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1張

流量和人氣

不再是選角的唯一標準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2張

昨晚,《都挺好》正式迎來了大團圓結局。「蘇大強成功洗白」還一度喜提了熱搜。

事實上,這部劇創造的熱搜不少,最初熱播之際,一個名為「都挺好 選角」的關鍵詞就被頂了上去。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3張

早年,在影視工業中,選角導演一直被視為輔助性角色。「Casting其實就是服務行業,尷尬地介於藝術創作和資金把控的中間,努力把握平衡。」2017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資深選角導演、CD HOME的創始人魏偉曾不無無奈地表示。

原因在於,影視行業是一個人情圈子。從前,投資人、制片人和導演就能定下幾乎所有主角,再把剩下的選擇群演的工作外包出去即可。

這種做法簡單粗暴,缺點也是顯而易見——各路神仙不停地往劇組里塞人,連演技都考慮甚少,更遑論演員本身氣質與角色的契合度了。如此一來,作品本身質量的下降就是難以避免的結果。人情往來之下,還會滋生不少亂象。

但隨著影視行業的精細化發展,內容產出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現在的選角導演們已經不再只是協助導演選擇和管理群演,而是開始以專業團隊的模式,負責整個項目的演員陣容搭配。一些行業頂尖的工作室,甚至能進入核心主創團隊參與前期籌備與製作。

流量和人氣也不再是選角的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使演員貼合角色,為了藝術創作而服務。

靠人情碼盤子的現象,在專業的團隊中也必須要盡量避免。最近,《中國新聞周刊》採訪了《都挺好》的選角導演、CD HOME的郭東嶽,試圖一窺這部現象級電視劇的背後的成功邏輯。

近年來,郭東嶽所在的CD HOME常與正午陽光等出品方合作,主導了不少爆款的選角工作,如《歡樂頌》《瑯琊榜》《偽裝者》《外科風雲》等,電影《芳華》和最近剛奪得兩樽銀熊大獎的《地久天長》的角色選擇也是出自他們的手筆。

郭東嶽稱,《都挺好》在選角時絕對沒有「關係戶」的存在。

為了建設更為完備的工業體系,中國有一批先行者正在往好萊塢的方向努力,逐步脫離人情往來和資本限制,慢慢把選擇權移交給更為專業的人。

蘇大強最早定下,二哥要搞笑,大哥要洋氣

中國新聞周刊:蘇明玉這個角色,為什麼定下了姚晨?

郭東嶽:之前我們其實也見了一些其他的演員,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姚晨老師。

當時我們把劇本發給姚晨老師,她正在飛機上,就在飛機上把我們的劇本看了15集。一下飛機,她的經紀人就和我們聯繫了,說對這個角色特別喜歡,劇本也很喜歡。

姚晨老師自己都說,如果放在兩三年以前,她可能還不能完全駕馭這個角色。但以她這兩年的一些閱歷,她覺得她能演得很好。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4張

大家後來是在朝陽公園邊上約了個咖啡,聊了聊,包括導演對後續劇本的創作,對這個人物的理解等等。一周左右就基本敲定了。

中國新聞周刊:「蘇家這幫男人」是怎麼定下來的?

郭東嶽:其實我們在姚晨老師之前就定下了倪大紅老師,無論是電影、話劇、還是影視劇作品,他的代表作都特別多,是很優秀的一個藝術家。

在最開始籌備劇本的階段,導演就主動接觸了倪大紅老師。聊過蘇大強這個角色以後,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他就表示很喜歡,願意來。蘇大強雖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很真實,可塑性強。看過全劇本以後,意向就更明確了。

我們和郭京飛老師第一次合作是在《瑯琊榜2》。他之前螢幕形象比較多變,搞笑、逗趣、反面一點的角色都可以駕馭,是一個很全面的演員。而蘇家二哥這個角色有點搞笑幽默,也有一些叛逆的東西在里面,郭京飛老師是完全適合的。

高鑫老師從年齡等各方面條件來看,很適合演大哥。他身上有一股很洋氣的東西,也符合大哥在國外待了多年的人設。畢竟,在國外長期生活過的人,和一直在國內生活的人狀態還是不一樣。

中國新聞周刊:蘇明玉這個角色很像《歡樂頌》里的安迪,原生家庭都不太幸福,但事業上很好。當時有沒有考慮過劉濤?

郭東嶽:劉濤和姚晨老師都是好演員,兩人可比性不大。至於角色方面,雖然安迪和蘇明玉有一些共同點,但還是有很多不同在。安迪這個人物是從國外回來,然後在上海定居。而蘇明玉這個角色從草根一點點起來,起點不高,是靠著自身努力和拼搏才取得了一些成功。

劉濤老師是好演員,我們合作了很多次,很熟悉對方。但我們也在尋求一些新的突破,不能一直保持一個固定的老團隊。

中國新聞周刊:少年蘇明玉的演員跟姚晨長得不是非常像,為什麼用兩個演員,而不直接通過化妝?

郭東嶽:這就是創作上的問題了。當時我們確實也想過讓姚晨老師去演她自己的少年時,但年齡跨度還是比較大,有十幾年。如果要讓她本人來演的話,可能會讓觀眾覺得更違和。

當時少年蘇明玉、蘇明成、蘇明哲這三個小孩,都是提前進組跟我們一起劇本圍讀,跟姚晨、郭京飛老師他們也都有交流。他們很努力地去模仿後者的表演狀態、語言節奏,最後也找到了一個最契合的點,最終呈現出來的狀態是接近的。

拿《無間道》來舉例,梁朝偉跟餘文樂長得有多像?其實並沒有。但他們呈現出來的狀態是相同的,只是年齡不同而已。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5張

中國新聞周刊:楊祐寧的口音偏台灣,可能會讓觀眾覺得有些違和,為什麼會選擇他,而不用一些內地的「小鮮肉」?

郭東嶽:在石天冬這個角色上,我們給他本身的定位就是港台藝人。本意是想讓他脫離一些生活,和家長里短做一些抽離。

我們不想讓觀眾總是太壓抑,所以也希望石天冬跟明玉的感情線能讓觀眾暫時脫離這個故事,和這個家庭稍稍拉開,松口氣。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6張

「做戲先做人」

中國新聞周刊:CD HOME大概的工作操作流程以及團隊架構如何?

郭東嶽:這個戲我籌備的時間相對比較久,我從2017年的5月份進入這個項目,一直到2018年的1月份項目開始,前後大約半年多。期間我單純只負責了《都挺好》一個戲,沒有別的活。

工作模式方面,我們是專人專項。比如《都挺好》這個項目就由我來主負責,再搭配一些輔助人員。前期籌備的時候,只有兩個人。真正在開機以後,工作量變得很大,增加了一些副導演和助理,一共五個人。

選角導演下面都有一個副導演,副導演的工作職責很多,比如協助劇組一起定群演數量、合約類型等。總之,我們是一個相對系統化的生產鏈條。

在主演的選擇上,我也需要配合導演和制片人,提供給他們各種各樣的備選、方向和可能性,來確定哪種組合最好。

相對而言,我們選擇周期還算長,時間足夠。這個事需要統一,不可能一個項目幾個選角導演同時做,否則會很累。因為每個人的審美、想法都不同。我們就是堅持專人專項。

中國新聞周刊:一部電視劇中可能有上百個角色,忙的時候,一天你大概得見多少人?

郭東嶽:項目不同,我們具體的操作方式也不同。針對《都挺好》,其實我見的人並不多,因為備選項大部分是成熟演員,之前有很好的影視作品,對他們也有了解,不需要見就能直接敲定。完了大家一起約時間見個面,討論一下角色、劇情發展就足夠。

正常的話,一天有可能跟二三十個人溝通。有些在咖啡館跟他說戲,有些人通過打電話,有些人是通過見面。平均一天見十個人左右,不算累。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7張

這個主要是一種經驗積累,因為你長期在這個行業里,腦海中就有了個數據庫,庫里放著這些演員的資料和檔案,年齡、風格、演過什麼角色,都有。

見面其實是最後一個環節。如果見了,那就說明雙方溝通得差不多了。

中國新聞周刊:有一些演員,他可能演技很好,但在性格、溝通方面有些問題,這樣的話你會選嗎?

郭東嶽:有一句話,做戲先做人,做人方面有問題,可能我們會再考慮一下。雖說戲比天大,但畢竟劇組是一個整體,人品好也很重要。

但這個也要分辯證的眼光看,人無完人,都會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氣,而且演員這個職業本身就要有性格。如果演員沒有性格,他就沒辦法塑造角色。

有時發生衝突,可能是因為劇組不專業,也有可能是某些事讓他覺得不太舒服。至於誰對誰錯,我們不能認為演員就一定是錯的。藝術創作上不可能沒有摩擦,溝通碰撞中才能出最好的作品。

中國新聞周刊:作為原著小說的作者,阿耐老師肯定比所有人都要更好地理解角色性格。她在選角中參與程度如何?

郭東嶽:阿耐老師對我們一直很信任。因為大家合作了很久,從《歡樂頌》到《大江大河》到《都挺好》,都是阿耐老師的作品,她一直對我們很尊重。

而且正午陽光一直堅持學習好萊塢的模式,並不是一言堂。

當然阿耐老師在一些地方也會給我們意見,但僅僅是一些小的建議和想法。總體來說,其實在選角過程中,包括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阿耐老師都基本上沒有干預我們。

值班編輯:俞楊

推薦閱讀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8張

不抱大腿,不找「爸爸」,順豐還能倔強多久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9張

揭了精裝修存在普遍問題的底!9家開發商聯名上書法院防維權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10張

650分是敲門磚!劍橋承認中國高考成績:要求全省排名前0.1%

《都挺好》選角導演:腳本還沒出,就定好了倪大大紅 未分類 第11張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