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見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 蘇揆盼讓台灣在世界有一席之地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接見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 蘇揆盼讓台灣在世界有一席之地 台灣好新聞 第1張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3)日在行政院接見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恭賀得獎人並肯定其努力的過程。蘇院長強調,國家之所以有希望,就是因為青年一代勝過一代,盼國人以得獎人為標竿及榜樣,讓我國青年更強,讓台灣在世界有一席之地,並發光發熱。

蘇院長表示,當年美國的雜誌風行選拔十大傑出青年,台灣受啟發而學習舉辦,十大傑出青年獎至今邁入第57屆。本屆得獎人張賀森及王亭潔受到先天障礙,卻分別做出最美的內衣及擔任最熱情的志工。來自陸軍的林政榮處長,本來是剛硬的軍中形象,但卻做公益及救災。劉柏君擔任女性棒球裁判,其故事成為HBO拍攝的電視影集《通靈少女》。莊懷佳的研究讓大家了解免疫。吳季衡則推動肉品產業創新,並曾擔任超越基金會的達人。

獲獎人周天成及吳季剛,今日分別由母親及父親代表出席,蘇院長指出,父母如此培育孩子並讓他們在地方做青創、為國爭光,真的不簡單。且台灣已走向國際,除獲得冠軍及榜樣外,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夫人就職時就穿台灣人設計的服裝。

蘇院長表示,他擔任青商會長時才30多歲,是全國最年輕的會長。早年青商會舉辦的十大傑出青年獎,每年皆受媒體重視並刊登報紙頭版,非常風光。當年他主辦此獎過程嚴謹,得獎人也很不簡單,例如林洋港先生就曾獲獎,而他擔任台北青商會副會長時,林懷民先生也獲獎,院長更模仿當年林懷民先生,訴說得獎感言內容「人的身體就像一把劍」,令人感動。許多獲獎者後來擔任部長等職位,獲獎人對社會啟發,帶動非常大的典範效用。請青商會持續努力,讓得獎人的實至名歸的故事被社會重視,因為每位得獎者都是勇於突破,包括突破身體、性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開創新的成就。

蘇院長笑稱,因他34歲就走上政壇,與當時的當權者對抗,所以成為「黑五類」,如同現今香港青年也被其政府排斥,所以一直沒有機會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獎,因此很羨慕得獎者。

蘇院長強調,獲獎人或許以為此行是來拜訪行政院長,但其實是獲獎人用成就與令人感動的故事加持各面向,並讓國人有學習的標竿。如果每位十大傑出青年都能夠走過辛苦,或在受限的環境中勇於突破,而成為典範,那麼誰不能?這些故事本身就非常動人。請教育部不只是例行性刊印傑出青年的故事,而是可將每位獲獎人的動人故事,拍攝成電影讓大家了解「他可以,我也可以」,進而學習典範。如果國家能夠在各方面投入多一點資源,真的是行行出狀元,也突顯技職教育重要性。

蘇院長表示,「十大傑出青年」得獎者必須在40歲以下、突破限制,他們成功是因有熱情及努力。因此如何用政府資源突顯這些故事,讓大家從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榜樣(role model),就是最好的學習典範及教育。教育是讓每個人都不放棄,並知道「有我的一席之地,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也可以」。

科技及技術研究發展類當選人曹譽鐘表示,他住新北市蘆洲30年,看到蘇院長倍感親切,也憶起他就讀大學時,院長時任台北縣長,有次他雨天騎車,因捷運興建所鋪設的鐵板而滑倒,為了通知縣府移走鐵板而寫信至縣長信箱,意外獲得縣府同仁來電關心,令他對院長保有一份特別的感覺,並感受院長率領團隊的認真。

基層勞教類當選人木柵高工教師楊弘意表示,蘇院長9月初出席「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代表團頒獎典禮」時曾說,支持技職學生不是在出國得獎牌回來後請吃牛排,而是應該在學生出發前就給予最大的支持。楊老師說自己在技職教育現場第一線,雖然年資不久,但感受到政府這幾年來對於職業學校的推動,包括學校設備已更新一輪,他很感動。

本屆十大傑出青年吳季衡及吳季剛兄弟雙雙獲獎,父親吳昆民代表兒子吳季剛致詞時表示,今天除代表兒子吳季剛前來受獎,自己另一個身份是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副理事長。吳昆民先生說,台灣的中小企業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我們有144萬家中小企業,是一個最容易創業的地方。尤其蘇院長就任行政院長以來,提供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以及各種貸款、免稅等優惠措施,讓台灣更有往前走的力道。未來他也會繼續以輔導長的心態輔導家中兩個兒子成為典範。

農漁環保類當選人吳季衡表示,他記得曾聆聽過蘇院長當台北縣長時的演講,當時就感受良多,也感受到院長傳遞的正面能量與快樂。未來他想保護台灣的森林與農業產業,食品安全不只有在餐桌,還要有無毒的栽培。透過本次獲獎的支持,他會在這方面持續努力,未來也需要大家的支持。

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表示,十大傑出青年選拔活動自民國52年開始舉辦,本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名單為:曹譽鐘(科技及技術研究發展類)、楊弘意(基層勞教類)、張賀森(企業、創業及經濟發展類)、莊懷佳(醫學研究類)、王亭潔(社會服務類)、周天成(體育技藝類)、簡珮如(文化及藝術類)、林政榮(公共行政類)、吳季衡(農漁環保類)、劉柏君(兒童、性別及人權關懷類)及吳季剛(華裔青年特別獎)。

本文來源:台灣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