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存款,有房子,豐年金,為什麼還會老後破產?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對的,「老齡化」這個詞不稀奇,但「有存款,有房子,有年金,為什麼還會‘老後破產’?」這就很值得全世界深思了。

NHK就此現象做過一輯專題片,節目播出後,日本年輕一代一度表示「這並非與己無關」、「不趁現在攢錢,將來我也會這樣」……

事實上攢錢是不夠的,書中不少老人都有存款,但日本的活期存款利率非常之低,2015年僅為0.001%,基本是沒有收益可言。

而年老退休後,眼看著帳戶上的錢越來越少,這感覺就像是有東西在後面一直緊追著不放,長壽好比噩夢。

老人僅靠養老金過日子是不足夠的,結餘每個月都是赤字。

雖然日本社會可以領兩種養老金,國民養老金和社會養老金,但書中多數的老人都可以領到前者的福利,後者則必須是年輕的時候在企業工作並投保的人才能享受,有點類似於我們的職工社保。

像渡邊女士,入職時特意問過單位會否繳納社會養老金,直到工作35年退休以後才發現公司沒有幫她繳,還因為她患病就把她辭掉。

現實的資本主義啊…

吸取教訓,我們平時是可以在網上、銀行又或者手機端查到個人社保信息的,至少不會被企業欺騙。

養老開支包括居住、生活、醫療、人際交往等,而大部分老人租房開支能占據養老金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小病小痛忍著不去醫院,結果惡化成大病更受罪;

生活開支能省則省,三餐並作兩餐,又或者餓肚子。

每個月錢包都是緊繃繃的,有存款的就省著用存款,沒存款的就月光。

人際交往是想都不敢想的,貧困老人基本都與親友斷絕了聯繫,生活異常孤獨。

想搬家也不行,搬家費出不起……

日本的養老制度在三代同堂的時候還好,老人由子女供養,養老金就當多多少少的補貼。

而社會趨勢是隔代之間不再共住,年輕人就業壓力大,自己生活都捉襟見肘,更無力供養父母。

養老金就成了老人退休後唯一的收入來源,但不夠用。

需要申請生活保護的老人得放棄名下的資產,比如房子,還有存款。

很多人都不敢,一來房子是祖上留下來的,賣掉視為不孝;二來存款是老人僅有的安全保障,萬一沒了存款又申請不到生活保護怎麼辦?

矛盾!

日本政府也在修改制度,倘若房子的價值不高,是可以通過申請的,但不少老人不知道這回事,又或者囿於傳統觀念而沒有申請生活保護。

接受採訪的多個老人都沒有結婚,理由是年輕的時候忙於工作,導致年老一個人生活更為艱難。

有結婚的也不一定能逃脫這般苦境:

「建築公司的老板娘在獨子過勞死、丈夫病逝之後頓失依靠,有病痛不敢看病,只求節省開銷……」

——傳統上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女性沒有社會養老金。

「寵物店老板關掉店鋪專心護理重病的母親,送走母親後卻無法再次就業,只能賣掉與母親共同生活的房子以維持生計……」

「中年失業的子女仰賴雙親的養老金過活,最後卻兩代人雙雙破產……」

——就業也是日本社會的一大問題,不少年輕人因為公司裁員、就業困難而一蹶不振,「喪」、「低欲望」、「禦宅」等負面標籤開始成為主流,而書中的父母卻在一味遷就,在對年輕人教育這塊,社會需要正能量一些。

很多人都沒想到,一輩子兢兢業業工作,到老了竟是這番景象:疾病纏身、孤獨無依、生活艱難……

給普通人的反思:

靠養老金生活是不夠的,但也不能沒有;要清楚各種福利政策,不要懵然不知;趁年輕,為自己配一份重疾險;有家庭的,為頂梁柱配一份壽險;要有積蓄,年輕時理財可以積極一些,退休後要穩健一些,但不是只放銀行;要工作,大部分人的積蓄來源就是工作;要有一技之長,退休後這門技能最好能給自己帶來樂趣或金錢;要結婚,親友之間多照應,不結婚的朋友可以考慮湊在一起養老;要教育孩子獨立自強,遇到挫折不要輕言放棄,不能太「佛系」;要身體健康,小病小痛也要多注意,防患於未然。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