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演員調色什麼的都還能忍,畢竟新《笑傲江湖》我都看過寫過了,這個世界還有什麼能讓人看不開?!
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金庸小說就開始被搬上戲劇舞台,在觀眾印象大致成型後,「新版」永遠在被吐槽的路上,但每遇播出,大家照樣買單。
△1958年,峨眉電影公司選中《射雕英雄傳》,將它拍成上下兩集的粵語長片
答案或許可以在倪匡《我看金庸小說》中找到,他對金庸作品做了明確定義,是武俠小說。
武(中國傳統武術)+俠(一路傳承的俠義精神)缺一不可。
原本我以為這兩點之間,比較難扣題的是「俠」,因為金庸小說不僅在江湖,還有深刻的政治寓意,這些都根植於嚴謹劇情之中,後來人一旦為了所謂「結構」或者「戲劇衝突」做改動,就很可能變成另一個故事。
而「武」,托金庸曾做過電影導演及編劇的福,他對各路武功的描述是相當有畫面感的:
「雙手提起,十指尖尖,在燭火下發出碧幽幽的綠光,卻不發出。郭靖道:‘我在這里。’梅超風只聽得他說了一個‘我’字,右掌微晃,左手五指已抓向他面門。」
△張紀中啟用楊麗萍來演梅超風,每次先給手部動作大特寫,是那一版的大亮點
「俠」難塑,「武」易得,這兩者失衡與否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徐克的《東方不敗》。
△徐克不僅不顧反對讓林青霞來演了東方不敗,還給安排了個叫「詩詩」的侍妾
金庸本人對此是不接受的,覺得劇情魔改損毀了自己架構的人物心里轉變過程。
但觀眾卻喜歡得緊,92年上映就有3400萬港幣的票房(台灣是5080萬台幣)——也成了李連傑在98年去好萊塢前,拿到的香港最好票房成績。
除了大明星顛覆性演出贏來話題度之外,《東方不敗》的武打場面是功不可沒的:
腳尖輕點便能輕功若飛
繡線一揚足以對抗鐵鏈
這種浪漫寫意的打戲也引領了一時潮流,甚至自成了獨派風格……
……以上這麼長的鋪墊不是為了再炒一次冷飯,而是試圖說明:
我長這麼大了,還是第一次看到有金庸戲是因為武打不過關到被人罵上熱搜的啊!!!
這絕對不是觀眾新演員有抵觸情緒,或者是「對家無腦黑」,我按正常倍速截了一些重點人物登場打鬥的gif,供大家品鑒。
首先是開場眾人搶奪屠龍刀的打鬥場面:
只見一名白袍男子沖出畫面,抓住鐵鏈在空中翻——翻——翻——了個圓弧……
然後揚起鐵鏈甩——甩——甩——了個圈圈……
搶刀男A半途跳——跳——跳起抓住了錘子重重往下一扣,我差點以為自己在看漫畫扣籃……
然後鐵鏈這端的長袍男再一甩——甩——甩,那鐵鏈就「沖——擊——波」一般擊中敵手……
說真的,這鐵鏈子它一圈一圈地甩——甩——甩,真的很像小時候我們在跳——皮——筋——
如果只是個別人這麼偶爾來一下,我可能還會自己找一些鬼理由來說服自己,但每個人騰起來準備開打的時候都要開個慢動作是不是太誇張了?
無論主角還是路人甲,刀劍相拼都得懸在半空中遲滯那麼一會兒,真的會讓人看著累。
如果真有人穿著布鞋在石板上一路摩擦搓地滑行那麼久,腳底板怕也是早就起了火。
上面這群樹懶交鋒並不是個例,下面再讓我們欣賞一下謝遜獅吼,同樣有讓人漂浮在半空中的魔力。
剛上熱搜那陣,導演蔣家駿出面解釋說是「運用了更先進的拍攝技術」。
△一開始的網路報導和發布微博都已經被刪了個乾淨,但紙媒的電子版還有存檔
具體說就是「升格」:
通常情況下,電影每秒24格,電視每秒25格,這樣收錄的聲畫片段在播放時才會能有正常速度的連續性畫面。
而拍攝時加快速度,每秒超過常規的24/25格,那這樣拍出來的畫面再用正常速度放映,自然也就造成了影像時空上的延展放大,這就叫「升格鏡頭」,或者說,慢鏡頭。
這種拍法既不新,也不神秘,之前就有很多影視作品用過。
比如很多人都喜歡模仿or吐槽的《黑客帝國》躲子彈
放在武俠題材里做交手展示,也不是沒人嘗試過,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不就有很多「升格」?
這種鏡頭應用在打鬥戲里當然是有好處的。
看看這個天鷹教教眾齊齊向滅絕飛來的場景,是不是有那麼一丟丟緊張(別看打扮和演技,單看氣氛營造)?
但好東西它架不住「多」和「濫」,下一秒滅絕一氣呵成把人打得落花流水就好了,結果我們又看到了……
大家定格再空中再被「真氣」彈開……
用「技術」來遮羞,把鍋甩給觀眾「假專業」,那就只能顯示自己的真心虛。
事實就是《新倚天屠龍記》的打戲會變成這樣,只能說明三個問題:導演不會想,武指沒好好設計,以及演員不肯下功夫鑽研。
《新倚天屠龍記》的導演是蔣家駿,香港麗的電視(亞視)編導出身,去過台視,後來又在TVB待了6年,總之從業經歷豐富。
△蔣家駿還是毛舜筠的前夫
但蔣家駿擅長執導的並不是武俠,而是偏都市/情感題材的作品,比如《男才女貌》《女才男貌》《美麗新世界》《醜女無敵2》……
△雖然今天的主題和胡歌沒關係,但他和蔣家駿合作過三次,舉例比較有代表性,這三部作品分別是《神話》《香格里拉》《高手如雲》
他接觸武俠題材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新倚天屠龍記》之前就兩部。
一部是鄭愷、郭碧婷、鐘楚曦等人演那部《國士無雙黃飛鴻》,雖然沒什麼原著限制,但黃飛鴻好歹是一代武學大家,結果片子里的打鬥戲並不走心
當時就有人說,慢鏡頭太多,一到打戲就定格。
還有一部是《新射雕英雄傳》,其實看得出來打鬥戲的處理跟如今《新倚天屠龍記》是如出一轍。
不過當時有郭靖宇監制,所以升格慢鏡頭不至於被濫用到影響觀眾情緒。
而導演沒辦法拍出好的打鬥場面,除了風格拿捏不準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武術指導到底有沒有給足創作空間。
《新倚天屠龍記》的武術導演叫做李國沅,資料寥寥。
寥寥到Google和百度都搜不出別的,只有一個整理香港電影檔案的網站上大概列過一點他的過往經歷,說他90年代做過演員(不是很出名的角色),2000年後從《方謬神探》開始轉行武術指導。
對著通稿找,確認了他作為動作指導,之前幾部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流量們參演的非武俠劇。
△左:《盜墓筆記》網劇,右《老九門》
△《古劍奇譚》
兩個根基都不算太厚的「指揮」,遇上一個有大量武打場面且描述詳盡的本子,那還真的挺麻煩。
配合一些特效和鏡頭景別的切換,演員們不需要真過命相搏,就能拿出宗師模樣,好像真的來到了一個高手如雲的江湖,人人都靠內力打拼。
△比如楊逍和滅絕比試前,先給對方推過去一壇酒,兩個人都沒有直接用手去觸碰這壺酒,輔以視覺和聲音效果,的確比較「唬人」
但去掉這些「花架子」再看呢?
有很多人拿這一段去跟94台版《倚天屠龍記》孫興的楊逍出場來做比較,但實話是,眼下這版單看打戲,遠不如二十幾年前高糊劇來得精彩。
進攻、還擊、出招、拆招、運功,乾脆流暢,一氣呵成。
即使如蔣導演所說,是偷機拍攝,慢速下抖動大,但觀眾要的是這種行雲流水,還是招招拆分的鄭多燕教學模板?
楊佩佩這一版的武術導演是黃仲裕和鄭少峰兩位。
這位黃仲裕年輕時拿過地區體操個人全能比賽冠軍的獎項,後來又演過歌仔戲,本來就有一定的功底。
這一版的成昆,也就是黃仲裕演的。
而鄭少峰不僅是自身武術指導,在此之前還負責過92華視版何家勁演的《書劍恩仇錄》
就算再放眼其它各版的武術指導和實際成品,不管畫質多糊,也都有種暢快的感覺。
01吳啟華版的潘建君,是TVB著名武術主任,跟武術指導何知力,電腦動畫特技師郭振峰一起從《天龍八部》合作到《笑傲江湖》。
03版的馬玉成,師從程小東,92年徐克的《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他本身就有參與。
包括大家一直遺忘的09張紀中版,孫夢飛是從93年開始連續四年獲得遼寧省武術冠軍及全國名次,武文光也是和張紀中合作多年。
所以單是看宋青書用武當功夫挑丐幫,再用九陰白骨爪致人於死地,能感覺出陰柔兩種不同的路數。
有技術革新當然是好事,但這個怎麼一版比一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