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集章扭蛋手作課程 親子互動好去處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集章扭蛋手作課程 親子互動好去處 台灣好新聞 第1張

送小朋友手作扭蛋。林重鎣攝
 

連假期間,剛開館半年的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特別安排兼具教育意義與推廣工藝的活動:纖維好禮轉轉樂、 新纖玩藝指甲花繪染,手作課程精彩有趣, 成為親子互動的最佳去處。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歡迎爸爸媽媽帶著孩子, 利用難得假期踴躍前往體驗。

纖維工藝博物館兒童節推出「快樂集章趣~纖維好禮轉轉樂」, 小朋友參觀展覽,並分別在展場角落蓋滿4個紀念章, 即可獲得扭蛋小獎品。館方表示,之前在臉書公布訊息時, 得到熱烈迴響,一早開館便有許多父母帶著小朋友等在門口排隊, 參與相當熱烈。

集章轉轉樂活動,滿足小朋友喜歡蓋章的興趣, 也更能引導參觀各項展出:「纖維綻」、「原住民織品特展: 消失的線條」、「隅纖維特展:台灣染織協會會員展」等精彩展覽, 參與者可得到由纖維館以羊毛氈、纏繞、 編織等技法完成的手作纖維小物。

纖維工藝博物館5日清明節休館一天,6日及星期天4月7日則推出兩場新纖玩藝手作課程:指甲花型繪染、指甲花紋身繪染。 館方說明,指甲花是傳統重要的皮膚染劑, 古時候會把指甲花塗敷在指甲上,將指甲染成紅色,故稱為指甲花。 除紅色的花朵外,指甲花的葉子也被拿來當做彩繪的染料, 印度及中東、非洲等地, 更有以指甲花葉糊在身體上繪製圖騰的傳統習俗,相傳可以驅邪、 保平安、獲得幸福等等。但指甲花的染色運用不只是在人體上, 在纖維製品上也可染出各種深淺不同層次的紅棕色。

6日的課程配合目前纖維館原住民織物特展, 以泰雅族原住民紋面藝術及織紋元素的主題,利用型染、 繪染的技法,將指甲花葉的顏色染在小方巾上。星期天4月7日的課 程則是直接繪染在身體。相同的技法,相同的染劑, 但繪塗在小方巾及身體,卻顯現不同的趣味。

另外,纖維工藝博物館也有熱門打卡景點:戶外裝置藝術「三叢竹」 ,只展至星期天4月7日止, 相關資訊請至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臉書(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查詢。

本文來源:台灣好新聞