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摘要:面對轟炸造成的傷亡和損失,看著中國平民所遭受的折磨,當時在南京的外國人被這場戰爭的慘烈震驚了,不忍心袖手旁觀的約翰·拉貝聯合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院長明妮·魏特琳,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及二十幾名國際友人站了出來,組建了南京安全區,在戰爭期間這片只有3.86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了20多萬難民的庇護所,給無數人留下了生的希望。南京大屠殺中以德國人約翰·拉貝為首的一批國際友人,建立南京安全區拯救了幾十萬中國平民,在戰火中書寫了一段傳奇,也展現了人性中最為崇高和美好的那份善良。
4月24日,歌劇《拉貝日記》巡演版在國家大劇院首演,這是該劇自2017年首演之後經過重新編排的最新版本,它取材於有「中國辛德勒」之稱的約翰·拉貝的真實事件。南京大屠殺中以德國人約翰·拉貝為首的一批國際友人,建立南京安全區拯救了幾十萬中國平民,在戰火中書寫了一段傳奇,也展現了人性中最為崇高和美好的那份善良。
歌劇《拉貝日記》的故事發生在中國,但是這個故事的視角卻是國際的,表達的情感是普世的。在精美的服裝設計、舞台美術、燈光效果等多方面的配合下,薛皓垠、徐曉英、田浩江等一批歌唱家用歌聲演繹了這段傳奇,抒發了人道主義的大愛,這個故事屬於中國,同樣也屬於世界。
導演周沫
一個中國辛德勒的傳奇
「在狂轟濫炸的日子,只有音樂能給我些許慰藉。」伴隨著一曲巴赫小提琴曲,觀眾的記憶被帶回了1937年的南京中山碼頭。舞台上破敗的石牆無助地矗立在江邊,看著往來的人群,彌漫著一股衰敗的氛圍。自從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失利之後,步步緊逼的日軍已經兵臨南京城下,在一片狂轟濫炸中,南京到處是斷壁殘垣,恐慌的心情充斥城中,而逃難的人群滾滾而去,把這份慌亂擴散開來。
在一片混亂的南京城中,薛皓垠飾演的德國西門子公司駐南京業務代表約翰·拉貝選擇了留下,因為他不想做出辜負周圍人的決定。面對轟炸造成的傷亡和損失,看著中國平民所遭受的折磨,當時在南京的外國人被這場戰爭的慘烈震驚了,不忍心袖手旁觀的約翰·拉貝聯合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院長明妮·魏特琳,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及二十幾名國際友人站了出來,組建了南京安全區,在戰爭期間這片只有3.86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了20多萬難民的庇護所,給無數人留下了生的希望。
在成立安全區的這一幕中,眾人就如何為南京平民的安全出力議論紛紛。因為德國和日本是盟友關係,身為德國人的約翰·拉貝自然成為了擔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的不二人選,面對大家的一致擁戴,拉貝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開始為南京城中的難民奔走。他打開家門,收容無家可歸的難民;他要求撤掉安全區內的軍事設施,來保護安全區免遭攻擊;他與日軍正面抗爭,為死難的平民討說法……他更用日記寫下了他對南京城內日軍暴行的所見所聞。
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的東京審判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指出:「在占領後的一個月中,南京市內發生了兩萬起左右的強姦事件……全市約三分之一被毀……在日軍占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二十萬人以上,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所燒棄的屍體,投入到長江或以其他方法處死的平民計算在內。」如果沒有拉貝等國際友人的努力,遇難人數一定會更多。
燈光、音樂、舞美重鑄歷史記憶
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暴行罄竹難書,直觀地表達對歌劇來說難度較大,雖然歌劇舞台無法做到寫實的呈現,但在寫意的表達上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歌劇《拉貝日記》中,燈光的明暗對比傳遞了強烈的情感傾向。通過明暗交錯的燈光變幻,把當時南京城中的動蕩不安做了生動的詮釋。
在整部歌劇中,燈火最明亮的場景莫過於日本占領軍司令部。當拉貝前往日本占領軍司令部就日軍暴行發出抗議時,侵略者滿口仁義道德,避重就輕地敷衍搪塞。在燈火通明的司令部里,謊言就這樣堂而皇之地脫口而出,看不到任何羞愧和自責。
當燈光照在安全區的難民中間時,晦暗不明的光線襯托出他們的流離失所。在當時的日本報紙上南京一片和諧安樂,但這和諧安樂背後,實際上是人間煉獄的悲慘和無數難民們哀嚎的痛苦。暗淡的光線,恰似難民們絕望的吶喊。
日軍表示他們占領下的南京是「王道樂土」,到處是和諧美滿,至於那些燒殺搶掠等行為,不過是個別現象。然而侵略者的面具最終被扯下,無恥的謊言終究會被戳穿。徒勞的粉飾或許可以得逞於一時一地,但卻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
盡管這是一部慘烈的歌劇,但是作曲家唐建平創作的音樂並沒有一味突出殘忍,而是在煽情之外努力克制,用溫情來打動觀眾。管樂呼嘯尖銳入耳,那是飛機轟炸時的轟鳴聲;小提琴舒緩悠長,那是張純如發現《拉貝日記》時的意外驚喜。
徐曉英飾演的明妮·魏特琳的詠嘆調中蘊含著頗多溫情,對於南京這個第二故鄉的眷戀讓她留了下來,平安夜身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院長的她,和女學生們一起歌唱的夜晚是劇中難得的亮色,可就是這樣的夜晚,日軍當著她的面搶走了女學生,這讓她的幻想徹底破滅了。
城牆是《拉貝日記》中最重要的道具。作為一種空間視覺語言,人的渺小和城牆的高大構成了極大的反差,南京的城牆,見證了侵略者的累累罪行,無論在中山碼頭還是安全區內部,無家可歸的難民依靠在城牆邊緣,把觀眾帶回到了那個時代的氛圍中去,城牆無言人有情,所有的情感都盡在不言中了。
這是一首獻給南京的安魂曲
歌劇《拉貝日記》的氛圍是壓抑和悲傷的,但是它反映的精神卻是昂揚向上的,它讚美的正是在充滿屠殺和劫掠的戰爭地獄里,所開出的一朵人性之花。越是黑暗,那種人性的光明就越發可貴,因為它顯示了人道主義精神的偉大。安全區的存在雖然受到了日軍的阻撓和破壞,但是它依舊保護了20多萬平民得以幸存,這樣的功績足以令人震撼,後人不應該忘記。
記憶與遺忘是兩股互相較量的勢力,在《拉貝日記》中歌聲喚醒的是觀眾對過往的記憶,也清晰地指向未來。打撈那段沉痛記憶的目的不是煽動仇恨,而是銘記歷史,警醒來者。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任何對於那段歷史的歪曲和掩蓋,都逃不過被戳穿的下場。還歷史以本來面目,讓逝者得以安寧,正是後人責無旁貸的使命。劇中安排了一個小男孩的獨唱,用歌聲控訴著當年日軍的暴行,稚嫩的童聲講述著殘忍的罪惡,提醒著觀眾這樣的行為決不能遺忘。
約翰·拉貝留下的日記,成為了後來佐證日軍暴行的有力證據。1996年《拉貝日記》在海外被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發現,塵封半個多世紀的種種細節重見天日,使南京大屠殺重新回到國際社會的視線範圍內。1997年《拉貝日記》中文版出版,2009年電影《拉貝日記》問世,2017年歌劇《拉貝日記》首演,2019年歌劇《拉貝日記》巡演版首演……
一段戰火紛飛年代里慘痛的民族記憶,在今天這個和平年代里昭示的,不僅僅是人性的閃光點,更重要的是,歷史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在暴行面前保有良知的人。能被後人記住的不僅僅是傳奇,更關鍵的是那份挺身而出的善良和勇氣,這其中蘊含的是世間大愛。「南京不會忘記,那些在寒冬中挺身而出、傾情相助的人們;南京不會忘記,一代代為傳承歷史記憶而奔走呼號的人們;南京,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南京,感謝你們。」痛哭前人,留贈來者,歌劇《拉貝日記》,正是一首獻給南京的安魂曲,同樣也是留給有緣之人的一份禮物。
江蘇原創歌劇《拉貝日記》巡演版4月24日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後,將於7月赴德國柏林國家歌劇院、漢堡易北河愛樂音樂廳、奧地利維也納羅納赫劇院進行5場演出,將這部戰爭安魂曲、和平的光明讚帶給歐洲觀眾,也向世界展示中國歌劇的藝術魅力。
【文/趙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