽誤就擱置了三年。
寧願有爭議,也不要被遺忘在熱搜之外。於是,怎麼爭奪網民的注意力,成為演員們潛心研究的「學問」,對人設的追求,正是從這里而來。
說到底,人設建立在作品和真我之上。強扭的瓜不甜,強凹的人設也遲早崩盤。然而,在市場的導向下,娛樂場中的「人設」或許會更隱蔽、更小心翼翼,但不會消失。
◆毒舌辛辣:港媒、藝人制衡生態的剪影
◆聚焦丨歪風又起,社區平台成「職黑」專擅之地
◆觀察丨達人類節目又起,是否香依舊?
今日頭條|新浪看點丨騰訊新聞
大風號丨一點號丨網易號
大魚號 | 搜狐號|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